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揭密太陽能電廠穩定發電的關鍵,太陽光電攜手極現科技、微軟讓電廠巡檢智慧化
內容目錄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在台灣微軟與經濟部技術處共同成立的物聯網卓越中心協助下,引進極現科技4D AIoT無人機智能雲端平台,提高電廠維運效率並降低成本。
隨著淨零碳排議題發酵,綠能發電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其中又以太陽能發電的成長速度最快,根據台電資料 顯示,太陽能是台灣裝置容量與發電量最高的再生能源,而致力於提供太陽能整體解決方案的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不只協助多家企業建置太陽能電廠,更在台灣微軟與經濟部技術處共同成立的物聯網卓越中心協助下,引進微軟新創加速器第二期入選團隊 -極現科技無人機4D AIoT巡檢雲端平台,提高電廠維運服務的效率與降低成本,確保太陽能電廠的發電效率能夠維持在最佳狀態。
太陽能電廠兩大維運痛點:全檢耗時費力、抽檢不夠精確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成軍於2006年,最初從太陽能電池起家,之後跨足到下游太陽能電廠的建置,提供一條龍式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從前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規劃設計、採購、安裝到售後維運服務,也因此累積不少客戶,在全台各地建置超過500案48MW以上太陽能發電系統,iPVita能源管理系統全台管理實績超過3000座電廠,並在日本、大陸等地,都有太陽能電廠建置案例。
雖然在市場上闖出了一番成績,但是電廠新建置完成的驗收作業及每年定期維運檢修服務,卻一直是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在營運上的重大挑戰。「太陽能板多建置在屋頂,光靠人眼無法看出內裂、髒污等故障情況,必須搭配熱顯像儀協助檢測異常,」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董事長羅家慶表示。
但是大型太陽能電廠的面積非常大,單一個電廠至少50-60萬片太陽能板、約莫4-5個中正紀念堂那麼大,如果光靠人力檢測每一片太陽能板,可能三天三夜也做不完,「所以業界目前普遍的作法是抽樣檢測,」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處長蘇育志表示,將電廠劃分成數個區域,每個區域抽取一定數量進行檢測。
抽檢雖然克服了人力和時間的挑戰,卻無法看見落在樣本以外的太陽能板的故障風險,為此太陽光電能源科技不斷嘗試各種作法,直到導入極現科技無人機4D AIoT巡檢雲端平台後,才同時解決全檢耗時費力、抽檢不夠精確的雙重挑戰,由空拍機進行全檢,既省時省力又快速精確。
極現科技以Azure平台打造無人機巡檢方案
極現科技執行長徐偉城進一步說明earthbook無人機4D AIoT巡檢雲端平台的運作模式。極現科技自行研發一套可以控制市面上已量產商用4D無人機智能雲端服務平臺,具備自動規劃航線、設定相機參數、即時回傳資料⋯⋯等功能,倘若是非量產的無人機,則可以透過API介接。
如此一來,無論使用哪一個廠牌的無人機,皆能透過雲端服務平臺事先規劃好飛行航線,根據航線繞行太陽能電廠並拍攝影像,將空拍照片或影像轉化成可以量化的資訊,例如:時間、空間、GPS座標、物件的距離/面積/體積…等,,來訓練AI影像辨識模型,由AI自動檢測太陽能板上是否有異常並標註起來,包含異常及該太陽能板座標位置,以便電廠工程師能夠快速找到有問題的太陽能板,並依據異常狀況做後續維修處理。
為了能夠即時傳輸數據、提高檢修作業效率,極現科技選擇架設在微軟Azure雲平台」徐偉城說,在無人機於天空航行時,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只要登入極現科技earthbook 4D AIoT無人機智能服務平臺,就可以即時看到巡檢資料,並排定維修計劃。
除了運用Azure IoT Hub偵測設備數據,以Azure雲平台龐大的硬體資源縮減資料傳輸時間差,極現科技亦透過GitHub在Azure上打造MLOps架構,讓AI模型可以自主進行再訓練及自動化部署,提高影像辨識的準確度,此外亦使用Azure上各種SaaS服務,優化空拍數據的呈現方式,讓使用者能夠迅速理解掌握異常狀況。
徐偉城指出,之所以選擇架構在Azure雲平台上,主要原因在於微軟有很高的市占率和信任度,不只能協助鏈結有需要的客戶,還能藉助微軟的品牌聲量,補強新創在市場知名度和資源相對不足的困境,加快開拓市場的腳步。
對此,蘇育志亦有相同看法,「當初看到極現科技展示無人機4D AIoT巡檢雲端平台時,對其功能便感到相當驚艷,得知架構在微軟平台上,更加深了太陽光電能源科技的導入信心,」蘇育志說。
三大導入效益:高效率、低成本、高安全
至於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導入極現科技解決方案後的效益,蘇育志認為至少有三點,第一是縮減4倍巡檢作業時間,小型電廠由8小時降到2小時。過往,太陽光電能源科技亦曾自行購置無人機進行巡檢,但只能拍攝影像與初步定位,無法直接取樣與分析,維修工程師在取得無人機所拍攝的影像後,必須截圖以人眼判斷哪一區、哪一塊的太陽能板有異常,之後再次派出無人機至上方取樣照相,但極現科技解決方案只需要飛行一次就能同步完成取樣分析,大幅提高巡檢作業效率。
其次是降低成本。之前,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在進行無人機檢修時,因為原廠提供的航線規劃軟體只有二維角度,空拍機容易迷航,因此必須同時派出2名飛手,一人操控無人機、一人專司定位,而極現科技採用4維角度,並參考現場地形、地區氣候⋯⋯等因子規劃飛行路徑,故只需要1名飛手控制空拍機即就可以。
第三則是提高無人機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性。蘇育志表示,執行空拍任務的飛手,每一位經驗和資歷都不同,如果是資歷較淺的飛手,造成電廠安全風險的機率較高,而極現科技無人機4D AIoT巡檢雲端平台因為可以精準定位、取樣速度又快,減輕飛手的工作負擔,可以降低資淺飛手的飛行風險。
台灣微軟物聯網卓越中心協理周森益博士認為,近年來各國都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但無論是哪一種再生能源,電廠建置後的維運作業,才是能否穩定供電的關鍵,而極現科技導入微軟Azure IoT架構,開發推出earthbook 4D AIoT無人機智能雲端服務平臺解決方案協助再生能源電廠降低維運成本、提高維運效率,將在未來的再生能源商業模式轉型的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
太陽光電BIG SUN 擁有電廠豐富建置經驗
太陽光電BIG SUN歷經12年的深耕,憑藉太陽能電池片起家及自家研發產品,屢屢獲得全球及國家級獎項的殊榮,是太陽能公開發行公司中第一家投入系統建置的興櫃公司。其主力產品iPV Tracker追日系統更擁有全球超過50個國家的專利保護,在全球已達21MW的建置量,預約訂單超過100MW。
另一項產品iPVita電廠管理系統,已經在台灣超過3成以上的市占率,管理全球1,200座、合計超過230MW的電廠。集團有下游電廠建置的豐富經驗,至今已累積超過260場、22MW的屋頂實績,目前更積極的參與政府標案及大型太陽能電廠興建。在政府標案極度重視實績下,大型財團要參與國內大型太陽能標案時,BIG SUN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產業創新-ECSP創新應用 再生能源升級基載電力有譜
04:102023/04/08
工商時報 張秉鳳
2050淨零碳排目標下,RE100成為零碳優質廠商的代名詞,ESG更成為全球普世價值;面對國際燃料價格高漲,核二廠機組除役後的缺電與電價調漲壓力,以及2023年10月歐盟開始課徵碳邊境稅等諸多挑戰,台灣除了減少高碳排的能源與電力使用,積極提升綠色再生能源應用占比之外,善用台灣本土業者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ig Sun)的創新發明兼具便宜、可靠的「ECSP熔鹽儲能蒸氣反應爐」,將會是推動再生能源基載電力化新的解決方案。
根據歐洲儲能協會公告資料,熔鹽儲能的成本只有鋰電池儲能的1/33,然而如此便宜的解決方案卻只能在沙漠地區才能實現,主要原因在於過去這種熔鹽儲能須靠聚光塔或槽式聚光加熱熔鹽,理論上塔式聚光可加熱熔鹽溫度達560度,惟360度的環狀聚光加熱需要非常精準的雙軸太陽跟蹤系統來完成,精度要求達公差0.1度,實際運作上常因聚光不準或跟蹤系統故障而造成效率低落,此外,熔鹽加熱的循環需在高溫下進行,管線內高溫高壓的熔鹽時常造成泵的損壞,加以系統布滿管線,系統的維護保養及運作十分不易。
有鑒於此,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家慶,深入鑽研傳統熔鹽儲能系統運作特性後,透過掌握傳統熔鹽除能系統的優越性,以及系統可改善的空間,成功的創新開發出「ECSP熔鹽儲能蒸氣反應爐」,即將正式進入商品化階段;新發明保留了傳統熔鹽儲能系統的所有優點,同時改進其缺點,讓新系統可以廣泛應用在大多數地區,升級成為可24小時儲能供電的系統,不僅可搭配太陽能發電系統,也可用在離峰儲能的削峰填谷;「這個發明將大幅拓展再生能源的應用範圍,使得再生能源轉化成主要能源的目標將再向前跨進一大步。」羅家慶說。
ECSP熔鹽儲能蒸汽反應爐可將電力95%~98%轉換成高溫熱能,高溫熱能可在1秒以內反應,瞬間轉換為水蒸氣,並於10秒內推動蒸氣渦輪發電機,穩定的供應電力到電網,時間在4小時以上,甚至超過24小時,這是一項革命性的發明,也是劃時代的發明。縱觀全球的火力發電系統幾乎全都採用蒸氣發電,蒸氣發電的來源都是鍋爐,傳統鍋爐危險性高、反應時間長,ECSP完全改善了這些缺點,它的動力輸出速度好比汽車引擎啟動,停機速度也跟汽車引擎停止一樣機動,其動力大小可按需求規劃設計,小至5KW,大至500MW。
以太陽能發電角度來看,ECSP可將太陽能發電從補充能源角色提升至基載電力的境界,若太陽能電站搭配ECSP可提供現有饋線及變電站應用時間拉升到最高可達24小時的全天候運轉,其對於太陽能系統建置量的提升可達4~5倍;ECSP系統劃時代的發明,它不限於太陽能發電場域的應用,離峰電力儲存應用上也可與抽蓄水庫儲能般同樣具有巨大的能量,但卻沒有嚴格的場地限制。ECSP最大的應用在核能儲能,譬如,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投資的第四代核能電站就加入了此項技術。此外,傳統的燃煤火電除役後汰除燃煤鍋爐加入ECSP也可以繼續應用其發電機組及蒸氣回收系統,利用既有的輸配電網便宜又省事,可為淨零碳排再添利器。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指出,創新性的ECSP系統,已獲美國Nasdaq上市公司青睞,目前正受到美國多家Nasdaq上市的SPAC公司邀請合併上市,可能成為繼GOGORO在美國SPAC上市後的另一家台灣新創公司。
由於台灣證券市場規模有限,大型產品及技術服務在美國Nasdaq上市已經成為顯學;以Nasdaq上市的太陽能類股來看,2022年仍處於虧損狀態的第一太陽能公司股價突破200美元大關,本益比可以無限大;另一家同為2006年成立的太陽能逆變器廠商SolarEdge,2016年Nasdaq上市後股價也從10幾美元一路上漲至目前突破300美元大關,其營業利益僅約2.8%;單軸追日廠商Nextracker也上市了,目前市值約46億美元。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全球40個國家173件專利保護iPV追日系統及ECSP先進太陽能儲能產品,一旦在美國SPAC上市後,預估股價表現應不遜於上述幾家公司。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表示,為了保障股東權益,公司將於4月進行股東與合併控股公司簽約輔導,呼籲近期新股東可連絡公司股務秘書,取得相關資訊;由於美國證券主管機關規定67%以上的股東參與就可完成上市,因此,未參加簽約的股東,在開曼控股公司有外資股東加入或與納斯達克SPAC合併上市後將無法參與,短期將只能在台灣未上市市場交易流通。股務蔡秘書聯絡電話:(03)598-0288分機1135。
太陽光電公司以創意「化不可能為可能」
文 張秉鳳 2022.12.22
美國在臺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博士著作,近期由天下文化翻譯出版的新書《艱難的抉擇difficult choice》-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中第22頁特別提及「台灣充滿創意的新創企業,正在設法化不可能為可能」,卜睿哲明白指出這家「以太陽光電板種植咖啡」的新創企業是由董事長羅家慶2006年創立的「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如卜睿哲書中所敘述的,從創意出發的「以太陽光電板種植咖啡」嘗試,面對了不少實際運作執行上的困難,並有來自中央、地方、環保團體的限制、抵制、反對;但可喜的是,「在追日系統底下種植咖啡樹農電共生」,這個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已經成功在雲林落實了,還獲得優良農電共生示範場。羅家慶欣喜地表示。
卜睿哲書中也指出,「太陽光電公司的太陽能跟蹤系統與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的模組搭配,將可增加50%的發電量」;羅家慶認為這是對公司追日系統發電效益的背書,預料對太陽光電公司計劃前往美國納斯達克市場SPAC合併掛牌上市有一定的助益。
羅家慶分析,我們擁有的太陽光電追日系統獨到專利技術及市場利基,一點都不遜色目前在美國證券市場當紅的兩家太陽能公司-SolarEdge及Enphanes Energy,這二家與我們同樣在2006年成立的太陽能公司,都掌握獨特太陽光電逆變器技術,由於在美國上市,在美國市場給予的高本益比以及全球市場投資人加持下,其股價都超過310美元,兩家市值合計超過1.8兆元新台幣。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及低碳供應鏈趨勢,太陽光電公司的商業模式與策略將作重大調整,將利用自家獨到的追日發電系統帶來的高發電效益與高投報回收率,「引進用電大戶成為策略性股東,攜手興建追日大型發電站」,透過大型追日電站超過20%的現金回報率的壓倒性的優勢,以及可掌握低價綠電供應來源,與用電大戶夥伴共創永續雙贏。
2020年太陽光電公司營運逐漸從谷底反彈,估計2023年營運可望明顯轉機,在太陽能電站興建業務、新模組生產線出貨等雙引擎帶動下,營收上看11.8億元,2024年在120MW高效模組順利出貨及太陽能電站共同貢獻下,營收將超過20億元,展望2025年後,「追日型魚電共生、樹電共生、農電共生、污染地整治共生」計畫將獲重大突破,公司樂觀看待未來企業發展前景。
羅家慶透露,目前已有數家半導體大廠洽談策略性合作中,日後一旦順利引進,其計劃性訂單僅一家即高達數百億元新台幣,預計短期內用電大戶策略合作案將有重大進展。
太陽光電 推iPVita雲端監控系統
BIG SUN太陽光電集團(3566)完全自主開發的iPVita太陽能監控系統於日前2015 PV Taiwan展會中正式發表,將為台灣太陽能發電產業帶來嶄新的一頁。
iPVita藉由iPV Box智慧盒進行電廠資料「雙向」傳輸,能在非固定IP模式下,讓使用者在「雲端」iPVita陽光行動平台與遠端控制終端設備連網,即時監視發電量、環境資訊、系統狀況、PR值、故障通報、追蹤派工流程。
一台iPV Box最高可同時整合50項終端設備,並支援至12.5 MW的電廠管理,資料可在雲端伺服器保存30年並能異地即時備援,體積小,隨插即用又省電。
iPVita可自動分析電廠異常點,幫業主快速解決問題,電廠大幅降低維運成本,小型發電系統也負擔得起。也可同步提供免費App,讓使用者在任何智慧行動裝置上能隨時隨地監控管理系統;也提供符合客戶識別風格的客製化頁面服務。未來將朝向支援家用及商用智慧能源管理,結合綠能監控,實現新時代的節能減碳智慧控管。
BIG SUN說,iPVita的推出,讓iPV智慧追日系統進階成物聯設備外,更提升企業轉型成為製造業服務化交出第一張漂亮成績單。
未來在雲端運算與大數據服務,將是企業繼iPV智慧追日系統之後的另一事業主力。
BIG SUN智慧電廠解決方案 綠能發展大契機
台北訊
台灣在能源政策與缺電隱憂互為因果,對於再生能源的發展,一直是政府重要的施政目標之一,太陽能發電的實用性優勢,成為發展綠能的一個最具潛力的解決方案,事實上太陽能光電產業近十年來得到迅速發展機會,先進國家尤其進展神速,截止2016年底,全球太陽能發電裝機總容量已經達到305GW (註:1 Gigawatt=十億瓦),成長幅度扶搖直上,尤其在大陸的太陽能發電的年成長率更是勇冠全球,未來幾年,隨著太陽能產業鏈不斷蓬勃發展,製造成本持續降低之下,隨著太陽能轉換效率的逐步提升,太陽能可望降至和火力發電相等的成本水準。
這次採訪BIG SUN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家慶先生,太陽光電成立於2006年,從太陽能電池起家,2008年後開始涉足到太陽能光電產業的下游電廠的開發,12年的發展過程中,累積在太陽能電池、模組與太陽能追日系統等領域,獲得多項專利,尤其在iPV Tracker追日系統與iPVita太陽能智慧電廠解決方案上,獲得業界的矚目,並乘勝追擊,積極開拓太陽能應用解決方案。
台灣在太陽能電廠的裝設量的增加,根據台電公司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11月底,台灣已建置完成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裝置容量為134.54萬瓩,而且民營太陽能電廠的投資標的仍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青睞,各家電廠為了保持競爭優勢,除了不斷增加電網跟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上著手之外,同步在電廠監控管理系統上的投入不斷水漲船高。
羅家慶指出,目前台灣的太陽能電廠仍以低壓電網傳輸為主,大多是地區性的自發自用,而電廠的併網供電時間愈長愈能彰顯其價值,舉世皆然的終極目標當然都追求24小時供電,才有望逐步取代火力發電,所以太陽能電廠的管理良莠決定最後的勝負,拜物聯網技術與各式各樣的智慧型感測器,以及雲端服務的蓬勃發展之賜,羅家慶自豪的表示,憑藉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與自主研發能力,為了掌握這個重要市場發展的契機,BIG SUN太陽光電開發iPVita智慧電廠監控管理系統。
目前iPVita智慧電廠已經管理超過1,200座的電廠,到2018年底可以管理的電廠發電容量,已經可以到達300MW以上,成為台灣最大的電廠管理服務的供應商,其最為人稱道的效益就是大量節省電廠管理的人力,傳統上需要配置大量的電工耗時查驗的流程,如今交給感測器與雲端服務的大數據分析的功能處理,讓管理團隊可以精簡八成的人力,最重要的是,電廠發電時間因而大幅度成長,讓電廠經營績效快速竄升。
羅家慶不諱言指出,iPV Tracker追日系統與iPVita智慧電廠管理系統,隨然不乏如日本群馬縣赤城山,山頂上所建設的4.4MW的雙軸追日系統的指標性電廠,但是對公司實際營業收入的貢獻約只佔12%,以往太陽光電的主要營收的貢獻仍著重於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設計、生產及銷售,可是下游電廠相關的事業,今年也開始嶄露頭角,新一年的業務回測重於追日系統的重要建案,iPV Tracker專利360度鋼索傳動的特性,一舉增加日照接收與供電時間,目前在日本、台灣與大陸三個地區的市場都有相當的斬獲,展望未來希望在美國、歐洲與東南亞市場上,有更大的企圖心。
未來三年,太陽光電將會把iPV Tracker追日系統的銷量提升到GW級別,並且進一步做到24小時供電的儲能系統的搭配,為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在資本募集策略上,羅家慶強調,目前除了引進如國碩、中美晶等太陽能產業上游重要的策略性夥伴之外,並有計劃的將現有新台幣18.18億元的資本額向上提升,這是因應進軍國際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策略,預計今年上半年,在保障原股東最大權益的先決條件下,積極邀請關鍵技術夥伴一起推動新一輪的增資,朝向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拓展全球太陽能產業的雄心,並對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目標,向前邁開大步。
太陽光電iPV追日系統
太陽光電(Big Sun)能源科技公司(3566)2月9日與矽晶圓大廠中美晶(5483)簽訂iPV追日系統3年獨家經銷合約,Big Sun 將專利的iPV追日系統及iPVSYS智慧監控系統,授權中美晶獨家經銷德國及義大利地區,中美晶計畫3年內在德、義銷售120MW的iPV追日系統。
Big Sun董事長兼iPV追日系統發明人羅家慶指出,他們在盧森堡的3kW示範電站,去年7月起以自家iPVSYS遠端監控系統來監控發電狀況,至今已累積發電1365度(kWh),精準地驗證iPV追日系統在歐洲高緯度地區,仰角40度到90度的大範圍轉動角度,與360度的太陽追蹤帶來高效益的發電能量;面對下雪,也有避雪模式、大雪模式等設計,完美的保護追日系統,讓中美晶一舉簽下3年德、義獨家授權合約。
Big Sun於2012年對外發表子公司上陽能源研發的iPV追日系統後,次年獲得經濟部頒發「國家產業創新獎」,去年接連與世界大廠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公司、深圳英利新能源戰略合作廣受矚目。
「iPV追日系統」已取得全球40國專利許可,歐盟有28個,另有更多專利申請中;它獨家專利的多方位十字軸能360度,仰角可達40至90度,能精準接收太陽日照,在高緯度地區帶來高效益發電外,還有iPVSYS的智慧監控軟體輔助,兼具穩定可靠與經濟實惠的高性價比。據統計,其最大發電量超越固定式3成5以上,單日最高發電量逾8度,是未來太陽能電廠維持高投報率的利器。目前iPV追日系統已有加油站屋頂的商用屋頂型、地面型電站及農業大棚等應用形式。
今年Big Sun子公司上陽能源將複製農業大棚成功經驗,推出「富裕農村」專案,與台灣中南部農民合作,建置50kW太陽能系統,農民僅需負擔一成建置費用,其餘由銀行融資。估計前15年扣除攤提成本與貸款,每年農民可領回約10萬元現金淨利;還款完後,每年約有40萬元發電淨收益,可改善農民生活。
聚焦高效太陽能產品是Big Sun與中美晶共同的理念,羅家慶說,藉由這次合作,不僅能廣伸觸角直接與終端客戶連結,互補結合強化彼此的競爭力,建立完整產業鏈,提供全球客戶全方位的服務,為雙方股東創造更大的利益。
羅家慶表示,戰略整合的時代,即便太陽能同業,仍可互惠互利,共創雙贏。2015年開春Big Sun與中美晶的合作是iPV追日系統跨足歐洲市場的第一步,未來希望全球插旗,讓iPV追日系統更發揚光大。
創新發明帶動太陽能公司巨大「錢」景
文 張秉鳳
Bigsun Energy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九)日股東大會通過授權董事會,辦理二件重大事項,一是前往美國納斯達克與特殊目的併購公司SPAC洽談合併事宜,二是辦理特別股增資,將目前實收股本從新台幣20億元提高到30億元,以強化合併前的自我財務實力。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高層主管表示,美國是創新發明的天堂,除了本身有巨大的市場及全球影響力,對於最新的發明創新都會給予巨大的投資與支持;網路交易平台亞馬遜、阿里巴巴、特斯拉等非常多的世界超級大公司都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包含SPAC特殊目收購公司也是美國上市制度的創新產品。
太陽光電公司董事長羅家慶指出,今年是SPAC爆發的年度;美國納斯達克最新的上市方式SPAC已經超越IPO成為美國最火紅的掛牌方式,完成上市的資金已經超過1700億美元,同時也等待全球的獨角獸企業前往合併上市。「近期通過跟SPAC公司合併成功案例Grab的估值約400億美元最為轟動,這是一家擁有三億會員的東南亞叫車平台,合併後獲得SPAC已募集的45億美元現金。」
羅家慶說,在成立15年的期間,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BigSun Energy)同仁共同創新發明下,共申請了169件全球專利,在跟美國SPAC公司洽談合併前的第三方公正單位鑒價,經國際鑒定公司做競爭力比對分析,其中董事長羅家慶發明的「iPV 追日系統、ECSP電力熱儲能發電系統29件發明專利」最有發展潛力;評鑒為現今全球太陽能公司專利競爭力前四強,估計合併公允價值在新台幣325億元左右,如果依SPAC特異獨行的估價方式估值更可能達到450億元。
全球的電力市場規模高達26兆億度以上,其中80%以上仍屬於一般傳統性排碳及核子能源,從這個角度看,未來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將是相當巨大且具有高度前景的。
羅家慶董事長創新發明的「ECSP結合iPV 追日系統」的估值高度受到關注,設計目標是以形成全球最便宜的太陽能電力24小時供電系統,直接引領巨型的太陽能系統電站從白天的3-5小時發電提升為最大24小時全天候供電的主要能源系統電站;若是此一發明專利能成功應用在廣大的太陽能電站,其有形及無形價值將無可限量。
力拚轉型 太陽光建太陽能電站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公司(3566)因應全球太陽能產業嚴峻的競爭環境,已退出電池片生產製造領域,2019年太陽光將以過去多年在太陽能發電系統所累積的技術成果,作為未來經營的新重心,首先將加大力度興建太陽能電站,重新出發,力求企業轉型,拚出企業的第二春。
在政府綠能政策獎勵支持下,「太陽能電站興建」可說是現今國內投報率佳且長期穩定獲利的投資標的;太陽光公司很早即踏入太陽能電站興建,可謂是太陽能系統業的先行者之一,多年來在台灣已完成四百多場以上的建置經驗;今年企業轉型調整營業重心後,經營團隊將投入最大的心力加快腳步、加緊努力興建太陽能電站,以期未來能在台灣遍地開花,並延展至世界各地。
其次,太陽光目前在「太陽能監控系統」服務在台灣已達450MW的監控量,全台市佔率可說是名列前茅,今年太陽光將加大力度持續推廣此一業務,希望能將管理規模擴大到年收入3千萬元以上,未來太陽光團隊將持續研發推廣、維持競爭力,將「太陽能監控系統」打造成深具前途的營業項目。
專利的「iPV 追日系統」將以授權給國際大型的太陽能公司自行生產製造,以求降低成本擴大市佔率;太陽光指出,目前此一新的戰略布局已有逐步發酵的跡象,目前數個國外大型企業對此方案頗有興趣,正在測試中,如果獲得採用,授權金收益將會非常可觀,這將會是公司能夠快速反敗為勝的重要產品項目之一。
過去太陽光公司在發展「太陽能一地多用」農光共構系統,推動讓台灣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兩層樓的設計,第一層是做農業的發展,第二層是太陽能發電專用,如此既不會浪費土地又能增加在地就業機會,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此一農光系統也種植與養育出有機靈芝、木耳、咖啡、生態鵝等農業生技產品,並以旗下太農生技推廣販售。
公司簡介
太陽光電是由一群專業且熱愛半導體的精英於2006 年所創立。 其成立宗旨在於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並期許成為太陽能產業的領導廠商。
太陽光電的核心事業在於設計、生產及銷售高品質的太陽能電池。 為了保護環境並嘉惠我們的後代子孫,我們以合理的價格, 協助提升全球再生能源的使用。
現今,人類正處於石化原料等傳統能源成本持續上漲之際,伴隨著是世界各國對未來能源危機的發生,憂慮日益加深,也因此,替代性能源及再生能源的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且具急迫性的顯學,並且對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因而日趨增加。根據近年來的評估顯示,在再生能源的選項中,太陽能電力是目前最具實用性且效率最佳的替代能源方案,過去幾年來,其需求更因此以每年 25~30% 的速度增加。
為了抓住市場需求快速成長的機會,太陽光電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 以本身擁有的自製研發能力為基礎,並採用最新一代的生產設備及製程, 已具備將厚度 200μm 的晶圓生產成為太陽能電池之技術。
太陽光電產能於2011年達到150百萬瓦,目標產能 為270百萬瓦產能。
太陽光電全力朝向世界級的太陽 能電池供應商邁進,並且承諾提供具成本 優勢的太陽能解決方案給全球的客戶。
我們深信,在卓越的企業文化,以及持續 開發領先技術的基礎下,太陽光電為全球提供乾淨、自然且價格合理之綠色能源的目標,很快就能實現。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 28318416 |
公司狀況 | 核准設立 |
股權狀況 | 僑外資 |
公司名稱 |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BIG SUN ENERGY TECHNOLOGY INC.) |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 |
資本總額(元) | 5,000,000,000 |
實收資本額(元) | 2,018,195,670 |
每股金額(元) | 10 |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 201,819,567 |
代表人姓名 | 羅家慶 |
公司所在地 | 新竹縣湖口鄉鳳山村新興路458-9號 |
登記機關 | 經濟部商業司 |
核准設立日期 | 095年05月19日 |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 109年08月05日 |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 無 |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 無 |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 |
所營事業資料 | CC01010 發電、輸電、配電機械製造業 CC01080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CC01090 電池製造業 D401010 熱能供應業 E601010 電器承裝業 E603090 照明設備安裝工程業 E801030 室內輕鋼架工程業 EZ99990 其他工程業 F113010 機械批發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113110 電池批發業 F213110 電池零售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219010 電子材料零售業 F213080 機械器具零售業 F213040 精密儀器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JE01010 租賃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
董監事持股
序號 | 職稱 | 姓名 | 所代表法人 | 持有股份數(股) |
---|---|---|---|---|
0001 | 董事長 | 羅家慶 | 15,260,564 | |
0002 | 董事 | 缺額 | ||
0003 | 董事 | 朱欽賢 | 3,915,000 | |
0004 | 董事 | 威富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4,000,000 | |
0005 | 董事 | 陳秉揚 | 7,369,843 | |
0006 | 董事 | 羅加添 | 1,269,782 | |
0007 | 董事 | 太陽創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 704,481 | |
0008 | 獨立董事 | 缺額 | ||
0009 | 獨立董事 | 缺額 | ||
0010 | 監察人 | 尚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 933,944 | |
0011 | 監察人 | 彭元振 | 1,247,837 | |
0012 | 監察人 | 鄒宓富 | 283,553 | |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