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股價行情討論-台灣麗偉強攻高階機 營運逆風成長

想要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台灣麗偉強攻高階機 營運逆風成長

工商時報 蔡榮昌

近兩年來疫情方興未艾,造成工具機業叫苦連天,產業前景摸不著摸頭緒,只能苦等疫情過後。台灣麗偉公司上半年已經超過去年,今年表現情況較去年好,在產業中脫穎而出,主要是因朝高階機機種市場的調整及活化推廣,明年將加強與集團歐洲事業合作,開拓更好佳績。

台灣麗偉公司董事長黃威翌表示,公司2022年表現預期會比2021年來的好,主要是因朝高階機機種市場的調整及活化推廣,明年將加強與集團歐洲事業部合作,並運用集團資源做一系列產品及內部調整,讓整體經營模式更加具備優勢。

台灣麗偉於2019年進駐中部科學園區,建構符合未來智能化趨勢的智慧製造工廠,可視化及數據化的生產方式,加強產品的生產技術,及精密度精進不少,更使用得LEADWELL這品牌的世界知名度能更上一層樓。台灣麗偉公司8月31日召開股東常會,除承認2021年度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案、通過配發2021年現金股利每股0.5元、並因任期屆滿重新改選董監事。

2021年開始台灣麗偉除持續朝高階、自動化、強化產業客製能力等方向發展,並向政府申請兩個重要計畫,分別為雙系統車銑複合機智慧化功能計畫、應用5G技術-動線監測智慧化生產線開發計畫,兩計畫在111年初已完成結案,後續將導入並應用其技術精髓於製程及產品中,加上自製的關鍵組件(動力刀塔),不但可掌控整機的設計所有參數,包括拓樸最佳化、自重分析、局部零組件結構最佳化、整機動剛性分析、整機模態分析、整機靜剛性分析等,且經過不斷的切削測試,來驗證產品的性能及加工精度,提升產品品質。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友嘉控股 2025年在台IPO

沈美幸/台北報導

2023年3月7日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6日表示,著手規畫整合友嘉、台灣麗偉等集團旗下四家公司資源,預計2025年以友嘉控股名義在台IPO上市,屆時年營收規模將超過50億元。

在朱志洋主導下,友嘉集團近十年積極併購歐洲、美國、日本及韓國工具機廠,並在印度及大陸等地設廠,目前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有37個品牌、50個生產基地,是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

友嘉集團今年在台北國際工具機使用攤位數達100個,是參展規模最大的廠商,展出包括義大利SIGMA技術授權給友嘉生產的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RAMBAUDI技術授權台灣麗偉生產五軸龍門,德國Hessapp技術授權在台生產立式車床產品。

朱志洋表示,德國及義大利工具機廠品牌技術授權在台生產工具機,已回銷歐洲國家,Hessapp的立式車床也銷至大陸。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在歐美及日本接單均有斬獲,美國MAG接獲引擎大廠1.55億美元訂單;歐洲則有德國賓士、寶馬及奧迪、義大利藍寶基尼超跑車廠下單採購設備,金額超過1億歐元;日本訂單約13億日圓,展前接單金額已超過2億美元,訂單主要來自電動車、航太及汽車模具等產業,很多訂單都是長單,接單到出貨需要10個月至1年半。

朱志洋說,友嘉今年營運將逐季好轉,今年集團工具機事業營運會優於去年。他同時表示,目前逐漸退居第二線,台灣事業交由女婿台灣麗偉董事長黃威翌、女兒朱姵穎打理。友嘉集團整合台灣麗偉、友嘉眾程及勝傑四家公司,將以友嘉控股名義,預計2025年在台上市。至於海外事業暫不上市。

TIMTOS展 友嘉強攻智慧、綠色機種

04:102023/01/10

工商時報 莊富安

2023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將於3月6日盛大登場,友嘉集團卯盡全力搶攻商機,已積極籌備將展出國內外九大品牌、12台高端工具機種、二條自動化產線及一台模型機,總展出面積高達1,125平方公尺(南港展覽館1樓,攤位號:J0330),在全部參展廠商冠居第一,並將提供綠色節能、智慧製造與數據分析顧問服務及整廠整線解決方案,引領客戶朝實踐「智慧製造」與「淨零碳排」兩大主流目標加速邁進。

友嘉指出,今年TIMTOS展示的重點包括集團併購的義大利高端工具機品牌SIGMA將首次展出三台新機,分別是搖籃式五軸機UCT-600及擺頭式五軸機UCH-660,適用於汽車、航太精密機械等產業;以及一台臥加SMH-630,適合高效率、穩定、重切削等產業加工需求。另外,友嘉FEELER將展出三台設備,包含四/五軸加工機VUX搭配自動化FANUC機械手,提供客戶數位雙生方案與少量多樣快速換線的最佳解決方案,以及銑車複合機VTM-415,專門針對複雜且多元彈性生產複合加工需求而研發;此外,還展出硬軌銑床VBX-1300,可滿足重切削需求的汽車及能源產業客戶所需。

友嘉集團旗下多個品牌新機也紛紛上陣,包含台灣麗偉展出雙主軸雙刀塔複合式車床;眾程科技展出高端平面磨床;ECOCA多工複合車銑切削中心機,以及友晁所推出的雷射金屬3D列印設備等。國外部分則由日本與友嘉合資的和井田友嘉展出CNC刀片磨床;義大利RAMBAUDI展出全球首次亮相的高速龍門加工中心,以及瑞士PFIFFNER展出多軸加工模型機。

友嘉強調,因應淨零碳排、循環經濟的世界潮流新趨勢,該集團今年特別以「智慧賦能.綠色永續」做為參展主題,來全面滿足客戶的需求,從智慧工具機,衍生到智慧製造、智慧工廠與管理,提供一條龍式的整體解決方案,讓其客戶體驗新的數據服務,提升整體價值,實地感受友嘉能協助其實現夢想!

友嘉集團自1983年持續併購國內外知名高階工具機品牌,並著手進行產品缺口互補、技術引進等工作。其中,由友嘉所併購的義大利高端工具機品牌SIGMA,創立於1950年,主要生產高階三軸/五軸加工中心機,被應用在航空航天、醫療工程和模具等領域。自2016年起,友嘉與SIGMA雙方多次交流,除友嘉派出多位人員至義大利SIMGA學習組裝機台技術之外,義大利原廠也派員至台灣協助教學驗證,在台組裝出的工具機已具備歐洲機的高水準。

台灣麗偉經營奏效疫情間業績反增

文 蔡榮昌 2022.09.07

近二年來疫情持續不斷,造成工具機業叫苦連天,產業前景摸不著摸頭緒,只能苦等疫情過後。台灣麗偉公司上半年已經超過去年,今年表現情況較去年好,在產業中脫穎而出,主要是因朝高階機種市場的調整及活化推廣,明年將加強與集團歐洲事業合作,開拓會更好佳績。

台灣麗偉公司董事長黃威翌表示,公司111年表現情況預期會110年來的好,主要是因朝高階機機種市場的調整及活化推廣,明年將加強與集團歐洲事業部合作,並運用集團資源做一系列產品及內部調整,讓整個經營模式更加具備優勢。

台灣麗偉於2019年進駐中部科學園區,建構符合未來智能化趨勢的智慧製造工廠,可視化及數據化的生產方式,加強產品的生產技術,及精密度精進不少,更使用得LEADWELL這品牌的世界知名度能更上一層樓。

台灣麗偉於2019年進駐中部科學園區,建構符合未來智能化趨勢的智慧製造工廠,可視化及數據化的生產方式,於產品的生產技術及精密度精進不少,更使用得LEADWELL這品牌的世界知名度能更上一層樓。

2021年開始台灣麗偉除持續朝高階、自動化、強化產業客製能力等方向發展,並向政府申請二個重要計畫,分別為雙系統車銑複合機智慧化功能計畫、應用5G技術-動線監測智慧化生產線開發計畫,兩計畫在111年初已完成結案,後續將導入並應用其技術精髓於製程及產品中,加上自製的關鍵組件(動力刀塔);我們不但可掌控整機的設計所有參數,包括拓樸最佳化、自重分析、局部零組件結構最佳化、整機動剛性分析、整機模態分析、整機靜剛性分析等..,且經過不斷的切削測試,來驗證產品的性能及加工精度,提昇產品品質。
台灣麗偉透過穩紮穩打的實力,不斷升級技術, 以因應全球化的不同需求,尤其自動化、複合化、高性價比的產品,更是未來研發的主要方向。自動化設備能力方面台灣麗偉與日本大廠投資公司(友嘉高松),雙方進行機器與自動化設備之研發與生產合作,而該公司為全球知名的(車床+自動化設備)大廠,目前已成功上市之自有產品有TW-8 、TW-10雙主軸雙刀塔之的車床(標配自動化)。

自動化線是未來推動智慧製造的基礎,因此,生產線之自動化整合能力關係到未來機器本身及智慧製造商機的競爭力,而台灣麗偉十分懂得善用集團資源,因此在自動化生產線的規劃及整合能力精進不少。

台灣麗偉持續自主研發,不斷開發更符合市場需求之新產品,包括高階產品:各種五軸聯動工具機,例如:TM系列多功能五軸車銑複合機、BC高性能五軸綜合加工機及MU、iT系列五軸立式綜合加工機。

為提升產品之附加價值並滿足客戶的需求、配合少量多樣的製造趨勢,與全球多數的工具機廠商一樣,積極發展在單一機台上,可同時執行多種不同加工方式之多工複合型工具機(Multitask composite machine),例如:具Y軸與副主軸的車銑複合機LTC-25SMY、具B軸加工能力的五軸車銑複合機TM-1000S、雙主軸雙刀塔車銑複合機T-7T2SMY、具A/C軸旋轉工作台的五軸立式綜合加工機V-40iT等。讓使用者除了可減少上下料與產線更換的時間外,也以利用機台內各軸的移動來進行切削或銑削加工,讓工件可以在一次加工過程中,完成所有工序(Done in one),藉以提升產品加工精度的水準。

台灣麗偉於強化產業客製能力方面持續發展大型化CNC車床,其中以LTC系統卧式CNC車床客製化程度更高,而其中LTC-35、LTC-50、LTC-60 不管是加工最大旋徑或是加工長度等..規格更是超越同業,客製化技術更是同業之冠,其中代表性機型有LTC-35CXXL 雙X軸+雙Z軸、LTC-35CL  車床石墨加工機、LTC-35BLV 車床石綿加工機、LTC-50 車床特殊應用:如加工油井鑽頭、LTC-60XLT2/XXT2 雙X軸+雙Z軸:加工大型膠板印刷機或造紙機滾筒零件。

台灣麗偉等三公司獲准進駐中科 總投資額21.8億元

記者鄧力軍 / 台中報導

科技部科學園區審議會昨(29)日通過台灣麗偉、武漢機械及歐群科技等三家公司進駐中科園區設廠,總投資金額達21.8億元。其中,台灣麗偉的母公司友嘉集團為全球三大工具機製造集團。科技廠商陸續進駐台中,將推動人力與經濟需求。

台灣麗偉以3.22億元標下中科后里園區原桑緹亞5,600餘坪廠房,科技部昨天通過台灣麗偉投資案,整個廠區土地面積4.7公頃,後續將整合至近6公頃,台灣麗偉計畫投資18億元,規劃為高階工具機生產基地。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則表示集團將引進歐洲最先進技術,並整合旗下台灣麗偉、勝傑工業、松穎機械及眾程科技,在中科打造高階工具機智慧製造基地,預計三年內產值可超過50億元。

而配合集團上市及資源整合,友嘉集團前年先將旗下子公司勝傑位於台中工業區的4,200坪廠房出售給大立光,今年初再處分台灣麗偉台中工業區7,382坪廠房,進帳18.23億元,買家也是大立光。

中科管理局長陳銘煌表示,中部地區已形成完整的精密機械產業聚落,此案產品以CNC工具機為主體,技術性相當高,且汽車、航太、風力發電等零件,及民生用品如鐘錶、手機機殼、家電等,均需以工具機來加工,未來產業有相當成長空間。

另外,武漢機械投資金額為1.8億元,產品涵蓋精密油壓系統零組件的插式閥、電磁閥、動力單元、閥塊及電子元件等,希望藉由建立國人自主研發閥件,滿足國內外產業對各類閥件的需求。

歐群科技投資金額為2億元,主要產品為高性能自動化細孔放電加工機及CNC放電加工機,所研發的River 1000大型細孔放電加工機,已符合航太業大型工件加工需求,成功搶占航太市場。

麗偉車銑複合機 歐美成功搶單

國內知名車床製造大廠台灣麗偉,積極朝高附加價值的複合機方向轉型升級,其中,最新研發的車銑複合機在去年開花結果,陸續接獲歐美客戶訂單,今年可望成為帶動集團營運成長的新動能。
追求卓越 全球拓展版圖
台灣麗偉總經理張志祥指出,目前車、銑等系列產品,各占營收的一半比重,未來集團發展策略,將透過上述二個核心能力,朝車銑複合方向發展。車銑複合的比重現階段約30%左右,預計3年內拉升至50%,以提升公司的獲利率。1980年成立、總部位於台中工業區的台灣麗偉,是國內第一家專業生產電腦數值(CNC)綜合加工中心機的公司,2000年經營權更替,正式併入友嘉集團。目前在台中及大陸杭州各有一座生產基地,集團員工數合計近400人。
張志祥強調:「追求卓越、贏得尊敬」是台灣麗偉創立34年以來所秉持的經營理念,也是公司經營管理的最高指導原則。80年代,台灣麗偉領先國內工具機業界,推出CNC工具機產品,也是第一家以自創品牌「LEADWELL」,成功將機器銷往工具機王國日本的廠商;至今銷售實績已逾4.5萬台,在全球擁有超過60個銷售與售服據點。
台灣麗偉近幾年積極推動轉型,產品不但多元化,更朝高附加價值的複合機方向發展,目前主力產品包括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機、立式五軸加工中心機、立式及臥式車床、動柱立式加工中心機及車銑複合機等。隨著美國等主力市場景氣升溫,台灣麗偉去年第4季出貨暢旺,累計前11月營收已逾13.12億元,年增13.2%,超越台灣廠前年全年營收,目前在手訂單逾3億元,能見度已看到今年第1季中。
去年,台灣麗偉集團合併營收為19.8億元,其中台灣廠占12.5億元,稅後淨利7,6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1.25元。去年集團合併營收初估可達25億元,年增約25%,其中台灣廠近15億元。
反攻亞洲推出平價車床
張志祥指出,歐美市場是台灣麗偉的強項,歐洲及美國加起來的營收,占集團總營收比重超過65%。尤其歐洲,主推高附加價值的五軸、車銑複合機,其中,五軸系列產品一年可售出80餘台。台灣麗偉早從7年前就投入研發高階車銑複合機產品,今年開始商品化,以主要應用於油管、能源及礦業加工的TM系列車銑複合機為例,每台單價高達1,200萬至1,500萬元,並已陸續出貨給歐美客戶。
另一方面,友嘉集團去年5月成功入主全球超大型車床製造龍頭廠池貝(IKEGAI)之後,台灣麗偉也開始與池貝展開相關合作計畫,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車床等產品的開發能力。張志祥不諱言,台灣麗偉過去在亞洲的營收比重較低,主要因為亞洲需求較平價型的機種。對此,台灣麗偉去年針對產品的性價比作調整,陸續推出一系列優質且平價的車床、銑床產品,每台平均售價在140萬至150萬元間。
這些價廉物美的產品,自前年下半年開始投產出貨,主要鎖定土耳其、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市場,銷售表現不錯,去年預估銷售目標為350台。台灣麗偉今年創業35周年,張志祥說,自動化已成為未來新產品研發的主要方向。公司最近就已開發出汽機車產業用的多主軸、多刀塔智動化車床,過去這類車床多透過人工上下料,現在搭配機械手臂、工作艙,可大幅提升加工效率。
據了解,這項新產品預計今年3月在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中,正式向全球代理商介紹,預先熱身,並於今年9月的歐洲工具機展(EMO )中,正式亮相。

上銀科技攜手30家機械夥伴成立「智慧製造精進聯盟」 共創未來

文 莊富安 2022.03.09

台灣智慧機械新未來
HIWIN上銀科技攜手30家機械廠組成「智慧製造精進聯盟」,這群夥伴都是台灣工具機產業有執行力且勇於創新的先行者,從關鍵零組件升級開始,帶動台灣工具機產業一起轉型智慧化邁入「智慧機械」。非洲諺語「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相信「 智慧製造精進聯盟」的夥伴們一定可以為台灣的產業升級貢獻鉅大能量。

HIWIN INSIDE 福虎添翼
非常高興應邀來參加「智慧製造精進聯盟」啟航儀式,聯盟顧名思義就是大家一起去做一件事,這件事情對於工業4.0是非常非常重要,卓永財總裁有先見之明,上銀10 年前就著手研發滾珠螺桿加上感測器,一點一滴累積,真正是十年磨一劍的產品。工業局也在推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我們希望把台灣推動為高階製造中心,今天這個聯盟能夠成立,包含許多優良廠商也都有加入(像台中精機、瀧澤等),格外有意義。

我去拜訪三鋒機器攤位時,林松益董事長也特別提到早已將上銀具備工業4.0 感測的智慧型滾珠螺桿裝上機器,除了精密加工外還有預測功能。林董事長說他在辦公室拿起手機,展場那台機器的狀況、稼動率等資訊,就能夠立即透過系統呈現,真正實現工業4.0,而且上銀的系統是開放給廠商自行運用,就各廠商的專業再去做發展。由於每家廠商的機器都不同,這樣皆可保有自身機台特色,成為隱型冠軍,就像電腦裡有INTEL INSIDE,機器裡有HIWIN INSIDE,讓台灣的競爭力一點一滴以智慧製造去呈現,所以當上銀蔡惠卿總經理邀請我參加啟航儀式,就趕快把時間預留下來,感謝盟主與在座聯盟的廠商們,如主持人說現在正月還算過年,加入HIWIN INSIDE這叫做福虎添翼,聯盟成員的公司已經很厲害,但加上這對翅膀可以讓工業4.0更加落實,讓產品更具競爭力,工業局在這裏感謝大家,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為台灣這一塊土地努力!

創新加值 建構上下游競爭力
首先,要感謝經濟部工業局在108年的時候通過《產業創新條例》,針對智慧製造投入超過100 萬的廠商,有5%營業所得稅獎勵,這個獎勵也促使廠商願意投入並加速進行智慧製造的轉型。

上銀科技成立三十二年以來,在全球佈局並投入研發創新,智慧型滾珠螺桿也投入了十年,上銀成為世界第一家量產智慧型滾珠螺桿的製造廠,這次參展廠商裡共有30家安裝上銀的智慧型滾珠螺桿。過去台灣的工具機都要跟日本、韓國等世界大廠的競爭對手拚產量及價格,現在安裝智慧型滾珠螺桿就能提升工具機廠商的附加價值,主要有壽命預診、振動提醒、溫度提醒及智慧潤滑四個功能,例如:廠商可從上銀智慧型滾珠螺桿所擷取到的溫度提醒訊息,發展溫度補償及客戶加工的產品,針對振動提醒也可以發展它自己特殊的功能,突顯差異化。這些提升台灣工具機廠商附加價值與突顯差異化是上銀智慧型滾珠螺桿非常重要的效益。

富比士(FORBES)報導「促成製造業轉型工業4.0的十大趨勢」,上銀智慧型滾珠螺桿就具備「預測式維護、邊緣運算、自動化與關燈工廠、工業物聯網(IIOT)、3D列印、機器人、智慧與永續的產品」等七大趨勢,完全符合製造業轉型工業4.0的趨勢。

上銀感謝這三十家勇於創新的夥伴們,一起協同合作,建構上下游競爭力,更期許大家為智慧製造附加價值盡一份心力。

i4.0BS智慧型滾珠螺桿
HIWIN世界首創的智慧型滾珠螺桿i4.0BS(Intelligent 4.0 Ballscrew),研發理念訴求是:1.協助台灣機械順利跨入智慧機械,帶動產業升級並為客戶加值。2. 因應少子化、缺工,提供智慧預測性維護功能,這也是歐美製造的大趨勢。3. HIWIN智慧型滾珠螺桿降低不良率及減少碳排量功能,符合ESG永續環保精神。

i4.0BS智慧型滾珠螺桿榮獲2018年亞洲企業商會頒發國際創新獎、2020年榮獲第29屆台灣精品銀質獎、2021年榮獲經濟部工業局第一屆機器人智動系統優質獎ARSI-特優獎、2022年榮獲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數值控制工具機關鍵零組件類-優等獎。

終端使用者經驗分享
隴鈦銅器使用上銀智慧型滾珠螺桿後,最有感的就是省油,平均一年一台可以節省約1萬元潤滑油費用及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有一次突然收到振動警報,趕緊查看情況,發現是送料機定位不正確差點撞車,如果沒有智慧型滾珠螺桿的振動提醒,這批工件已報廢一大半了。透過上銀智慧型滾珠螺桿的多機監控功能,不僅降低成本也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隴鈦銅器在歐美日已搶先佈局邁向零碳時代!

『智慧製造精進聯盟』夥伴
上銀科技、台中精機、台灣瀧澤、大光長榮、 三鋒機器、正代機械、永詮機器、永進機械、台灣赫可、台灣麗偉、百德機械、協鴻工業、東台精機、昌勇實業、奕達精機、洽群機械、首鑽精密、高鋒工業、捷力精密、崴立機電、華銳精機、晶禧科技、新虎將機械、嵩富機械、鉅業精機、銅翌機械、赫騏精密、邁萃斯精密、邁鑫機械、聚鑫機械、鍵和機械。※依公司名稱筆畫排序

偉輪圈加工機 創新獲肯定

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WTC-22輪圈加工機參加2013年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活動,獲得車類佳作獎。
輪圈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民生必需品,且使用數量仍持續增多,因此輪圈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是個非常大的市場。以麗偉現況要進入這市場有兩大捷徑,第一,做的機器比別人好很多,第二,做的比別人便宜很多,但是今天有第三項選擇:做的機器比別人好很多,且做的比別人便宜很多。因輪圈機車刀面幾乎都是向下,在切削時圓柱床鞍的變形量僅0.00359mm(受力1000N),可說是毫無變形。

該機台創作獨步全球,採用圓柱滑筒床鞍設計,昔日的輪圈機在Z軸防屑上很難達到防堵作用,所以麗偉索性將Z軸防屑罩給去除,沒有防屑罩破損的現象。但傳統的車床架構是無法將Z軸護罩去除的,因為去除護罩將導致床鞍積屑造成螺桿及滑軌面損傷的後果。該機床鞍的架構改變,由平面型改為圓筒型,抗扭轉能力優於平常,便可去除防屑罩,也不用擔心切屑滯留問題。

就業人口 挹注台中撐盤動能

04:102022-01-01  中國時報  王莫昀

台中作為台商第一大聚落、科技與機械供應鏈樞紐,中部科學園區的龍頭大廠台積電與美光科技紛紛表達投資台中的高度興趣,將迎來可觀的就業人口移入,根據中科管理局統計資料,台中與后里兩園區的就業員工數在六年內大增1萬2千人,周邊房市熱度持續加溫。

住商不動產七期加盟店經理黃盟翔分析,資金氾濫、原物料上漲帶動通膨加劇,不動產成為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近年產業園區效應對於房價帶來的全面性影響在全台已是有目共睹,尤其台南、高雄的漲幅更屢屢成為新聞焦點,除了可帶動就業人口移入,更可能在當地形塑更完整的商圈、生活機能,自然成為不少購屋族首選的區域,未來中科周圍的剛性自住需求,勢必會為當地房價挹注強勁撐盤動能。

在地業者透露,科技新貴年收入比一般白領階層優渥,科技業工程師月薪5萬~6萬元起跳,購買總價1100萬~1600萬的預售屋基本上游刃有餘,選擇購屋比例比租屋還高。以后科周邊區域分析,豐原的商業機能、與生活環境較優,新式大樓選擇多,為此,在后科工作的工程師購買比例也高。

其中,緊鄰中科園區的沙鹿區人口年增率高達20.6%,近年房市買氣相當熱絡,如沙鹿車站旁的「精銳錦」,緊鄰中港國小與公園,圍合出近萬坪的綠地街廓,每坪單價30至35萬元。沙鹿靜宜商圈的「久樘晶漾天鵝」,鄰近台灣大道及規畫中的捷運藍線,周邊校園林立,每坪單價在32萬至34萬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后里園區近年發展迅速,美光科技、永勝光學、新鉅科技、拓凱實業、台灣麗偉、新廣業等企業相繼進駐,美光科技率先喊出在台員工人數至少將再增加2000人,房市首先受惠的為豐原區。

如近期即將進場的久樘開發豐原新案「久樘宸陽」,總銷金額約20億元,建案看板上刊後就受到各方詢問不斷,主要原因就在於豐原市區可釋出土地不多,以其所在的愛國街地點來看,屬於豐原人心中的超級蛋黃區,推案進度自然受到關注。

坤悅建設去年12月則是前進后里區,以每坪28萬元高價購入后里區民生路近文化路的近千坪土地,寶佳體系下的各建設事業也四處在后里獵地,科技園區房市大戰再度引爆。

后科員工六年增4千人 豐原、后里、神岡喜迎科技族買盤

2021-12-20 11:32 經濟日報 / 記者宋健生/台中即時報導

中科台中園區腹地飽和,而同樣位在產業鏈上的中科后里園區竄起,六年間大增4,000名員工,土仲、開發商都已嗅到商機,包括台北建商、上市櫃公司都搶進獵地,豐原、后里、神岡新建案競出,喜迎科技族買盤。

近期后里區新案已跨入3字頭房價區,而舊台中縣城第一大區的豐原,在當地人心中如同台中七期地位,房價坐三望四已成市場推波趨勢。

觀察后科園區員工數與區域的買賣移轉量發現,兩者呈現正成長的趨勢非常明顯,后科員工人數六年間增加4,410人,增幅69%。豐原區買賣移轉量六年來也增加36.6%;后里區則是有28.8%的增漲。

豐原仲介朱彥宏表示,后科園區的發展明顯帶動山城三區的房市,尤其是台灣美光幾乎是后里科技園區的「台柱」,上月底又加碼購入6,300坪廠房,更對外宣布要投資1,500億美元在全球包括台灣在內的美光據點,其中在台員工人數2至3年間至少再增加2,000人。而豐原新大樓大多是科技工程師與當地中小企業的二代這兩大族群購買。

不只美光大擴廠,中科七星園區也有永勝光學、新鉅科技、拓凱實業、台灣麗偉、新廣業等企業陸續進駐。連鴻海旗下的觸控面板模組廠業成控股,也大手筆買下后科路2.5萬坪廠房設備,光電、封測、半導體等供應鏈聚落儼然成形。

此外,近年科技業蓬勃,人才大戰勢必祭出優渥福利,根據求才網上資料,美光科技工程師月薪5萬4,000元起,年薪約14個月。

實際求證一位現職美光工程師黃先生說,根據周遭同事的經驗,過去房價沒那麼高,在美光工作個幾年就可以存到一桶金、訂一間總價1,100萬至1,600萬元的預售屋基本上沒問題,購屋比例比租屋還高。

相對於后里,豐原生活機能、環境都比較好,新大樓選擇多,買的人也不少,選擇買在后里大多為透天產品。

如近期進場的久樘開發豐原新案「久樘宸陽」,總銷金額約20億元,建案看板上刊後就受到各方詢問不斷,主要原因就在於豐原市區可釋出土地不多。

以「久樘宸陽」所在的愛國街地點來看,屬於豐原人心中的超級蛋黃區,規劃三、四房產品,坪數在37至45坪之間,受到市場熱切關注。

展裕建設日前也宣布,明年將在后里推出總銷逾25億元、總戶數達200餘戶的住宅大樓案,這也是當地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建案。

而坤悅建設去年12月則是前進后里區,以每坪28萬元高價購入后里區民生路近文化路的近千坪土地;今年中長虹建設以5億元購入甲后路近1,600坪土地,寶佳體系下的各建設事業也四處在后里獵地,以現今土地成本推估,區域房價將有一波漲勢。

德大集團「精智春秋」技術交流會 產業升級推手

黃俊

打造使用者和供應鏈技術分享及媒合平台  推動台灣產業邁向自動化智能化

 國內精密機械零組件大廠-德大集團,為促進台灣產業轉型升級,4月16日舉辦「精智春秋」技術交流會,邀請使用業者、工具機廠、控制器廠、零組件廠、自動化周邊及系統整合商共700多位來賓,打造使用者和供應鏈之間的技術分享及媒合平台,會中同時分享德大投入自動化之經驗,期望協助加工業者成功跨出第一步,減少重複錯誤少走冤枉路,幫助業者審視自我條件與需求,以提高成功機率,讓台灣產業能加快邁向自動化與智能化的腳步。

「精智春秋」技術交流會除了邀請立法委員高虹安、PMC總經理賴永祥、台灣發那科董事長山田雄策、百德機械董事長謝瑞木、台灣麗馳董事長胡偉華、亞崴機電總經理楊丞鈞、凱柏精機董事長蔡清哲、達佛羅董事長張錦鋒、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台中精機特助黃獻彬、台灣三菱電機事業部長周志騰、漢德漢總經理蔡易霖、西門子協理譚世斌、台灣帝業技凱總經理脇田宏史、台灣刀協理事長李啟樂、Renishaw總經理賴時正等貴賓蒞臨外,還特別設立展示區,參展商包括台灣帝業技凱、心源工業、上研機電、添佶軸承、兆和豐、億川鐵工所、安威機具、儀辰、禾盛五金、Renishaw、先構技研、英貴爾、發格自動化、台灣雄克、波龍、璟太科技、達易智造、德科、德川、控制器廠等23家精密機械供應鏈,一同展示最新產品與技術。

產業轉型升級,政府喊了幾十年,很多基礎產業卻仍無法跨出第一步,德大集團總經理黃耀德認為,這幾年大家都在講工業4.0,無法落實的主要原因,是基礎產業業主對智動化投資報酬率仍存在質疑,他認為要改變這現象,不但需要分享成功案例,更需要分享失敗案例。

為了打造優質的媒合平台,協助產業轉型升級,熱心公益的黃耀德,自淘腰包舉辦精智春秋技術交流會,把使用者和供應鏈廠商邀請一起來參加這場有如嘉年華般的盛會,23家廠商在歡樂的氛圍中介紹自家的產品與服務,讓與會的基礎產業業者瞭解如何跨入自動化與智能化。黃耀德分析說,雖然使用者來自不同產業,有不同的需求,卻有一個共同問題,「新人招不進來,招進來不會,教他也不學,學會了就跑了」,導入自動化、智能化是唯一解決的辦法。

黃耀德在致詞時除了感謝台中市政府協助外,也和與會者分享了投入自動化之經驗,他說,德大集團這十年來投入龐大人力物力,去做產線自動化與智能化,有成功也有失敗,他曾經為了加工刀盤,花了2千萬做自動化產線,結果效益比不上2台提升效能的Tapping,這個失敗的經驗證實了,有些零件加工,不用做複雜的自動化產線,只需要將單機的性能提升就好。

接下來,又投入2500萬做一套無人化彈性加工產線,技術上成功了,但需要9年才回收,在財務操作上又成了失敗案例。後來他不氣餒,又花了3千萬規劃了一套可以做26種零件混線加工的產線,只要3年就回收,算是相當成功。這證明了,要能用自動化技術,去累積各種少量的零件,達到量產規模,這樣成功的機率就提高了。黃耀德強調,辦這場精智春秋聯歡會,就是希望在智慧製造這條路上,幫產業找到對的方法。

從去年第四季以來,機械業的景氣自谷底回升,現在市場缺料缺工,自動化與智能化更顯得重要,黃耀德說,這幾年出生率屢創新低,未來缺工的情況只會愈來愈嚴重,自動化、智能化勢在必行,但如何找到對的方法,是最重要的課題。這場技術交流會取名精智春秋,代表精密機械的各路英雄在邁向智慧製造的道路上,大家聚在一起,彼此互相交流,希望藉由失敗與成功的經驗分享,加速產業升級,協助提升台灣薪資水平,提升產業競爭力,一同面對國際大廠的競爭。

《產業》台中精機訂單看到年底 友嘉接單百億 稱冠工具機

【時報-台北電】大陸市場回溫,歐美陸續解封,帶動企業採購設備熱潮,台灣工具機廠及零件業接單也大有斬獲。其中,友嘉、台中機械兩工具機集團接單大爆單,友嘉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居工具機業之冠,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10~11月。

另外,台中精機在手訂單也達20多億,訂單能見度看到年底;東台集團持續接獲大陸PCB及汽車產業採購PCB鑽孔機、工具機訂單,集團整體在手訂單超過40億,訂單能見度看到第四季初。不過業者也指出,目前生產出貨深受缺料、缺櫃及運價飆漲之苦。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指出,友嘉前五月光大陸杭州友佳一家工具機廠接單就達新台幣31億元,加上杭州友華及杭州友嘉高松等自有品牌,大陸前五月接單金額合計新台幣80億元,是2020年同期3.6倍、2019年同期的2.1倍。他說,大陸客戶採購工具機部分係由台灣出貨,台灣友嘉、麗偉等工具機廠前五月接單年成長2.6倍;另友嘉併購國外工具機廠接單則年增45%,目前集團工具機事業前五月整體接單年成長154%,但囿於缺櫃、缺料等因素,前五月出貨僅年成長30%。

朱志洋預估,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今年營收及出貨均可較去年成長30%以上,優於原先預估年成長25%~30%。台中精機主管也指出,台中精機目前接單大爆滿,訂單能見度看到第四季末,預估今年整體營收可回升至80億元以上。(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麗偉瞄準國際市場 整合全球資源重磅出擊

台灣麗偉創立於1980年,是國內第一家專業生產電腦數值(CNC)綜合加工中心機的公司,目前在台中及大陸杭州各有一座生產基地。「追求卓越、贏得尊敬」是台灣麗偉所秉持的經營理念,也是公司經營管理的最高指導原則。正直、熱情、敏銳與堅持也一直是每一位麗偉人 所追求並保有的核心價值。並持續秉持著提供高穩定產品、高品質與即時服務的使命朝台灣前三大知名數控機械設備製造商的願景努力。
追求卓越,打造堅強外銷力
台灣麗偉於80年代之初,率步領先國內工具機業界,推出CNC工具機產品,成功將機 器銷往德國、瑞典與有工具機王國之稱的日本;至今銷售實績已逾4.5萬台,在全球擁有超過60個銷售與售服據點。近幾年麗偉也持續積極推動轉型,公司產品不但多元化,更 朝高附加價值的複合機方向發展,主力產品 包括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機、立式五軸加工 中心機、立式及臥式車床、動柱立式加工中心機及車銑複合機等。
為了因應亞洲與歐美市場需求,也推出一 系列優質且高性價比的車、銑床產品與高附 加價值的五軸、車銑複合機,然而面對人力 成本提高,機械設備操作人才漸缺,麗偉早 年就投入研發主要應用於能源、航天及複合 化加工的TM系列車銑複合機,目前已陸續銷 往於歐美與大陸地區。解決市場目前所需要 面對少量多樣的訂單型態,或者複雜加工到次的生產需求。

善用集團資源,發揮綜效
在2000年加入了友嘉集團之後,麗偉透過 全球各關係企業的產品、行銷、通路等資源 整合,將會更深入全球市場,得到更多技術 與行銷支援,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現今有 全球化集團事業體支持,使得「台灣麗偉」 這個品牌在全球各大展會上有著更強大的優 勢與曝光機會。同時,在面對全球化的不同 需求與設備高質化發展,自動化、複合化已 成為未來新產品研發的主要方向,麗偉也強 打3款商品來因應市場。
(1)雙主軸雙刀塔高性能車床(TW系列):雙 主軸雙刀塔的產品設計,除了每個主軸可以 個別加工外,也可兩邊同時加工,透過與門 型機械手的整合,達到多OP全時加工的自 動化目標。考量加工效率,透過自動化、快 速上下料配置縮短加工時間,並且以高剛性 結構設計,提高加工穩定性並且以最適化空 間,有效節省占地面積,滿足客戶量產、高 效率的生產需求(請見圖2)。
(2)立式五軸加工中心機(BC系列):HEADTABE型式五軸加工機,除了五軸同動加 工,可減少工件裝卸次數與夾治具製作,縮 短加工時間,提升效能。C軸工作台使用DD 馬達,解決傳統蝸桿蝸輪背隙及磨耗問題。 主軸結合高扭矩及高功率輸出,完整的高剛 性結構,可粗銑至精銑在同一機台完成,適 合強硬材料加工及非鐵材料加工。由於旋轉 軸、傾斜軸分別位於工作台籍主軸端,除了 可容納更大、更重的工件外,也滿足客戶多 樣化的加工需求(請見圖3)。
(3)多功能車銑複合加工中心機(TM系列), 搭載B軸,可以輕易進行斜角鑽孔與加工。 主軸採內藏式直驅馬達,轉速可達12000轉,扭力達62.1Nm。可達粗切削與精切削 的加工需求。Y軸設計為垂直正交型,搭配 動柱式機身結構,能有完整的運動及無死角 的行程。展望未來,台灣麗偉會持續以完整多樣的 產品線滿足客戶的需求外,也會努力朝著一 次性加工製程持續做發展規劃,配合自動化 及複合化,與客戶一起攜手進入工業4.0的全 新生產意識,提高產品性能。​​​​​​​

中科三期環差過 101億排隊投資

04:102021/10/28 工商時報 馮建棨、 劉朱松 、台中

台中科學園區三期(后里七星基地)因面板廠租地縮減,將把土地轉為讓其他廠商進駐,因此需要進行環差審查,環保署27日環差案進入環評大會審查,經過討論後,環評委員同意變更。中科管理局表示,後續將有精密機械、生技、醫藥等11家廠商進駐,預計投資金額達101億元。

環保署27日召開環評大會,審查「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發展區(后里基地-七星農場部分)開發計畫第一次變更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中科三期面積111.63公頃,中科管理局表示,原規劃友達面板廠租地大幅縮減15公頃,將引進其他產業,因此重新檢視調整化學物質清單而提出環差報告。

中科管理局說,這次環評變更為配合新進廠商需求,除調整園區的化學物質清單,也配合健康風險評估作業,在地方召開說明會,讓關心此案的鄉親、環保團體充分表達意見,審議過程中,也依環評委員、專家學者建議,調降污染排放總量、增加環境監測項目及持續強化節能減碳等,積極回應採行友善環境的環保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環差變更中,環評委員相當重視化學物品使用量與居民健康,過去兩次專案小組會議審查中,就有要求針對化學物質使用量及排放量詳細估算,針對健康風險評估中風險較高的化學物質及受影響較大的族群等,研擬風險管理策略,並估提高再生水使用量可行性等意見。

由於中科管理局補足相關資料後,經過環評大會確認化學物質的使用量及排放量危害性低,最後同意環差內容,並建議開發單位向地方加強溝通相關健康檢測。

中科管理局副局長施文芳透露,計劃設廠廠商包括藥華、光學業的金可旗下永勝光學、精密光學鏡頭的新鉅科技、智慧機械業的台灣麗偉、複材業的拓凱,及醫療技術設備製造業的新廣業等11家,總投資額101億元,相關投資案也已經送抵管理局。新進廠商將得以依其設廠計畫順利推動,有助於增加就業機會及地方發展,未來七星基地將可更加活絡發展。

其中,新鉅科技工廠位於台中外埔及台中工業區,在七星基地租地面積5公頃,已建廠完工,正著手準備投產,其餘廠商正規劃設廠作業。

台灣麗偉旗下台中工業區工廠用地,因賣給大立光興建廠房後,改在七星基地租地,面積6.44公頃。其他業者租地面積,分別為拓凱約5.1公頃、新廣業約1.5公頃、藥華約2.5公頃,及永勝光學約1公頃。

機械業世代接班 各顯神通

工商時報 沈美幸 2021.08.02

台灣機械業產值雖破兆元,但各別公司營業額鮮少破百億元,許多創業第一代多半由家族第二、三代接班,為避免經營權交棒爆發兄弟鬩牆及父子失和的戲碼,包括上銀、友嘉、東台及台中精機等集團,近年競相展開接班傳承布局,力求世代交接順暢、營運無縫接軌。

有併購大王之稱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過去十多年來,靠併購快速擴張事業版圖,不單只是躋身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也是台灣工具機業年營收唯一突破500億元的集團。

朱志洋期望家族成員及專業經理人共治,仿效台塑集團的七人小組模式,但是家族成員不超過三分之一。

朱志洋育有一子一女,去年全面展開接班布局,長子朱昱維目前常駐大陸,掌管大陸、台灣、韓國及歐洲等市場工具機事業,並擔任大陸杭州友佳、台灣友嘉及友迦工業等公司董事長;

此外,女兒朱姵穎接掌友嘉實業董事,去年接佳鎂科技董事長;女婿黃威翌接杭州麗偉董事長、台灣麗偉董事長兼總經理。

朱姵穎指出,友嘉集團大陸及海外營收占比約八成,過去父親為管理事業,搭機往返兩岸及海外,雖然長年都有接班規劃,直到去年疫情爆發後,才長駐台灣,朱志洋會與她、她先生、兄長四人一起到商周上課,也認識不少企業界第二代,彼此擦出更多火花,父親也比較瞭解第二代的想法,尤其,去年台灣爆發疫情,朱志洋理解企業數位轉型的需求,且由年輕一代推動更為容易。

朱姵穎坦言,去年接下佳鎂科技董事長,但公司有重大決策,她還是會向大老闆報告,請父親指導且放心給予支持。

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育有二女一男,大女兒嚴琳曾任東台董事長特助,結婚後轉任關係企業擔任主管;兒子嚴賦2019年10月進入東台擔任總經理特助磨練,姪女東台協理兼發言人嚴璐去年出任東台董事,頗有接班架式。

台中精機集團董事長黃明和安排大女兒黃怡穎、大女婿陳光柏兩人出任董事長特助、二女婿鄭生同及獨子黃獻彬都擔任總經理室高專。

除此之外,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早在近幾年陸續將上銀、大銀董座分別交給獨子卓文恒、二女兒卓秀瑜。

青年會角色吃重 工商團體走向年輕化

04:102021-08-19 工商時報 譚淑珍

三三會18日在全面改選的同時,三三青年會也進行換組,現任會長許介立轉進三三會,加入新一屆理監事會陣容,會長一職則由現任副會長陳冠舟接掌,其他四位副會長分別為台玻集團纖維事業部總經理林嘉佑、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董事長黃威翌、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以及大豐機械副董事長黃立翰。

 三三青年會,可以說是三三會的「次團」,2015年,因三三會創辦人江丙坤有感於「這是個年輕人的世代」,為讓國內更多青年企業家參與,由理監事會決議成立「青年會」,當時,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與康舒新董座許介立分掌正、副會長。

 2018年,三三會進行改選時,當時分任三三會副會長許勝雄與青年會副會長許介立(許勝雄獨子),分別被推舉為「大、小」會長,而時任青年會長的黃教漳,則轉進三三會的理監事會。

 有趣的是,當時被鎖定為新增青年會副會長人選的林嘉佑,其父親就是當時擔任三三會副會長的林伯豐,也就是說,當時「上陣父子兵」的不只是許勝雄父子,還有林伯豐父子。

 2021年,三三會「大、小」會長再次改組,許勝雄決定不續任,由林伯豐接掌會長,同時,許介立也轉進理監事會,三三會核心幹部透露,未來林伯豐卸任時,不排除安排林嘉佑由青年會轉進理監事會。

 而18日的改選,新的理監事成員中,就有四位是「青年會」成員,除了黃教漳、許介立外,還有新光金控總經理吳欣儒、德鎂實業負責人江俊德,在總計18位理監事席次中,不算少數,除顯示青年會的成員在理監會中角色逐漸吃重外,也頗有「一棒接一棒」的傳承意味。

 事實上,2018年、2021年,工商協進會、工總進行改選後,理監事會「年輕化」是共同的特色,三三會18日的改選,理監事成員平均年齡也大幅向下修正,顯示工商團體走向年輕化的世代即將來臨。

(時報資訊)

公司簡介
追求卓越、贏得尊敬一直是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將近33年來所秉持的經營理念,也是公司經營管理的最高指導原則,公司內全體員工在工具機王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堅持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及提升機械工業水準為目標,以高水準、便捷的服務以及高品質、低污染的產品為職志,在不斷地自我鞭策及努力革新中,去追求卓越,不僅要在國內,也要在國際贏得各界尊敬。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97513218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LEADWELL CNC MACHINES MFG., CORP.)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LEADWELL CNC MACHINES MFG., CORP.
資本總額(元) 1,8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613,469,25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61,346,925
代表人姓名 黃威翌
公司所在地 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市后里區廣福里星科路8號
登記機關 科技部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核准設立日期 069年10月07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9年07月27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CB01010  機械設備製造業
CB01071  冷凍空調設備製造業
CB01990  其他機械製造業
CC01110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
CC01010  發電、輸電、配電機械製造業
CD01020  軌道車輛及其零件製造業
CD01060  航空器及其零件製造業
CE01010  一般儀器製造業
F113010  機械批發業
F213080  機械器具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限與上逑相關產品)

台灣麗偉電腦機械董監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黃威翌 英屬維京群島商富聯投資有限公司 2,555,468
0002 董事 呂曼寧 英屬維京群島商富聯投資有限公司 2,555,468
0003 董事 呂永美 英屬維京群島商智力控股有限公司 4,000,000
0004 監察人 陳慶昌 豪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339,495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