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喜康生技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竊美企機密 台企「喜康生技」兩創辦人認罪
內容目錄
(大紀元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美國司法部上週四(26日)表示,生物製藥初創公司「喜康生技」(JHL Biotech)兩名聯合創始人,承認共謀竊取美國生技巨頭公司商業機密及涉嫌超過1.01億美元電信欺詐的罪行。
美國代理檢察官海因茲(Stephanie Hinds)在新聞稿中表示,「喜康生技」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喬石瑞(Racho Jordanov)和該公司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運營官林穗虹(Rose Lin),因竊取機密和電信欺詐而被定罪。
根據兩名被告向法院提交的書面認罪協議,居住在南加州著名富人區聖塔菲莊園(Rancho Santa Fe)的喬石瑞和來自南舊金山地區的林穗虹,於2012年在臺灣成立「喜康生技」,其控股公司喜康(開曼)為臺北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
該公司主要從事蛋白質藥物製造銷售及生物相似藥研發,在中國大陸武漢設有製藥廠。
2011至2019年間,喬石瑞利用從「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非法獲取的商業機密,偷工減料、降低成本,快速開發和生產「基因泰克」生物仿製藥品。在此過程中,他還與公司內部人合作,使用「喜康生技」無權擁有的機密、專利文件和商業祕密信息。
而被竊取機密的「基因泰克」公司,總部位於加州舊金山南部,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生物技術公司之一。
僱首席女科學家為幫手竊密
根據認罪協議,喬石瑞還僱用了前「基因泰克」公司的多位員工為「喜康生技」工作,其中一些人偷偷地將「基因泰克」一些機密和專有文件帶到了「喜康生技」。
2014年1月,林穗虹又招募當時「基因泰克」的首席女科學家林贊茜(音譯,Xanthe Lam),祕密擔任「喜康生技」的配方主管。
今年7月,林贊茜及其丈夫林艾倫(音譯,Allen Lam)向法院認罪,承認竊取公司商業機密並洩露給競爭對手的罪行。根據夫妻二人所提交的認罪協議,2013年,二人祕密將「基因泰克」的生物製藥、暢銷抗癌藥物等技術配方,洩露給「喜康生技」。
2018年9月,當刑事調查開始後,喬石瑞要求受命使用「基因泰克」技術轉讓文件的員工,立即刪除電子郵件及其附件。
1.01億美元的跨國電信詐騙
起訴書還指,為了從被竊取的機密、專利和商業信息庫中獲利,2016年12月初,「喜康生技」與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法國跨國製藥公司賽諾菲(Sanofi S.A.)代表進行了約一週的會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賽諾菲公司以電匯方式向「喜康生技」支付了1.01億美元的總投資款。
為了誘使賽諾菲支付這1.01億美元,「喜康生技」向賽諾菲保證,其公司已經開發並正在進行生物仿製藥業務,沒有侵犯或竊取任何第三方的知識產權或專利信息,也隱瞞了收買「基因泰克」內部科學家為「喜康生技」祕密工作的事實。
聯邦大陪審團以多項罪名起訴被告
2021年6月1日,一個聯邦大陪審團以共謀盜竊商業機密、電信欺詐、國際洗錢、串謀妨礙司法公正等指控起訴喬石瑞和林穗虹。
此外,起訴書還指控喬石瑞犯有兩項盜竊商業祕密的罪行,並指控林穗虹向政府機構作虛假陳述。
根據認罪協議,兩名被告對起訴書中的第一項罪名,即共謀盜竊商業機密和電信欺詐表示認罪。如果被告遵守認罪協議的條款,其餘的指控將在判刑時被撤銷。
一旦罪名成立,被告二人將各自面臨不同程度的監禁、財產沒收。
8月24日,美國聯邦地方法官艾索普(William Alsup)接受了被告人的認罪。此案定於12月7日宣判。◇
責任編輯:嘉蓮
喜康生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黃瑞瑨:效法歐美 建立產業生態圈
11 月 10, 2020
2020年台灣生技製藥產業高峰會10月30日於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由旺旺中時集團工商時報與因華生技製藥(股)公司、喜康生技(股)公司、新世生技(股)公司共同主辦,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台灣大學前校長暨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擔任貴賓;探討「如何提升台灣整體生技製藥產業的總產值及整體競爭力,目前台灣整體生技製藥的機會與挑戰有哪些課題」、「在面對競爭激烈的生技製藥市場,如何找到台灣及海外的生技製藥利基市場,完成研發技術與市場國際化」、「產官學研界如何協力建構具前瞻性的合作平台,組成台灣生技製藥國家隊,打出國際名號」、「如何發現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的大未來,打造國際競爭力」,並邀請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所長黃兆仁擔任主持人。
喜康生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黃瑞瑨:效法歐美 建立產業生態圈
台灣生技產業規模小,相對於全世界市場,往往一種藥的產值就超越台灣整個產業,機會可說無處不在。
最大的挑戰,就是台灣沒有生態圈,歐美基礎研發非常好,經費來自學校,由大學研究所校友創業成功後所捐贈的基金,被用來當作所有基礎研究的活水源頭,這是一個很好的正循環,有學術人才從事最基本的研發,再結合產業走向商業化,產出的利潤不斷回饋母校,國外的生技學者沒擁有自己公司的很少,像美國的史丹佛大學或其他學校,就擅用向校友募款的方式來擴大基金,黃瑞瑨表示每年他至少都要接到兩通母校的電話,反觀台灣的大學似乎較沒有這樣的觀念或傳統。
生技和其他產業不同,需要長期投入,從最基礎的學術研究開始,到最後能開發出一顆藥,所耗費的資金時間心力甚大,台灣的醫療研究人才各方面都非常優秀,但正因為缺少這樣的循環,規模始終做不大;如果能建構完整的生技生態循環系統,結合產官學共同努力,有足夠的錢來讓學校的學生做最基礎的研究,把創業的盈利再回饋給母校,如此生生不息,則生技的未來榮景可期。
生技國家隊並非表示國有化,國家隊中的成員可以為相同目標分工,有時合作無間,但在某些項目上又可以是相互競爭的,才會不斷進步。至於要如何找到台灣與國際生技製藥的利基市場?黃瑞瑨認為率先進入國際市場,本身就是利基市場,未來二、三十年的醫療是個人化的,不再是賣一顆藥讓幾千幾萬人使用,而是往非常個人化的方向走去,因此每個個人市場,都可看作是利基市場;給台灣的學者、研究生資源,讓他們和跨國人才鏈結合作,完成技術研發與市場國際化,並給他們權力去創立公司,而這一切都須以基礎研究為本來啟動,唯有如此,台灣生技才能走出美好的未來。
(本文轉錄自:喜康生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黃瑞瑨:效法歐美 建立產業生態圈)
《科技》生技製藥高峰會 產官學推台灣走向國際
2020年10月31日 下午4:25
【時報-台北電】由工商時報、因華生技製藥、喜康生技、新世生技共同主辦的2020台灣生技製藥產業高峰會,10月30日在中經院舉行,商發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所長黃兆仁擔任主持人,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台灣大學前校長暨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受邀致詞。
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致詞時表示,生技製藥產業是政府寄予厚望,也期待能蓬勃發展的產業,目前製藥年產值約800億左右,以這個產值與生技產業的加速發展來看,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希望未來有更多人才投入。
吳秀梅表示,我國的生物藥有限,除了人才、環境需要配合,食藥署的角色,就是讓相關法規與國際一致,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加速審查,促進整個產業的蓬勃發展。至於新冠疫苗2月啟動至今,三家疫苗廠已做到臨床第一期,除向國外購買,更期待國內研發。這次疫情也讓我們看到建立一個完整供應鏈的重要性,台灣現在是個品牌,要推向國際當前就是好時機。吳秀梅也提到,美國衛生部阿扎爾部長來台時表示,希望台灣的生技製藥產業也能成為美國重要供應鏈之一,這是我們的機會,希望相關業者集思廣益,有哪些困難都能提出,食藥署會盡力協助解決。
台灣大學前校長暨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也表示,站在一個臨床醫師使用藥品的角度,他一直在思考疫情後的台灣產業該怎麼走,包括策略性防疫、ICT產業、製藥業等,自2007年台灣開始生技新藥產業條例,希望成為製藥大國以來,到目前為止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目前常用藥大多掌握在大陸和印度手上,但受限健保制度,讓業者在維持學名藥品質與獲利上變得困難。目前供應鏈的改變是我們的機會,如能思考如何Win-Win的策略至為重要。(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本報訊)
國光新冠疫苗量產團隊 喜康生技入列
2020-09-11 16:24 經濟日報 記者陳書璿/即時報導
國光生技(4142)今(11)日宣布,與國內生物製劑大廠喜康生技簽署生產服務合約(Master Service Agreement)。國光生本身加上永昕與喜康的產能之年產量,可望滿足全台民眾的需求,國光生技表示,為配合政府防疫需求,確保台灣優先,全力尋求新冠疫苗原液量產合作夥伴。同時藉此契機建立國產疫苗上下游產業鏈,為台灣生技產業走向國際化奠定基礎。法人認為,此舉為國光生準備新冠疫苗量產,加緊腳步、全面布局原液生產。
喜康生技治療骨質疏鬆藥 澳洲一期臨床完成收案
2020-05-17 18:40 經濟日報 / 記者陳書璿/台北即時報導生技
喜康生技今(17)日宣布治療骨質疏鬆藥JHL1266的澳洲一期臨床試驗,首批健康受試者已於上週接受隨機分組並完成給藥。對喜康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還能如期收案,實感欣慰。
試驗主要內容為三臂研究、隨機雙盲、平行設計及單一劑量,以比較該藥與取自歐盟及美國的原廠參考藥物Prolia在健康受試者上的藥物動力學相似性。此關鍵研究之最終目的是評估藥物動力學(PK),藥效學(PD)和免疫原性的相似性。
該藥(JHL1266)為 Denosumab生物相似藥,是一針對RANKL蛋白為標靶的單株抗體藥物,其作用是抑制破骨細胞的發育,防止人體骨骼斷裂。目標適應症包括骨質疏鬆症、骨轉移瘤、骨巨細胞瘤的治療以及其他治療引起的骨質流失。
喜康生技執行長黃瑞瑨表示,Denosumab是治療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和其他常見骨骼相關疾病的重要生物製劑,但它十分昂貴,JHL1266可以為患者提供負擔得起的治療。
喜康生醫獲准進駐竹科 投資金額10.69億元
科技部科學園區審議會今(27)日召開第62次會議,通過英屬開曼群島商喜康生醫台灣分公司、台鎔科技材料新竹科學園區分公司、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設立國家運安工程研究中心等3案,共計核准投資11.19億元。
英屬開曼群島商喜康生醫台灣分公司將進駐於新竹科生醫園區,投資金額為10.69億元,主要從事蛋白質新藥與生物相似藥等開發。喜康生醫以高產量細胞株平台、高效除病毒製程整合、快速分析方法與製劑配方開發平台作為核心,並與喜康生技之cGMP製造工廠技術結合,可進行單株抗體、抗體偶聯複合體、重組蛋白或酵素以及生物相似藥等蛋白質新藥開發。
喜康生醫以整合並優化自有技術為基礎,目的為實現快速蛋白質藥物進入臨床試驗平台,持續挹注人體臨床試驗樣品生產計畫予國內各cGMP委託代工製造廠,期望能串聯區內之上下游廠商,建立起生物藥開發製造產業的完整生態體系。
台鎔科技材料新竹科學園區分公司投資金額0.5億元,主要提供化學溶劑及化學材料定性及定量分析服務、特殊配方型廢棄物前處理技術服務、化學材料及藥劑使用時間延長技術服務,及化學溶劑或化學材料回收及純化等技術服務。
台鎔科技材料主要從事事業廢棄物的清除處理與回收,計劃成立分公司設立竹科原料研發實驗室,提供優質的環保諮詢與技術服務,以促進園區事業在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能夠加以分類、分流、減量,達到回收、純化與精餾,終極目標成為原料的供應者,做到取之於廠商,回流於廠商,落實永續的循環處理過程,以達到資源再生利用與循環經濟之效益,對台灣原料產業及綠色循環經濟有所貢獻。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申請在宜蘭園區設立研究機構「國家運安工程研究中心」,其營運目標包括:(一)運輸事故調查與安全技術分析。(二)關鍵證物工程分析。
計畫於宜蘭科學園區設立國家運安工程研究中心,進行重大運輸事故關鍵證物的檢測與實驗分析,主要功用除作為運輸事故關鍵證物的檢測與保存外,另將設置實驗空間,以提升運輸事故實驗與分析專業技術能量。預期透過運安會的科學發展與相關檢測與實驗量能,將有助提升國內運具安全,帶動包括無人機、自駕車、軌道安全、智慧運輸等產業發展。
2019 Bio Asia亞洲生技大展 竹科生技產業聚落耀眼
今(2019)年台灣生技展獲全球生技協會BIO授權,首度在台舉辦亞洲生技大會。開幕典禮蔡英文總統親自蒞臨,在科技部長陳良基陪同下參觀科技部創新聚落展區,對竹科推動創新產業聚落,生技產業蓬勃發展現況,表達高度肯定。
2019年生技展自7月25至2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吸引超過600家廠商、設置1600個攤位參展。竹科籌組「科技部創新聚落」,由竹科、中科、南科、國研院儀科中心及生技醫藥核心設施平台聯合組成,展現台灣北、中、南生醫產業廊道發展成果。
竹科以「智慧竹科、創新領航」為主軸,計有千才生醫、五鼎生技、光宇生醫、旺北科技、竟天生技、普生、瀚生醫電等7家廠商參加,結合ICT、生物醫學、材料科學等創新技術,打造先進醫材及智慧醫療產品,包括藍牙血糖測試儀、基因傳輸系統、光療儀、生物晶片掃描儀、醫療級3D列印材料、貼身式生理訊號監視器。其他獨立參展廠商包括信東生技、台康生技、科進製藥、喜康生技、奎克生技光電、台灣諾亞、霖揚生技、金鴻醫材,展現竹科生醫產業聚落堅強的研發實力。
生技展亦頒發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潛力標竿獎、年度創新獎等獎項,用以表彰廠商對於產業發展的貢獻。今年度竹科廠商葡萄王生技(股)公司,獲頒大會「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葡萄王生技為全台最大保健食品廠商,於竹科龍潭園區興建新廠「生物科技研究所」,今年7月已正式完工投產,將大幅提升公司研發成長動能。
竹科推動生醫產業聚落有成,生醫產業也是竹科產值中成長最快的產業別,2018年營業額年增率高達16%。位於新竹生醫園區內之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分院及第二生技大樓將於今(2019)、明(2020)年陸續完工,與既有之研發育成中心、第一生技大樓構成完整的生醫產業聚落,引領廠商研發高階醫療器材、新藥疫苗、特色醫療服務,以推動產業發展。
未來竹科將積極協助廠商拓展海外市場,率團參訪國際重要展會及機構,洽談國際合作,提升廠商國際能見度及競爭力,以打造生技產業為兆元產業而持續努力。
喜康生技被控竊商業機密案 開庭辯稱無證據遭法官譏諷
台灣生技公司喜康生技在美國被控竊取羅氏集團旗下基因技術(Genentech)智慧財產權一案,14日在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答辯,表現欠佳,訴訟前景堪憂。
喜康在法庭上辯稱,沒有證據證明該公司取得的Genentech文件之中包含該公司暢銷治癌用藥的商業機密,也沒有證據顯示由Genentech跳槽過來的研發科學家使用那些治癌用藥的資訊。
由於喜康立論薄弱,彭博報導,法官William Alsup當庭詢問喜康的律師:「這就是你的辯護嗎?祝你好運!」
美國聯邦法院去年10月底以涉嫌竊取商業機密,起訴四名前基因技術公司的華裔雇員,主張66歲首席女科學家Xanthe Lam和她負責品管的丈夫Allen Lam等四人,涉嫌竊取機密藥物配方給喜康生技。
喜康遭控竊密 生技業外傷
根據外媒Beaumont Enterprise報導,近日聯邦大陪審團起訴書指控,前任基因泰克(Genetech) 4名科學家,在2012到2017年間竊取機密藥物配方給喜康生技(JHL Biotech),由於喜康被認為是台灣公司,也讓台灣生技產業揹上黑鍋,國際形象大傷。
生醫業界認為,喜康主體在開曼,有7成以上股東是國際創投和大藥廠,主力生產基地在武漢;旗下子公司喜康-kY雖曾在2015年登錄興櫃,但因股價走勢不佳募資不易,今年2月也從台灣撤銷興櫃,有意轉往香港等地上市,現在卻被視為台灣公司,有失公允。
外媒報導,前基因泰克(Genetech)科學家包括Xanthe Lam、艾倫·林(Allen Lam)、John Chan和James Quach等,是以犯有竊取商業機密和陰謀等重罪被起訴,但目前四人都表示不認罪並被釋放。
起訴書指,他們在2012~2017年10月期間,提供Genentech的機密藥品配方給喜康;喜康生技是一家開發和銷售「生物相似藥」的台灣公司,Allen Lam、Chan和Quach離開Genentech後還擔任喜康的顧問。
雖然Xanthe Lam沒有為喜康工作,但起訴書稱她於2013年12月曾訪問喜康,並秘密下載了Genentech文件提供給她的丈夫。
起訴書指出,Xanthe Lam在2014年還參與Chan在喜康的任聘,與他保持聯繫,並指示他不要將資料展示給別人,兩者關係過從甚密,直到2017年秋季基因泰克解雇她。
不過,Xanthe Lam的律師William Osterhoudt表示,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學家,擁有多項專利,十分無辜,她「不是為競爭對手而工作」,而且「從來沒有想從這個陰謀中獲得一分錢」。
她的律師認為,基因泰克起訴只是對生物仿製藥初創公司保持懷疑態度,因為這些公司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專利已經到期的藥品。
喜康撤興櫃 每股收購價63元
喜康-KY(6540)公告,已獲櫃買中心核准「終止股票櫃檯買賣」,2/17日起正式終止交易,公司將於2/17起至4/7期間,以每股63元價格收購股票。由於喜康先前股價曾創下153.67元新高,甚至第二大股東賽諾菲2016年年底也是以每股約90元的價格透過私募案入股,整體來看,快樂出場股東有限。
創立2012年6月的喜康,2015年9月17來台登錄興櫃,最受矚目的就是實力雄厚的國際知名的凱鵬華盈、紅杉資本、伯樂創投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的四大創投股東,因此,當時以58元參考價登錄興櫃後,就在當年的12/29創下153.67元的歷史新天價。
該公司最風光時是在2016年的12/5宣布,與國際大藥廠賽諾菲(Sanofi)成為戰略夥伴,合作開發生物相似藥進軍中國,力拚2022年上市銷售。賽諾菲除入股取得12%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外,也取得8項產品的優先合作權,第一階段私募的8千萬美元和2,100萬美元簽約金。
另外,兩家公司也簽署協議,將共同開發8項產品,其中有4項產品里程金為2.36億美元,另4項則未議價。將由喜康主導藥物的研發、註冊及生產,賽諾菲將負責藥物在中國的商業化運作。
當時率先確定的首個產品是利妥昔單抗生物相似藥(JHL1101),適應症為 類風溼性關節炎。該產品預計最快2021、2022年分別在歐洲和中國上市。
喜康與賽諾菲從產品到股權合作案中,最受關注的是,賽諾菲是以每股新台幣90元,合計投資金額8,000萬美元,完全吃下喜康辦理的28,337,778股私募現增案,以喜康前一個興櫃交易收盤價74.72元估算,溢價約2成。
雖然當時也曾激勵喜康在12/18來到129.47元的高價,不過,因生技股的低迷,喜康之後一直未再重回百元,即使因要下市轉往其它市場掛牌,股價回溫,但最高也只有72.5元。
交叉基金大咖 9億入股喜康
全球前三大交叉基金來台,相中蛋白質藥廠。喜康生技昨(11)日宣布,全球資產管理規模逾1.6兆美元的前三大知名交叉基金(Crossover Fund)投資該公司第三輪募資,投資額度逾3,000萬美元(逾新台幣9億元)。業界認為,如此投資巨擘青睞台灣蛋白質(生物)藥廠是「難以置信」的事情,將可能掀起該領域投資潮。
喜康本次募資金額達4,560萬美元,投資者除了上述交叉基金外,還包括麥頓投資 (Milestone Capital)、Sungent BioVenture和Liwick投資管理公司。喜康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募集共超過1.35億美元資金,目前市值約當4億美元(約新台幣120億元)。
喜康表示,因與投資方簽署保密協定,無法透露投資者名稱。交叉基金是指可以同時投資上市與未上市公司的大型基金。
但業界指出,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6兆美元的交叉基金,全球屈指可數,絕非單純的私募基金極可能是「買空基金」(Long only Fund),以規模來看,則可是Capital、Fidelity或Blackrock,並以Fidelity為最。
喜康目前擁有兩個自行開開發、進度在臨床前的蛋白質相似藥,並在台灣、武漢與有合格的蛋白質藥廠。喜康表示,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蛋白質相似藥開發至臨床試驗,並持續投入建構武漢具充填能力商業量產廠房,還有增加新藥開發標的,剩餘資金將用於公司營運。
較受人矚目的是,除了大型交叉基金相中台廠的蛋白質藥廠外,且願意以作價4億美元的價值投資該公司,顯示未來蛋白質藥的開發與生產將成為趨勢,而台灣蛋白質廠的能力也備受國際矚目。
此次增資,為喜康第三輪的募資,目前公司股東結構堅強,除了本次參與增資的投資公司外,另包括美國大型避險基金凱鵬華盈(KPCB)、紅衫資本(Sequoia Capital)、麥頓投資、Biomark等。喜康表示,本次募資公司承諾投資人,將完成兩個自有生物相似藥開發至初期臨床試驗申請(BLA)。
據了解,喜康完成上回(第二輪)增資後,已陸續建成竹北廠房,並獲得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GMP外銷證明,及首件澳洲一期臨床試驗500公升代工,另外,已經在武漢建立臨床試驗所需200公升規模廠房。
「生技巴菲特」美國伯樂集團 入股喜康生技 後年IPO!
有「生技界巴菲特」之稱的美國伯樂集團(Burrill & Company)繼投資入股台微體(4152-TW)後,持續看好台灣生技發展,伯樂創投董事總經理巫薈證實,入股第2家台灣生技新藥廠喜康生技,投資金額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約占2成股權,預計2015年IPO;另外也看好遠距醫療及診斷用醫材領域的公司,加碼投資。
伯樂創投是專門投資生技界的創投基金,素有生技界的巴菲特之稱,先前已投資台微體,董事總經理巫薈今參加BBA論壇證實已入股台灣第2家生技新藥廠喜康生技,投資金額1000萬美元。
喜康總經理林穗虹表示,公司成立於2012年年底,目前資本額5000萬美元,大股東包含伯樂創投外,還有開發工銀的20%及KPCB(凱鵬華盈集團)20%,目前主要產品為蛋白質新藥、蛋白質相似藥及製造開發服務。其中蛋白質新藥領域,有一適用於淋巴癌用藥;另也鎖定專利即將到期的明星用藥,切入蛋白質相似藥領域,未來將把研發與先導工廠的初期製造放在台灣,大量生產則轉至大陸武漢,後年在台IPO上市。
巫薈指出,除了生物藥外,也看好台灣E-Health遠距醫療及診斷用醫材領域發展,其中,遠距醫療目前已有洽談中的公司,具備很強的產品研發能力,並主要鎖定大陸市場,投資入股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公司簡介
喜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JHL Biotech Inc. Taiwan,以下簡稱「喜康生技」)於2012年12月由其母公司英屬開曼群島商JHL Biotech, Inc.在臺成立之全資子公司,喜康生技在臺定位為研發中心,將發展一系列抗體新藥和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生物相似藥在我國亦屬於新藥研發之範疇)產品,期能為亞洲和全球病患研發生產高品質、低成本抗體藥物。
喜康生技之創辦人及核心團隊均為擁有Genentech及Roche等國際生物製藥大廠在研發、查驗登記、臨床實驗、建廠及行銷領域平均逾20年之完整經驗,曾參與多項暢銷抗體藥物研發與生產,對所有蛋白質藥物之研發與製造流程之掌握度高,除有能力進行細胞株的最適化(optimization)與構築(construction)外,且有獨家技術可進行各製程環節之改良,以提升產出率與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喜康生技核心團隊並有多次成功建廠及取得美國FDA及歐盟EMEA認證之成功經驗,在國際生物製藥業界享有良好名聲。
喜康生技擬2012年底至2013年初起在臺灣投資新臺幣3億元,設立全球抗體藥物研發中心和先導工廠(Pilot Plant),將聘請全球頂尖的工程設計公司及專業設備商協助設計符合cGMP標準、可容納2個500升發酵槽的抗體藥物先導工廠及配套的研發、品質檢測及行政管理中心。喜康生技將在臺灣招募本地優秀人才,給予系列專業訓練,以組建一支國際水準之高競爭力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產團隊,另喜康生技亦將積極與臺灣本地之學研單位、醫療機構與產業界進行互動合作,預期可帶動臺灣相關產業鏈之人才養成、技術深耕、與產品附加價值提升,帶領臺灣在全球生物製藥產業的研發創新與生產製造方面扮演更主動、更關鍵之角色。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54151980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伊甸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Eden Biologics, Inc., Taiwan) 110年02月03日 發文號1100003286變更名稱 (前名稱:喜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
資本總額(元) | 4,5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3,957,609,41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395,760,941 |
代表人姓名 | 黃瑞瑨 |
公司所在地 | 新竹科學園區新竹縣竹北市生醫路2段18號5樓 |
登記機關 | 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
核准設立日期 | 101年12月25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10年02月03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C802041 西藥製造業 F108021 西藥批發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F601010 智慧財產權業 研究、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下列產品: 1.蛋白質新藥與生物相似藥 (New Protein Molecules and Biosimilars ) 2.製程開發服務業 (Process Development Services) 3.蛋白質新藥與生物相似藥專業委託製造服務 (CMO of New Proteins and Biosimilars) |
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董事長 | 黃瑞瑨 | 英屬開曼群島商Eden Biologics, Inc. | 395,760,941 |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