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原見精機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布局機器人、環境科技產業,台杉物聯網基金領投原見精機與創控科技
台杉投資(Taiwania)旗下的物聯網基金近日公開了新的投資標的:原見精機與創控科技。
原見精機主要製造機器人感測器模組,其開發的可外掛式機器人觸覺技術產品,已運用於佳世達的人機協作生產線。創控科技則受到台積電的青睞,所開發的可攜式微型氣相層分析儀MiTAP,能夠鎖定揮發有機物為監測對象。
從這兩項投資不難發現,台杉物聯網基金瞄準的是未來極具潛力的科技趨勢,原見精機代表了智慧製造、工業4.0;創控科技提升了空氣品質監測技術,在環保科技、地球永續發展上有所助力。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則表示:「這兩家公司具有領先業界的技術且都是紮根台灣的優秀團隊,台杉會持續提供資源,與台灣廠商共同進軍國際市場。」
原見精機:人機協作升級的市場需求仍大
原見精機自2017年於工研院新創成立,技術團隊已在工研院研究機器人感測器模組技術近10年。原見精機開發出的機器人觸覺技術,有別於現在機器人運用的視覺、聽覺技術,而是透過幫機器人穿戴一層感測器,不只新機器人,傳統的機器人手臂亦可適用。以台灣現有約8萬台的機器人,未來在人機協作需求下而帶動的機器人安全升級的市場相當可觀。
原見精機總經理盧元立表示,他們的策略是透過與國際機器大廠共同合作開發市場,例如今年4月佳世達桃園龜山廠新改裝製程所啟用的人機協作生產線,就是導入了原見精機為歐洲機械手臂大廠ABB所客製化的機械手臂安全皮膚。簡單來說,就是替機器人「穿上一層皮膚」,能夠防止如人類被機器人碰撞所傷,確保人類與機器人協同工作中的安全性。
另外原見精機的首要目標是希望打入歐美等先進工業國家,例如美國汽車工業機器人設備,人機協作升級的市場需求。此次選擇台杉為投資人,就是希望獲得國際資源用於歐美市場的開拓。
創控科技:廣受國際半導體廠肯定
創控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禮鵬來自美國矽谷Intel半導體公司,於2014年推出的MiTAP系列產品,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現地即時監測技術已接近實驗室分析儀器,並能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此項產品於2016年榮獲第13屆國家新創獎──綠能及環保科技組,並已陸續取得全球半導體產業如台積電、鋼鐵業龍頭廠商如中鋼與台灣環保署、美國聯邦環保署、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等環保單位之肯定與運用。是台灣目前唯一一家自主研發及生產之精密分析化學儀器製造商。
會受到半導體產業的青睞,最主要仍是因為半導體生產製程包含精密的微機電和積體電路,對於生產環境之潔淨度的要求特別嚴格,因此整個製造過程都必須在嚴格控制的環境條件下進行。隨著製程特徵尺寸(feature size)快速縮小,潔淨室環境空氣品質的要求也更為嚴苛。
創控科技財務長兼發言人王偉霖表示,希望透過國家級投資公司的平台,整合國內產官學的相關資源,將技術發展成為台灣在世界的優勢產業。
物聯網基金資金共46.5億元,預計3年內完投
台杉物聯網基金在2017年12月募集完成46.5億元台幣,除了原見精機與創控科技之外,已投資的公司包含超低功耗機體電路廠商Ambiq Micro、自駕車光學雷達廠AEye、臥床照護智慧感測床墊美思科技(MedicusTek),皆著重在國家重點產業與未來科技發展的領域。
翁嘉盛表示,台杉物聯網基金至今年5月底,所評估的海內外公司超過480間,這個速度將可照原先規劃,在基金成立後3年完成投資。目前評估案件的重點領域包含物聯網、智慧製造、自動化系統、AI、 5G、企業軟體及網路安全。
台杉投資 錢進原見精機、創控科技
擁有新台幣46.5億元規模的台杉物聯網產業基金,7日公布再新增投資標的,即原見精機和創控科技,累計已投資五家公司。台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表示,台杉物聯網基金到今年5月底,評估的海內外公司超過480間,最終投資決定是依照「次世代的科技布局」為主要考量。
此次加入台杉物聯網基金團隊的原見精機,為工研院成立的新創事業,其技術團隊擁有工研院研究機器人感測器模組近10年的技術,強項在於人機協作,不同於台杉過往投資的對象多是美國矽谷團隊。另一投資標的創控科技,則是典型自美國矽谷搬回台灣創立的個案,已陸續取得全球半導體產業如台積電、鋼鐵業龍頭廠商等的實際運用。
翁嘉盛表示,原見精機和創控科技能為台杉基金布局工業4.0及環保科技,兩家公司從研發、經營到產品的創新,都是從台灣培養出的優秀團隊,他們所專注的領域不同、但都具有絕佳的未來性,也是國家的重點發展領域,其產品亦都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
台杉投資為國家隊創投公司,目前手上有兩檔產業基金,分別是物聯網基金、生技基金,總可投資的資金規模逾新台幣105億元,7日最新宣布的兩項投資標的,雖沒公布金額,依台杉基金投資團隊的過往經驗,每件投資案的金額大約在1,000萬美元、約台幣3億元上下。
日本動漫「聖鬥士星矢」主角穿上聖衣盔甲後,就可保護主角不受壞人傷害。從小愛看聖鬥士卡通的原見精機董事長蘇瑞堯,與研發團隊開發出「機器人安全皮膚」技術,幫工業用機器手臂穿上如同聖鬥士聖衣的外掛式安全皮膚,即使一旁協同工作的人員,不小心撞到移動中的機器手臂,安全皮膚感測到碰撞就會馬上停止,保護工作人員不受傷害。
蘇瑞堯很早就對機器人感興趣,小時候鋼彈等動漫卡通,以及超級戰隊系列影集、電玩等,都是他日後投入機器人產業的淵源。蘇瑞堯博士畢業後進入工研院機械所工作,家裡開水電行的他,笑稱一開始還以為是去當黑手,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想錯了。蘇瑞堯指出,早期機器人發展強調的是剛性結構,都是由機械工程的人來主導。如今,感測器逐漸普及於機器人應用中,唸電機的他,長處終於有了更多的發揮。
「機器人安全皮膚」的靈感來自一場日本機器人展覽,蘇瑞堯八年前還在工研院擔任研究員,有一次赴日本看展,一家廠商的觸覺感測技術吸引他的目光。他認為,人機協作是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人與機器人既然在同一個空間工作,兩者接觸機會增加,工人的工傷風險也隨之增加。當機器人有靈敏的「皮膚」,可以去偵測跟物體的碰觸,便能大大提高安全性。
觸覺感測的原理,其實類似人類由皮膚末梢神經產生觸覺,並得以感知、辨識所碰觸到的物品。但蘇瑞堯著手研發才發現,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可用的感測器,只好先從找感測材料做起。解決這個關卡,接著又面臨開發電路、演算法等挑戰,前前後後花了五年,感測器技術才總算成熟。研發團隊把這項感測技術與皮膚的概念融合在一起,終於成功開發出「機器人安全皮膚」。
在這層「皮膚」上,每個感應器間距小於8釐米,等同一個指尖寬度,這也是人體表面最小範圍,原見精機團隊最後成功做到5釐米,等於讓機器人的觸覺感知比人手還精密。加上反應時間小於5毫秒,無論任何碰撞角度,機器手臂都能在最短時間偵測到撞擊,賦予機器人靈敏的表面觸覺,碰撞發生時可立刻自動停止,符合ISO TS15066國際規範,可讓工廠拆除機器人周邊安全格柵,實現人機協同作業,同時維持機器人的高效能作業狀態。
此外,傳統工業型機器人往往使用超過10年仍很耐用,且機器人造價高昂,若為了人機協作而購置新品,對廠商是一大負擔。蘇瑞堯及團隊開發這項技術時,便設計將觸覺皮膚以「外掛」方式安裝於機器人手臂,如同手機殼易於拆卸與安裝,同時可因應各廠牌不同型號進行客製化,讓現有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只要透過簡單步驟,就能進行人機協作生產。未來原見精機將鎖定工業機器人的升級商機,原見精機總經理盧元立指出,全台工廠服役中機器人約有8萬台,如此升級需求就已是非常大的市場,更遑論計入海外以及下世代機器人的潛在市場。
原見精機 幫機器人製作皮膚
為了替台灣尋找經濟新動能,經濟日報推出「創業超新星」系列專題報導,本系列介紹台灣最具創新能力的新秀,報導這些新創公司的優勢及潛力,讓其價值被外界看見,獲得更多資源挹注,成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朝人機協同作業的領域邁進,也從最早的重工業擴大到普及所有工業。機器人需要與人安全相處,原見精機董事長兼策略長蘇瑞堯率領團隊創業八年,研發出領先全球的機器人觸覺感測技術,讓機器人擁有「皮膚」的靈敏功能。
原見精機由工研院技術團隊組成,2017年從工研院獨立出來,核心技術為機器人觸覺感測。全球首創「機器人安全皮膚」的產品,已獲多家國際知名的機器人廠牌青睞、合作。雖然公司才剛成立不久,但其實已經創業近八年。
蘇瑞堯的創業靈感來自一場日本機器人展覽。八年前他還在工研院機械所上班,正苦思不得創新前瞻科技計畫的題目時,他來到日本,看了很多場展覽後,一家廠商展示的觸覺感測技術吸引了他的目光。
「既然有人開始做,就代表這東西應該是對的,」他說,回台後他做了更多的研究,也確定了未來的創業方向。
蘇瑞堯想法很簡單,人機協作是國際趨勢,人與機器人既然在同一個空間工作,兩者接觸機會增加,工人的工傷風險也隨之增加。09-38826-852陳先生,當機器人有靈敏的「皮膚」,可以去偵測跟物體的碰觸,便能大大提高安全性。這也是後來首個產品「機器人安全皮膚」的最初構想。
「開始做了以後,就是另一段辛酸過程,」蘇瑞堯笑著說。後來,他把握各種交流場合,從工研院各所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啟了近八年的創業生活。
他從新創圈找來了原見精機總經理盧元立。盧元立回顧這段經歷,創業初期本來想朝應用端發展,後來才發現,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可以拿來用的傳感器(sensor),只好先從找傳感材料一步一步做起。
找完材料,還要開發電路、演算法等,前前後後共花了五年,盧元立說傳感器的技術才總算成熟,產品進入到可量產的階段。接著,他們花了三年的時間,為籌措資金、開發客戶奔走國內外。
如今原見精機交出不錯的第一張成績單,客戶遍及日本、歐美,產品客製化能力強;下個階段將尋求海外A輪投資,用來擴充產能,並融入機器人生態圈。
展望未來,原見精機表示,雖然市場重心在亞洲,但致力將產能立足台灣,向全世界展示台灣前瞻技術。
工業機器人市場有多大?盧元立以台灣為例,全台工廠服役中的機器人有8萬台,來自全球、數十個品牌;光是這些機器人的升級需求,在現階段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就已經是非常大的市場。更遑論計入海外市場、下世代機器人等潛在市場。
原見精機感測器 讓機器人更聰明
原見精機,致力以觸覺技術提升工業機器人協作化應用能力,強化現代自動化產線生產效率見長。在機器人觸覺技術上深耕、布局的原見精機,近年並投入感測器相關IoT與智慧製造應用開發,在機器人領域已逐步邁向領導品牌之一。為發掘更多潛在客戶與應用層面,該公司今(1)日將與Mitsubishi、FANUC、EPSON合作展出兩種產品,可望推動機器人產業迅速成長。
一、Finger Teach(指尖教導產品):由原見精機和三菱合作開發出Finger Teach,利用原見優越的觸覺感測技術,結合原廠的操作軟體,研發出可以讓人直覺教導機器人運作和定位的產品。二、安全皮膚(Contact Skin):在人機協作應用中,機器人要能具有觸碰停止的功能,才能確保人的安全。原見精機開發的安全皮膚產品,可以安裝在不同機器人上,為機器人帶來表面感測能力,達到人機協作的觸碰安全停止功能。
原見總經理盧元立表示,機器人將是未來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角,而觸覺技術更是讓機器人產業迅速成長的關鍵。隨著工業4.0的推展,09-38826-852陳先生,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的需求越來越蓬勃,特別是人機協作的應用更是近幾年來的趨勢,市場對於機器人的安全性和使用性需求越來越強大,而原見安全皮膚與Finger Teach正好能滿足這兩種需求的產品,讓機器人更安全且更聰明。
8月1日的台北國際自動化大展是台灣最大的工業展,聚集國內外重要客戶與廠商,該公司期望透過這次大展能讓更多的潛在客戶認識原見,並且能找到更多的應用。2017年自工研院新創獨立的原見精機,技術團隊過去在工研院投入近10年的時間研究機器人感測器模組,開發出領先世界的機器人觸覺技術,目前已與多家國際機器人大廠合作。
公司簡介
原見精機2017年自工研院新創獨立,我們的技術團隊過去在工研院投入近十年的時間研究機器人感測器模組,開發出領先世界的機器人觸覺技術,未來也將持續投入感測器相關IoT與智慧製造應用開發。
我們相信機器人將是未來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角,而觸覺技術更是讓機器人產業迅速成長的關鍵。原見精機將持續在機器人觸覺技術上深耕、佈局,以期在機器人領域成為領導品牌。
| |||||||||||||||||||||||||||||||||||||||||||||||||||||||||
|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