想要光宇材料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
【氫氣車滿載綠金3】半導體廢棄物成綠金 神祕台廠搶攻分食循環經濟商機
內容目錄
文|盧佳柔 2023.06.29 05:58 臺北時間
半導體的廢砂漿意外成為綠電好物,光宇應材在廢棄物處理過程中產製出95%的粗氫,透過子公司台灣綠氫將純度純化至99.999%,並將此氫供燃料電池發電,成為台灣氫能供應鏈的明日之星。
除了負責儲存氣體的儲氫瓶之外,瓶內的氣體的重要性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台灣主要供應商為聯華氣體、三福氣體、亞東氣體等3大業者,但仔細觀察,包含中興電、台灣綠氫等業者,也默默鴨子划水投入其中。
光宇應材其下子公司台灣綠氫創立於2019年,於此3、4年著手布局綠氫產業。至於投入的契機,本刊實際採訪台灣綠氫計畫管理部王昱仁表示,母公司光宇應材主要業務是將半導體廢棄物再生還原成工業用二氧化矽,並透過先進製程發展出微細化、疏水性高值產品後返回使用,建造矽的循環經濟。
但在這過程中,發現廢棄物在加水調勻處理過程中因自體放熱產生大量的高純度氫氣,目前大部分工廠都會把氫氣作為熱值進行燃燒應用。王昱仁表示,該公司進而發想將這些氫氣回收淨化提純,也讓這些氫氣可以進行高值的回用,並建置50kW的定置型燃料電池的示範驗證,並進一步取得以氫氣發電的再生能源憑證。
透過台灣綠氫淨化純化後的氫氣接軌未來氫能車,可以有效的減少污染源(碳排),以目前的廢棄物處理量每小時可以產出150立方米的氫氣,預計明年會增加4倍產出量(約600立方米的氫氣),王昱仁指出,該公司期望接下來有氫能車可以接受其氫氣,進而減少碳排。
彩碤新能源董事長鄭英豪也表示,台灣氫能除了聯華氣體、亞東氣體、三福氣體等3家大型氣體公司外,台灣其實也有很多中小企業長年自行研發製氫,該公司期待這些公司能夠有能力完全供應氫氣給彩碤。
「掌握氫能也是國家能源自主性、安全性的做法」,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夥伴聯盟執行長林若蓁說到。她表示,該聯盟現在已有6、70家氫能上中下游供應鏈廠商,這些廠商銷售到國外、零組件到國外,抓準國外淨零商機,可以將技術把自己產品銷售到國際。
林若蓁指出,台灣政策已經有氫能,政策可以看接收站、加氫站與工業相關應用,未來可以擴及產業應用,將能幫助台灣零組件供應鏈有更多練兵機會讓國際看到,屆時外銷量會更多。
「台灣ICT、半導體產業對氫能車發展也能助一臂之力」,林若蓁向本刊透露,例如全球燃料電池龍頭Bloom Energy,就找上高力、康舒科技、宏進金屬、台灣保來得等台廠幫忙,贏得世界第一的產業地位。
光宇應材矽循環經濟 全球首創
經濟日報 劉靜君
回收廢矽砂漿分離再生材料二氧化矽和氫氣
推永續經營之車,執循環經濟之鍬,城市礦工光宇應材回收半導體產業廢棄物,轉廢為寶。半導體產業從上游原料長晶、中游晶圓製造及下游IC封裝,在所有切割研磨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廢料,這些廢矽砂漿並未被妥善處理、有效利用,非常可惜。光宇應材以獨家的再生處理技術,將回收自半導體製程中產生的廢矽砂漿成功分離出再生材料二氧化矽和氫氣,落實轉廢為寶,致力成為環境污染的終結者、循環經濟的實踐家,成為企業的新標竿。
光宇應材表示,這些回收再利用產出的二氧化矽已經與國內外品牌商合作,運用在建材(epoxy/防水漆/矽酸鈣板)、安全鞋、運動休閒鞋、籃球及瑜伽墊等,不僅提升產品品質,更提供給半導體廢矽砂漿的來料供應者,協助客戶提升ESG及CSR評比,讓半導體矽循環經濟的生態鏈更加完整。
光宇應材另一個發展重點是氫能應用,在將廢矽砂漿氧化還原過程中,光宇應材得到的不只是工業級二氧化矽,還有大量的綠氫,因產製過程不需要消耗電力與額外的能源,屬於最高等級的「綠氫」,純度達99.999%,可以回收再利用於發電,同時能利用氫容易結合碳的特性進行碳捕捉,減少既有的碳排量,已獲得台灣第一張以廢棄物發電的綠電憑證(氫能),也是全球第一張氫能發電的綠電憑證,為台灣創造新的綠能選項。
光宇應材目前正在專案進行一條600噸的矽循環再生系統,未來這個標準生產線一年約可產生320萬立方公尺的氫氣,換算下來能供應1,000輛氫能巴士一年所需的能量,若利用在發電,可以供應1,000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光宇應材的矽循環再生系統,不但解決半導體產業的環保問題,也產出100%綠氫,為台灣增添綠電新的選項。
在2050淨零排碳的目標下,先進國家積極發展綠色能源,繼風電與太陽能發電之後,氫能也被列為發展重點。國內為達到2030年綠電占20%的目標,政府宣示要設立氫能源專法,將氫能列為綠能項目,這讓光宇應材的子公司台灣綠氫公司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由於地球資源有限,為了達成永續生存,落實「循環經濟」是最佳的解方。光宇應材強調其目標是讓資源能100%再生利用,從城市採礦中將存在各個角落的廢棄物轉化為寶物,為地球永續發展持續努力。
工研院專利智權多元應用 為臺灣產業淨零轉型點火添薪
19:322023-03-20
工商 袁顥庭
工研院在光宇應材研發「矽循環再生系統」過程中,客製化設計並提供一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協助以氫氣做為發電運作使用,更協助光宇應材申請「專利融資評價專案」,運用「矽循環再生系統」專利做為無形資產順利向金融機構取得融資,幫助光宇應材積極拓展市場,搶佔淨零商機。
在全球競爭激烈,科技快速發展趨勢下,企業智財的觀念發生改變。過去專利多被視為保護創新的工具,被動用來反制國際訴訟。現今,企業積極化被動為主動,將專利智權等無形資產多元運用,例如光宇應材就應用了矽循環相關專利,向金融機構取得融資,增強企業營運資源。
臺灣綠能產業先鋒光宇應材,多年來致力於半導體產業的循環經濟。現今光宇應材為全球唯一能夠回收半導體廢砂漿並轉化為二氧化矽和氫氣的企業。透過這項「矽循環再生系統」技術,半導體產業得以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光宇應材也在工研院的協助下,運用此專利技術,取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
在半導體製造過程中,矽晶棒成形後,需要經歷多個切割和研磨工序。這些工序導致大量廢料產生,也就是所謂的「廢砂漿」。傳統的處理方式通常是透過燃燒方式處理水份和有機質,而剩餘的固體廢棄物則被掩埋,這種方式不僅耗能而且環保效益有限。透過光宇應材研發的「矽循環再生系統」,這些廢砂漿可以被轉化為高純度的二氧化矽和綠色氫能。
光宇應用材料在台北塑橡膠展展出矽循環應用產品
2022/09/27 09:40:56
經濟日報 劉靜君
光宇應用材料9月27日至10月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一館 1樓 I區1009攤位展出矽循環應用產品
光宇應材致力成為環境污染的終結者、循環經濟的實踐家,以獨家的再生處理技術,將回收自半導體製程中產生的廢矽砂漿,以獨家技術轉換為低碳材料二氧化矽和氫氣;產出的二氧化矽廣泛運用在建材、球材、鞋材外,並將二氧化矽高值化,經過微細化及表面處理程序後,可運用在載體、撥水劑及消光劑等塗料產品,不僅提升產品品質,更提供給半導體廢矽砂漿的來料供應者,提升客戶ESG及CSR評比,創造台灣半導體矽循環經濟的生態鏈。
光宇應材另一個發展重點是氫能應用,在將廢矽砂漿氧化還原過程中得到的不只是工業級低碳二氧化矽,還有大量的綠氫,光宇應材以氫氣再生系統HRS(Hydrogen Recycled System)獨家技術分離及去除其氫氣內的其他不純或無效物質,使氫氣能純化到2~5N,並可依客戶發電系統需求提供燃料電池發電、內燃機發電及綠電憑證(T-REC)的全面性解決方案。
循環經濟推手陳嘉雄出任光宇應材董事長
2022年6月30日 文.理財周刊
台灣綠能產業生力軍光宇應材,日前召開董事會改選董事長。光宇應材表示,為了讓董事會及公司經營之權責明確落實,使得公司治理更加完善,董事會決議推選陳嘉雄先生擔任董事長,並借重陳嘉雄董事長多年來的公司治理實務經驗及在政商業界之豐沛人脈、靈活的資金調度策略等專長,帶領公司突破目前所面臨之局勢及挑戰,向永續經營之目標邁進。原董事長何英志先生仍繼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及總經理。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舉足輕重,但科技產品等電子垃圾的廢棄物,也成為沉重的環境負擔。光宇應材多年來投入循環經濟,主力就在半導體含矽廢砂漿的回收,利用專利製程將廢料轉化為二氧化矽和氫氣。
除了目前最夯的「氫」能源備受關注之外,在生活中更是充滿著「二氧化矽」,因此光宇將此100%再生材料,攜手國內品牌廠商,廣泛運用在建材(epoxy/防水漆/矽酸鈣板)、安全鞋、運動休閒鞋、籃球及瑜伽墊,除提升產品品質外,更將此應用產品提供給半導體廢矽砂漿的來料客戶,藉此提升客戶ESG及CSR評比,創建了台灣半導體矽循環經濟的生態鏈。
在氫能源方面,光宇應材透過其獨步全球的廢棄物處理專利技術,產生99.999%綠氫,再轉由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台灣綠氫公司,透過氫燃料電池發電,為綠能產業做出貢獻。台灣綠氫已取得台灣第一張,也是全球第一張,氫能發電之綠電憑證,為台灣創造新的綠能選項。
除了提供綠電憑證,光宇應材利用氫氣進行「碳捕捉」的技術,也有助於煉鋼業、運輸業、半導體業、石化業等排碳大戶進行減碳、排碳的應用,為台灣的淨零碳排恪盡一份心力。
9/14光宇應用材料將展半導體矽循環系統
2022/09/05 08:56:10 經濟日報 劉靜君
光宇應用材料9月14日至16日於台北南港展覽1館 1F I2909攤位展出半導體矽循環系統、低碳二氧化矽產品應用及氫能發電,歡迎參觀。
光宇應材致力成為環境污染的終結者、循環經濟的實踐家,以獨家的再生處理技術,將回收自半導體製程中產生的廢矽砂漿以獨家技術轉換為低碳材料二氧化矽和氫氣,產出的二氧化矽廣泛運用在建材、球材、鞋材外,進一步將二氧化矽高值化,經過微細化及表面處理程序後,可運用在載體、撥水劑及消光劑等塗料產品,不僅提升產品品質,更提供給半導體廢矽砂漿的來料供應者,提升客戶ESG及CSR評比,創造台灣半導體矽循環經濟的生態鏈。
光宇應材另一個發展重點是氫能應用,在將廢矽砂漿氧化還原過程中,得到的不只是工業級二氧化矽,還有大量的綠氫,光宇應材以氫氣再生系統HRS(Hydrogen Recycled System)獨家技術分離及去除其氫氣內的其他不純或無效物質,使氫氣能純化到2~5N,並可依客戶發電系統需求提供燃料電池發電、內燃機發電及綠電憑證(T-REC)的全面性解決方案。
綠氫發電首現台南 淨零碳排加入光宇應材
2022/04/15 17:30:32 理財周刊 文.理財周刊
國發會於本週發布2050淨零路徑規劃及轉型對策,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要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取決於2030年之前,各國是否能以空前力道推動相關技術。
若以2030與2050作為兩個階段,前者有許多目標可透過當今現成技術達成,例如2025年停止銷售用於建築供暖設備的化石燃料鍋爐、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60%、OECD國家退出石化燃料。
2050淨零碳排技術 多半待開發甚至得無中生有
然而跨越2030年後,要達到2035年將發電廠全面轉向再生能源、2040年將50%航班轉為氫能或再生燃料、2050年全球汽車轉為電動車或氫燃料來源車、全球70%電力來自太陽能與風能等目標所需的各項技術,目前都還處於示範或原型階段,換言之,各國都必須在30年內急起構建再生能源產業。
國發會提出的淨零路徑中明載,2019年全台碳排放量為256.6Mt(百萬噸),其中52%來自電力排放,電力排碳為核心目標,具體將從提高綠能做起,除了要自2025年佔比兩成提高為六至七成,另外還要引進氫能,難以消減的碳排放則以碳捕捉再利用(CCUS)技術與碳匯抵銷總量。
為打造零碳能源系統,計畫中也表示將成立經濟部成氫能推動小組,除進口綠氫之外,也將推動國際合作,建置示範系統。事實上,要在國內推動產氫技術並不需要從零開始。致力於循環科技的光宇應材過去就能從半導體業產生的矽廢棄物中透過氧化還原反應分解出氫氣,而且是不含碳且純度最高的「綠氫」。
光宇應材解決現有廢棄物又推動綠氫產量 減碳、發電、碳中和一箭三鵰
光宇應材董事長何英志表示,光宇已在柳營環保科學園區的工廠內建構一個月可以處理六百噸廢矽砂漿的標準生產線,但送往光宇測試等待處理的廢矽砂漿每個月已超過兩千噸。「現有產能完全不足以消化這些客戶的委託量,必須尋求擴廠,才能協助半導體業解決含矽廢棄物的問題。」
對於這些含矽廢棄物,國內過去最常見的做法,是掩埋、焚燒或是和在水泥中使用,但掩埋空間越來越有限,單純焚燒也無法產生可再利用的工業等級二氧化矽,只會形成廢沙土,而水泥廠也因為會影響品質而漸漸不願接收。反觀光宇應材的矽循環再生系統,以城市採礦的觀念將這些含矽廢棄物當成原料,再生成為「二氧化矽」和「氫氣」加以運用,除了供應產業界成為重要的綠色再生材料外,每年還可為台灣省下60座大安森林的碳吸收量、供應1000輛氫能巴士、一年用的氫燃料或是1000戶家庭的一年用電量。根據環保署官方統計數據估計,台灣至少可以蓋10座以上的矽循環經濟廠,這還不含將來報廢的太陽能廢模組和電子廢棄物裡的IC晶片,市場規模相當巨大。
何英志直言:「淨零碳排的目標訂在2050年,這表示我們還有二十幾年的時間要一直面對這個議題,現在只是開始,後面還有一條漫漫長路,所以總要有第一步,不能不開始!」
破解黃金公式矽循環經濟產業轉身成減碳能源潛力王
2022年3月3日·4 分鐘 (閱讀時間)
文.理財周刊
2021年11月,聯合國氣候峰會達成最新的減碳目標,期許各國將升溫範圍控制在攝氏1.5度內,且2030年全球減碳量能達到40%,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已成為各國積極提升的政策目標。
挪威能源研究情報公司Rystad Energy分析指出,各國政府競相推動綠氫的出口計劃,在全球76個百萬瓩級的氫氣生產計畫中,有40個是在2020年所宣布,美國總統拜登頒布的就業計畫中,就包含1000億美元的新電力基礎設施及氫能發展計畫,歐洲各國如德國也計劃投資90億歐元,法國、葡萄牙各計畫投資70億歐元,英國更提出氫氣戰略報告,認為到了2050年,氫氣佔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20~35%,也計畫將氫產能在2030年提升到300萬個家庭的天然氣消費量。
氫氣儼然成為太陽能、風力發電之外後來居上的綠色能源,為什麼?這要從氫氣的特性說起。
(氫氣獨特的特性已然成為太陽能、風力發電之外後來居上的綠色能源)
可燃燒可發電各國競相投資零碳排氫能
首先,氫氣的製造來源非常廣泛,一般可分為四種,其一是石化產業、化工產業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工業副產氫」,其二是氣體公司裂解天然氣而生成,第三是國中教材所提及,將水電解即可產生氫氣與氧氣。最後一種則是透過氧化還原反應製造。
氫氣除了來源廣,燃燒熱值非常高,能量密度大,可供儲存與運輸,還具有再生性,可與水循環利用,還可發電,最重要的就是不會造成碳排放。各國積極發展氫能,無非是看準氫可以實踐各種能源的轉換,是相當重要的戰略能源。
位於台南柳營環保園區,就有國內唯一一家可產出最高純度「綠氫」的公司——光宇應材。
半導體做靠山消化矽廢共業收穫綠色能源
光宇應材以循環經濟為公司發展核心,回收半導體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含矽廢棄物,轉廢為能,有別於一般回收或是資源再生產業,一般人或許對於「回收產業」有難登大雅之堂的刻板印象,但如果,回收到的東西可以變成黃金,身價就不同凡響。
能為光宇鍍金的,首先是與半導體產業唇齒相依的淵源。光宇公司內有三成以上股東來自半導體業,背後可溯及台灣的科技發展史。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密集的「矽島」,然而在獲得傲人產值的同時,也產生龐大的含矽廢棄物,過去這些廢棄物欠缺處理技術,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光宇回收其中的廢矽砂、矽污泥,經氧化還原反應後,得到輪胎、製鞋、建材等產業都可再利用的二氧化矽,不僅創造出友善環境的循環經濟,當半導體產業蒸蒸日上,光宇的業務量也穩健成長。
不過,在這道將廢矽砂氧化還原的公式中,光宇得到的不只工業等級的二氧化矽,還有大量的氫,且因產製過程不需消耗電力與額外能源,是等級最高的「綠氫」,純度達99.999%,可以回收再利用於發電。
(光宇應材擁有全球獨創矽循環多效再生系統,是推動各行各業進入綠色供應鏈的最佳推手)
光宇應材目前擁有一條六百噸的標準矽循環再生系統,這個標準生產線約可以產生320萬立方公尺氫氣,換算下來能供應一千輛氫能巴士一年所需的能量(參考台北市公車平均里程數),若利用在發電,更可供應一千戶家庭一年用電量。
光宇應材董事長何英志透露,台灣半導體產業光是正規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矽砂量,足足可供十條這樣的標準生產線運作,還不包含太陽能產業與消費電子產品中報廢的晶片。光宇這道從垃圾中挖掘出來的黃金公式,還有可觀的前景值得你我投入更進一步的認識。
「光宇應材」城市採礦 透過循環經濟轉廢為寶
理財周刊2022/02/08 15:49 文.林筠騏
你知道全台每年產出的「家庭廢棄物」和「事業廢棄物」各有多少嗎?以去 (2021) 年來說,全台一年約產生兩千萬公噸左右的事業廢棄物,家庭廢棄物則為事業廢棄物的一半。
事業廢棄物不只量大,更因有諸多不安全成分,廢棄物的產出、貯存、清除、處理及再利用等數量都需要跟政府申報。台灣稱為綠色矽島,「矽」一直是最主要的原料,然而,這些製造過程中每個月超過五千噸的矽廢料何去何從?在「光宇應材」有獨到的專利解方。
光宇應材城市採礦 轉矽廢砂漿為原料
從國外進口之純度超高的塊狀單晶矽,經過高溫熔煉製程長晶成為單晶矽晶棒 (ingot) ,再經過高速切割及研磨後,成為一片片晶圓,就是台灣成為世界半導體第一的上游原料,再經過中游晶圓製造及下游 IC 封裝製程,最後就會做成 IC 晶片。
然而,在半導體上中下游所有切割研磨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廢料,也就是廢砂漿,半導體產業發展至今已超過三十多年,至今並未被妥善處理,而是資源錯置,經過簡易處理成為道路及溝渠回填的掩埋料,非常可惜。
光宇回收含矽廢砂漿後,利用專利製程將廢料轉化為二氧化矽和氫氣。除了目前最夯的「氫」能源備受關注之外,在生活中更是充滿著「二氧化矽」,因此光宇將此 100% 再生材料,攜手國內品牌廠商,廣泛運用在建材 (epoxy/防水漆/矽酸鈣板)、安全鞋、運動休閒鞋、籃球及瑜伽墊,提升產品品質外,更將此應用產品提供給半導體廢矽砂漿的來料客戶,藉此提升客戶 ESG 及 CSR 評比,創建了台灣半導體矽循環經濟的生態鏈。
翻轉石化產業 城市油礦再應用
除了採矽礦之外,光宇另一個開採的礦是油礦。
「這些廢有機溶劑,最簡單就是拿去當成助燃劑燒掉,但因含有其他重金屬,燒的時候跟氧結合產生溫室氣體,甚至會產生致癌的酸性氣體,比溫室氣體還毒。」何英志董事長說。
從原油到成品,到變成廢有機溶劑,是經過一次次的裂解,光宇逆向思維,反過來做,何英志詳細說明這個過程,「不把它當廢棄物,而是當成弄髒的油,弄乾淨,用類似方式裂解,再打散,經過觸媒重組產生的氫組合氣,裡面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是氫氣,具有很高的熱值,可以加到鍋爐產生能量,或拿來捕捉碳達到碳中和,甚至再裂解它重組,變成化纖產品原料來源,做成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當人類循環使用石化原料,化工業就會改變,這是未來趨勢。」
落實循環經濟 光宇應材替台灣創造最佳解方
「生產」是經濟發展的必須要素,台灣走過高速經濟成長的年代,但付出的代價是自然資源過度開採及環境遭到破壞,讓經濟跟環保起了衝突,再加上地球資源有限,為求永續生存,「循環經濟」正是最佳解方。
何英志強調,光宇的製程沒有焚化行為,「就是弄乾淨,氧化還原,合成酸化,最後造粒,就可以 100% 取代天然礦產所製成的二氧化矽,使資源再生使用。」在人口與人類消費行為不斷擴張之下,一定要做循環使用,人類才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光宇要從城市採礦,把存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廢棄物轉化為寶,為地球永續發展盡其心力。
光宇應材小股東提告紛擾 檢察官不起訴落幕
周刊王CTWANT |李蕙璇 2022年1月23日 週日 下午7:22·1 分鐘 (閱讀時間)
[周刊王CTWANT] 半導體廢棄物廠光宇應材,日前遭小股東質疑財務不明引起市場注意,CTWANT記者採訪到董事長何英志,針對之前向光洋科購地等議論,實際以司法不起訴書駁斥謠言。
光宇應用材料董事長何英志告訴CTWANT記者說,公司這段期間經歷多件法律訴訟在營運上備受壓力與挑戰,如今台南、台中檢察官陸續給予不起訴公正判決,足以代表之前小股東質疑非為事實,感謝司法還給清白。
光宇應材在2020年5月股東常會時,林姓股東等人於會議中要求公司提供財報附註等資料查閱,經董事長與法務長回覆,並指出當初林姓股東等人擔任公司董事,且為一致行動人,遭到控告妨害名譽一案,已在去年6月25日經台南地檢署做不起訴處分,7月21日高檢署台南分署駁回其再議聲請,此案確定。
何英志並說,至於遭到股東針對台南廠土地買賣事宜,對前董事長與現任董事長提起背信的告訴,也在去年11月11日經台中地檢署認為罪證不足判不起訴處分。
財經青紅燈》台鋼集團的生死符
2021/12/24 05:30
本週二櫃買中心開罰一家上櫃公司森鉅(8942),雖然罰金只有3萬元,不過開罰的內容卻是相當有文章,因為都跟光洋科(1785)息息相關,也牽動這次的經營權之爭,開罰的2個理由,剛好是台鋼集團的「生死符」。
櫃買開罰森鉅的第1個理由是森鉅子公司森啟,在今年11月5日至11月22日間取得光洋科股票共3.07億元,卻延遲公告,若從之後補發的公告來看,森鉅總共砸了12億元取得光洋科約4%股權,成為公司派最大的金主。
光洋科2位獨董原分別將在24日及27日召開股臨會,但都卻被法院打回票,代表台鋼派的24日股臨會確定取消,不過代表公司派的獨董透過遷戶籍等新招數,沒有收到法院的通知,因此27日的股臨會召開勢在必行,這也表示,公司派對這次股臨會的董事改選有必勝的信心,否則不會出此招數,會有如此信心,當然背後就是有金主的支持。
而開罰森鉅的另一個原因,櫃買指稱森鉅子公司新創環保科技,在2018年11月9日與光洋科以3.13億元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未依規定於期限內公告及發布重大訊息;事實上,光洋科在當時同時處分兩筆資產,除了這筆,還有一筆賣給光宇材料,有了這兩筆土地處分,光洋科才能從之前的弊案中爬起來,但光宇材料之後卻被小股東質疑財務不明,還檢舉當時彰化銀行貸款有瑕疵。顯然當初這些光洋科的救命符,還有疑點要釐清。
台鋼這幾年在資本市場無往不利,但這次卻在光洋科踢到鐵板,光洋科公司派這次不只有金主支持,看來背後還有政治派系撐腰,下週一的股臨會若確定召開,台鋼集團應該是輸定了,接下來若要走上司法途徑,又是漫漫長路,套在光洋科的錢還無法出場,這一跤,跌得真不輕!(陳永吉)
投資台灣破兆後 再添10家中小企業投資逾37億元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 台北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繼昨 (14) 日破兆後,經濟部投資臺灣事務所今 (15) 日再添 10 家中小企業擴大投資 37 億元,包括勝源機械、富騰國際、至成實業、恆誼化工、盛展企業、金御園食品、葉合佑實業、昇詮科技、光宇材料及強方科技,累計投資台灣 3 大方案帶動 490 家企業投資約 1 兆 73 億元。
經濟部表示,強方科技具專利技術可將廢硫酸回收再製成電子級硫酸,提供半導體產業使用,隨著近年電子級硫酸逐年增加,廢棄問題日益嚴重,強方計劃斥資 10 億元在南科打造全國第一座半導體電子級硫酸循環利用工廠,
恆誼化工專攻肥料與硫酸本業,近年與日本三菱化學合作生產電子級硫酸,供應國內半導體大廠化學試劑,並跨足回收科技業廢硫酸液再利用事業,隨需求增加,預計斥資 6 億元,在苗栗頭份新建廠房擴增產線。
至成實業、盛展企業皆預計斥資 4 億元,分別在台中清水、彰化埤頭設立新廠,並導入自動化智慧生產線,提升整體產能,並達到生產出貨一條龍式作業,也提升產品利用率、優化製程降低能耗。
富騰國際近年則跨足醫療、航太、電子軍用品等領域零件應用,去年也成功打入國際航太產業龍頭 AGSE 供應鏈,擬斥資逾 3 億元在高雄大寮設立新廠,讓台灣在高階特殊金屬零件的國際供應鏈上取得先機;昇詮科技也計畫投資 3 億在台灣建立營運總部。
另外,光宇材料、葉合佑實業也將分別投資 2 億元,光宇將持續推動台灣再生能源與科技業邁向循環經濟產業,葉合佑則因應訂單,將在台中大肚新建廠房,利用智慧機械設備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木工機廠勝源機械,也預計斥資 1 億元在台中大肚廠擴增智慧化機器設備。
金御園食品則預計投入逾 2000 萬元,在高雄大寮食品工廠增設連續式微電腦控制包裝機、以及蔥油餅成形辨識自動機械手臂組,改善生產效率,同時提升食品安全衛生標準。
「新創事業獎、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暨小巨人獎」11/22盛大頒獎
文 郭靜芝 2021.11.22
經濟部為推動創新經濟,營造優質的創業環境與鼓勵新創事業,及表揚具國際競爭且高成長之中小企業,於11月22日(一)下午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創事業獎、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暨小巨人獎」聯合頒獎典禮,本(110)年度共有66家優秀企業得獎,包含20家新創企業獲選新創事業獎、30件創新標的獲創新研究獎及16家外銷績優企業當選小巨人獎。在全球疫情延燒期間,得獎企業仍能保持穩步營運與創新動能,表現亮眼。經濟部林全能次長除親臨頒獎及祝賀外,並勉勵在場企業能持續因應變局轉型升級,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新創事業獎共有20家得獎企業,獲獎企業以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動能,展現無盡新創活力,科技產業組如「三維人股份有限公司」,運用AIoT串聯車聯網生態圈,打造專為商用車隊營運者設計的行動定位數據平臺,提供便捷智慧交通軟體服務;創新服務組如「瑞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CodingBar青少年程式設計領航學校平台,打造雲端AI智慧程式教學與學習平臺,快速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新世代人才。
創新研究獎共有30件獲獎標的,涵蓋資訊與電子類、機械與自動化類、材料與生技類、服務類及綜合類,除了傳統製造再升級外,更結合創新科技技術,迎向智慧世代。竹陞科技透過物聯網感應器、智慧工廠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及雲端服務,針對不同類型、廠牌的機台設備進行優化,有助於實現智能工廠生態系。牧陽能控深耕綠能解決方案,以綠電整合為基礎,結合AI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帶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米菲多媒體專注於新型態互動科技的研發,應用線上線下模式進行積木式設計與學習服務,從教育著手厚植XR人才,進而帶動企業數位轉型。
小巨人獎共有16家得獎企業,產業涵蓋電子零組件、半導體、機械、自行車零組件、螺絲、手工具、壓縮機、呼吸治療設備、桌椅及種苗培育等,得獎企業均具廣闊的國際視野,敏銳掌握景氣循環,其中如全球最大的踏板製造商台萬企業生產自行車坐墊及踏板,積極布建國際市場;奇鼎科技從事製程精密溫溼度控制機組、節能潔淨工程,為全球第三大精密製程環境溫控設備商。
中小企業為穩定臺灣經濟及創造就業之重要基石,面對疫情及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各獲獎企業仍能在營運上不斷變革、突圍,足以作為中小企業標竿學習的對象,一舉展現臺灣的經濟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得獎企業名單如下:
第20屆新創事業獎(20家)
科技產業組:亞福儲能(股)公司、捷絡生物科技(股)公司、生德奈生物科技(股)公司、三維人(股)公司、谷林運算(股)公司。
創新傳產組:海洋福星生物科技(股)公司、禾乃川(股)公司、璽樂科技(股) 公司、喬治兄弟有限公司、文旦復興企業。
創新服務組:愛因斯坦人工智慧(股)公司、台灣牙易通(股)公司、思納捷科技(股)公司、塊樂方程式(股)公司、瑞比智慧科技(股)公 司、極現科技(股)公司、台灣居護(股)公司、慧景科技(股)公司、睿加科技(股)公司、領投肯科技(股)公司。
第28屆創新研究獎(30家)
上禾堂國際美食有限公司、上暘光學(股)公司、友威科技(股)公司、巨量移動科技有限公司、光禾感知科技(股)公司、光宇應用材料(股)公司、光鼎生物科技(股)公司、宇萌數位科技(股)公司、成信實業(股)公司、百歐精準生物醫學(股)公司、竹陞科技(股)公司、米菲多媒體(股)公司、走著瞧(股)公司、牧陽能控(股)公司、阿飛國際有限公司、南方科技(股)公司、映智科技(股)公司、晉兆生化科技(股)公司、海盛科技有限公司、國際精工(股)公司、創甡生物科技(股)公司、景岳生物科技(股)公司、智易能系統(股)公司、智盟能源(股)公司、萬物智得(股)公司、達鴻機械(股)公司、鉅田潔淨技術(股)公司、廣化科技(股)公司、環意有限公司、耀主科技(股)公司。
第24屆小巨人獎(16家)
台萬工業(股)公司、奇鼎科技(股)公司、東正鐵工廠(股)公司、竑騰科技(股)公司、泰樺家具(股)公司、高偉精密科技(股)公司、勝谷實業(股)公司、富利康科技(股)公司、舜倡發企業(股)公司、超恩(股)公司、蜀隆花卉(股)公司、鉅邦醫材(股)公司、榮田精機(股)公司、銳泰精密工具(股)公司、樺欣機械工業(股)公司、鐳洋科技(股)公司。
股市大戶投資的光宇材料怎麼了 小股東質疑彰化銀行貸款有瑕疵
股市大戶林滄海、賈文中和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投資的半導體廢棄物廠光宇材料,遭小股東質疑財務不明,擔憂公司打著大股東名號對外募資,恐讓更多投資人受害,並檢舉彰化銀行貸款有瑕疵,已向立委、金管會及檢調單位檢舉。
小股東痛批,「彰銀是公股銀行,攸關全民利益,彰銀放貸怎能不小心謹慎?」
記者去電金管會,承辦單位了解彰化銀行核貸過程後表示,該檢舉股東質疑光宇材料申請貸款提供的抵押品價值低於核貸金額,但彰銀對照抵押品土地鄰近地區成交價仍符合行情,且目前還款正常。避免發生爭議,仍請彰化銀要嚴格執行「貸後管理」,定期檢視貸款戶的財務狀況。
2013年成立的光宇材料,為一家生產廢棄物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可應用於鞋材、輪胎、塗料、電子等產業,讓廢砂漿可循環再利用的公司。該公司實收資本額約9億元,股東大有來頭,股市聞人林滄海、賈文中,以及聯電投資旗下迅捷投資都名列其中。
光宇材料小股東指出,光宇去年以6.99億元向光洋科購買位在台南市柳營的廠房,土地約6142坪、建物約3375坪,換算下來,土地每坪售價約7.8萬元,建物每坪售價約6.5萬元,後來光宇和彰銀貸款約6億元。
小股東質疑,按照光洋科先前公告土地、廠房委託估價師估價,當時地價約1.35億元,建物約2.2億元,總價約3.6億元,但光宇卻以總價6.99億元購地,明顯不符合當地行情價。
據內政部實價登錄顯示,光宇購置柳營科學園區土地去年共有六筆買賣,每筆地價約2~2.3萬元,光宇購地價格則為7.8萬元。
小股東不解的說,攤出光宇近二年財報質疑,前年營收約300萬元,去年營收400萬元,帳上現金9000萬元。以一般公司借款利率約3%計算,光宇每月還款金額至少要150萬元。
小股東直說,「光宇現在連7000萬元,都要和股東增資,擔憂其還款能力之外,又如何足額擔保彰化銀行債權?彰化銀行怎麼敢借錢給光宇,都不擔心光宇還不出錢嗎?」
銀行業者指出,一般銀行授信放款要符合5P 原則,包括授信戶的營運財務狀況、負責人信用狀況、銀行往來情形、經營團隊穩定性、資金用途、還款來源、債權保障和授信展望等。
本刊記者去電光宇,至截稿前未接到公司回應。
ESG暨永續製造論壇 法規、技術、商模三箭齊發 引領半導體邁向循環商機
2021/10/06 19:10 經濟日報 陳華焜
為協助半導體產業掌握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永續浪潮,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結合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共同主辦「ESG暨永續製造高峰論壇」,集結台積電、杜邦等國際國內外重量級產業專家,並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以「從循環經濟看高科技產業帶來新事業機會」為主題,與國內外1,000 多名線上觀眾分享台灣半導體產業以循環經濟創造綠色商機,進而推進台灣高科技產業在ESG及永續製造的提早布局及轉型。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開場致詞表示,隨著氣候變遷加劇,讓ESG成為全球企業發展的衡量指標,更是國際投資的重要依據。台灣高科技半導體產業更是積極響應ESG,我們也與產業、學研單位團結攜手,從技術、法規與商業模式等全力推動,引領高科技產業發展同時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則於演講中強調,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重鎮,為協助產業邁向ESG永續製造,我們將全力支持能源轉型、循環經濟以及永續製造,打造經濟與環境雙贏的產業基地。政府以三大策略全力展開,包括由政府跨部會合作突破循環經濟的法規障礙;產學研攜手,建立低碳及創新循環產品技術;以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Taiwan Circular Economy 100)串聯跨領域產業發展動靜整合生態圈及創新商業模式,進而逐步達成淨零排放,過程中並催生新事業機會。也樂見並全力支持企業的積極作為,期待未來促成更多亮點與效益,帶動我國邁向永續。
曾文生更進一步指出,循環經濟早已生根在台灣半導體產業並逐步發光發亮,除了創造化學品租賃模式外,並不斷創造物質循環的新商機。其中在晶圓製程中產出的廢矽砂漿,每年可產出超過一萬噸。臺灣鞋廠結合光宇應材,運用全球獨家首創處理技術將廢矽砂漿回收再精製成二氧化矽,取代塑膠成功打造出高科技減壓拖鞋,每雙拖鞋減少0.5公升的石油消耗與一公斤的碳排放量。讓原本每噸需支付數千元的矽砂漿廢料,搖身可做成上萬雙上千元的高價拖鞋。
李長榮化工運用創新的「雙循環」經濟模式,協助半導體客戶回收晶圓製程中產生的異丙醇廢液,經蒸餾純化再生為電子級異丙醇,重新回到半導體產業鏈中再次使用,降低製程廢液產生的碳足跡;同時完全回收廢液中的水,供工廠內部重複利用。雙循環模式讓資源無限循環,是地球永續未來的解答。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及台灣皆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隨著晶片製程技術的提升,水電及資源的消耗也隨之增加,ESG及永續發展已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鏈韌性下一個十年的關鍵競爭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作為全球供應鏈舉足輕重的夥伴,樂見越來越多企業導入綠色供應鏈。SEMI多年來也持續為半導體產業凝聚共識樹立成產業標準,確保關鍵核心技術的生產過程接軌國際趨勢與標準。例如2005年完成的SEMI S23標準,早已大量使用於半導體設備設計期間或工廠節能的參考依歸。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快速演進,SEMI也期盼透過這次論壇,攜手政府與產業先進共同探究創新有效的解決方案,推動台灣進入下一個ESG永續經營里程碑。2021年ESG暨永續發展高峰論壇,集結國際半導體重量級廠商,包括台積電、高通、應用材料、微軟、杜邦、台灣默克及日月光等深入探討半導體、高科技產業以循環經濟發展永續企業、淨零碳排的未來方向及策略。
經濟部期透過國際大廠的成功作法和策略,提供臺灣半導體產業永續發展的建議,進而協助建構全循環半導體供應鏈,為臺灣業者創造經濟與環境雙贏、搶攻循環永續綠商機。
馳綠22製夢所推集資 將矽晶圓廢料變成環保拖鞋
2021-06-18 14:47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即時報導
台灣身為半導體大國,一個月產生的矽晶圓廢料超過五千噸,若這些矽廢料沒有被妥善處理,將產生有機物/重金屬,其高鹽分以及高氮磷成份也將造成水源污染、植被死亡等環境問題。擁有40年研發製造經驗的「馳綠22製夢所」與夥伴光宇材料合作研發獨家 SiliComfy技術,透過七大步驟、22 道工法將矽晶圓廢料打造成高科技的 「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每雙拖鞋減少 0.5公升的石油消耗與一公斤的碳排放量 (約 33棵大樹一天的吸收量),發起矽晶圓黑科技循環再利用的「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集資計畫,盼能與大眾一同實踐「低碳生活、永續環保」的理念。
實現循環經濟理念,馳綠22製夢所結合矽循環企業光宇材料,將廢矽砂漿向上循環成高機能鞋材SiliComfy,並在鞋型設計上,引進美國鞋界權威雜誌Footwear Insight 評選為全美十大健康品牌、曾榮獲美國紐約時報最舒適鞋履品牌Telic,打造成高科技的「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其中高分子材料精煉成強韌科技材質,也通過國際標準 SATRA 認證,較於其他鞋款提升柔軟度25% 與強韌度35%,兼具柔軟耐穿和不易斷裂特性,SiliComfy材質搭配先進產品設計,也會根據不同足温塑形,完整包覆腳底。
運用環保材質打造之餘,「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擁有特殊船型曲線設計,實驗證實有效舒緩足部壓力,增加 33%吸震力與44%能量回彈,整體重量也較一般拖鞋輕一半(單腳僅 77g);在機能方面更具備吸濕快乾的特性,靜置5分鐘即可百分之百恢復乾爽,耐磨耗以及止滑力更是一般拖鞋的兩倍以上。
馳綠再集資 矽晶圓廢料變拖鞋
工商時報 李麗滿 2021.06.22
台灣身為半導體大國,一個月產生的矽晶圓廢料超過5,000噸,擁有40年研發製造經驗的「馳綠22製夢所」相當重視廢棄矽晶圓議題,攜手「台灣矽循環專家」光宇材料合作,研發獨家SiliComfy技術,打造出「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
「馳綠22製夢所」指出,「彈力拖」係透過七大步驟、22道工法將矽晶圓廢料打造成高科技減壓拖鞋,每雙拖鞋減少0.5公升的石油消耗與一公斤的碳排放量(約33棵大樹一天的吸收量),並發起矽晶圓黑科技循環再利用的「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集資計畫,盼能與大眾一同實踐「低碳生活、永續環保」的理念。
為實現循環經濟理念,馳綠22製夢所結合光宇材料,將廢矽砂漿向上循環成高機能鞋材 SiliComfy,並在鞋型設計上引進美國鞋界權威雜誌Footwear Insight評選為全美十大健康品牌、曾榮獲美國紐約時報最舒適鞋履品牌Telic,打造成高科技的「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在機能方面更具備吸濕快乾的特性,靜置五分鐘即可百分之百恢復乾爽,耐磨耗及止滑力更是一般拖鞋的兩倍以上。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每雙定價為1,880元,集資期間最優惠價格725元起,依據購買方案不同適用不同商品優惠。
「22製夢所」為馳綠Ccilu品牌旗下專注於循環經濟與共享經濟應用及實踐的先進實驗室,支持環保不遺餘力,除這次與半導體聯手打造高科技的「Telic SiliComfy矽晶減壓彈力拖」外,2020年底推出GreenPlax防水寶特鞋集資計畫,主要原料採用15支回收寶特瓶製成環保鞋,其中更發起1967公益捐贈計劃,並將收益回饋予在地扶貧/環保團體。另今年四月底,「馳綠22製夢所」更推出XpreSole全天候防水咖啡靴集資計劃,主打以15杯咖啡渣製成的「世界首雙」咖啡渣環保雨靴,將對於環境有害的廢棄資源向上循環,運用獨家技術製作成高值化的機能性鞋履。
二代自創品牌 咖啡渣、廢矽晶圓都能製鞋 材料、製造減少碳足跡 馳綠贏得好萊塢授權開發
一家成立才8年的台灣本土製鞋品牌商—馳綠國際,如何能讓年營業額比自己高逾2000倍的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高逾千倍的知名品牌Hang Ten(漢登),主動登門要求合作?
打進國際杯 華納兄弟授權合作
在2021年,華納兄弟旗下熱門電影的英雄人物如超人、女超人、蝙蝠俠等與馳綠品牌推出的聯名鞋款,將有半數會使用馳綠旗下實驗室—22製夢所(Lab-22)XpreSole實驗室的回收咖啡渣技術所生產,半數則是使用GreenPlax實驗室的回收寶特瓶技術生產。
華納兄弟也把即將登上美國大螢幕的《怪物奇兵第2集》(Space Jam 2)眾多知名人物如洛杉磯湖人隊當家球星詹姆斯(LeBron James)、戴維斯(Anthony Davis)等圖像,授權給馳綠開發鞋款,並採用馳綠最新研發、SiliComfy實驗室主導的回收廢矽晶圓技術製造。同樣在2021年,Hang Ten與Hang Ten Gold品牌的鞋款,也將全數使用GreenPlax實驗室的回收寶特瓶技術生產。
馳綠能贏得這些國際企業,以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職業運動聯盟PGA TOUR全球或北美獨家經營權,握有品牌經營推廣、產品設計開發、通路布局等權限,憑的就是馳綠團隊對於鞋類品牌經營、材料研發、產品設計、通路布局的創新力。馳綠也可以藉由這些國際品牌的知名度,將循環經濟的理念和產品的影響力從台灣擴大至全球。
「這個世界不缺一家鞋品牌公司,缺的是有夢想、有意義的鞋品牌公司。」馳綠創辦人暨執行長許佳鳴充滿理想地談著他的品牌。
許佳鳴與其父親許志仁是台灣鞋代工業界耳熟能詳的人物,許志仁是化工材料起家、後又延伸製鞋代工的祥弘集團創辦人,美國品牌卡駱馳(Cross)紅極一時的「布希鞋」,就是出自祥弘集團研發的3D EVA材料所製造。
不同於多數企業創辦人會寄望第2代接班,許志仁向來都讓許佳鳴走自己選擇的路。許佳鳴原本是花旗銀行助理副總裁,卻因為從小就在製鞋產業耳濡目染,再加上心中一直懷抱著創立自己想做品牌的憧憬,2009年毅然決然地離開待了將近10年的金融圈,跟隨父親在中國、越南等地歷練,3年後便創立了本土鞋品牌馳綠。
鞋款獎不完 設計理念獲國際認同
為了實現許佳鳴口中的有夢想、有意義,馳綠從2012年就連續抱回6座國際設計大獎,尤其在2019年、2020年相繼推出全球首款全鞋採用回收咖啡渣、寶特瓶生產的商品,更分別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與義大利A’Design銀牌獎,開始在國際間小有名氣。
「馳綠可以用技術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環保材料製鞋,而且還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製造一雙鞋,目前全球沒有一個品牌鞋商可以做到這樣。」國內知名鞋業代理商、也是馳綠台灣代理商KCI光全集團董事長吳宮安,給予馳綠很高的評價,他說很多品牌商打著環保鞋款的名號,但真正內行的人,都知道裡面使用環保材料的比重可能只有10%。
馳綠在2019年也成為美國知名實境秀《舞蹈世界》(World of Dance)的鞋類獨家合作夥伴,展現可以贏得千禧世代注目的品牌經營能力。「現在年輕人關注環保,如果產品有這個元素的話,可以提高產品吸引程度。」馳綠香港代理商首發創意公司台灣分公司資深採購何穎欣說。
2020年,馳綠再度研發出採用廢棄矽晶圓材料開發的新鞋款。「馳綠現在已經大量生產二氧化矽做的鞋子,並計畫要開發無塵室穿的鞋款與休閒機能鞋款,賣回國內的半導體業,完成整個循環經濟模式。」許佳鳴手裡拿著馳綠最新研發、採用回收的廢棄矽晶圓製造的休閒鞋,侃侃而談他腦海中已設想好SiliComfy實驗室研發的鞋款,未來要走的商業模式。
專門從半導體與太陽能廠回收廢棄矽晶圓,再淬煉成高純度二氧化矽的光宇材料營運長張文俊,看到馳綠用咖啡渣與寶特瓶做鞋子,萌生是不是可以用二氧化矽製作鞋子的想法,而主動與馳綠接觸。「當初與Wilson(許佳鳴英文名)碰面,一聊就是3個多小時。」張文俊回想,一開始就很認同馳綠走自有品牌的經營與產品理念。
舊鞋再回收 落實循環經濟一條龍
馳綠的研發團隊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就開發出二氧化矽與EVA混煉的機能鞋。「這款鞋混了30%二氧化矽,就等於我們少用了30%的石化材料。」許佳鳴說,一方面把垃圾回收後升級成為材料,一方面減少製作這樣產品的能源消耗,也減少碳排放。
在光宇的引薦下,全球硬碟靶材大廠光洋科,就採購了2200雙馳綠以二氧化矽材料生產的機能鞋。
許佳鳴一直想讓高度耗能的製鞋產業,轉變成是對人類有意義的行業,不僅訂定要在2021年,做出全球首款用料及製程至少是碳中和甚至是負碳足跡的鞋子,也計畫在2022年春天推出訂閱制,讓消費者可以支付年費,透過將舊鞋回收給馳綠再換新鞋,落實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的願景。
光宇高值化技術 帶動循環經濟產值
2020-08-24 08:48經濟日報 劉靜君
光宇材料致力於「以環保及再生能源為基礎,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的核心目標,以獨家創新的科技廢棄物處理技術,持續開發尖端綠材料與應用,將高科技產業廢棄物真正做到高值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循環再利用。台灣為世界半導體製造重鎮,集中在北、中、南科學園區,而IC最主要的材料是純度11N的單晶矽,從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鏈,亦即晶圓廠(台勝高、環球晶圓、合晶)到fundary廠(台積電、聯電)到封裝廠(日月光、矽品),整個單晶矽材料利用率不到30%。據環保署統計,2019年每月平均半導體上中下游產出夾雜純度11N的廢矽漿超過5,000噸,這20多年來,至今90%未被妥善的處理,甚至從未被報章媒體報導,這些如此昂貴的材料遭受到棄置。
光宇材料2013年於台中建立研發生產中心,聚焦半導體矽砂漿的處理技術及材料研發,2018年向光洋購買2萬平方公尺土地,經過1.5年建廠試運轉,今年1月13日順利取得臺南市環保局核發「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開始投入半導體產業鏈的廢棄物處理,以獨特製程技術,生產全球第一批由半導體矽砂漿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其化學性質穩定、耐高溫、耐酸鹼,並具良好電絕緣性、高分散性,可做為橡膠產業的添加劑及補強劑,明顯改善橡膠的抗拉強度、抗撕裂強度、耐磨止滑性及加工性,可運用在鞋材、輪胎、油墨、塗料及電子半導體等產業。
光宇材料目前已取得幾家重視循環經濟的品牌客戶年度供貨訂單,添加於休閒鞋及籃球產品,明顯增加產品的耐磨、止滑及韌性。
未來光宇材料將朝更高階產品運用發展,希望將二氧化矽粉末添加在半導體封裝材料,連結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鏈,讓廢砂漿高值化循環再利用達到最大效益,對台灣半導體產業CSR、ESG和道瓊指數評比有益,更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對半導體循環經濟的貢獻及成果。
光宇Semisils 爭取國際大單關鍵助力
2020-09-18 09:16經濟日報 劉靜君
微軟(Microsoft)訂2025年所有產品及資產都採用可回收再利用材質、Nike副總裁席娜漢娜(Seana Hannah)指出,要確切執行「Move to Zero」,讓鞋子至少25%-50%是由回收材料製成。當這些指標性大廠都已導入使用回收材料,可見循環經濟已不再是口號而己,要接到大廠訂單少了再生材料就會減少競爭力。
光宇材料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是在循環經濟概念下誕生的品牌,Semisils代表著由半導體回收的廢砂漿(Slurry)再經獨家處理技術製成二氧化矽(Silica)。推廣至今已成功開發出把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添加在半導體產業安全性能需求高的無塵鞋及安全鞋,更與南寶公司合作開發無塵室環保Epoxy地板塗料,同時結合消費品牌如Ccilu及Mijily推出含有Semisils的環保休閒鞋,也與製造廠商共同開發出Semisils籃球、高爾夫球及瑜伽墊等各運動用品。
光宇材料與知名運動品牌通路商洽談中,希望能共同開發出對環境有利的半導體業回收材料的運動用品。為落實品質保證,光宇材料正著手準備UL 2809回收材料(Recycled Content)的認證,未來商品只要是有添加光宇材料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就會有UL的認證標誌。選擇光宇的Semisils可使產品更耐磨止滑,半導體回收材料的認證更是環保材料的品質保證。
商業周刊第1709期指出,ESG評比是吸引投資者及能否接到大廠訂單首要標準,而其中的E即代表環境,可見使用再生材料不僅是環保意識的明證,更是未來企業是否能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光宇鼓勵現有添加二氧化矽的產業夥伴使用再生材料Semisils,不僅能提升產品回收材料組成比例,增加爭取國際大廠訂單機會,更能因為整個產業鏈的支持及合作而讓全球看見台灣對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的貢獻及成果。(劉靜君)
二代自創品牌 咖啡渣、廢矽晶圓都能製鞋 材料、製造減少碳足跡 馳綠贏得好萊塢授權開發
一家成立才8年的台灣本土製鞋品牌商—馳綠國際,如何能讓年營業額比自己高逾2000倍的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高逾千倍的知名品牌Hang Ten(漢登),主動登門要求合作?
打進國際杯 華納兄弟授權合作
在2021年,華納兄弟旗下熱門電影的英雄人物如超人、女超人、蝙蝠俠等與馳綠品牌推出的聯名鞋款,將有半數會使用馳綠旗下實驗室—22製夢所(Lab-22)XpreSole實驗室的回收咖啡渣技術所生產,半數則是使用GreenPlax實驗室的回收寶特瓶技術生產。
華納兄弟也把即將登上美國大螢幕的《怪物奇兵第2集》(Space Jam 2)眾多知名人物如洛杉磯湖人隊當家球星詹姆斯(LeBron James)、戴維斯(Anthony Davis)等圖像,授權給馳綠開發鞋款,並採用馳綠最新研發、SiliComfy實驗室主導的回收廢矽晶圓技術製造。同樣在2021年,Hang Ten與Hang Ten Gold品牌的鞋款,也將全數使用GreenPlax實驗室的回收寶特瓶技術生產。
馳綠能贏得這些國際企業,以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職業運動聯盟PGA TOUR全球或北美獨家經營權,握有品牌經營推廣、產品設計開發、通路布局等權限,憑的就是馳綠團隊對於鞋類品牌經營、材料研發、產品設計、通路布局的創新力。馳綠也可以藉由這些國際品牌的知名度,將循環經濟的理念和產品的影響力從台灣擴大至全球。
「這個世界不缺一家鞋品牌公司,缺的是有夢想、有意義的鞋品牌公司。」馳綠創辦人暨執行長許佳鳴充滿理想地談著他的品牌。
許佳鳴與其父親許志仁是台灣鞋代工業界耳熟能詳的人物,許志仁是化工材料起家、後又延伸製鞋代工的祥弘集團創辦人,美國品牌卡駱馳(Cross)紅極一時的「布希鞋」,就是出自祥弘集團研發的3D EVA材料所製造。
不同於多數企業創辦人會寄望第2代接班,許志仁向來都讓許佳鳴走自己選擇的路。許佳鳴原本是花旗銀行助理副總裁,卻因為從小就在製鞋產業耳濡目染,再加上心中一直懷抱著創立自己想做品牌的憧憬,2009年毅然決然地離開待了將近10年的金融圈,跟隨父親在中國、越南等地歷練,3年後便創立了本土鞋品牌馳綠。
鞋款獎不完 設計理念獲國際認同
為了實現許佳鳴口中的有夢想、有意義,馳綠從2012年就連續抱回6座國際設計大獎,尤其在2019年、2020年相繼推出全球首款全鞋採用回收咖啡渣、寶特瓶生產的商品,更分別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與義大利A’Design銀牌獎,開始在國際間小有名氣。
「馳綠可以用技術做到幾乎百分之百環保材料製鞋,而且還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製造一雙鞋,目前全球沒有一個品牌鞋商可以做到這樣。」國內知名鞋業代理商、也是馳綠台灣代理商KCI光全集團董事長吳宮安,給予馳綠很高的評價,他說很多品牌商打著環保鞋款的名號,但真正內行的人,都知道裡面使用環保材料的比重可能只有10%。
馳綠在2019年也成為美國知名實境秀《舞蹈世界》(World of Dance)的鞋類獨家合作夥伴,展現可以贏得千禧世代注目的品牌經營能力。「現在年輕人關注環保,如果產品有這個元素的話,可以提高產品吸引程度。」馳綠香港代理商首發創意公司台灣分公司資深採購何穎欣說。
2020年,馳綠再度研發出採用廢棄矽晶圓材料開發的新鞋款。「馳綠現在已經大量生產二氧化矽做的鞋子,並計畫要開發無塵室穿的鞋款與休閒機能鞋款,賣回國內的半導體業,完成整個循環經濟模式。」許佳鳴手裡拿著馳綠最新研發、採用回收的廢棄矽晶圓製造的休閒鞋,侃侃而談他腦海中已設想好SiliComfy實驗室研發的鞋款,未來要走的商業模式。
專門從半導體與太陽能廠回收廢棄矽晶圓,再淬煉成高純度二氧化矽的光宇材料營運長張文俊,看到馳綠用咖啡渣與寶特瓶做鞋子,萌生是不是可以用二氧化矽製作鞋子的想法,而主動與馳綠接觸。「當初與Wilson(許佳鳴英文名)碰面,一聊就是3個多小時。」張文俊回想,一開始就很認同馳綠走自有品牌的經營與產品理念。
舊鞋再回收 落實循環經濟一條龍
馳綠的研發團隊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就開發出二氧化矽與EVA混煉的機能鞋。「這款鞋混了30%二氧化矽,就等於我們少用了30%的石化材料。」許佳鳴說,一方面把垃圾回收後升級成為材料,一方面減少製作這樣產品的能源消耗,也減少碳排放。
在光宇的引薦下,全球硬碟靶材大廠光洋科,就採購了2200雙馳綠以二氧化矽材料生產的機能鞋。
許佳鳴一直想讓高度耗能的製鞋產業,轉變成是對人類有意義的行業,不僅訂定要在2021年,做出全球首款用料及製程至少是碳中和甚至是負碳足跡的鞋子,也計畫在2022年春天推出訂閱制,讓消費者可以支付年費,透過將舊鞋回收給馳綠再換新鞋,落實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的願景。
光宇材料 矽循環經濟實踐家
2020-08-24 09:22 經濟日報 劉靜君
專精半導體廢棄物回收利用 產製全球首創半導體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
根據環保署廢管處統計,2017年台灣廢棄物總量約2,724萬公噸,事業廢棄物1,973萬公噸,占71.1%,其中以工業廢棄物為最大宗,約678萬公噸,占35%。光宇材料董事長何英志表示,過去高科技廢棄物回收通常採用4大方法,即焚燒、掩埋、稀釋及中和,很難真正將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光宇材料有高達三成的碩博士研發人才,過去5年不斷強化技術能力,只要廢棄物進來都能變成有用的東西再送出去。同時,光宇材料能讓廠內沒有用的廢棄物不出廠,可以在廠內直接裂解還原,以廠中廠的技術概念,避免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
擁先進技術 創廢砂漿最大效益
光宇材料在臺南市政府相關局室指導下,109年1月13日順利取得臺南市政府環保局核發的「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首創「半導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砂漿處理技術」、「太陽能處理模組回收處理技術」等,逐步發展出水熱沉澱系統、高階氧化還原處理系統、PV/MVR/多效蒸發系統、砂漿產線之矽循環多效再生系統(5R-Si→H2,SiO2,SiC,硫酸鈉,power)、處理廢有機溶劑高效重組能源運用系統(3R-Power→蒸汽、能源、廢熱)、處理架橋工藝之廣效分級過濾系統(Micro filter),採用完全環保方法,將含有劇毒的廢砂漿回收、清洗、分離、改質後,產製出全球第一批由廢棄物再製的二氧化矽粉末,能應用在鞋材、輪胎、塗料、健身產業、電子等產業,連結半導體產業循環經濟鏈,讓廢砂漿高值化循環再利用達到最大效益。
攜知名鞋廠 推環境有利產品
光宇材料致力推廣各產業使用全球首創的再生二氧化矽粉末Semisils,其代表著由半導體(Semi-conductor)回收的廢砂漿(Slurry),再經由光宇材料獨家處理技術而製成的二氧化矽(Silica),再生二氧化矽不僅可做為工業原材料,運用在油漆、塗料、油墨、塑膠、橡膠業等,更能將其應用於低階至高階市場,推廣至今已取得部分實績。部分化工原料製造商購買二氧化矽粉末投入生產,也有貿易商的客戶將二氧化矽粉末運用在UV塗料、油墨塗料的測試,最近更獲得知名運動鞋廠將二氧化矽粉末小批量投產測試,已驗證成功。
光宇材料也與知名運動品牌通路商洽談中,希望能共同開發出對環境有利的科技業回收材質的運動用品。為更落實品質保證,光宇材料也正如火如荼的著手準備UL2809回收材料(Recycled Content)的認證,未來商品只要是有添加光宇材料的再生二氧化矽Semisils就會附有UL的認證標誌。光宇不僅是循環經濟的典範,更是環保高科技及品質保證的實踐家。
光宇材料循環經濟心法 黑汙泥變黑金
廢棄物也能迎接第二春。光宇材料於2003年投入高科技廢棄物循環利用,逐步將台灣半導體及太陽能電池製程產生的工業廢棄物,轉化為紡織業、輪胎、製鞋業等民生用品的上游原材料,成為台灣循環經濟的新典範。光宇材料董事長李隆晉分享多年投入循環經濟的價值心法,證明黑汙泥也能變黑金。
世界銀行統計,2025年全球將新增11億人口及18億中產階級人口,總計全世界中產階級人口數將達30億。人口及消費能力的增加,也意謂各項資源的消耗將加速。
面對急速耗竭的地球資源,可恢復且可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藉由重新設計材料、產品、製程及商業模式,消除廢棄物,讓資源使用效益極大化。此外,循環經濟可望緩解未來原物料需求的缺口,對於缺乏自然資源的台灣而言,從材料端實現循環經濟理念,尤顯重要。
資源日益短缺 循環經濟更重要
為因應日益迫切的資源缺乏問題,全球品牌業者紛紛加快採用可循環回收材料的步伐。例如,蘋果於2017年公布的年度環境報告書中,提出一項特殊計劃,明確表示蘋果將力促日後每款蘋果產品,都能以回收原物料打造,達到「新世代蘋果手機中有85%的材料是來自舊世代手機」的目標,進而停止開採新礦。
根據我國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的統計,2017年台灣的廢棄物量總量約2,724萬公噸,事業廢棄物高達1,973萬公噸,占71.1%,其中又以工業廢棄物為最大宗,約678萬公噸,占35%。如果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技術到位,我們就能從垃圾中挖掘出豐富資源,創造出「城市礦山」的龐大商機。
技術實力強大 挖出廢棄物寶藏
針對數量龐大的廢棄物,現行業界的主要處理方式包括焚化處理、衛生掩埋、資源回收等等。因深諳廢棄物處理方式的各項優缺點,光宇材料召集頂尖化工人才組成技術團隊,將廢棄物處理後,再精緻加工成不同產業的上游原物料,為半導體產業、太陽能產業以及製藥產業的工業廢棄物,賦予全新價值。
目前光宇已能將金屬矽粉的循環再利用率提高到99.98%,製成純矽粉、碳化矽及二氧化矽等重要工業材料,及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添加劑,可延長鋰電池的壽命與增加電容量高達50%以上;此外,光宇將金屬粉末聚合10幾種奈米級純無機礦物粉末,成功開發出具有恆溫、抗紫外線、釋放遠紅外線、抗菌、除臭等特殊功能的陶瓷奈米機能纖維布料,未來商機無可限量。
今年光宇材料於台南市柳營區興建的「循環經濟標準示範區」即將落成,明年3月便能進入量產階段,進一步開展自半導體及太陽能產業中取得的廢砂漿回收處理事業,預估未來每月可處理1,800噸廢砂漿,作為其他產業,如輪胎、製鞋業的原物料。
建構完整系統 迎接綠能時代
因應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的綠能科技方案,提升太陽能發電比例可說是產業趨勢,因此太陽能模組廢棄後的回收處理就更為重要。光宇材料的「PV Cycle」獨門技術能以最環保的方式,將太陽能模組中的材料進行拆解分離,並裂解剝離出有價金屬物質,達成環境保護以及經濟效益雙贏。
此外,柳營廠房還建置了「無氧電漿裂解系統」,此系統的離子焰溫度極高,可處理近乎所有廢棄物。值得一提的是,無氧電漿裂解雖是高耗能系統,但光宇材料在開發之際就已構思好,設計成能將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氫氣,化為燃料電池大規模發電所需的基礎材料,或用以供應廢熱能發電、蒸氣發電等廠內自主性發電系統,充分體現以新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三大要素建構循環經濟的目標。
愛護地球是每個企業公民的責任,透過科技研發可大幅提升資源再用率,減少廢棄與汙染,光宇將持續開發尖端綠能材料及應用,讓全民共享循環經濟的豐碩果實。
光宇、System JD 循環經濟技術合作
光宇材料公司董事長李隆晉與日本太陽能電廠檢測設備商System JD株式會社社長伊達博,日前透過台日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TJPO)協助,簽署台日循環經濟技術合作備忘錄(MOU),經濟部工業局永續發展組組長曾志雄在場見證,未來將有效提高太陽能電廠後端營運維護與發電獲利,年營業額預計超過新台幣5億元。
光宇材料公司是以矽料回收技術為基礎,持續發展上下游關係事業。System JD具備全球獨特的智能診斷電廠系統設計及故障排除經驗,正儀實業擁有銷售太陽能模組及PV系統智慧電表檢測器等相關服務,希望將System JD精密的電廠檢測設備導入客戶的電廠,協助太陽能電廠營運商能迅速排除故障並即時掌握發電效率。
透過正儀拓展家庭及電廠等新的銷售通路,藉由合作,讓正儀實業提供模組銷售服務拓展歐洲新用戶,並讓System JD的電廠檢測設備導入既有的歐洲太陽能電廠,診斷潛在不良需要適時汰換的太陽能模組,汰換後的舊模組由光宇材料處理後續回收作業,彼此共同經營在歐洲的太陽能事業布局與循環經濟相關事業,共創三贏。
由於各系統商都有遠端監制技術,以監測太陽能發電總量,卻無法快速精準挑出太陽能模組故障處或發電效率差的太陽能板,讓後端維運檢測更顯重要。電廠藉導入日商太陽能板故障檢測技術,透過精密儀器自動檢測太陽能面板問題,快速汰換以確保發電安全無虞,將可補足產業鏈技術缺口,提升台灣在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競爭力。
光宇材料與日合作太陽能面板回收技術
太陽能被視為綠色能源,但太陽能板使用後也面臨廢棄及汙染問題,經濟部工業局9月率台灣廠商光宇材料公司與日本太陽能廠商簽訂「太陽能面板回收技術」合作備忘錄;從事綠能研發的工研院目前則還沒有針對太陽能板回收再利用進行研發。
工研院表示,目前全世界僅有在歐洲巴黎成立的太陽能協會有處理回收廢棄物,每當售出一片太陽能板,就酌收處理費用,負責日後的回收。
日本積極發展綠能,也正面臨回收太陽能板的問題,日本能源局計畫和相關業者合作,去年還訂定相關條令強制回收;不過就算回收了,如何分解再利用又是另一個難題。
日本為此組成研究小組進行回收再利用的分離技術研究,但因每家廠商生產的太陽能板厚度及材質不同,無法量化分析拆解,只能仰賴人的技術判斷來分解,缺點是困難度高又耗人力。
在台灣積極投入太陽能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台灣廠商光宇材料公司,9月在經濟部工業局的帶領下前往日本,和日本太陽能面板製造設備商NPC株式會社簽訂備忘錄。
台日合作,預計可以研發技術回收太陽能面板的高純度矽、銀等材料,且是以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力拆解,俟技術開發及設廠後,預計年營業額將超過15億元。
廢物變黃金!光宇從太陽能廢砂漿覓鋰電池商機
城市礦源公司的光宇電能(GET Green Energy),自太陽能生產過程中有毒廢棄物「廢砂漿」中,找出了精煉與純化矽粉並應用於高容量鋰電池負極材料的方法。光宇董事長李敬華(附圖蹲者右)表示, 目前正跟國內的太陽能廠商展開合作,未來在獲得穩定的廢砂漿料源後,將可擴展「廢物變黃金」的商業模式。光宇生產的奈米級產品價格約是德國、日本等同業報價的1/40、極具成本優勢,電容量卻絲毫不遜色,可以幫助國內的鋰電池業者,開發出高容量的3C電池、動力電池產品,創造鋰電池與動力電池的商機。
光宇電能當初成立並非是為了切入鋰電池產業,但是在從事太陽能相關產業的過程中,找出了分離出矽粉、也就是鋰電池上游的源料的方法,並且能夠生產出奈米等級的粉末,已經獲得了不少負極材料廠的合作開發產品的計劃及訂單。
李敬華表示,太陽能業者在矽晶片在切割過程中,每一千公斤會變成530公斤廢砂漿;光宇電已具備自有毒廢砂漿的純化、還原及分離出有用的高純度碳化矽與矽的技術;可用於耐火磚、煉鋼與煉鋁等冶鍊、靶材與熱噴塗上,以及水泥與玻璃等建材上。而這些還只是低階的應用,而高階應用則是在鋰電池、還有半導體粉末的應用市場。
目前光宇主要小量出貨及驗證中負極廠客戶,有大陸前四大廠及韓國與台灣地區客戶。在成本競爭力方面,除了光宇電能,主要有日、德、美國等公司等家業者銷售奈米級矽粉,例如日本的半導體材料大廠,其一公斤奈米級矽粉的售價約4,000美元(日本售價);德國及美國的價格更高達12,000美元。而光宇電能的一公斤同產品售價為100美元、價差相距40~120倍。
主要是光宇電能的材料是來自廢砂漿;廢砂漿材料是太陽能電池切割過程中的有毒廢棄物,供貨來源乃太陽能業者付費方式請具有甲級處理牌照的回收業者共同合作來進行前置作業處理,待清洗乾淨後由光宇進行前段材料之提煉與純化。此製程乃由李敬華自美國南加大應用材料系技轉來台研發完成。
李敬華說,這樣的產業鏈,嚴格來說算是一種城市礦源產業(Urban Mining),是城市廢棄物的回收,而且是把廢棄物轉換為高價值的關鍵材料。
美國電動汽車大廠的大幅成長已經引起已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的注意,許多動力電池廠商已經著手擴廠並進行關鍵技術佈局。李敬華說,光宇電能可以替台灣科技廠商開發出低於業界成本的材料,尤其是在2012年與台灣逢甲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共同開發的NTT Powder(鋰電池負極專用矽碳合金粉末),Nano Transducing Technology奈米轉換改質技術及相關專利(專利代號:103101135-137)技術的開發與完成,讓目前鋰電池的克電容量可增加150%~300%;在1,000次重複充放電後,仍能維持86.5%以上的庫倫效益,使得用 NTT Powder 所製成的負極材料之鋰電池壽命大大的增加!
於此之際,光宇展開與國內外鋰電池廠商、動力電池廠商一起合作產品開發,未來在動力、3C與儲能產業上爭取有利的地位。李敬華認為,光宇具有低成本的優勢,能幫助台廠跟日本、大陸等等同業來快速切入市場,並且有相當的價格競爭優勢。
在光宇電能從矽、碳化矽中賺取第一桶金之後,李敬華希望光宇能夠持續在城市礦源界打頭陣,為台灣培養出一批在應用材料與能源產業的人材,促進國內的科技發展。
未來在廢矽漿的取得上,光宇也將與台灣太陽能大廠合作,在該廠內設立回收線,不僅廢砂漿轉換成可以賣錢的基礎原料,待原料回到台中梧棲的光宇電能廠房後再作精煉與純化,創造更高價值。
而鋰電池的負極材料只是光宇電能的第一步而已,未來也會投入半導體業所需的氮化矽(Si3N4)及Bata SiC(立方碳化矽),及奈米級石墨烯(Graphene)將會發表4種自己開發的發光二極體(LED)的氮化矽類螢光粉,成本也具有相當競爭力。
李敬華表示,這是台灣難得掌握未來新產業上,如鋰電池與新能源的關鍵性材料,並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機會。
公司簡介
光宇材料由一批半導體及太陽能電池產業之技術菁英於2009年組成。為了提升產業效益及心繫綠能產業的環保初衷,我們引進源於美國亞利桑納州之綠色環境科技技術並致力於廢砂漿之回收再生。此環境科技技術包含超強力環保除油洗潔劑、多功能絮凝劑、高分解微生物處理系統等,可大量應用于各種產業之廢水及廢棄物處理。經過長時間資源投入,光宇不但順利突破技術瓶頸,從半導體及太陽能事業廢棄物中回收出高純度的矽粉及碳化矽粉,創造太陽能電池及半導體晶圓產業一個全新的城市礦源之再生價值;同時,我們所使用環保的處理流程,符合國家排放的標準,大幅降低及避免了工業生產中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與污染。
光宇在開發出高純度超微米矽粉回收分離技術後,開始與院校單位共同研究,朝兩大綠色能源材料研發。第一, 我們成功以奈米轉換技術(NTT)開發出可使用於負極材料之改質矽粉、特殊結合劑等。經過長期反覆驗證,光宇的特殊改質矽粉及結合劑配方不但大幅提升負極材料電容量,並成功克服了不可逆電容,循環性等傳統矽碳負極材料問題。第二, 我們運用高純度矽粉,開發出特殊生產高純度氫氣技術,罕見的以事業廢棄物中之再生資源量產出最具經濟效益之99.9%高純度氫氣,可大量使用於氫氣充電站及攜帶式燃料電池發電使用。
光宇專注于提供業界前所未見的太陽能電池產業永續利用模式及綠色能源材料解決方案,即將為下一波綠色革命注入嶄新的豐沛能量。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54595817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光宇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GET GREEN ENERGY CORP., LTD) 103年06月20日 發文號1030756956變更名稱 (前名稱:光宇電能股份有限公司)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Get Green Energy Corp., Ltd. |
資本總額(元) | 2,0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1,044,818,94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104,481,894 |
代表人姓名 | 何英志 |
公司所在地 | 臺南市柳營區大農里6鄰環園西路2段40號 |
登記機關 | 經濟部商業司 |
核准設立日期 | 102年10月02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10年05月17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F107170 工業助劑批發業 F107200 化學原料批發業 F107990 其他化學製品批發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113100 污染防治設備批發業 F113110 電池批發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199010 回收物料批發業 F199990 其他批發業 F207170 工業助劑零售業 F207200 化學原料零售業 F207990 其他化學製品零售業 F213040 精密儀器零售業 F213110 電池零售業 F219010 電子材料零售業 F299990 其他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C801010 基本化學工業 C801030 精密化學材料製造業 C801990 其他化學材料製造業 C802120 工業助劑製造業 CA05010 粉末冶金業 CC01010 發電、輸電、配電機械製造業 CC01080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CC01090 電池製造業 D401010 熱能供應業 J101050 環境檢測服務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218010 資訊軟體零售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F113070 電信器材批發業 F213060 電信器材零售業 F401021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業 CE01030 光學儀器製造業 I501010 產品設計業 I599990 其他設計業 F115010 首飾及貴金屬批發業 F215010 首飾及貴金屬零售業 J101040 廢棄物處理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董事長 | 何英志 | 福詠投資有限公司 | 1,916,000 |
0002 | 董事 | 邱顯堂 | 福詠投資有限公司 | 1,916,000 |
0003 | 董事 | 陳乃榮 | 115,001 | |
0004 | 董事 | 缺額 | ||
0005 | 董事 | 陳春固 | 0 | |
0006 | 監察人 | 古美玲 | 0 | |
0007 | 監察人 | 缺額 | ||
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