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製藥股價行情討論-【公告】天明製藥 2023年8月合併營收9001.2萬元 年增8.76%

想要天明製藥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公告】天明製藥 2023年8月合併營收9001.2萬元 年增8.76%

內容目錄

中央社

2023年9月7日

日期: 2023 年 09 月 07日

公開發行公司:天明製藥 (6659)

單位:仟元

癌症細胞治療 再生醫療展望論壇8/5台中舉辦

文 黃志方 2023.07.04

二十一世紀走入再生醫療與免疫細胞治療時代,合併治療已成為趨勢之一。幹細胞與外泌體在細胞增生、修復到抗衰老已發揮強大作用。由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6659)與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辦「2023臺灣癌症細胞治療‧再生醫療展望論壇」將於8月5日13:00-17:30於臺中長榮桂冠酒店舉辦,邀請多位專家醫師、全面解析醫療技術與臨床應用。

據主管機關統計,臺灣癌症已連41年蟬聯首位,每年奪走近5.2萬條人命。免疫細胞治療被視為癌症整合治療、預防復發、追蹤治療的新選擇。活動邀請天明製藥醫療長暨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任賴基銘教授、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曹昌堯教授、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就抗癌應用、免疫細胞與幹細胞治療進行專題分享。

近年來,幹細胞合併治療應用於退化性疾病與神經損傷帶來醫療技術重要突破,如今幹細胞核准應用,邀請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分享。外泌體於國內外臨床發展迅速,對於調節免疫、減緩神經性疾病之進展,邀請馬偕紀念醫院醫師研究員楊崑德教授助攻臨床治療應用。

臺灣65歲以上長者每13人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醫療科技的精準化進步,大腦老化並非不可逆,高齡社會如何預防失智?邀請上頂醫學創辦人曾文毅教授剖析就像黑盒子的腦齡,如何預防勝於治療,掌握腦齡差,Hold住腦青。

本次活動由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主辦,董事長詹詠寧女士表示,天明製藥與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合作通過自體免疫細胞(NK)治療技術應用在多種實體癌第四期,細胞製備場所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 (GTP)。活動已邁向第三年舉辦,今年度活動首次辦在中部地區,因臺灣法規的完整性與回歸醫療選擇權,希望透過活動從細胞治療、抗癌、再生醫學、精準醫學到預防醫學,多個主題共同探討,期以產官醫學多方努力下受惠民眾,展望新未來。

活動日期:2023年8月5日(六)下午13:00~17:30

活動地點:臺中長榮桂冠酒店長榮廳(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二段666號B2)

主辦單位: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

合辦單位: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生技醫美委員會、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活力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窗口:吳添成(t21005@timing-pharmacy.com)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PTexC5fnxBXjcVDy8

※報名至7/28日止

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王伯綸 解決資訊不對稱 中醫藥發光

04:102023/04/28

工商時報 紀錄、林家嫻、王德為

關於中醫藥產業發展,法規與制度的合理性是最大的關鍵,以苗栗2011年12月7日的紅棗事件借鏡,農民種植的紅棗乾燥後就不能賣了,因為它被歸到藥材管理,就會有藥事法的問題,還好後來經過各界努力下很快就解決了。所以,如果農民要種植中藥藥用植物,資訊的正確性很重要。再者,中藥沒有中醫師是沒有靈魂的,中醫師沒有中藥也沒辦法臨床治病,臺灣全民健保從1995年通過至今支出總額從2,000多億攀升到8,364億,年成長率為3.323%,以2023年健保總額分配來看,中醫門診總額佔309.8億元,年成長率為4.344%;但中醫師每日使用科學中藥的健保給付還停留在37點。臺灣15年前還有116家GMP中藥廠,如今剩下大約82家,看得出來市場雖然沒有萎縮,但藥廠在競爭中減少約3成,可見資源的分配與產業發展上還有很大的空間。科學中藥是台灣的國寶與重要資產,未來,中醫藥產業想發光發熱,應該從產官學研集思廣益,適時調整法規、讓健保給付合理化、大膽開放、嚴格管理,解決資訊不對稱,我相信台灣的中醫藥廠會跟著政府的腳步一起走出去。

【公告】天明製藥 2023年3月合併營收1.25億元 年增78.25%

中央社

2023年4月11日

日期: 2023 年 04 月 11日

公開發行公司:天明製藥 (6659)

單位:仟元

天明製藥攜手亞東醫院 啟動腫瘤細胞治療技術開發

2022/12/10 11:47:48

經濟日報 李福忠

第二屆『臺灣細胞治療:癌症治療、再生醫療趨勢論壇』10日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行,臺北中山醫院院長陳文哲特親臨致詞,現場並由亞東紀念醫院與天明製藥攜手共同開發腫瘤浸潤淋巴球TIL(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細胞療法的先端技術,由天明製藥醫療長賴基銘教授、董事長詹詠寧、董事總經理王伯綸、亞東紀念醫院計畫主持人熊佩韋醫師、協同主持人林秉毅醫師、廖立人醫師共同進行啟動儀式。

該論壇是由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天明製藥(股票代號6659)、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活力生化科技(股票代號7535)共同主辦,邀請多家醫療機構、專科醫師、生技醫藥產業出席,從免疫細胞治療抗癌、幹細胞再生醫療、細胞產業CDMO等議題共同探討,期以產官醫學多方努力下嘉惠民眾,同時深入了解細胞治療在醫療機構、施行醫師、產業的多方力量整合,開創發展新未來。活動吸引超過200位專家與民眾參與。

TIL細胞治療技術為《特管辦法》常規治療正面表列項目,TIL計畫由賴基銘教授擔任計畫督導,協同亞東紀念醫院醫研部、放射腫瘤科、外科部一般外科、外科泌尿科、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胸腔外科、婦產部婦科、耳鼻喉科暨頭頸外科、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內科部腫瘤科暨血液科、內科部胸腔內科。將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依特定癌症之TILs之表現特徵與分離擴增之特性進行試驗,同時建立TILs擴增之凍存技術平台與優化TILs製程優化。

賴基銘教授表示,事實上,TILs免疫細胞治療是直接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分離擴增腫瘤微環境中的TILs細胞。TILs細胞製備過程針對切除的腫瘤,通過特殊培養方法把這些有特異性的淋巴細胞擴增培養,一次大量(約100億顆TILs)回輸給病人。在文獻上顯示,可阻止癌細胞成長和轉移,面對治療上困難的實體腫瘤,反而是TIL治療可發揮的強項。有關TIL治療實體癌的大型臨床試驗在國外仍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目前跟亞東紀念醫院計畫將針對頭頸癌、肝癌、肺癌、食道癌、大腸直腸癌、乳癌、胰臟癌、腎癌、膀胱癌、胃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等常見癌種進行初期試做,在製程品質安全無慮與穩定後,依《特管辦法》送件。

2022年由台北中山醫院與天明製藥合作成立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期間先後完成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針對9種實體癌之治療計畫通過衛福部核准使用,同時由賴基銘教授團隊,針對全台需要第二意見諮詢患者,與癌症高危險群與家族病史高危險群,從病歷諮詢、精準檢測,找到適合的個人化醫療方向。

王伯綸表示,免疫細胞治療的作用在於增加自體免疫力,進行免疫調節,過去不少朋友跑去日本或其他國家,但因治療仍需把握黃金期,把握最好的時機是在合併治療中使用,患者仍需跟臨床醫師多方討論。台北中山醫院位於市中心,交通便利,目前門診採約診制,醫師與臨床個管師會依據患者與家族當下的治療方式進行評估與討論。包括境外國際醫療客戶在信賴台灣醫療環境前提下,選擇中山醫院會是最快速的途徑。

活動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從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特管辦法、細胞產品檢驗等主題盛大召開,包括有中山醫院主任醫師/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賴基銘教授,主講「免疫細胞治療發展新趨勢」、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主講「細胞治療是癌症的新武器嗎?」、輔大醫院骨關節暨醫療器材副院長暨骨科主任江清泉教授,主講「再生醫學:自體軟骨再生新希望」、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轉譯醫學中心負責人張國廷博士,主講「間質幹細胞的多元應用」、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系主任許益超副教授,主講「再生感動:幹細胞醫學於感音神經性聽損之治療應用」、天明製藥公司生醫部法規臨床組經理楊淑茸博士,主講「服務創新: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再生醫療CDMO發展」。2022年是臺灣細胞治療重要之年,目前全臺細胞治療技術收案超過750件,而免疫細胞與幹細胞治療的合併應用在癌症患者、退化性關節炎、神經損傷等疾病將對國人帶來重要幫助。

天明製藥通過TAF ISO IEC 17025認證評鑑

2022/11/07 15:55:35 經濟日報 劉美恩

天明製藥(股票代號:6659)「天明精準檢測實驗室」宣布於日前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ISO/IEC 17025認證,認證編號:3982。認證範圍:黴漿菌、無菌、內毒素測試項目列冊登錄,適用於細胞產品/製品、細胞製劑、細胞懸浮液/上清液安全性檢測。

天明製藥表示,台灣再生醫療《特管辦法》隨著臨床應用生物產品製程在檢驗品質上服務需求益增,截至今年7月,全台細胞治療技術收案已超過750件。天明製藥鑒於細胞製品特性有別於化學藥,更需要強化符合標準規範的品質安全性檢測服務。

天明製藥總經理王伯綸指出,製程與檢驗相輔相成,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農科分公司(品保實驗室)已於2013年取得原料藥與中西藥藥劑TAF認證(認證編號:2761)外,在去年(2021)成立「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時,同時建立「天明精準檢測實驗室」延攬專業人才、引進先進設備、完成相關人員考評認證、能力測試與教育訓練。因台灣罹癌比率仍是三大死因之一,目前開放細胞治療技術受惠不少患者,但走訪第一線醫療機構時,仍有不少醫療院所對於細胞製品/製劑的安全性有其疑慮。

天明製藥實驗室主管表示,黴漿菌、無菌、內毒素測試是細胞產品中的必要環節,也是列入特管辦法治療計畫書放行標準之一;因細胞產品會回輸到病人體內,對其最終放行產品的品質及安全性控管,有賴於測試報告結果並依據國家標準、中華藥典規範施行

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已與台北中山醫院、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澄清綜合醫院、台安醫院雙十分院依《特管辦法》提出CIK、NK細胞治療技術計畫。

天明精準檢測實驗室人員具備TAF所需知能及訓練合格證書,並通過相關檢測能力試驗,未來將持續在臨床應用精進,以達標準化之要求與保證。目前接受全台醫療院所、製備中心、實驗室細胞產品檢測委託需要,提供細胞產品安全性分析與檢測服務。

查詢網站:https://www.taiwan-healthcare.org/zh/product-detail?id=0rilnzsxg3c7s5gk

BA.5升溫 天明製藥攜全台服務醫療院所 提供清冠一號視訊問診平台

中央社/2022.09.21 09:41

BA.5升溫 天明製藥攜全台服務醫療院所 提供清冠一號視訊問診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921 09:41:24)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BA.5最快於今日(9/21)或下周三達到高峰。單日可能突破5到6萬。民眾除加緊腳步開打疫苗增加保護力,因毒變異株傳染力強,不少民眾與高風險群深怕打了4劑仍逃逃確診風險。報導專家指出,同時防疫措施一定要落實,才能降低感染機率。

王伯綸總經理表示,天明製藥集團(6659)「“天明”台灣清冠一號(NRICM101)」自獲得主管機關專案核准製造後,結合全台5千多家服務中醫醫療院所與指定藥局,其中除了廠區生產量能不間斷外,確保到貨的物流體系,甚至業務同仁為確保確診患者能盡快服用,配合出貨開車至花東地區。王伯綸表示「台灣清冠一號公費申請以來,不少基層中醫診所醫師都帶頭使用視訊問診,天明製藥除嚴謹製藥規範,為救人需跟時間賽跑。」

天明製藥集團客服團隊指出,疫情期間公司全體為全台服務醫療機構第一時間提供需要的核准商品。像是台北醫心堂中醫診所透過通訊軟體,讓醫師團隊可以第一線與患者進行視訊問診。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於相關報導中表示,BA.5病毒免疫逃脫性很強,還是要做好防疫措施。台灣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於9月8曾公布,中藥抗病毒藥物「台灣清冠一號、台灣清冠二號」對治療Omicron變異株亞型BA.4、BA.5「有神效」。

目前清冠一號全面公費對象(不含孕產婦、兒童及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者)。

1. 確診新冠肺炎症狀輕微,且具下列任一「重症險因子」之病人:年齡≧65歲、BMI≧30、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吸菸(或已戒菸者)、常見慢性病與免疫性疾病。

2. 確診新冠肺炎呈現發燒、咳嗽症狀明顯,需使用氧氣之病人。

3. 確診新冠肺炎呈現任一中醫急迫病勢:12歲以上,高熱不退(體溫39°C以上持續2日)、咳嗽明顯,兼具喘症、咽痛嚴重,飲食困難。

【公告】代子公司天明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其針對前總經理姜○軒在任期間有偽造文書罪、詐欺取財罪犯行提起之刑事告訴,業經檢察官偵結提起公訴。

中央社

2022年4月14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日 期:2022年04月14日

公司名稱:天明製藥 (6659)

主 旨:代子公司天明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其針對前總經理姜○軒在任期間有偽造文書罪、詐欺取財罪犯行提起之刑事告訴,業經檢察官偵結提起公訴。

發言人:張文昌

說 明:

1.法律事件之當事人、法院名稱、處分機關及相關文書案號:

姜○軒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以110年度偵字第2560號、110年度偵字第2564號

偵結提起公訴。

2.事實發生日:111/04/13

3.發生原委(含爭訟標的):本公司子公司天明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於姜○軒為相

關犯行時,公司名稱為天明皇伊通路股份有限公司,故下稱天明皇伊公司)前總

經理姜○軒於107年6月8日自天明皇伊公司離職,經調查姜○軒在職期間行為發

現,姜○軒曾基於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意,委由不詳之刻印行人員偽刻天明皇

伊公司名義大小章,並擅自蓋用於未經董事會決議通過之契約書上,涉犯偽造私

文書罪;且發現姜○軒另曾在未得傳銷商同意或授權之情形下,意圖為自己不法之

所有,基於行使偽造私文書、詐欺取財之犯意,先在經銷商轉讓會籍經營權申請

書上偽簽傳銷商之簽名,之後將上述申請書交付天明皇伊公司承辦人員在天明皇

伊公司傳銷商網路乾坤系統操作,將前述傳銷商之會籍經營權轉移至姜○軒岳母

為負責人之可○國際有限公司(前身為可○國際餐飲有限公司,下稱可○公司)名

下,再由可○公司出具發票主張領取前述傳銷商經營權之獎金,並將前述傳銷商經

營權之獎金從天明皇伊公司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帳戶,匯出到姜○軒名下合作金庫

商業銀行帳戶(有部分透過其他傳銷商兌現),涉犯偽造文書罪與詐欺取財罪。

案經天明皇伊公司依法提起刑事告訴,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詳加調查後,

針對姜○軒上述犯行,以110年度偵字第2560號、110年度偵字第2564號提起公訴

(天明皇伊公司作為告訴人於111年4月13日收受起訴書)。

4.處理過程:天明皇伊公司對姜○軒上述犯行分別提起偽造文書罪、詐欺取財罪之

刑事告訴,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以110年度偵字第2560號、110年度偵字第2564

號提起公訴。

5.對公司財務業務影響及預估影響金額:主要為確保子公司權益,對母公司財務業

務並無太大影響。

6.因應措施及改善情形: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實際收到地檢署來函日期111/04/13。

2021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新趨勢論壇

文 黃志方 2021.11.25

2021 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新趨勢論壇12月4日(六)上午福華飯店B2宴會廳舉辦,邀請權威專家與專業團隊解析特色醫療發展趨勢,歡迎對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有興趣民眾報名參加。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國健署統計2018年的新罹癌人數為11萬6131人。而台灣每年總計有超過70萬人就醫接受癌症治療,健保醫療費用更連年突破千億元,面對癌症的「慢性病化」、「年輕化」,在各項醫療模式、預防醫學、營養醫學、甚至中西醫合療都得提早準備。

越來越多的國際研究及實證醫學的經驗,指出「整合輔助醫學」Complementary & Integrative Medicine(CIM)結合正統治療,有益於癌症的控制、減低治療後的再發、延長存活期,提升生活品質,是一個嶄新的國際潮流。免疫細胞療法用於整合治療已成趨勢, 細胞治療更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領域,包括:退化性關節炎、慢性腦中風等疾病。

活動亮點:

台北中山醫院全新構建【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特色醫療服務中心發佈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與天明製藥集團共同開發【TIL腫瘤浸潤淋巴球細胞】先端技術合作發佈

本次論壇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中山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中山天明癌症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6659)、活力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535)、精準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籌備,以「細胞治療×特管辦法×中西合療×整合治療×再生醫療」為主題訂於2021年12月4日(六)上午舉辦,邀請權威專家與專業團隊解析特色醫療發展趨勢。

健保費年年破千億 產醫聯手細胞療法 替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新頭殼newtalk |詹詠淇 綜合報導 2021年12月4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新頭殼newtalk] 醫藥界今(4)日於台北福華飯店舉辦「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新趨勢論壇」,會中以「細胞治療、特管辦法、中西醫合療、整合輔助治療、再生醫療」為主題,邀請近 200 位專家民眾參與分享。

「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新趨勢論壇」由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天明製藥、活力生化科技、精準生技與向榮生醫共同籌備。其中,會中更由台北中山醫院與天明製藥共同籌備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進行開幕式。

據國健署統計,2018 年的新罹癌人數為 11 萬 6,131 人,且台灣每年有超過 70 萬人就醫接受癌症治療,使健保醫療費用連年破千億。對此,台灣於 2018 通過《特管辦法》,將細胞療法列為醫療技術,並由醫療機構與專責醫師訂定合宜的治療計畫與細胞製備生技公司提出申請,符合 GTP 規範生產,合法使用且能收費。

此外,衛福部於今年草擬《再生醫療發展法》,計畫將《特管辦法》與《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納入該法下。而據瞭解,三法案最快將於 12 月底於立法院通過,期待能透過法規的調整來牽動民間業者與患者在異體細胞治療、急性腦中風等方面,皆能尋求新療法。

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期盼,藉由結合天明製藥與精準生技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替各階段需治療的患者,量身打造不同預防與檢測機制,並透過搭配整合輔助治療模式,讓癌症治療擁有更多的突破性。

中山醫院、天明製藥醫產聯手 打造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

2021/12/06 10:51:56 經濟日報 李福忠

國內細胞免疫療法將有重要性突破。由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天明製藥(6659)、活力生化科技(7535)、精準生技、向榮生醫(6794)共同籌備的「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新趨勢論壇」,4日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行。

該論壇以「細胞治療、特管辦法、中西醫合療、整合輔助治療、再生醫療」為主題,邀請醫療機構、學研機構、精準醫學、生技醫藥產業參與,吸引近200位專家民眾參與,其中更有多位在醫界享負盛名的醫師出席,針對論壇議題,現場特別分享在各自領域的經驗及成果,現場交流互動熱絡。會中更為由台北中山醫院與天明製藥共同籌備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進行開幕儀式,該中心經一年多籌備,在院方董事長陳福民、董事黃榮文、院長謝士明、前院長吳濬哲、前院長施俊雄、副院長李世明、陳文哲教授、于國平醫師與各界顧問團隊的支持下,延攬賴基銘教授擔任中心負責人,將結合天明製藥與精準生技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為各階段需要治療的患者,量身打造出不同預防與檢測機制,並搭配整合輔助治療模式,期能讓癌症治療有更多的突破性。

癌症整合輔助治療與細胞治療結合的時代已來臨,台灣在2018通過《特管辦法》將細胞療法列為醫療技術,由醫療機構、專責醫師,擬定治療計畫與細胞製備生技公司提出申請,符合GTP規範生產,合法使用並可以收費。今年衛福部草擬《再生醫療發展法》,並要將《特管辦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納入新法之下。據悉,三法案最快12月底於立法院通過,法規的調整預期將牽動民間業者與患者受益於異體細胞治療、急性腦中風病患都可藉此尋求新療法。

此外,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銜接全台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並與中西醫整合服務,邀請台灣細胞療法權威醫師-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吳濬哲前院長、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李世明副院長、精準生技董事長葉明功等深入探討有關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中西醫合療、癌症整合治療經驗與趨勢。天明製藥集團董事長王伯綸表示,癌症不分男女、不分年齡、黨派,它是現代人的一大威脅,也是我發願要精進再生醫學的主要原因。今天的活動及論壇只是首部曲,未來我們將在高雄、台中、花東等地與醫院深度合作,致力推動免疫細胞治療,來利益眾生。

中山醫院、天明製藥聯手 打造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

【記者陳秋香、何弘斌/綜合報導】 2021年12月9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由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天明製藥、活力生化科技、精準生技、向榮生醫共同籌備的「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新趨勢論壇」,以「細胞治療、特管辦法、中西醫合療、整合輔助治療、再生醫療」為主題,現場邀請醫療機構、學研機構、精準醫學、生技醫藥產業參與,吸引近二百位專家民眾參與,其中更有多位在醫界享負盛名的醫師出席,現場針對議題,分享在各自領域的經驗及成果分享及交流互動。

當天會中更為由台北中山醫院與天明製藥共同籌備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進行開幕儀式,該中心經一年多籌備,延攬賴基銘教授擔任中心負責人,將結合天明製藥與精準生技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為各階段需要治療的患者量身打造出不同預防與檢測機制,並搭配整合輔助治療模式,期能讓癌症治療有更多的突破性。(見圖)

癌症整合輔助治療與細胞治療結合的時代已來臨,二○一八年通過《特管辦法》將細胞療法列為醫療技術,由醫療機構、專責醫師擬定治療計畫與細胞製備生技公司提出申請,符合GTP規範生產,合法使用並可以收費;今年衛福部草擬《再生醫療發展法》,並要將《特管辦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納入新法之下,據悉,三法案最快十二月底於立法院通過,法規的調整預期將牽動民間業者與患者受益於異體細胞治療、急性腦中風病患都可藉此尋求新療法。

此外,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銜接全台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並與中西醫整合服務,邀請台灣細胞療法權威醫師-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吳濬哲前院長、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李世明副院長、精準生技董事長葉明功等深入探討有關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中西醫合療、癌症整合治療經驗與趨勢。

【公告】天明製藥 2021年11月合併營收7548.8萬元 年增4.38%

日期: 2021 年 12 月 08日

公開發行公司:天明製藥 (6659)

單位:仟元

天明製藥 開發免疫細胞製劑

04:102021/11/11 工商時報 天明製藥提供

近年來,癌症療法不斷推陳出新,過去癌症被認為是不治之症,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公布將癌症納入慢性病範疇。隨著「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成為趨勢,透過基因等分子技術,量身訂做出不同預防與檢測機制,使得癌症治療有了更多的突破性。

如今癌症治療方式多元,對於癌症初期大多可有效控制,但當癌症再復發,或發現時已屬於晚期轉移,加上病人的惡性腫瘤對上述標準治療無效、產生抗藥性時,當前臨床應用若沒有更好的方式,面對清除癌細胞也只能束手無策。

天明製藥(6659)長年立足於台灣,為中藥優良製造實施藥品GMP廠,以「科學中藥、一條根」等產品聞名中醫界及華人圈,在台灣已服務2,705家中醫診所、2,316家合作藥局,市場覆蓋率逾60%。2018年投入免疫細胞製備產業就是在過去醫療通路的服務基礎,將有需要治療的癌症患者與家屬轉介至合法醫療服務機構。

今年成立的「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以NK cell(自然殺手細胞)、NKT cell(自然殺手胸腺細胞)為核心技術,並與萬芳醫院共同開發TIL(腫瘤浸潤淋巴球)細胞技術達成合作共識,以符合法規要求,生產免疫細胞製劑。

天明製藥王伯綸董事長表示,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在國外已發展多年,過去在環境與法規因素上使得患者求助無門。台灣自2018年通過特管辦法受惠不少民眾,但目前只允許癌症末期且所有傳統治療都無效的病人。癌症治療已走向精準醫療與整合輔助治療年代,患者身上若有癌細胞的殘留(MRD),復發機率高。

事實上,TIL免疫細胞治療是直接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擴增分離腫瘤微環境中的TIL細胞。由於癌細胞往往會攜帶像面具一樣的蛋白,使得免疫系統分不清敵我,變成了旁觀者。

TIL細胞製備過程針對切除的腫瘤,通過特殊培養方法把這些有特異性的淋巴細胞擴增培養,大量回輸給病人。在文獻上顯示,可以阻止癌細胞復發和轉移。面對困難重重的實體腫瘤,反而是TIL治療的強項。有關TIL治療實體癌的大型臨床試驗在國外大型臨床試驗仍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包括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以及卵巢癌等。

天明製藥以實質投入免疫細胞治療癌症與術後中醫回診照護需求、回饋以病患與家屬的相互需要,互助互惠的良性醫療照護循環,造福更多人群,與提供專業的便利性。(本文由天明製藥提供)

看見台灣生醫產業高峰會 11月19日線上直播

04:102021-10-23 工商時報 黃志方

工商時報與台茂奈米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龍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之「2021看見台灣生醫與健康產業創新發展高峰會」,將邀請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邀請中)擔任致詞貴賓。本次峰會精采可期11月19日(五)下午1點30分於時報大樓會議室舉辦,活動全程以線上直播進行,完全免費,活動網址為https://bit.ly/2YHCPmH歡迎對生醫與健康有興趣名眾準時上網收看。

生醫與健康產業為強國之法,工商時報自2015年至今已連續7年舉辦生技業論壇,邀請產、官、學代表蒞臨分享成功關鍵與國際趨勢,對台灣生醫與健康產業跨域整合帶動產業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提出建議。本次論壇分專題報告暨座談兩階段,第一階段為專題報告分別由國立中興大學前副校長及名譽教授鄭政峯博士分享「科學中藥及中草藥的植栽探討」、龍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幸紅分享「探討後疫時期~疫苗效價檢測與應用」、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伯綸分享「精準抗癌與台灣細胞治療在製藥產業推動優勢」。

第二階段座談由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科技應用研究所所長黃兆仁主持,分別邀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組長林建良(邀請中)、台茂奈米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冬霧、龍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永嘉、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伯綸、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KPMG安侯建業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寇惠植等專家學者,共同就「看見台灣生醫與健康產業大未來邁向國際競爭力」方向來探討。

討論主題一:如何提升台灣整體生醫健康產業的總產值及整體競爭力?目前台灣整體生醫健康的機會與挑戰有那些課題呢?主題二:在面對競爭激烈的生醫健康市場,如何找到台灣及海外的生技健康利基市場,完成研發技術與市場國際化?主題三:產官學研界如何協力建構具前瞻性的合作平台,組成台灣生技健康國家隊,打出國際名號?

今(110)年9月9日行政院通過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將相關產促租稅優惠再延十年至民國120年底,契合台灣生醫產業環境之發展,為我國生技醫藥產業挹注創新能量,除發展「跨領域整合」的新型態醫療發展模式外,更為因應全球生技醫藥供應鏈斷鏈之風險,同時調整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方向,由研發朝向研發與製造並重,希能協助扶植台灣生醫產業,加速媒合台灣生醫與產業整合的生態系。

(時報資訊)

天明製藥結盟精準生技 打造全新細胞製備中心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929 10:33:34)天明製藥(6659)與精準生技策略聯盟合作,斥資上億新台幣打造全新細胞製備場所-「天明精準細胞製備中心」,擴大產能與醫療能量。

該中心內設有多個模組的GTP實驗室和細胞組織凍存室,將依據不同免疫細胞和幹細胞藥物開發屬性,中心生產線產能每月初估可生產320劑細胞製劑, 提供完整的品質系統包括:病人篩選與檢驗、人體細胞組織物之採集、處理、貯存、標示、包裝及配送等過程,以求達到符合法規之安全性、穩定性、品質一致性和有效性等目標。

除此之外亦建立符合ISO17025之「天明精準檢測實驗室」,新購全自動化儀器將提升細胞產品檢驗之效能,除提供病患最佳和最即時細胞製劑之品質檢驗外亦可提供符合FDA要求之服務台灣地區其他細胞製劑之相關檢驗服務。

天明製藥董事長王伯綸表示,台灣在2018年通過《特管辦法》讓產業能有法規依循進行發展,天明製藥與此同時跨足細胞產業 , 之後於去年獲得TFDA IND核准自體免疫細胞製劑NK+NKT臨床試驗應用在非小細胞癌第三期。

他認為,精準生技董事長葉明功過去無論是製劑的技術授權與GTP查驗輔導俱備豐沛的經驗,兩間公司均為國內少數同時具備開發自體、異體免疫細胞新藥技術,期盼雙方合作發揮研發力,結合既有專利製備技術,將可提供醫療院所最恰當的製劑製品選擇。

天明製藥與精準生技強強合作,正積極與各大醫院進行細胞治療技術合作申請特管法,目前除與台北中山醫院合作開設再生醫學(細胞治療)中心外,已合作接洽申請送件醫療院所包括:台中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台中光田綜合醫院、台中童綜合醫院、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台北中山醫院及桃園聯新國際醫院等陸續銜接北中南醫療院所合作收案服務造福國人。

精準生技細胞療法 摘創新技術金獎 精準生技以突破性研發「異體自然殺手細胞(PB103)」應用於癌症治療方案,成為臺灣首例獲得TFDA IND核准之異體NK免疫細胞臨床試驗,加上獨有自主開發之高純度體外擴增NK(自然殺手)細胞專利技術,具競爭優勢,獲評審大力肯定,拿下2021臺北生技獎 「創新技術獎」金獎。目前精準生技正規劃跨國臨床合作,期望帶動細胞療法成為亞太區癌症醫療領域主流之一。

「臺北生技獎」素有「生技奧斯卡獎」的美譽,是全國唯一由公部門主導,辦理專屬生技醫藥領域獎項。精準生技在生技技術、財務、智財三大領域獲審查委員青睞,也被認為是台灣細胞治療公司優等生,拿下金獎最高榮譽。

精準生技公司是由董事長、同時也是前食藥署署長葉明功創辦。他以本身在細胞、法規、國際布局的專業,招募國內外專家學者於2017年12月成立公司,是一家是專長於免疫細胞療法並結合CRO顧問服務的新創公司,除致力於開發新一代細胞療法來對抗癌症和新興傳染病外,也輔導符合GTP規範細胞製劑生產和代辦查驗登記事項,不僅奠定臨床科研領,也創造精準生技每年均營收獲利模式。國內也有多家從事細胞治療的知名生技業者,所建立的細胞製備廠,是由精準生技技術指導,在國內細胞治療產業界具有實力。

葉明功表示,精準生技的NK╱NKT免疫療法產品PB101-103系列已獲得臺灣政府的許可,並獲得FDA╱IND和GTP的批准。旗下的免疫細胞製劑PB101(得過國家品質獎)已通過臨床I期(適用於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這次參賽獲獎產品PB103為台灣第一例異體NK免疫細胞臨床試驗,通過I和IIa期(適用於肺癌患者的合併標準療法),並獲得經濟部A+創新淬鍊計畫支持正執行治療臨床中;另CIK細胞治療自費項目於今年4月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合作的特管辦法二案經衛福部允許臨床患者使用。

葉明功指出,PB103活細胞製劑採用精準生技自主開發之高純度體外擴增NK (自然殺手)細胞專利,具有簡易採自周邊血單核球細胞不需經磁珠純化等易破壞細胞特性之傳統方法優勢,獨特創新製程工藝和專利配方且符合GMP法規之試劑耗材,在體外擴增達上萬倍NK細胞,存活率高於95%,具活性(CD16╱CD314雙陽性)NK細胞超過90%,對癌細胞之毒殺效果超過80%等特色,他認為是獨步全球的技術。

葉明功進一步表示,此項自有專利技術不受制於國外原廠,而且為非血清培養-低感染風險,專利培養液獨家供應細胞治療未來市場,能優化98~99%之NK╱NKT細胞量,讓價格更具競爭力,成為精準生技走向國際擴大市場規模的重要武器。

也因這項技術的優勢,精準生技公司於今年並通過香港科學園區入園審核,將與港大合作打造亞太第一座ATMP符合PIC╱S GMP法規之細胞製劑製備工廠,未來將在此細胞工廠製備PB103異體NK細胞製劑執行跨國多中心大型臨床試驗,為進軍國際市場展開布局。

【公告】天明製藥 2021年8月合併營收7248.7萬元 年增23.91%

日期: 2021 年 09 月 08日

公開發行公司:天明製藥 (6659)

單位:仟元

【公告】澄清有不明人士冒用天明製藥及重要子公司領先奈米製藥生技(股)公司名義兜售天明製藥之子公司「領先奈米公司」股票。

日 期:2021年03月11日

公司名稱:天明製藥 (6659)

主 旨:澄清有不明人士冒用天明製藥及重要子公司領先奈米製藥生技(股)公司名義兜售天明製藥之子公司「領先奈米公司」股票。

發言人:張文昌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110/03/11

2.發生緣由:近來發現有不明人士冒用本公司及子公司領先奈米製藥生技(股)

公司(下稱「領先奈米公司」)名義兜售本公司之子公司「領先奈米公司」的

股票,已嚴重影響本公司及子公司領先奈米公司商譽。本公司特此聲明,本

公司及領先奈米公司目前並未委託金融機構、坊間投顧或證券公司,或任何

第三人在外代為兜售「領先奈米公司」的股票,領先奈米公司近期也未辦理

任何增資或募資,本公司及子公司領先奈米公司與上述不明人士之行為並無

任何關聯,特此說明。

為防止不肖人士假藉本公司及子公司領先奈米公司名義於海內外進行不法行

為,懇請投資人務必謹慎小心,辨明來路不明之投資邀約,請勿輕率投資或

匯出資金,以免權益受損。

3.因應措施:發佈重大訊息,澄清說明。

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天明製藥 投入免疫細胞療法

中藥優良製造廠翹首,以「科學中藥、一條根」等產品,聞名中醫界及華人圈的天明製藥(6659),已於2018接軌到全世界抗癌新技術-免疫細胞治療,積極申請新藥開發(IND),希望早日透過人體臨床試驗,掌握時機造福癌症病人及家庭,成為今年亞洲生技大展的一大亮點。

天明製藥董事長王伯綸表示,會選擇進入「免疫細胞治療」領域,而不是進入「免疫藥物治療」領域的原因有二:除了天明製藥不願意只是成為大藥廠的華人世界經銷商外,更希望藉由天明製藥的研發力,在經一連串的整併結合匯聚人才後,已具備足夠的能力,來響應政府5+2的領頭產業-生技。

由於政府在2018年9月6日,宣布「特管法」施行,成為全球第二個將免疫細胞治療,列為常規醫療的國家,開闢了第一管道(新藥研發)以外的第二管道(新技術使用),造福台灣人民在癌症治療的新里程碑。天明製藥早已走在新藥研發的第一管道,未來,也將依特管法,走進與不同醫院合作的第二管道,希望雙管齊下,照顧國人健康。

天明製藥除在台灣已服務2,705家中醫診所、2,316家合作藥局,市場覆蓋率逾60%,並與大陸九州通醫藥集團(股票代號600998)合資,於2017年由台灣天明控股了大陸「湖北香連藥業」,同年8月天明製藥於台灣公開發行(IPO)成功(股票代號6659),是全台唯一控股大陸的中藥廠;在兩岸擁有3家GMP優良中藥製藥廠、1家醫療器械廠、1家化妝品廠以及3家保健食品廠,加上大陸內地22省市自有營銷通路,已實質建立起兩岸醫藥資源整合及跨境電商等強力優勢平台。天明製藥集團瞄準中國大陸即將高速成長的細胞治療市場,在大陸細胞治療法規上路前先行卡位。

天明製藥集團在加上合資方九州通醫藥通路資源後,以台灣及大陸營銷平台優勢執行業務整合,將癌症病患轉介至專業的細胞治療,療程結束後,再回到基層醫療,接受當地中西醫醫療院所的後續追蹤與持續照護,以患者治療需求的相互轉介,互助互惠的良性醫療照護循環,除讓兩岸癌症病患獲得最佳健康照護,更增加集團營收與獲利。

天明製藥的免疫細胞治療,同時含有NK cell(自然殺手細胞)、NKT cell(自然殺手胸腺細胞)、T cell(胸腺細胞),並以具有創造「不同細胞比例」針對不同免疫狀況的病人,客製化細胞製劑,整併授權後的技術,除一般特管法的自體使用技術,更有異體使用的專利及能力。

王伯綸表示,一但通過政府審核的臨床試驗申請案,他將規劃IND法定的「附屬治療計劃」與醫院合作,雙管齊下,爭取予以整個療程的合理價格的提供。

 

109年「新創事業獎、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暨小巨人獎」 聯合頒獎典禮

10:292020/11/18 中時 曾彥維

由經濟部主辦的「第19屆新創事業獎、第27屆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暨第23屆小巨人獎」聯合頒獎典禮,於11月17日(星期二)下午5時,假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2樓201室舉行。今(109)年度共有16家新創企業獲選新創事業獎、35件創新標的獲得創新研究獎及15家外銷績優企業獲頒小巨人獎,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親自為66家優秀得獎企業頒獎並加油打氣。

臺灣的創新實力備受國際肯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臺灣位居世界競爭力亞太國家第三名,會中王美花部長提到「臺灣的中小企業有著極高的彈性,兼具日本企業的認真及美國企業的創新精神」,綜合的優點讓臺灣企業在國際上成為非常值得信賴的夥伴。

「新創事業獎」16家得獎企業來自科技、傳統、知識服務及微型企業產業,例如獲獎企業中,竹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優化半導體無塵室,提供AI智慧化操控及物聯網大數據軟硬體整合方案;台灣百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物材料開發氣體感測器,應用於各種產業的環境安全或產品品質管理;耀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全球第一個「智能外掛式瓦斯爐自動關閉裝置」,結合雲端數據及遠端操控服務監控家用瓦斯使用情形,將AIoT延伸到家庭生活領域。

「創新研究獎」35件獲獎標的涵蓋資訊與電子類、機械與自動化類、材料與生技類、服務類及綜合類,除傳統製造再升級外,更結合創新科技技術。人工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建構創新的「Qbi AI 智能客服平臺」,協助經濟部「1988紓困振興專線」及衛福部中央健保署推出「智能客服機器人」,提供24小時防疫及紓困振興諮詢服務,展現科技客服國家隊之實力;精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工業4.0概念開發出優良實用的高精密度中型機,具備高效能、高節能、智慧聯網、自動化等機能,符合歐洲安全規範,通過TUV CE認證;醫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用核心技術「光學定位與導航技術」研發而成的外科手術用導航系統,範圍涵蓋神經外科、整形外科以及耳鼻喉科,輔助醫師於手術時進行導航,利用微創減少臨床手術風險,提高安全性。

「小巨人獎」15家得獎企業產業涵蓋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金屬製造、汽車底盤零件、手工具製造、自動控制、積木製造、保健研發及基因檢測服務等。力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氣動釘槍、氣動板手等氣動工具,外銷北美、歐洲地區,並提供客製化生產,國外客戶穩定,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川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車用絞盤、捲揚機及吊車等製造及銷售,獲得多項國內外專利,產品外銷5大洲、超過60個國家。

各得獎企業致力於其專業領域,重視創新研發與自我突破,且重視國際布局,敏銳掌握市場機會。今日的表現,值得我國中小企業相互勉勵學習,共同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得獎企業名單如下:

第19屆新創事業獎(16家)

科技產業組:炳碩生醫(股)公司、竹陞科技(股)公司;

傳統產業組:路易莎職人咖啡(股)公司、盧貝思(股)公司;

知識服務業組:耀主科技(股)公司、光禾感知科技(股)公 司、錫德斯生醫科技(股)公司、洽吧智能(股) 公司;

微型企業組:膜淨材料(股)公司、世創生物科技(股)公司、 春發成實業有限公司、絢麗光電(股)公司、昌 泰科醫(股)公司;

評審特別獎:台灣百應生物科技(股)公司、八結國際(股) 公司、芙彤園(股)公司。

第27屆創新研究獎(35家)

人工智能(股)公司、上暘光學(股)公司、

大愛感恩科技(股)公司、天明製藥(股)公司、

卉橙科技有限公司、印能科技(股)公司、

宇騫數位科技有限公司、年弘磁電工業(股)公司、

利佳精密科技(股)公司、貝克生醫(股)公司、

那米亞發酵(股)公司、拓連科技(股)公司、

知微科技(股)公司、奕智鏈結科技(股)公司、

破冰者國際(股)公司、國泰皮革工業(股)公司、

清展科技(股)公司、清豐企業(股)公司、

傑智環境科技(股)公司、創意興業有限公司、

晶達光電(股)公司、翔宣富企業有限公司、

華彩塗料實業(股)公司、集雅科技(股)公司、

達勝科技(股)公司、精呈科技(股)公司、

寬豐工業(股)公司、德廣數位設計有限公司、

歐思佛生物科技(股)公司、歐權科技(股)公司、

翰坤五金機械有限公司、邁雅設計有限公司、

薩摩亞商富甲一方餐飲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豐趣科技(股)公司、醫百科技(股)公司。

第23屆小巨人獎(15家)

力偕實業(股)公司、川方企業(股)公司、

印能科技(股)公司、成大精機工業(股)公司、

亞信電子(股)公司、昌旺汽材工業(股)公司、

流亞科技(股)公司、逢興生物科技(股)公司、

勞朋企業有限公司、智高實業(股)公司、

碩奇科技(股)公司、慧智基因(股)公司、

龍進自動機械(股)公司、耀穎光電(股)公司、

鑫創電子(股)公司。

(中時 )

屏東好就業9/26隆重登場 釋逾200個職缺

18:522020/09/25 工商 林憲祥

屏東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訂於9月26日(星期六)上午9時00分至12時30分於屏東酒廠(屏東縣內埔鄉建國路34號)辦理屏東好就業現場徵才活動,邀請轄區內15家廠商於現場徵才,提供200個以上職缺。

這次活動邀請超過15家以上知名企業參與,包括元晶太陽能科技、順成鋼鐵、鈺陞興業、城夆預拌混泥土、南部化成、屏東汽車客運、薇風精品三商家購-美廉社、祥源興機械、申豐特用應材、銘榮元實業、旺全國際企業、遠東藍藻工業、環拓科技、如記食品、發發發、強匠冷凍食品及南台灣具規模的飯店櫻花蝦金品大飯店、華友聯休憩事業、以及鼎基先進材料、天明製藥、臺灣農林、太子保全等,釋出超過200個以上的工作機會,徵才職務內容有:包含主管級職務及各類技術專員/工程師、司機、品管、飯店服務員、作業員、營建工程等各類職缺。

另,因應畢業季節及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漸趨和緩,就業市場逐步復甦之際,本次現場徵才活動結合勞動部之「青年就業獎勵計畫」,提供108學年度應屆畢業15~29歲青年最高3萬元就業獎勵,鼓勵社會新鮮人積極尋職並穩定就業。應屆畢業青年凡109年9月30日前加保者至線上登錄,連續受僱於同一雇主滿90日,一次發給2萬元就業獎勵金;如持續受僱於同一雇主滿180日,再加發1萬元,合計最高發給3萬元。歡迎應屆畢業青年,儘速到「台灣就業通網站」專區,查詢相關資訊及線上登錄參加。

(詳情請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就業相關補助網址查詢:https://www.wda.gov.tw/cp.aspx?n=A25A31DE8D66F1C6&s=7C1D1FD6FD150BF5)或勞動力發展署24小時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777888。此外也提醒民眾,如有發燒症狀者,建請在家中自我健康管理並暫勿參與本活動,針對前述無法參加者若對本次活動職缺有興趣,可於活動後3日內將履歷資料郵寄至縣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屏東市自由路17號),縣府將主動將履歷資料送至廠商處,在此為預防第二波疫情再度發生,請參與民眾戴口罩做好自我防疫。

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表示,為滿足縣民求職安全及保障勞工、勞動權益等多方面需求,活動現場也邀請到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屏東就業中心、勞工保險局屏東辦事處、屏東縣榮民服務處、原住民族委員會屏東區就業服務中心、本府衛生局、屏東縣政府財稅局等為民眾提供整合性諮詢服務,有求職、轉職需求之民眾,積極把握與廠商直接面對面的絕佳機會,一展你的職能與熱忱,前往現場應徵,一同來尋找滿意的工作!

相關資訊請來電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就業服務專線(08-7534984),或上屏東縣政府全球資訊網、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以及勞動部台灣就業通網站查詢。

(工商 )

【公告】天明製藥 2020年8月合併營收5849.8萬元 年增37.27%

日期: 2020 年 09 月 10日

公開發行公司:天明製藥 (6659)

單位:仟元

【公告】天明製藥 2020年6月合併營收5435.6萬元 年增-0.09%

日期: 2020 年 07 月 09日

公開發行公司:天明製藥 (6659)

單位:仟元

天明製藥 醫產檢銷一貫化服務
天明製藥(6659)其集團內擁有兩岸3家GMP優良中藥製藥廠,包括屏東農科觀光藥廠、台南官田廠、湖北利川香連廠,是目前唯一同時擁有研發、檢驗、製藥、銷售、醫療軟體等,醫、產、檢、銷一貫化的中醫藥集團企業。
該集團自成立以來,致力於中醫藥產業發展,先後建立自營兩岸藥品通路、外銷海外、中醫醫療整合管理軟體開發及食品、藥品、化妝品、標準檢驗實驗室等。率先業界通過GMP、QS認證、HACCP、ISO9001:2008品質認證、TAF認證ISO/ICE17025:2005實驗室、回教清真HALAL認證及日本厚生勞動省-醫藥品外國製造業者認定證。
製藥擁有台灣1,800多張及大陸30多張藥品製造許可證,產品包括單方及複方濃縮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膏、丹、丸、散)、保健食品、美妝品等。兩岸知名產品有金門一條根、科專牛樟芝、香連片、黃連膠囊、枇杷膏及蔘茸藥酒等。

除了各項的科學中藥產品、OTC藥品、外用一條根傷科藥品及一般機能性食品外,並涵蓋許多民生照護需求,近年來積極於海外市場,透過國際貿易的活動,除推廣中醫藥的價值,更進一步增加產品出口銷售。
天明製藥集團目前為台灣最大的中醫藥集團,製程先進,產能批次量大,產品品項齊全,藥品均一及穩定性高,經濟效益高。擁有專業的研發人才研發中草藥新藥,不斷的開發新的中醫藥產品,以維護國人的健康。
天明製藥去年在台灣辦理公開發行(IPO)成功(股票代號:6659),與九州通集團(股票代號600998)合資,由台灣天明控股大陸「湖北香連藥業有限責任公司(GMP製藥廠、醫療器械廠及QS食品廠)」,建立起兩岸中醫藥整合及跨境電商,兩岸資源直接整合,創造優勢中醫藥平台。並秉持著「正心正念」與「存正心、做好藥、行好事」的理念來做好濟世救人的志業。

南臺科大、天明製藥 攜手產學研發
南臺科大與天明製藥公司,於昨(5日)舉辦「簽約暨聯合研發中心設立」記者會,天明製藥王伯綸董事長及經營團隊皆出席參與,本次簽訂之「產學暨技術授權」合作金額共超過600萬元,將以南臺科大「生技產品試量產暨產品功能性評估技術研發中心」作為天明製藥之保健素材研發基地,將已完成試量產之高優質保健素材,直接導入天明製藥已花費超過2,000萬元所建置之生產工廠,共同開發安心、高品質之保健食品。
南臺科大「生技產品試量產暨產品功能性評估技術研發中心」,已花費將近億元,建立了試量產工廠及關鍵技術平台,所建置之噸級發酵試量產工廠,提供生技製程產品試量產製程開發,包括發酵槽放大(5L至1000L)、分離純化、冷凍乾燥、噴霧造粒、膠囊填充、300L超音波萃取濃縮機等完整試量產生產線測試,提供生技相關業者技術支援,往持續深耕的目標邁進。
戴謙校長表示,此次合作的重點就是徹底發揮「生技產品試量產暨產品功能性評估技術研發中心」功能,將已完成試量產製程之技術與優質素材,無縫接軌至天明製藥之生產工廠,除可縮短公司的早期研發與保健素材標的之探尋成本外,透過雙方合作,更可在共同設立之研發平台上,加速高優質、品質穩定保健產品之推陳出新。

天明製藥 中醫藥業優良典範
天明製藥集團為台灣唯一擁有檢驗、製藥、銷售、醫療軟體、臨床診所等一貫化的中醫藥集團。天明集團致力於中醫藥產業發展,秉持「傳統中藥良方、結合現代科學、發揮治病養生療效」的誠信製藥理念,具備衛生福利部許可的23種中藥劑型之生產能力,並擁有1,828張中藥製藥許可證,其數量在國內名列前茅堪稱業界之最。
天明製藥集團在台灣擁有三間GMP中藥製藥廠,堅持根留台灣,深植MIT品牌行銷海內外,產品已銷售至歐洲、東南亞、中國、港澳、美洲等地。
其中,天明製藥位於國家級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內之屏東農科廠具有萬坪空間,具備完整ODM服務功能,集GMP中藥製藥廠(為全國產能最大的科學中藥製藥廠)、衛福部TFDA及TAF(ISO17025)認證與ISO9001品質認證的藥物、食品、化妝品標準檢驗實驗室和科學中藥博覽館。今年度更建構化妝品廠與牛樟芝子實體培養廠等區塊,提供最先進的製藥技術與完整的客製化服務。
天明製藥除自有的濃縮科學中藥產品行銷海內外,也製造329許榮助寶肝丸、阿桐伯膀胱丸、金門一條根、忠山女寶湯、大清同仁堂周公百歲酒、百仙蔘茸藥酒等知名品牌產品。
天明製藥集團持續不斷的投入研發,今年推出以漢方自然平衡的理論精髓,融合西方草本萃取,結合現代生物科技研製的「菘藍植萃精華霜」及「天明抗痘青春.凝露」等產品,讓您簡單使用無負擔,輕鬆生活好簡單。
菘藍植萃精華霜具保濕、舒緩、滋潤、調理肌膚等功效,以蘇格蘭稱為「上帝賜予禮物」的菘藍,加上全世界專家公認最好的加拿大冰河泥、阿爾卑斯山溫泉活水、法國普羅旺斯薰衣草等為主要原料,並融入最佳穿皮吸收技術(濃度與粒徑黃金比例),增加皮膚吸收率。
天明抗痘青春.凝露則以高貴中草藥精華經過精萃後加上薰衣草精油,秉持傳統中藥自然平衡的理論,融合現代化生物科技,打造出專業漢方產品,尤其漢方草本提取液高效滲透肌膚裡面,並將多餘油脂及汙垢吸附分解,暢通毛孔,還原健康無暇美肌。

公司簡介
本公司本著「丹膏丸散無人見,遵心製藥天地知,各位同仁一致心,製藥濟世病消除」的經營理念,力求科學中藥之再進步與維護全民的健康而努力。因此以提升傳統中藥之醫學地位為己任,對於中藥材泡製、製藥技術、藥理研究、藥效評估的定位等方面,均投下龐大的資金與人力,不斷研究發展,期使傳統中藥能早日邁入現代化,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81002274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TI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096年10月26日 發文號0963297122變更名稱 (前名稱:忠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TI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資本總額(元) 1,0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858,830,09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85,883,009
代表人姓名 王伯綸
公司所在地 新北市新莊區福基里新北大道2段217號13樓
登記機關 經濟部商業司
核准設立日期 059年09月25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10年04月29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F208040  化粧品零售業
F108040  化粧品批發業
F203010  食品什貨、飲料零售業
F208050  乙類成藥零售業
JE01010  租賃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IZ99990  其他工商服務業
F108011  中藥批發業
F108021  西藥批發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218010  資訊軟體零售業
C802051  中藥製造業
F102170  食品什貨批發業
C199990  未分類其他食品製造業
C802100  化粧品製造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F208011  中藥零售業
F208021  西藥零售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A101040  食用菌菇類栽培業
C102010  乳品製造業
C103050  罐頭、冷凍、脫水及醃漬食品製造業
C104010  糖果製造業
C104020  烘焙炊蒸食品製造業
C106010  製粉業
C109010  調味品製造業
C110010  飲料製造業
C111010  製茶業
C113020  酒類半成品製造業
C199040  豆類加工食品製造業
F102030  菸酒批發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D101040  非屬公用之發電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F102180  酒精批發業
F203030  酒精零售業
F213040  精密儀器零售業
J101050  環境檢測服務業
IC01010  藥品檢驗業
IZ09010  管理系統驗證業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王伯綸 5,154,679
0002 董事 辰杰投資有限公司 173,476
0003 董事 黃文雄 雄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1,333,000
0004 董事 李正星 星旺投資有限公司 30,000
0005 董事 葉明功 慈鎂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428,033
0006 獨立董事 邱振源 20,000
0007 獨立董事 高資承 0
0008 監察人 饒孟友 金門一條根有限公司 1,273,483
0009 監察人 高建勲 976,837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