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捷生物醫學股價行情討論-好創業可以拯救蒼生!威捷生醫以智慧影像辨識提升肺結核篩檢準確率

想要威捷生物醫學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台灣之星攜手威捷生物醫學 靠5G、AI朝精準醫療邁進

葉立斌 報導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隨著大數據及AI的快速發展,智慧醫療及精準醫療已成為全球醫療發展的主流趨勢,加上近年5G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全球智慧醫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之下,預估2025年,整體規模將達到2,760億美元。台灣之星看準智慧醫療趨勢及高度的發展潛力、積極布局,截至目前已相繼攜手包含緯謙科技、昌泰科醫等企業夥伴緊密合作,帶動相關用戶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高達4成、相關營收年增幅更達203%。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導致肺結核患者無法獲得醫療照護,導致全球肺結核病例10年來首度激增,其中,與其他病症(如癌症)相比,肺結核具傳染性,目前仍為備受全球關注的重點病症,有鑑於此,台灣之星在16日宣佈智慧醫療領域再添新夥伴,攜手長期致力推動肺結核偵測與篩檢、專業醫學顯微影像辨識與疾病偵測研發專家的「威捷生物醫學」共同合作、布局。

肺結核自動掃描片 提高肺結核檢測率

威捷生物醫學長期以來秉持用新創技術解決臨床問題為目標,透過智慧影像辨識系統,結合臨床醫學知識及大數據AI資料庫,成功開發出肺結核自動掃描片,解決長期以來鏡檢的人力負擔,提升醫療檢驗品質與準確率,率先搶進高準確率的肺結核檢測市場;相信未來再結合台灣之星穩定的5G網路服務及5G企業合作「3E模式」:Engage接軌、Empower賦能、Earn商轉的優勢及價值,將有助於完成顯微鏡檢驗自動化最後一哩路,朝向精準醫療新時代邁進。

透過5G解決速率問題 讓智慧醫療大量走進各層面

台灣之星表示,企業跨足包含智慧場域、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能源、智慧製造、智慧家庭、智慧教育與辦公等超過24個產業領域、目前已有超過300家的合作夥伴。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醫療產業都面臨更多挑戰,5G技術的發展解決了智慧醫療傳輸延遲、頻寬不足、裝置連結有限等問題,讓原本停留在電子化與行動化的智慧醫療應用將能大量走進臨床、居家與照護等不同場域。「未來我們也將持續佈局,為企業夥伴提供標準化數據的5G解決方案,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5G應用服務商共同建構生態系,並朝向企業客戶營收佔比10%、年複合成長率達110%的目標邁進。」威捷生物醫學董事長林裕森表示:「過去肺結核篩檢的檢驗量大,造成偽陰性結果多,痛失結核病預防的黃金時間,因此,我們致力發展創新智慧醫療技術解決臨床問題、提升臨床檢驗準確率,將AI影像辨識技術結合雲端大數據分析運用於結核病篩檢,不但大幅提高檢驗準確率更能解決醫護人員資源短缺問題。隨著進入5G時代,我們更積極布局智慧醫療版圖,但智慧醫療領域除了仰賴各種醫療裝置與設備的硬體創新技術外,更需要穩定可靠的5G網路架構及傳輸能力將資料帶到伺服器或雲端,我們看準台灣之星為企業客戶提供的客製化5G企業連網解決方案,期盼全面提升我們的智慧醫療事業體的效能,共同開創智慧醫療新模式。」

好創業可以拯救蒼生!威捷生醫以智慧影像辨識提升肺結核篩檢準確率

有別於一般教授散發出的距離感和肅穆的言談方式,高雄師範大學教學背景的林裕森博士領軍、邀集校友一同於運用AI等機器學習技術戮力達陣,希望透過科技方法,翻轉醫療界的保守思維,進一步解決全球性傳染病問題。

I辨識讓智慧醫療再創新紀錄

威捷生醫以新創技術解決臨床問題為主要目標,致力於醫療器材創新研發,核心技術發展以影像辨識技術為延伸,再藉由臨床醫學知識助攻,期望透過智慧醫療技術,率先搶進高準確率的肺結核檢測市場。

為提升臨床檢驗準確率,林裕森帶領團隊打造全自動化檢測儀器及生物體之影像辨識系統,以肺結核的偵測與篩檢為主攻市場。之所以選擇肺結核作為首攻目標,是由於與其他病症(如癌症)相比,肺結核具傳染性,且直至2019年,結核病仍為全球性備受關注的議題,目前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尤以大陸、印度跟非洲等國家蔚為嚴重。

對此,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衛生組織)一直以來注入高度關注,由肺結核篩檢所投注防治經費自2016年的80億美金,至2020年撥款攀升至130億美金便可明顯得知。

肺結核並非「窮人」、「鄉下」的專利

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定義,結核病好發於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例: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而在臺灣比較常見的肺外結核是淋巴結核及骨結核,其次為結核性腦膜炎。

值得一提的是,具傳染特性的肺結核,不一定僅出現於鄉村,城市也極有可能感染,呈現「窮人的疾病、但由有錢人買單」的狀態。然而,肺結核並非運用金錢即可解決的問題,隱藏在背後的是:多半地方醫檢專業人力稀缺、病人檢體必須送至大城市才能做篩檢,同時,篩檢的成果準確度極低,成為整體防治工作最大痛點。 因此,威捷生醫將AI影像辨識技術結運用於核病篩檢,透過顯微鏡自動系統、多重波盤、自動連續對焦AUTO CON肺結核菌抗酸染色偵測等技術,為根本性的防治發揮最大價值。

將AI帶入醫界,躍上雲端的大數據分析

威捷生醫欲以顯微鏡自動判讀系統,取代目前檢測效果較佳的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檢驗法。過去要進行肺結核篩檢,若不想花費高額檢測費,就僅能倚靠醫檢人員透過唾液取樣,以高度重複的動作進行陰陽性判讀。此種做法不但耗時費力,準確率也極低。林裕森解釋:「一名醫檢師進行肺結核檢測時,需從數千個剖面中挑出300面來看,若是結核菌藏於檢測範圍之外我們也無從得知,這種方法如同大海撈針,對於醫療人員也是人力與精神的消耗。」

現階段痰塗片結核菌檢驗流程,包含:抹片的製備、進行抗酸性染色與人工鏡檢,醫檢師看一片平均耗五分鐘費,每天通量頂多80-100片;取而代之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及影像判讀方法,一片只須兩分多鐘,檢驗準確率更自80百分比提升至85-90百分比。 同時,藉由在local端建置邊緣計算的主機執行,使醫檢專業人員可坐在遠端監控駐點,僅須配合1-2個月一次與主機臺做校正的例行性工作,順勢解決醫療專業稀缺的問題。日前威捷生醫投注智慧顯微鏡硬體銷售,軟體論片計酬,並持續軟體校正與更新。有鑑於啟動智慧製造所牽涉的架構與範疇甚鉅,接踵而來要面對的是智慧醫療推展,創辦人林裕森博士提及:「醫療器材申請更封閉,其實新創的醫療公司走得非常辛苦,賺不到錢,醫院願意做AI但是不想花錢出來買。」。因此,威捷生物與政府合作,建立以硬體為主體、並與軟體整合的全球顯微鏡檢平臺(platform),除品質保證外,為求智財保護,將辨識核心存於雲端。

草創艱辛思維革命難於技術突破

草創之初困難重重的反而並非技術,創辦人林裕森指出,難點在於醫學界思維的突破:「醫院要你學習有成才來,而不是在職場學習新東西。」;他提到,現今醫界仍較封閉且保守、難以接受重頭學習,亦排斥新技術的引進。

然而即便跨足醫院係同困難重重,他仍堅信一旦解決重複勞動力的問題,紅海即能變為藍海市場,林博士說道:「過去,Screening(篩檢)檢驗量大,造成陰性結果多,痛失結核病預防第一時間。因此,發展的AI辨識技術,將取代人類重複且無趣的工作,這就是意義所在。」

醫學十分保守和害怕,較難接受創新,它不知道AI等數據持續不斷的過程,包含機器學習。

插旗海外,全球性問題有解!

近期,威捷生醫已通過ISO13485認證,無論臺灣跟國外,皆以代理跟經銷為主。比起東南亞,歐美醫療進步、並非肺結核防治重點區域的因素,換句話說,首要攻佔的市場為中國與東南亞,包含:印度、印尼與菲律賓,尤以印度為例,將採取OEM的策略,提供設備和技術,於當地生產並協力負責銷售。另一方面,中國二類醫療器材取證仍在申請階段,預計2020年6月才會取得,同時,正準備至蓋茨基金會申請Propose。

在認證的取得加乘下,驗證醫療自動化的可行性,威捷生醫也將持續提供優質服務,將相關檢驗辨識技術鋪向世界,使智慧醫療不只是存在心中的想像,而是真正實踐堅守防治的第一道防線。

創業快問快答:

Q: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 利用高科技的雲端檢測與低科技的顯微鏡檢,以解決偏遠地區醫療專業人員不足的問題。
  • 全球唯一擁有四個國家(臺灣、中國、日本、印度)的抹片影像資料庫。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你們如何完成?

A:成為顯微醫學自動鏡檢平台與業界規格,利用肺結核檢測,將智慧顯微鏡佈滿世界各地,再透過雲端訂閱與軟體更新,運用相同的顯微鏡做癌症與其它其疾病的檢測。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

  • 永不放棄,運氣就會來!
  • 如果人們認為我成功了,那是因為我失敗夠多次。

公司資訊

公司名稱:威捷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6/6/7
產品名稱:肺結核與疾病顯微鏡檢
上線時間:2019/11/1
公司人數:14人

高師大轉型 新創威捷生醫獲肯定

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生與畢業校友創立的威捷生物醫學公司,於今年經濟部「新創事業獎」中榮獲「知識服務業組」金質獎。創辦人兼執行長林裕森博士表示,威捷生醫結合醫學、微生物專業與影像辨識技術,開發出的全自動智慧顯微鏡平台與雲端疾病檢測,能提升檢驗準確率,改善人工鏡檢耗時費工與低準確性的困境。

林裕森特別強調,就算有再好的技術與團隊,也需要有慧眼識英雄的投資人,提供所需的資金,才能完成商品上市,特別感謝永豐創投與國發基金,在目前早期新創公司募資非常不易的情況下,經過專業與精準的評估後,參與了威捷生醫Pre A輪的募資。

永豐創投總經理李國豪受訪時提到,永豐創投一直在生技領域找尋可改善醫療品質、提供精準治療且費用合理解決方案,而威捷的產品正是從需求面出發,非僅單純追求技術突破,更重要的是能解決醫檢人力不足及降低人為誤差,提升醫檢效率;此外,威捷產品具平台性質及擴充性,且林裕森教授帶領的團隊願意傾聽外界的意見,靈活中仍保有堅持,這是永豐創投看好威捷生醫的另一個原因。

於2016年創立的威捷生醫,是高師大為響應教育部鼓勵大專院校教師創新創業,將研究成果帶出實驗室的政策所成立,一開始是以研發結核菌自動鏡檢系統為主。創辦人林裕森博士原為高師大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教授,於今年8月借調至威捷生醫擔任執行長,全心投入公司治理與產品研發。對於林裕森教授的傑出表現,高師大校長吳連賞表達高度的肯定與讚賞,更期許他所帶領的團隊能再接再厲,持續創造佳績。

經濟部創新企業出爐 打造智慧科技

今年度共有58位創新創業卓越企業出爐,包含16家新創企業獲選新創事業獎、30件創新標的獲創新研究獎及12家外銷績優企業當選小巨人獎,昨日由經濟部長沈榮津親臨頒獎,今年得獎許多企業結合創新科技,打造智慧生活體驗。

隨著產業技術快速發展,不斷繁衍融合新技術、新服務、新流程等三項優勢,創造新型態的營運模式的新創公司,本屆新創事業獎16家得獎企業中,慕渴股份有限公司創立「鮮乳坊」,以群眾募資起家,建構鮮乳公平交易機制,協助提高酪農的能見度,保障酪農權益並提高收益,以高品質的冷鏈物流服務豎立食安典範。

威捷生物醫學將醫材結合雲智慧與大數據分析,以全自動化儀器及生物體影像自動辨識系統,進行癌症與疾病的偵測篩檢,提升臨床檢驗準確率,達到拯救億萬生命之願景。

創新研究獎今年30件獲獎企業如昌泰科醫研發COMGO心血管趨勢健康儀,不僅可以隨身攜帶,量測心血管相關生理資訊,更結合AI雲端演算,分析心律不整等數據,相當便利與準確;達佛羅企業符合工業4.0自動化應用智慧型五軸加工中心機,運用IOT收集資料,使供應端與消費端的價值鏈緊密結合,具有自動化採購優勢。誠佳公司利用廢棄蚵殼及回收寶特瓶融煉合成海毛紗保暖棉,可替代羽絨填充物製成衣物,並具有羊毛般手感與抗靜電等特性,符合循環經濟理念,商業應用潛力大。

小巨人獎得獎的12家企業涵蓋車輛警示燈具、無風扇工業電腦平台、散熱風扇、球閥、LED及半導體製程生產設備、汽車鈑件、磨床、銑床、金屬螺絲、導電銀漿、魚漿煉製品、電力配電元件出口貿易等。

巨輪興業生產各種專用車輛警示燈具、照明燈具及警報器,專利佈局領先業界,為台灣最大警示燈具製造商;旭和螺絲從事3C及車用金屬螺絲的製造,積極拓展國內外新市場,為全台唯一有生產高值精密螺絲頭部塗裝產品,得獎企業均具廣闊的國際視野,敏銳掌握景氣循環。

威捷生醫微生物檢測 一秒就能得到檢體報告

威捷生物醫學(股)有限公司為檢測軟硬體整合系統商,其獨步全球科技並獲新創團隊各項冠軍,微生物掃描顯微鏡(μ-Scan Microscope)結合雲智慧與大數據分析,解決醫檢師人力問題,提升臨床檢驗品質,一秒就可知道檢體是否受到感染,此智能化檢測儀器的突破,榮獲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第一名。

威捷生醫團隊從高師大出發,以六年研發時間突破百年限制,公司正式於2016年成立,今年年底開始量產,搶進雲端智能醫療一環。創業路程陸續獲得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永豐創投與國發基金的青睞,創辦人林裕森博士表示,我們不僅能即時檢測,停止病菌擴散,檢出率更高達92%,遠遠超過WHO所設定的65-80%。

過去檢驗需要人工操作顯微鏡,一片一片檢查檢體抹片,看到眼花還可能看不完一天需篩檢的數量,而且誤差也大。現搭上雲端和大數據,09-38826-852陳先生,以及全球網路普及,才能落實這項商品,解決檢驗人力、時間、偏鄉醫療等問題。目前檢測項目於肺結核、肺炎、子宮頸、癌症等抹片檢查,未來將延伸更多應用。未來,在手術室更能即時檢測檢體,判斷腫瘤是否為惡性或良性,大大縮短得知檢體和手術時間。

儀器微生物掃描顯微鏡可以一次檢測八片,透過網路將報告發送雲端,透過大數據分析,得知檢體報告,使用論片計酬索取檢測報告。檢測完全不受限醫療體制,提供客製化的辨識服務,首次的參數設定完成後,即完成終生服務,如果對現行檢測感到有問題,只要重新啟動即可回到最初設定,即便斷電重啟也不會有問題。

以結核病體為例,台灣一年約有六十萬件檢體要檢查,傳統方式是人的雙眼挑出有可能感染的檢體,因此台灣的檢出率僅約35%,導致結核病逐年新增。這套新技術對肺結核病能有防治及臨床治療,又能讓傳統人力配置在更有價值的檢測項目上,對整體醫療的貢獻將會大大提升。

威捷微生物檢測 跨入雲端智能醫療

威捷生物醫學(股)有限公司為檢測軟硬體整合系統商,其獨步全球科技並獲新創團隊各項冠軍,微生物掃描顯微鏡結合雲智慧與大數據分析,解決醫檢師人力問題,提升臨床檢驗品質,一秒就可知道檢體是否受到感染,此智能化檢測儀器的突破,榮獲京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第一名。

威捷生醫團隊從高師大出發,以6年研發時間突破百年限制,於2016年成立,今年年底開始量產,搶進雲端智能醫療一環。創業路程陸續獲得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永豐創投與國發基金的青睞,創辦人林裕森博士表示,威捷不僅能即時檢測,停止病菌擴散,檢出率更高達92%,遠遠超過WHO所設定的65∼80%。

儀器可一次檢測8片,透過網路將報告發送雲端,透過大數據分析,得知檢體報告,使用論片計酬索取檢測報告。檢測完全不受限醫療體制,09-38826-852陳先生,提供客製化的辨識服務,首次的參數設定完成後,即完成終生服務,如果對現行檢測感到有問題,只要重新啟動即可回到最初設定,即便斷電重啟也不會有問題。

過去檢驗需要人工操作顯微鏡,一片一片檢查檢體抹片,而且誤差也大。如今,這項研發改善了醫療人力和時間,檢測項目也落實於肺結核、肺炎、子宮頸、癌症等抹片檢查,未來勢必將延伸更多應用。

公司簡介

威捷生物醫學股份有公司創立於2016年6月,團隊成員分別來自學術、商業、科技資訊以及醫學領域,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與執行力,結合知識管理的專業,從事醫學顯微影像辨識與疾病偵測研發,透過最新研發之自動顯微鏡,可在客戶端取像,透過雲智慧與大數據分析,進行癌症與疾病的偵測與篩檢,結合出自動化顯微影像辨識系統與雲端伺服器,提升臨床檢驗品質。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43885347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威捷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WELLGEN MEDICAL CO., LTD)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公司屬性 閉鎖性
資本總額(元)
實收資本額(元) 88,774,980
每股金額(元) 無票面金額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9,872,856
代表人姓名 林裕森
公司所在地 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123號2樓
登記機關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核准設立日期 105年06月07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10年06月09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F218010  資訊軟體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I199990  其他顧問服務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IZ99990  其他工商服務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林裕森 450,000
0002 董事 黃凡甄 40,000
0003 董事 林怡萱 40,000
0004 董事 林坤煌 崴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00,000
0005 董事 陳佳瑩 永豐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1,630,000
0006 監察人 鄭光庭 40,000
0007 監察人 李國豪 0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