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凌越生醫股票掛牌及股價資訊交流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凌越生醫 成功研發非洲豬瘟快速診斷試劑
農科院育成廠商-凌越生醫公司使用先進基因工程技術,研發成功「非洲豬瘟病毒抗體快速診斷試劑」,是亞洲第一、也是全世界唯二的快速診斷試劑,並通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位於英國的非洲豬瘟參考實驗室驗證的產品。
凌越生醫公司是國內將生物晶片技術應用於臨床過敏原檢測的先驅;Sentinel非洲豬瘟病毒抗體快速診斷試劑是全亞洲第一個經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驗證認定符合國際水準的產品。
凌越生醫董事長陳作範表示,非洲豬瘟肆虐已造成全球養豬產業巨額的經濟損失,台灣與世界各國皆繃緊神經,極力防堵非洲豬瘟入侵。全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國中國於2018年8月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目前疾病致死率似乎有逐漸降低的趨勢,但卻可能是非洲豬瘟防疫最容易出現盲點的空窗期,若症狀不顯著尚在潛伏期的耐過豬隻流入肉品市場,甚至傳播至野外使野豬成為帶原種,疫情將更難以控制。
不同於傳統豬瘟,非洲豬瘟目前並無有效疫苗可作為防疫工具,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建議在防疫上的關鍵為「高頻率的全面監測」,在台灣也立即強化各項防檢疫工作,經由各邊境管制機關協調合作,落實生物安全防護,而得以阻絕疫情入侵。由農科院育成廠商成功研發之非洲豬瘟病毒抗體快速診斷試劑,相較現有方法大幅縮減檢驗時間,可用於現場診斷、處置,將病原封鎖於現場,避免疫情更進一步擴散。
報告總結確認該快速診斷試劑,通過OIE驗證,擁有國際水準,包括:1、產品的穩定性及檢測結果的再現性極佳。2、與非洲豬瘟參考實驗室採用的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檢測結果一致。3、適合用於實驗室與田間之診斷。
凌越生醫期望提供台灣更即時的防疫工具,協助全球防堵非洲豬瘟入侵及擴散。
亞洲第一 凌越非洲豬瘟抗體試劑獲OIE驗證
非洲豬瘟肆虐已造成全球養豬產業具巨額的經濟損失,目前仍沒有疫苗可預防,中國大陸去年8月爆發非洲豬瘟後,越南、柬埔寨、蒙古也相繼淪陷。農科院育成廠商「凌越生醫公司」花4個月成功研發出病毒抗體快速診斷試劑,僅需0.01cc的活豬血液,10分鐘內就可以得到結果。同時也通過位在英國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驗證,成為亞洲第一、全球唯二非洲豬瘟抗體快速診斷試劑之一。
凌越生醫公司獸醫總監張權星說,由於非洲豬瘟沒有疫苗,當豬隻感染後體內免疫系統產生對應的抗體,但不具有任何綜合病毒效果,因此,豬隻如有非洲豬瘟抗體,表示受到感染。
他指出,非洲豬瘟超過160種抗原,凌越研究發現「P30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蛋白」,豬隻在早期感染非洲豬瘟時就會產生大量病毒P30蛋白質,透過基因工程技術進行重組蛋白表達,利用P30蛋白作為檢驗試劑篩查豬隻血清、血液中的非洲豬瘟P30抗體,協助診斷。
張權星表示,豬隻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後,4到7天開始產生抗體,7到12天產生可以測的到的抗體量,直到豬隻死亡為止都會產生高量抗體,抗體可辨識豬隻感染非洲豬瘟的標記性抗體。
根據俄羅斯非洲豬瘟診斷實驗室提供流行病學資訊,在豬場內非洲豬瘟會以10天作為傳播循環,造成發病、死亡頭數增加;豬場通常到第3、4循環後,出現異常死亡、發病頭數,意味著這時間點豬場有許多感染豬隻、潛伏期豬隻、臨床症狀豬隻,透過抗體檢測,都可以篩查陽性豬隻。
十分鐘得知結果 防疫效率提升
張權星強調,非洲豬瘟病毒抗體快速診斷試劑非常便利,只需要從豬隻的耳靜脈採0.01cc血液,滴到快檢試劑,10分鐘內能知結果,2條線就是陽性,相關單位可以立即採取必要處置措施。可用於疫區監測,豬場排查、種豬引種前後監測、屠宰場監控、邊境檢疫、復養階段的哨兵豬監測,及流行病學的盛行率調查。
抗體快篩 優於西班牙ELISA
西班牙研發的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跟凌越生醫開發的抗體檢測試劑有所不同。張權星說明,ELISA僅能在實驗室進行,檢測時間較久,抗體檢測試劑可以在實驗室、田間進行診斷,只需要10分鐘時間,
ELISA是針對P72,台灣則是針對P30。凌越生醫公司研發處長李宇群解釋,同樣是受到病毒感染,針對P30抗原所產生的抗體量會最多的,他舉例,豬隻受到感染產生10個抗體,可能有8個會是P30,1個是P72,所以P30會比P72較容易檢出是否感染病毒。
張權星補充,P30是病毒感染早期產生,P72是比較晚產生,台灣抗體檢測試劑可以比西班牙試劑更早發現豬隻是否感染非洲豬瘟病毒。
另外,西班牙試劑必須保存在攝氏4度環境下,台灣則只需放在常溫即可,保存期限是24個月,這在運輸及保存上佔有極大優勢。凌越生醫公司團隊花4個月時間成功研發出非洲豬瘟病毒抗體快速診斷試劑,僅需0.01cc的活豬血液,10分鐘內就可以得到結果。(凌越生醫公司提供)農科院副院長林俊宏表示,農委會畜衛所使用核酸檢驗,雖需在研究室進行,但好處是可針對加工肉品進行病毒檢驗;凌越生醫開發的診斷試劑,檢驗對象必須是活的,要能抽得出血,雖可直接在豬場進行檢測,但因為是檢測抗體,所以比較適合用於疫區,而目前台灣非疫區,「也希望台灣用不到」。
凌越過敏源檢測晶片 完整評估急慢性過敏
台灣過敏原檢測大廠凌越生醫開發的「過敏源檢測晶片」,目前已有66項過敏原的檢測獲衛服部許可,優於市面上的任何過敏原檢測產品,不僅晶片技術純熟,且準確度高,加上優越的產品技術和紮實的臨床臨驗,獲得評審肯定拿下第11屆國家新創獎,由董事長陳作範代表領獎。
據統計,目前全球約近40%人口有過敏性疾病;在台灣小朋友每兩個人,就有一個過敏人口。為了盡早得知檢測結果盡早治療,凌越生醫研發建置蛋白質晶片平台,顛覆了傳統過敏檢測繁複的程序,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過敏原檢測晶片,具有一次檢測就能達到同時獲得多項過敏原的資訊。
凌越生醫總經理陳佑誠表示,凌越生醫所研發的過敏原蛋白質晶片只需要一次微量的血液檢體就能達到同時獲得多項過敏原的資訊,有助於醫生進行綜合判斷;對兒童而言,若要進行多品項的檢測時,所需的採血量少,亦有助於檢測的進行與減少醫護人員的負擔。
陳佑誠進一步指出,目前凌越生醫過敏原篩選準確度高達90%,省時省花費、檢測效率又提升;相較於醫院的傳統過敏原檢測,僅做急性過敏,品項又少(最多36種),且依患者自身經驗就可大致掌握,加上傳統過敏原檢測無法提供完整後續建議,成效自然較低。
而凌越的晶片式過敏原檢測不僅可完整評估急性與慢性過敏,根據個人體質提供專屬的健康(低敏)飲食建議進而改善過敏體質、增進健康。現今凌越生醫過敏原檢測品項為業界最多,包括急性123項及慢性101項過敏品項,並包含全球獨家的中藥類別品項。
凌越生醫優越的產品技術,更於日前通過大陸地區過敏檢測第三等級證照,為全台第一家生技公司獲此認證。除是對於產品技術成效的肯定外,更是進入大陸醫材市場的敲門磚,對凌越生醫未來全球布局具有相當大的助益。未來,凌越自許成為全球過敏原蛋白質晶片領域的驅動者之一。
凌越生醫致力免疫疾病檢測有成 朝IPO之路前進
國內農業生技包括瑞寶、凌越、瑞基等,均是經濟部與農委會今年首波重點輔導、協助發展的創新生技公司,其中凌越生醫歷經4次轉型、多次增資,陸續拿到了台灣、大陸等多個市場的證照,產品也多正式上市銷售,內部規畫於今年下半年朝IPO之路前進。
凌越生醫是醫療器材業中的檢驗試劑製造商以及輔療保健食品製造商,產品面的規劃又區分為人類用產品以及動物用產品。該公司目前實收股本約2.2億元,成立至今已經增資了14~15次,隨著產品陸續完成臨床實驗及取得證照之後,公司每年營收都維持50%以上的高成長,2013年營業額約4,000萬元,2014年營業額預估倍增到8,000萬元,下一步公司希望開始獲利,同時也規劃在今年下半年補辦公開發行。
凌越生醫走過燒錢 邁向獲利
檢驗試劑暨輔療保健食品製造商凌越生醫,歷經4次轉型、多次增資,陸續拿到了台灣、大陸等多個市場的證照,產品也正式上市銷售。凌越生醫總經理陳佑誠表示,公司已經走過燒錢階段,開始銷售產品,因此跳脫了生技業的本夢比,走向高利潤本益比型公司。
凌越生醫是醫療器材業中的檢驗試劑製造商以及輔療保健食品製造商,產品面的規劃又區分為人類用產品以及動物用產品。
陳佑誠表示,凌越生醫是在2004年於工研院育成中心開放實驗室草創,主要目標是以生物晶片為平台,提供免疫性相關疾病檢測與支援性輔療相關產品開發。歷經4個階段的轉型,2007年起新團隊加入公司後,擬定了三大產品類型:快速檢驗試劑、蛋白質晶片、輔療品,以及雙重應用市場策略:人類、動物。全系列產品皆須經過嚴謹的研發、生產、確效過程,並以國際市場為主。
凌越生醫目前實收資本額約2億元,公司成立至今已經增資了13~ 14次。陳佑誠表示,公司新創的過程當中,最辛苦的莫過於資本形成,也就是找錢進來。凌越的專長在於研發、生產,但是過於偏重技術,對於公司經營面的財務、資本形成都不了解,也讓公司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摸索。公司今年加入育成加速器計畫,透過計畫提供公司更多機會和投資人洽談,在重要的投資場合露出,例如天使投資人媒合會,為公司陸續帶來零散的資本投入。另外也和投資集團洽談合作,帶來更多的商業合作機會、以及行銷通路拓展。
公司在2010年初擴大規模,由生技研發型及技術服務型公司轉型為製造研發銷售完整型公司。2011年廠房建置完成,並且陸續拿到GMP 、ISO等相關認證。隨著產品陸續完成臨床實驗及取得證照之後,公司每年營收都維持50%以上的高成長,2013年營業額約4000萬元,2 014年營業額預估倍增到8000萬元,下一步公司希望開始獲利,同時也規劃在明年5~6月公開發行。
公司簡介
凌越生醫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0月由蕭夐博士與陳康鑫先生,於工業技術研究院育成中心開放實驗室草創,主要目標是以生物晶片為平台,提供免疫性相關疾病檢測與支援性輔療相關產品開發。
第一階段之投資者為台南科學園區內自動化與光學相關設備公司-開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由黃伯文先生擔任第一任董事長與總經理,於2004至2007年期間,致力於基礎核心技術建立,以過敏原蛋白萃取、螢光抗體標記、蛋白質晶片系統與功能性益生菌等核心技術,完成過敏原特異IgE檢測晶片、自體免疫疾病自體抗體IgG檢測晶片原型與免疫調節功能性益生菌開發,並開始針對原型產品進行功能性測試。
第二階段於2007年8月公司進行增資,公司遷移至台北市內湖區設立營運中心(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143巷8號7樓)、成立實驗研發部門與檢驗部門。新加入經營團隊包括:董事長鄭武暉先生,為卜蜂(台灣)公司前總經理;總經理陳作範先生,為台灣龍馬躍公司(Merial Taiwan Co., Ltd., 現為Merck 集團併購)創設人暨前總經理,動物過敏檢驗與輔助治療商品推廣。此階段持續進行之生物晶片研發,成果曾榮獲教育部2008年技專校院與產業園區產學合作成果優良計畫。
第三階段於2010年初公司發展進行規模擴大,由生技研發型及技術服務型公司轉型為製造研發銷售之完整型公司,辦公室由原址7樓遷址至同棟大樓5樓。5月起於原址進行工廠建設,內有無塵室(class10,000並具三產線:蛋白質生物晶片、快速檢驗試劑、酵素免疫試劑)、準備室、配藥室、原物料倉、品管室、研發實驗室、P2生物安全實驗室。12月台北廠完工並完成所有確效及驗證,於2011年初取得工廠登記,並新增公司產業領域別:藥品製造業之體外診斷試劑製造業。
第四階段於2011年8月董事會通過公司朝公開上市之方向進行規畫,原董事長鄭武暉先生退休擔任顧問職,並推舉原總經理陳作範先生擔任董事長(第三任),副總經理陳佑誠先生擔任總經理,推動各項法規認證、商務拓展以及公司上市之各項任務。
|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