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機械股價行情討論-《水泥股》售地利益將認列 環泥Q3金光閃閃

想要六和機械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水泥股》售地利益將認列 環泥Q3金光閃閃

13:582023/08/30

時報資訊 郭鴻慧

環泥(1104)今年初處分台南市南區土地,Q3可望認列、石膏板產能良率可望拉高,另外,國際鋁金屬價格下跌,轉投資六和機械獲利也可望受惠,法人看好Q3獲利可望大幅成長,單季EPS有機會挑戰歷史高。環泥子公司今年初處分台南市3000坪土地,處分金額11.23億元將在第3季認列,預計將能貢獻環泥3.83億元業外收益,成為單季營運的大補丸。

前2年受到疫情的影響移工很難進入台灣,也形成了嚴重缺工,台灣回流建廠潮,更讓缺工的情形雪上加霜,台灣政府擴大開發營造移工申請,此舉將紓緩缺工問題,推升長期的水泥、混凝土及石膏板需求,有利環泥本業的表現。

環泥轉投資的六和機械,經營汽車零組件、生產銷售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由於大陸商務部宣布6~12月,啟動「百城聯動」汽車節,進行促銷補貼活動,有利加中國大陸乘用車銷量,再加上,國際鋁金屬價格大幅拉回,皆對六和機械營運有正面的助益。

潛力股:環泥

財訊快報

2023年5月23日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環泥(1104)本業、業外兩得意,第一季雖工作天數少為季節性淡季,但水泥及混凝土本業持續受惠科技建廠及公共工程需求,水泥本業表現穩定成長,業外金雞母六和機械首季獲利貢獻良多,今年持續受益於全球汽車需求不減,法人預估環泥2023年業績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環泥目前水泥熟料已停止自行生產,採取外購熟料,進行研磨銷售,不過,在預拌混凝土部分,在中、南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共擁有10座預拌混凝土廠,其中位於南台灣有永康、台南、大湖、楠梓、鳳山、小港等6座,可共同協作供應南部科技建廠及公共工程所需混凝土,新竹、台中亦可供應在地科技建廠需求,目前在手訂單高達235萬立方米,遠高去年190萬立方米。
另外,環泥重要金雞母六和機械持股約29.86%,專精黑色金屬與有色金屬領域,從設計開發、鑄造、加工到塗裝組成一條龍式生產線,高性價比優勢成為多家汽車廠輪圈供應商,環泥第一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2.72億元,其中六和機械首季獲利貢獻達8277萬元,隨著全球電動車需求熱度不減,六和機械今年對母公司貢獻將逐季成長。

《水泥股》原物料飆漲不利轉投資 拖累環泥今年表現

時報資訊 郭鴻慧

台灣政府在11月中旬重新開放引入移工,建案及工程的缺工,可望將逐步獲得舒緩,有利擴大混凝土需求。環泥(1104)2021年混凝土本業可望維持成長步,不過,轉投資的六和機械恐因缺貨及原物料大漲,影響業績表現,法人預期,2021年環泥營收可望持續成長約1成左右,獲利則因轉投資表現不佳拖累,表現恐將不如去年。

2020年及2021年台灣建照申請量維持在高檔,將推升2022年混凝土需求,環泥本業明年可望持續成長;此外,環泥轉投資六和的汽車零組件事業,可望隨著成本轉嫁客戶及原物料出現急跌,獲利脫離谷底,環泥2022年獲利表現將優於2021年。

環泥轉投資六和機械29.86%股權,列為權益法轉投資。六和機械生產的鋁製輪圈,苦於鋁金屬價格大漲,但無法立即轉嫁成本給客戶,進而影響到獲利表現。鋁金屬在2021年的第3季開始飆漲,自6月30日每公噸人民幣18800元,上漲至9月30日的22565元,累積漲幅20%,接下來還是繼續上漲至10月18日24695元的高點。

環泥2021年第3季單季認列六和機械的轉投資收益僅0.11億元,遠低於去人同期的2.41億元。不過,鋁金屬已從10月18日的24695元高峰,下跌至目前11月19日的18470元,累積跌幅25%,六和機械的成本壓力大幅降低,預期2021年11月起獲利可望獲得改善。

衝刺電動車 經濟部擬4年投入50億補助研發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3年4月12日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12日電)經濟部技術處台灣移動研發聯盟主題館今天起進駐「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展出18項車輛電動化與智慧化的專案成果,包含與28間國內外廠商合作,催生3家新創公司。經濟部表示,未來4年規劃投入新台幣50億元,補助電動車與智慧車電領域研發。

經濟部技術處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移動研發聯盟(mTARC)主題館於12至15日進駐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現場展出科技專案成果,相關技術已與六和機械、中華汽車、成運汽車、為昇科、光陽工業、台塑貨運等廠商合作,並催生了3家新創公司,已陸續接獲國內外訂單,助產業進攻電動車與智慧車電市場。

經濟部技術處簡任技正張能凱致詞時表示,根據研調機構資料,因應全球淨零轉型,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產值較前一年成長63.6%,預計2037年電動車銷量將超越燃油車,全球產值上看2.1兆美元。

他指出,技術處在2022年推動了300件技術合作案,衍生產值超過百億元,未來4年規劃投入50億元科專資源,補助法人與業者在電動車與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協助產業布局國際供應鏈。

經濟部表示,現場展示的量產型智慧線控電動小型巴士,搭載了自主線控底盤與電芯,源自於車輛中心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科專成果-全台首輛MIT自駕小巴WinBus,其技術成果獲得六和機械肯定,挹注2億元推動新創「和緯車輛」,預計明年切入國際市場。

此外,科專技術發展樹脂固態電池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工研院於2022年以技術作價方式成立「愛國者綠能科技」推動固態電池產業化,目前已獲國內大廠投資7千萬元,年底可望募資達3億元,且正與中華汽車及國際車廠洽談合作,導入電動車實車驗證,預估可創造億元以上產值。

另一間透過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新創的「科飛數位」,以智慧化開發環境協助國內車廠打造具國際標準的作業系統,開發出台灣第一台整車控制器,自2022年成立以來,合作業者包含成運汽車、美國Optimal集團及創奕能源,現已承接萬套訂單,稱霸國內電動巴士驅控器市場。今年募資金額以1億元為目標,進軍全球綠色載具市場。

除了透過新創讓科專成果實現商業應用落地外,工研院將自主研發的高速公路自駕技術導入35噸聯結車,2022年與澳洲最大公路營運企業Transurban合作,取得政府核發自駕聯結車測試運行許可,成為澳洲首例高速公路自駕測試案,也是台灣第一個在開放道路自駕的國際輸出案。

2023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今天起至1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展出,吸引國內外830名業者參展,展出規模達2200個攤位。經濟部技術處mTARC主題館實體展出地點為南港展覽館1館4樓。(編輯:楊蘭軒)1120412

大陸年後招工 掀搶人大戰

2023-01-27 23:41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大陸春節假期27日結束,為保障節後企業迅速復工復產,華東、華南用工大省提前進行搶人大戰,開啟「寵員工」模式,除了推出包車或包機接送等服務,還給返崗務工人員最高人民幣500元(新台幣2,200元)的紅包補貼,跨省招工穩生產。

中國台州網報導,春節假期尚未結束,台州市及下轄各縣26日上午,同步舉行2023年跨省駐點招工出征儀式,各招工組分別趕赴雲南、貴州、四川等七省21地駐點招工。

今年是台州市連續第四年啟動跨省駐點招工,春節前,全市人社部門已組織九支隊伍赴貴州、陝西、江西、安徽等地開展跨省駐點招工。

節後全市還將組織16支隊伍共100多名人社幹部,發動企業191家、人力資源機構14家,奔赴雲、貴、川等七省21個勞務輸出地開展跨省駐點招工;同時還展開包車接返新老員工行動。

深圳特區報報導,從廣西桂林北站出發的返崗免費專列G2961次,載著400多名廣西桂林籍務工人員,於26日下午5時41分,緩緩駛入深圳北站,這是廣東「南粵春暖」穩就業促發展特別行動之入粵返崗首趟免費專列,拉開了省際協作組織異地務工人員節後返粵返崗的序幕。

為助力企業實現新年「開門紅」,深圳市人社局實施階段性鼓勵用工有關舉措,計劃投入人民幣2.7億元,透過發放三大補貼和強化就業服務,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生產、幫助員工穩定就業。

其中,聚焦返崗復工保生產,對2月5日前市外原在崗職工返崗達500人以上的企業,按照每人人民幣2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返崗交通補助,每家企業最高人民幣40萬元。對在2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新招用首次來深就業員工,並為連續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滿三個月的企業,按照每人人民幣500元的標準准給予一次性新招用員工補貼,每家企業最高人民幣30萬元。

東南網報導,隨著兩架飛機於26日下午,降落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來自雲南的238名返崗務工人員順利抵榕,這是2023年春節後福州市人社部門,透過免費包機接回的首批重點企業返崗務工人員,也是全省首趟接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包機。

此次乘免費包機來榕的返崗務工人員來自雲南昆明、大理、保山、楚雄、普洱等地,將輸轉至倉山、台江、晉安等八個縣市區,包括長源紡織、六和機械、寶鋼德盛不銹鋼在內的28家福州市重點企業。

迎旺季 水泥股Q4衝鋒

袁延壽/台北報導 2022年11月14日

進入傳統水泥產業旺季,兩岸水泥市場在出貨量增、價格上漲,且轉投資能源電力事業貢獻度增加,台泥(1101)、亞泥(1102)、環泥(1104)業績從第三季已逐漸回溫,預期第四季營運更可望衝上今年高峰。

台泥10月合併營收113.68億元,是今年單月最高,年增18.85%,單月合併營收已連五個月正成長。

環泥10月營收6.34億元,也是今年單月最高。

大陸水泥市場「金九銀十」旺季顯現,9月以來,各地水泥價格每噸調漲約30~60元人民幣,十一假期過後,在需求增加下,10月底前所有地區已展開全面調價。

至於國內水泥市場,前瞻計畫預算與科技廠辦工程增加,帶動水泥、預拌混凝土需求成長,產業景氣進入近五年高峰。

台泥、亞泥及環泥指出,工程年底趕工旺季,對水泥的需求穩定成長,預期第四季營運還會比第三季好些。

水泥公會表示,受惠於國內科技廠辦建案增加、民間房地產建築工程成長,及前瞻計畫預算持續執行下,國內的水泥及預拌混凝土需求明顯增加。由於水泥價漲量增,台泥指出,國內本業營運增加趨勢預期可持續到年底,樂觀第四季營運應可有穩增長的表現。

水泥廠的轉投資事業,對今年貢獻度也是呈「逐季增加」的趨勢,其中,台泥轉投資的和平電力,在政府下半年調整售電費率後,從7月起對母公司的貢獻度比上半年有大幅度增加。

亞泥轉投資的嘉惠電力,在第二期開始商轉後,今年對亞泥的貢獻也有明顯增加。

環泥指出,轉投資持股29.86%的六和機械,由於去年的基期較低,加上今年大陸汽車市場成長,樂觀預期六和機械今年對環泥的獲利貢獻會比去年大增7、8成。

內外皆美 環泥今年獲利可望創5年來新高

20:122022-08-29 工商 袁延壽

手中總待提量超過300萬立方米;轉投資持股29.86%股權的六和機械今年營運貢獻度可望較去年增加6成以上,又有資產重估加持,環泥(1104)預期,今年獲利可望創5年來新高。

主要以南部地區市場為主的環泥,受惠南科廠辦、台南及高雄房地產工程增加,今年1-7月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成以上。

下半年是預拌混凝土需求忘季;加上大湖混凝土場第二套拌和設備第三季可貢獻產能,環泥預估,今年除了手中總待提量維持300萬立方米以上高檔,全年實際的出貨量預估也可達160-170萬立方米,比去年成長近2成。

根據環泥調查,包括新竹AI智慧園區及台積電2奈米廠房等廠商辦;台中地區高鐵站娛樂購物城及國際會展中心等大型建設案;台南、高雄捷運等公共工程和高雄台積電新建工程,都是潛在商機。

至於轉投資持股29.86%股權的六和機械,由於去年基期較低,今年大陸汽車市場處於成長,因此,全年對環泥母公司的獲利貢獻度將可大幅增加。

環泥樂觀預期,六和機械今年對公司的獲利貢獻會比去年增加7、8成。

根據環泥公布的上半年財報,因有資產重估,稅後淨利8.65億元,年成長62.7%,EPS 1.32元。法人估,下半年是旺季,環泥第三、四季的銷售量可望逐季增加,全年的EPS應可達2元以上,會是近五年來的高點。

車業30強》橫跨鑄鋁、鎂、鐵金屬品製造!元老級汽車零件廠——六和機械

電動車/交通科技 程倚華

六和機械主要負責生產六和汽車公司需要的零組件。在過去曾跟豐田及福特合資設廠從事汽車組裝,為國內最主要的汽車零件廠之一,橫跨鑄鋁、鎂、鐵等金屬產品製造。

六和機械成立於1971年,是六和集團下的子公司,主要負責生產六和汽車公司需要的零組件。在過去曾跟豐田及福特合資設廠從事汽車組裝,為國內最主要的汽車零件廠之一,橫跨鑄鋁、鎂、鐵等金屬產品之製造。六和機械所屬的六和企業集團,創立於1948年,旗下有包括六和機械、六和實業以及九和汽車。起初,六和集團是以紡織業起家,在1960年代製造成衣外銷美國。到了1965年,創辦家族以六和紡織的資金,創辦了六和汽車,是台灣繼裕隆汽車之後,第二家汽車公司在此時空背景之下,六和汽車1971年又成立了六和機械,來負責相關的汽車零組件製造。到了1990年代,六和機械也開始以自家所生產的合金輪圈進入國際市場。在2020年,鴻海科技登高一呼成立MIH電動車開放聯盟,網羅台灣的汽車相關供應鏈,打造屬於台灣的電動車供應鏈。其中,六和機械也在列。如今,六和機械從板金到熔接焊裝組立及沖壓成形、管類滾壓、鑄鐵、鑄鋼、鋼鍛、輕合金重力鑄造、低壓鑄造、高壓鑄造、半固態成形都包辦,可望成為汽車供應鏈國家隊中機構件生力軍另外,六和機械從1992年開始在中國設廠,現今六和機械關係企業除台灣桃園總部及新屋二個廠區外,在中國多地設廠超過18家,並且持續發展中,由於機構件規模大,重量重,運輸不易,廣設據點服務車廠客戶已是必要對策。

【2021CWEF夏季場】擁抱零碳商機 台灣躍升全球電動車產業鏈龍頭

2011年,一個懷抱環保與創新概念的團隊,結合了創意、科技與綠能等核心價值,創立睿能創意,從零開始設計、生產、銷售Gogoro電動機車,以智慧電動機車與電池交換站,顛覆人們對於機車的想像,​打造城市交通及能源新思維。Gogoro不僅成為台灣電動機車龍頭,更串連我國產業鏈、攜手機車大國印度,將智慧電池交換生態系拓展至全球,跨足各種電動運具,向世人獻上全新的綠能生活解決方案。

文Gogoro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50淨零碳排 電動運具為王

2050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識,今年歐盟更承諾,將在2030年達成至少55%減排。國際能源署在最新報告《2050年前實現零排放:全球能源產業的藍圖》中,提出2050年前實現零碳排的建議,包括了擴大投資電動汽車的充電基礎設施,預期電動汽車充電站將在2030年擴增至4,000萬個,每年充電基礎建設商機上看9,000萬美元!

根據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資料顯示,台灣車輛工業總產值在2020年達新台幣6,227億元,佔台灣製造業總產值約4.89%。電動運具將主宰人類交通,零碳商機大爆發,相關的電池材料、電池芯、電池模組、電池管理系統等產業鏈,也提前上演世界盃競逐賽。

2019年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號召下,Gogoro、宏佳騰、山葉、六和機械、全興精機組成「台灣智慧移動產業(SMAT)」,籌組國家隊力拼全球零碳商機!

跨國跨業結盟 布建產業生態系

身為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早已向世界各國輸出共享方案,2018年Gogoro 2系列進駐日本石垣島、西班牙馬德里,也在柏林推出Gogoro智慧電動機車共享服務。

今年4月Gogoro與印度最大機車集團Hero MotoCorp合作,共同開發品牌電動機車,還將合資在印度共組智慧電池交換網路公司,發揮台印結盟優勢;6月Gogoro更宣告攜手鴻海,結合Gogoro的電池交換、智慧電動車輛科技,以及鴻海全球生產製造能力,合作智慧電池交換系統、車輛工程和生產製造, Gogoro擴大輸出智慧能源創新模式,在世界各地大量布建智慧電池交換生態系及車輛,更帶動我國從「機車王國」升級轉型,躍升全球電動車產業鏈龍頭。

跨產業專業資歷 帶動多元思維

Gogoro產品長彭明義過往活躍於3C產業,成為Apple、BlackBerry、​VOLVO、Nokia等全球知名品牌的市場推手,曾經主掌Blackberry大中華區的行銷與零售,並於Nokia掌管 Live 系列手機產品線運作,Nokia 旗下的許多產品,皆是在他的擘畫之下於台灣上市。

在電腦軟體、行動通訊與汽車產業累積超過25年的資歷,彭明義加入Gogoro團隊後,將豐富的市場銷售經驗投注在產品中,為品牌帶入專業多元的思維。

轉投資六和 每股挹注逾1元
業外收益會是環泥今年獲利成長主要來源;副總侯智元表示,環泥所持有29.8%的六和機械,今年在大陸汽車市場持續成長,以及美國汽車產業景氣回溫下,今年獲利會比去年穩定成長。
市場預估,六和機械今年對環泥的獲利貢獻,會比去年的6.7億元,再有10~15%的成長,以環泥現有股本逾60.39億來看,每股貢獻 1元以上。
市場指出,大陸今年前4月汽車銷售年增率達14%以上,超乎預期,成長速度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高。在城鎮化帶動汽車需求,展望2 013年的大陸汽車市場,汽車銷量今年預計將突破2,000萬輛。
侯智元指出,今年在大陸汽車銷售數量可望有二位數成長,加上美國汽車產業景氣也復甦,預期,六和機械今年的獲利成長性更高,對環泥的獲利貢獻也將水漲船高。
此外,環泥轉投資、持股約6.83%的中聯資(9930),近二、三年也因生產的高爐水泥在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大漲,獲利節節高升,侯智元預期,今年的獲利也會比去年好許多。

全國首創!福州企業向六省市同步在線招工

2022年02月13日08:02 | 來源:福建日報

12日,“好年華 聚福州”2022年企業用工線上專場招聘會啟動,主會場設在用工需求旺盛的福州,並在雲南、重慶等6個中西部重點勞務輸出省市設立8個分會場,由企業通過視頻連線向當地尚未離家的務工人員“遞出橄欖枝”,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把企業招工觸角延伸到最前沿,為實現一季度“開工紅”提供用工保障。據悉,此舉在全國屬於首創。

過去,服務企業用工需求的招聘會主要在福州本地舉行,往往要到元宵節后、省外務工人員大規模到來之時,才能取得較好效果。今年,福州市人社部門開創招工引工新模式,在春節前收集了全市近500家重點企業的2.2萬個崗位需求后,編印1萬份“春風卡”和萬張招工海報,推出“尋工地圖”,提前向中西部重點勞務輸出地區發布崗位需求。

春節假期剛結束,馬上打出“下一拳”——從2月8日起,為抓住元宵節前省外部分務工人員尚未離家的時間窗口,福州市成立招聘服務隊,組織重點用工企業、人力資源中介機構分赴雲南大理州、曲靖市,貴州畢節市、遵義市、黔東南州,寧夏固原市等六條線路,走鄉鎮、進村居宣傳福州招工引工政策,並積極對接當地人社部門,讓務工人員與福州重點用工企業提前開展在線勞務對接。

記者在福州主會場看到,此次線上招工活動全程通過央視頻、福州廣播電視台、新浪微博等12個直播平台同步播出,最大力度提升對務工人員覆蓋面。在主會場,福州市人社局精選了福光股份、京東方、飛毛腿、經緯集團、六和機械等5家重點企業“直播帶崗”,還有15家優質企業參與在線互動。在六省市設立的8個分會場,當地人社部門組織有務工意向的人員集中收看直播,並由務工人員代表與重點企業招聘人員視頻交流,現場對接、在線定崗。(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入職初期,平均月薪在4500元~6000元間,成為熟練工后,工資越來越高。同時,提供員工宿舍和食堂,兩夫妻一起來還有夫妻房……”直播過程中,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陳宇鋒走進直播間“直播帶崗”,並現場回答務工人員提問,線上互動十分熱烈,線下入職隨即展開。“我們節后計劃招工500名,這次活動搶在別人前面,效果更好!”陳宇鋒說。

據統計,此次活動共吸引全網245.54萬人次在線觀看,當天達成初步就業意向4531人。“在線招工將持續到2月20日,六省市有意向來榕務工人員若達到一定數量,我們將組織免費包機包車到家門口迎接,‘點對點’送到企業。”福州市人社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創新、完善招工引工措施,為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穩用工”,助力“開門紅”。(記者 卞軍凱)

六和機械成志樓汽車零組件研發中心捐贈典禮

本校與六和機械產學合作超過十年的好交情,不只在汽車零組件產業攜手培育人才之外,也共同完成多項研發專案,六和機械常年作為屏科大的產學合作夥伴,在實習場域上提供同學充實且完備的現場實務訓練,畢業後留任六和相關企業的同學更年年攀升。為能讓雙方合作更加緊密,且六和機械前董事長宗成志先生,秉持創辦人「誠誠懇懇待人,規規矩矩做事」、「工業救國、工業強國」的理念與企業風格,與屏科大校訓「仁實」非常契合,雙邊皆認為傳統產業被迫轉型的浪潮上,如何讓學子順應時代科技與時俱進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教育+就業的無縫接軌是屏科大與六和機械共同的默契,以此為契機,由「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及「六和機械」聯名共同捐贈建造「成志樓‧汽車零組件研發中心」,今日(12/16)於屏科大無人載具測試場進行捐贈儀式,並公開由六和機械與車輛系師生共同研發「電動線控底盤─PA自動駕駛原型車」,同場加碼,與桃園市汽車零件業聯盟簽訂「達人學院人才培育計畫」,廣邀中央部會指導單位、地方主管單位、汽車零組件相關產業先進等,蒞臨現場見證六和機械與屏科大產學合作的新里程。
本校戴昌賢校長致詞說:「首先感謝我們本校車輛工程系蔡建雄教授,長期指導和帶領本校同學與六和機械互相緊密合作,讓六和機械看到屏科大同學樸實認真的精神,也透過雙方擴大合作來創造更多優異的成果。現今無人車產業,在全世界如火如荼進行中,台灣的汽車零組件,也很早就於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倘若有自己的平台,我們能從整個系統到次系統一同整併了解,相信一定能夠促成國內汽車零組件的升級,今天有這樣難得的機會促成產學合作,讓同學得到更完善的培訓,未來畢業後發揮所長在職場大放異彩。今天所展示的電動車,從底盤、動力控制系統到整個過程,都是由老師帶領同學在六和機械與測試中心的指導之下一起共同完成,車身外觀的塗裝設計也是由本校學生藉由保育的理念與科技相結合來打造,不僅充分發揮屏科大對於學生於理論與實務上的兼具,也透過此次機會一同互相學習與努力。」六和機械宗緒順董事長致詞說:「貴校畢業生加入我廠起迄現近30餘位,表現可圈可點。之後又能與蔡建雄教授帶領團隊產學研究合作,使我廠在技術與學理上為之精進、成長。今天以回饋屏科大籌建汽車零組件研發中心的名義捐贈成志樓,希望未來不僅供研究發展,更呼籲政府更加重視技職教育厚植技術基礎,也將與同業共同努力在這百年樹人大業上盡份心力。」
六和機械創辦人宗祿堂、宗圭璋、宗仁卿昆仲為紀念並實現其去世父親「鼓勵清寒子弟努力向學精神」的理念成立「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自民國66年起提供各大專院校優秀清寒學子獎助學金。創辦人立下良好風範,讓六和機械不只是汽車零組件業界的領頭羊,對專業人才養成以及技職教育的紮根,長年以來皆以好朋友的姿態與屏科大並肩而行。屏科大在教育面上提供完整的學科訓練與實習、職涯輔導,加上企業的助力於加強硬體設施以及職場訓練等,應用屏科大跨領域教學的多元課程,與桃園市汽車零件業聯盟簽訂「達人學院人才培育計畫」,從傳產技術跨域機器人工程師培訓,在AI取代人力的趨勢下,屏科大學生習得零組件相關技術外,更能具備研發操作機器人、機器手臂的能力,未來必創車輛產業鼎業維新,協助產業升值、同學的職涯亦更上一層樓。
捐贈儀式當天重頭戲為公開展出「電動線控底盤─PA自動駕駛原型車」,由六和機械、長傑科技、精永立工業、和緯車輛技術的電動線控底盤,結合車輛測試研究中心自駕系統和盛豐車體打造,並輔以屏科大技術指導。車身彩繪由屏科大校內投稿競賽勝出的時尚系廖大錦逢一郎同學設計,為一台10坐2站小型巴士,將在無人載具測試場進行繞場外,也將在校園內試乘體驗,欣賞校園風景同時感受無人自駕車的穩定度與舒適度,目標未來能成為市場上超夯的代步工具。同場加映屏科大車輛系陳勇全教授團隊研發各式農用無人載具,也在現場共同亮相,由同學協助操作及示範,相當吸睛。(各式無人載具介紹敬請參閱下頁附件)
六和機械捐贈成志樓,象徵與屏科大的友好情誼將會延續並體現於更多的產學合作,未來除了增設達人學院專班開啟技術人才培育,也期望在永續發展的趨勢下,共同努力研發創新,找到更多有益於地球永續亦能為產業榮景寫下另一個世代的扉頁。

雲科大跨界結盟8業者 領軍「e-Team」發展智慧電動車

2021-12-21 16:07 聯合報 / 記者陳苡葳/雲林即時報導

因應智慧電動車技術發展快速潮流,雲林科技大學今天與汽車零件、強化玻璃、機構内件、傳動零件、電子周邊產品、車鏡、輪圈與工具機等8家業者結盟,編織「產官學家族」創立e-Team雲智能e動聯盟,宣示將在中部生活場域實現智慧電動車發展。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副校長蘇純繒今天與慧國工業、信昌機械、林商行、倉佑實業、喬崴進、輝創電子、健生實業及六和機械等業界廠商共同啟動e-Team聯盟。

楊能舒表示,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過去以外銷市場為主,近年全球走向智慧化,電動車產業逐步發展起來,產業面臨轉型、升級且有其必要,校方早在2年前就與慧國工業整合國內優質廠商,導入智慧電動車產學合作規畫。

慧國工業總經理江瑞坤說,從傳統汽車製造業,轉為電動汽車是業界勢必走的路,台灣在變速箱、齒輪、機械加工上占優勢,結盟可以克服轉型期所遇困難,未來透過專班,每年培養40名e-Team所需技術人員,將是可直通業界的人才庫。

楊能舒說,校方從去年獲科技部經費支持後,便開始籌備推動e-Team,透過學界為技術與人才培育為主,將組織智慧電動車相關專長領域教師團隊,以開發雲科大智慧電動車1號為目標。

楊能舒指出,業界方面則導入產品與技術,共同開發自駕車系統、車聯網與多媒體應用、車體底盤、外型與內部設計等;未來持續邀請優質廠商加入聯盟,望朝80家加盟企業目標邁進。

另,校方也加入中興大學聯合9校所成立的「台灣國際產學中心平台」,楊能舒表示,藉此除支援會員各項國內外產業資源及提供協助,也加值提升e-Team會員服務,相互交流關鍵技術。

《水泥股》環泥2022本業穩 業外轉投資盼春燕

10:342021/12/24 時報資訊 郭鴻慧

環泥(1104)2021年第3季本業穩健,但受業外六和機械營運逆風影響,表現不如預期拖累,獲利減少。展望2022年,國內房地產、公共工程市場需求強勁,環泥本業仍可望持穩成長,而轉投資的六和獲利明年上半年表現還不明朗,需要等待時間回溫。

各方對2022年房市仍持續看好,受惠下游國內房地產、公共工程市場需求強勁,環泥混凝土占營收在6成以上,訂單能見度至2022年底都沒問題,由於國內水泥供給轉緊,價格走升,推動混凝土漲價,法人預期,環泥明年年混凝土營收可望年增8%左右。

此外,環泥石膏板於台灣幾乎為獨占地位,毛利表現出色,隨著房市景氣轉強,南港商辦、三井outlet等案件均有挹注,加上2022年第3季將有新廠挹注,法人預期,可望帶動石膏板業務營收年增20%,而產品組合轉佳可望支撐本業獲利動能不墜,2022年營業利益可望維持歷史高峰水準。

環泥持有29.86%的轉投資六和機械,是大陸最大輪圈廠,也是獲利主要來源,以往占獲利比重超過7成。2021年以來,輪圈主要原料鋼鐵漲價8%、鋁價漲價39%,由於轉嫁困難六和獲利水準大幅遭到壓縮,不過,公司表示最壞情況已過,報價有機會跟上原物料漲價,不過,六和機械2022年的上半年成長幅度還不明朗,還需要等待時間漸漸溫。

公司簡介
六和機械,創建於1971年,成立至今已四十餘載。 業務範圍橫跨黑色金屬與有色金屬領域,專精各類金屬材料之成形工法, 同時擁有大型鈑金模具製造、熔接焊裝組立及沖壓成形、管類滾壓、鑄鐵、鑄鋼、鋼鍛、輕合金重力鑄造、低壓鑄造、高壓鑄造、半固態成形等汽車零件及產業設備零件之製造技術,具備從設計開發、鑄造、加工到塗裝組立一條龍生產的堅強實力,滿足顧客各式需求,致力成為“金屬零件的專家”。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44528635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六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LIO HO MACHINE WORKS LTD.)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 3,0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3,000,000,00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300,000,000
代表人姓名 宗緒順
公司所在地 桃園市中壢區水尾里新生路2段334號
登記機關 經濟部商業司
核准設立日期 060年07月13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9年11月24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1各種機械之製造及買賣。
2各種機械零件之製造及買賣。
3各種機械及零件之加工。
4各種汽車零件車身之製造及買賣。
5各種鐵櫃及其零件之製造加工及買賣。
6各種堆高機及其零件之製造及買賣。
7各種拖車之製造及買賣。
8各種機械之沖壓件及鑄造件之製造加工及買賣。
9上列各項業務之代理及進出口業務。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六和機械董監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宗緒順 0
0002 副董事長 缺額
0003 常務董事 宗成道 282,700
0004 董事 侯吾義 讓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5,066,468
0005 董事 侯博義 環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89,581,468
0006 董事 馬毅志 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 7,903,308
0007 董事 宗緒麗 仁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57,416,717
0008 董事 侯智升 環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89,581,468
0009 董事 侯智元 環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89,581,468
0010 監察人 朱立奇 六和紡織廠股份有限公司 29,683,665
0011 監察人 楊宗仁 環泥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1,680
0012 監察人 陳皇州 延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16,806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