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鮮農業生物科技股價行情討論-台灣之光〉董事長罹癌靠它重生,變身菜農獲WEF全球技術先鋒

想要源鮮農業生物科技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台灣之光〉董事長罹癌靠它重生,變身菜農獲WEF全球技術先鋒

身體健康是1,事業和榮耀都是依附其後的0

邱莉燕

世界經濟論壇(WEF)評選出2022年全球最有前景的100家技術先鋒,台灣唯一一家獲選企業,竟是來自桃園蘆竹的「菜農」、源鮮農業生物科技。創辦人兼董事長走過死亡幽谷,吃好菜救了他,種好菜則開拓出事業的另一扇窗。

車子開進桃園蘆竹一座巨型工廠旁的停車場,眾人下車以為是要參觀高科技公司的生產線,豈料一進去,竟是滿眼的綠。一層層的架上種滿各種葉菜類蔬菜,在LED燈光下,看起來朝氣蓬勃。

這座結合獨家光電技術所打造的植物工廠,在2022年的5月下旬,讓台灣的先進農業受到國際財經界的注目。

因為它榮獲總部設在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WEF),所評選出的「2022年全球最有前景的100家技術先鋒」。疫後首度舉辦實體會議的夏季WEF,正於5月22日至26日熱烈召開。

獲選技術先鋒的企業,不僅擁有技術專長,而且致力於解決氣候變化、網路安全及醫療保健等迫在眉睫的世界性問題。

在往年的技術先鋒企業中,誕生過許多熠熠生輝、家喻戶曉的名字,比如Airbnb、Google、Kickstarter、Mozilla、Spotify和推特等。

全球最大、最高效的垂直農場

創立於台灣的源鮮集團,被列為「Gelponic Vertical Farms」(水培垂直農場)先驅,因為在健康和可持續食品生產方面的貢獻而入選,同時具有創新、影響力和領導力,與世界經濟論壇的宗旨極具相關性。

相當本土的源鮮,其實商業觸角十分國際化。

2008年組建研發團隊,十年後建成桃園量產廠,生鮮蔬菜最大日產能1100公斤。同年整廠技術輸出至中國大陸深圳,隔年又擴展至丹麥,並2020年12月正式投產。

擴廠腳步甚至踏上梵諦岡的土地,儘管疫情肆虐,2020年第三季依舊正式投產。全球平均每日產能,累計超過4400公斤之多。

「打造全球最大、最高效的垂直農場」,這是世界經濟論壇給予源鮮的得獎評語。

源鮮蔡文清用光電技術種菜,聽音樂的菜賣向全球

文/張彥文

浸淫科技業多年的蔡文清,罹患肝癌後,為了自救,一腳踏入農業領域,竟再創事業第二春。他如何將光電科技結合蔬菜栽培技術,成功種出質量並重的水耕蔬菜,銷往全世界超過二十個國家?

台灣的科技實力全球領先,農業發展亦具備深厚基礎。而科技結合農業,更讓台灣走向世界。

很難想像,桃園市蘆竹區的「源鮮農業生物科技」,將光電技術結合水耕蔬菜,已經推廣到全世界超過二十個國家。

質量並重的高科技蔬菜

走進源鮮超過八百坪的廠區,會以為進到了高科技公司。隔著大片玻璃,可見高達十公尺,分成14層的層板,密密麻麻地種了各種蔬菜:黑葉芥蘭、小松菜、青江菜、冰花、羽衣甘藍……由於全部採取水耕,沒有土壤、光線明亮,讓每一株青菜看起來宛如精品,青翠欲滴。

就像乳牛聽古典音樂安撫心情增加泌乳量,源鮮種的蔬菜也聽音樂。根據源鮮內部研究指出,聽音樂的菜,葉片長得比較厚實,重量也會因此增加。在源鮮種植的蔬菜,幾乎都是在萬般呵護下長大。

最厲害的是生產效能。源鮮單位面積的蔬菜產量,比全世界效率最高的荷蘭溫室種植方式,還高了170倍!

源鮮農業生技董事長蔡文清,啟英高職畢業,熱愛研發,參與創辦上市光電公司州巧科技,一度擔任董事長。後來他罹患肝癌,幾乎被醫生判了死刑,仰賴另類療法、排毒與改變飲食而康復,啟發他轉行進入生產健康食材的行業。

2008年,他自組研發團隊,投入農業種植、自動化、水處理和植物光源開發等多項技術,目標是要在最小的種植面積內,培育無農藥、無汙染的生鮮蔬菜。

確定這個模式可行後,源鮮的廠房規模逐漸成型,於2013年正式成立,曾說服郭台銘個人投資的永齡養生國際、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入股。

近期也讓成立特安康健康事業的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與創投界大咖、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等入股。

丹麥女婿牽上國際生意

兩年前,蔡文清喊出要打國際盃,開始進行全球化布局。就在新冠肺炎肆虐的2020年,儘管世界各地鎖國、封城,源鮮仍能突破重圍,交出第一期的成績單。

位於丹麥的第一期蔬菜工廠於2020年12月正式投產,日產量八百公斤,預計2021年1月底就可以進入市場銷售。

為了這座跨出國際的第一家海外工廠開幕,蔡文清特地在疫情下飛到丹麥,本來他還打算接著去梵蒂岡、杜拜和新加坡等國,考察建廠進度及會晤合作伙伴,但由於疫情持續升高,最後只走一站,於12月底自丹麥返台。

和這幾個國家的合作案,其實有不少巧妙的因緣際會。

四年前,有一位大約五十歲,名叫安德斯.雷曼(Anders Riemann)的丹麥人,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北歐豐收」(Nordic Harvest),並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蔡文清的丹麥女婿,雙方交流分享了理念與願景後,雷曼就特地飛到台灣找蔡文清。

雷曼在銀行工作多年,有一天下班時突然有感而發,覺得人生的意義應該不只於此,是不是能找到一些對社會更有貢獻的事情?

他發現,農業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因為丹麥冬季很長,氣候嚴寒,每年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時間只約三個月,對蔬菜類的生長更是一大考驗。所以在丹麥,青菜是相對珍貴的食物,大部分需要依靠進口,品質也不好。

當雷曼開始尋找世界各地先進的農業公司時才發現,原來遠在亞洲的台灣,早已發展出可以克服氣候影響,一年365天不間斷生產蔬菜的技術,便不辭辛勞遠渡重洋來到台灣。

雙方協商了一年半,確認技術移轉和廠房設立等細節後,源鮮在兩年多前正式進軍丹麥。透過雷曼的努力,這項合作案獲得丹麥政府工商部門的支持,獲得公部門綠色基金資助。

除了一期廠已完工,目前二期廠也在準備中,預計未來每天供應的蔬菜量可提高到三公噸。

當然,在丹麥種植的蔬菜和台灣略有不同,會因應當地飲食習慣調整,主要種類像羅勒、芝麻葉、紅捲萵苣、小菠菜等。

丹麥政府也認同的技術

協商過程中,丹麥政府除了了解源鮮的技術內容及發展潛力外,其實更重視的,是他們這個「外來物種」會不會衝擊到本土農業發展,影響到當地農民生計?最後丹麥政府之所以認可,主要在於源鮮是以科技來克服氣候條件限制,補足當地近十個月無法進行農業生產的先天劣勢。

近日駐丹麥台北代表處也在臉書發文:源鮮的蔬菜培育,是運用AI系統控制、管理及營運,從微生物液態肥的製作,經過養液培生、基礎孕苗、植栽培育、光合增養、自動採收包裝及配送市場,都由AI系統控制及運作,節省人力之外,也能強化健康成份,並提高種植效益。

出國設廠是一項大工程,尤其對當地的市場、法令和消費習慣等並不熟悉,在出發前還是必須做足功課。源鮮前進丹麥前,與雷曼花了一年多進行市場調查,推估可能的銷售量、分析價格的競爭優勢,最重要的,是預先拜訪諸多潛在客戶。

確認當地市場規模後,源鮮與北歐豐收就對第一期八百公斤的產能銷售有了十足把握,雖然尚未正式生產,但訂單已如雪片般飛來,「工廠還沒有產出,但我們已經把菜都賣完了,」蔡文清笑著說。

高單位產能吸引梵蒂岡

梵蒂岡則是繼丹麥之後,下一個即將進入生產階段的國家。為了這項合作案,蔡文清甚至曾在2019年11月,親自去梵蒂岡拜會。

兩年前,梵蒂岡一位神父來台灣參訪,源鮮就被列入外交部安排的行程。由於梵蒂岡的面積,大約僅兩個中正紀念堂占地的規模,源鮮高單位面積產出的科技農法,讓神父印象深刻,回國後就立刻向高層報告,引起梵蒂岡極大的興趣。

在教廷邀請下,蔡文清親訪梵蒂岡的領導人,很快敲定合作案,並推動建廠計畫。由於梵蒂岡人口不到一千人,需要的生產規模小,工廠預計本月即將完工,每日產能可供百餘人食用。

梵蒂岡規模雖不大,但影響力可能十分驚人。蔡文清表示,現在世界各地有許多難民,收容需要空間,如何維持生計,更讓各國政府傷透腦筋。這種高效能的垂直農場,一方面解決部分的糧食問題,二方面更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舒緩難民造成的壓力。

本來蔡文清在12月初出國,還準備飛到杜拜。近幾年來,杜拜積極克服沙漠地區的氣候限制,希望尋找農業的解方。蔡文清透露,杜拜企業習慣談生意一定要雙方見面,坐下來談,但在疫情影響下,現在也只能耐心等待未來會面的時機。

除了上述國家外,現在和源鮮接洽合作中的國家還包括德國、英國、瑞典,以及亞洲的菲律賓、泰國等,共二十多國,國際化的腳步快速進行中。

救命一步,走出第二春

其實,當初會開始種菜,蔡文清只是想救自己的命。今年56歲的他,43歲時突然被診斷出肝癌,而且已是末期。

當時他的光電事業正處於高峰,卻突然被宣判了死刑。「醫師說化療、放療都來不及了,我的肝臟已經塞滿了腫瘤,要活命唯有換肝。」但哪有立即的肝可以換?

刀不能開,肝也換不成,百般無奈的蔡文清,決定死馬當活馬醫,用食療法來續命:油、鹽、糖及動物性蛋白全部不吃,每天把高麗菜、青花菜、西洋芹、綠色苦瓜、胡蘿蔔和蘋果等蔬果榨汁來喝。

食療法最困難的部分,是怎麼找到無汙染的蔬菜?因為沒有任何一家菜農敢跟他保證沒有農藥,蔡文清乾脆跳下去自己種菜。一開始,他採取傳統的土耕,但發現土壤汙染問題嚴重,又改做水耕。

但水耕蔬菜有所謂的「三年魔咒」,水中的溶氧量會隨著時間不斷降低,開始滋生壞菌。因此,絕大多數的水耕法都撐不過三年,而需使用化學藥劑。

為增加水中溶氧量,蔡文清帶著研發團隊開發出「超微細氣泡水」,1c.c的水當中含有兩億顆以上的氣泡,讓壞菌無從滋生。

他也導入光電業的LED技術,模擬太陽光譜,讓不同植物獲得最佳日照,終於打造出源鮮的商業模式。

最令人意外的是,透過生機飲食、清腸排毒等療法,蔡文清肝臟的腫瘤居然消失了,還讓他發展出事業第二春。

現在,源鮮要走向國際化,更需要持續研發,因為即使在室內種植蔬菜,但控制系統和設備參數,都需要隨著不同環境調整更新;甚至在同一個國家或地區,隨著時間或氣候的變化,也要不斷調整。

看來,源鮮每年投入數千萬研發經費的政策是對的,而且必須持續下去,以保持在農業科技上的競爭優勢。

源鮮農業生物科技

成立/2013年

董事長/蔡文清

員工人數/200人

生產據點與日產量/桃園蘆竹(1.6噸/日)、中國大陸深圳(2.5噸/日)、丹麥哥本哈根(0.8噸/日)

台灣植物工廠產品行銷北歐
源鮮集團董事長蔡文清11日與丹麥商Nordic Harvest總裁黎曼(Anders Riemann)簽訂總值1億台幣的銷售合約,未來源鮮的植物工廠產品將行銷到北歐各國。
這項簽約儀式由駐丹麥代表莊恒盛見證。
蔡文清表示,歐洲許多地區冬季漫長,對新鮮蔬菜需求又多,未來將以丹麥為基地,開發北歐市場。
用人工控制光照、溫度和營養的植物工廠,產量遠比傳統農業還高,在歐洲各國蔚為風潮。源鮮利用獨家的LED照明技術,可根據客戶需求生產不同口味的有機蔬菜。

源鮮科技種菜 砸7.2億赴英設廠
不只是能源技術,台英產業合作將跨足農業生技。源鮮農業生技預計2年內將投資1800萬英鎊(約7.2億台幣),在英國種蔬菜。英國際貿易部投資部長史徒華(Graham Stuart)昨親赴農場背書,並宣布台灣漢典食品將再投資350萬英鎊(約1.4億台幣),在英開設連鎖外賣餐廳。
英國進軍我離岸風電市場頗為積極,史徒華昨一早在台北市政府附近騎Ubike,提倡綠色經濟,隨後前往桃園與市長鄭文燦一同參觀源鮮智慧農場。
源鮮智慧農場主人蔡文清因早年罹患肝癌,後因接觸生機蔬菜,病情大有改善而痊癒,讓他決定投入農業生技產業。農場至今成立9年,不僅給菜聽音樂、喝豆漿益生菌、運用科技控制溫度等,更發展出「垂直農耕」技術,並可大規模量產,在大陸深圳設立智慧農場外,也準備投入歐洲市場,英國即為首站。
蔡文清計畫2年內在英國約克(York)國家農糧創新園區,投入1800億英鎊,設立「垂直農耕試驗工廠」,也規畫在英國巴斯(Bath)等地設廠。將於2019年初建立首座大型量產廠,產量約2∼5噸,5年內總產量達1天20噸。

科技種菜 源鮮智慧農場明年1月營運
工廠裡也可以種菜,科技業出身的蔡文清,在蘆竹區打造智慧農場,占地近八百坪、十四層的垂直栽植空間,目前可量產超過卅種蔬菜,單位面積產能是一般農場的百倍,堪稱是「蔬菜博物館」。蔡文清說,近年來有感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為了生產安全無污染的蔬菜,與學者合作利用現代生物科技、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栽種高科技蔬菜,希望讓民眾吃得安心又健康。
市長鄭文燦昨天參加源鮮智慧農場新廠落成典禮時說,智慧農場發揮科技領域的實驗精神,利用LED照明模擬太陽光,並以土壤及培養液讓植物充分吸收養分,打造沒有污染的成長環境,也將邀請農場於明年「桃園農業博覽會」設置展覽區。
未來目標日產量1.2萬噸
蔡文清說,多年前一場大病讓他動念利用所長栽種有機蔬菜,希望種出讓人可以安心大口吃的蔬菜,目前栽種的高科技蔬菜具短纖維、去苦澀、餘韻回甘等特色,口感和水果一樣清脆可口,除了常見的紅蘿蔔、萵苣蔬菜種類,還有平時在星級餐廳才能吃到的冰花及甘藍等;未來將達到生產超過百種、日產量一萬二千噸至一萬六千噸蔬菜的目標,相當於十公頃土地生產量,大幅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英脫歐後蔬菜缺口 台植物工廠似有解方
英國氣候不利葉菜蔬果生長,耕地面積也逐年下降,長期以來依賴歐盟國家進口。隨著脫歐後關稅攀升,蔬果價錢可能上漲,勢必帶給民眾不小衝擊,而這項難題的解方之一,很有可能來自台灣的一家植物工廠。
走進位於桃園的源鮮智慧農場,彷彿來到未來世界,層層疊疊高達14層的垂直栽植空間,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鮮綠色的蔬菜和耀眼的LED燈,給人科幻電影的感覺。
源鮮集團董事長蔡文清說,智慧農場佔地約800坪,單位面積產能是傳統農業的100倍,日產量達1.6噸,在全球數一數二,目前可量產蔬菜種類超過30種。
源鮮農場的概念正是近年在全球蔚為風潮的「植物工廠(plant factory)」,這種施以高度環境控制的農業,有封閉的成長系統,並以人工控制光照、溫度和營養等,能常年量產蔬菜。
源鮮是第一家即將在英國投資設廠的台灣植物工廠。蔡文清說,英國脫歐後可能面臨進口菜價上漲,此時導入植物工廠技術,可以在地生產客製化的蔬菜,填補英國的蔬菜空缺。
源鮮預計於4月在英國約克(York)的國家農業食品創新園區(National Agri-Food Innovation Campus)設立實驗廠,英方提供諸多投資優惠,團隊也不乏英法及丹麥籍專家,以日產能50公斤為目標,先做行銷及推廣。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唐凱琳(CatherineNettleton)以信件回覆中央社記者時表示,源鮮在英設廠是件大好消息,「這將是英國與台灣在先進科技合作一個最佳範例,能在未來帶給人們高品質的食物」。

蔡文清說,量產廠將於年底完工,屆時預計日產10噸,以多品項萵苣為主力,希望以台灣的獨門配方,讓英國人的沙拉碗更為豐富。
根據英國環境、食物及鄉村事務部(Department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報告指出,2016年,英國每日進口蔬菜約6500噸,以西班牙及荷蘭為大宗;蔬菜品項則以番茄、萵苣、花椰菜為主。
蔡文清說,源鮮農業近年與「植物神醫」之稱的中興大學植物病理教授蔡東纂進行技術合作,運用生物科技、統計分析,建立蔬果植物的生長大數據,將智慧農場投入量產,甚至能藉由參數組合,提供客製需求的蔬菜。
源鮮品牌行銷高專蔡睿澄解釋,科技農業不僅減少勞力成本,更可預測市場需求,排訂未來2個月的採收計畫。
他舉例,「我們每個星期一和星期三都會收成共3公斤的冰花」,精細的計算讓消費者能掌握高端蔬菜的採買時程。
有「鑽石花」之稱的冰花原產於南非,因為受到影視名人喜愛而要價不菲,在台灣一公斤可以賣到1萬元以上,屬於高端蔬菜。
而蔡東纂指導開發的微生物發酵液態肥,不僅提高了作物抗菌抗病的能力,也避免傳統農法大量施以化肥,造成硝酸鹽殘留的問題,讓民眾食用水耕蔬菜更安心。
蔡文清說,肥料革新的結果,是打破水耕蔬菜業生產力逐年遞減的「三年魔咒」,也是源鮮自2009創立以來,終於能達成大量生產的關鍵之一。
學者及官員則告訴中央社記者,農業、光電及資訊業都是台灣的強項,有助發展植物工廠,不過,由於跨足不同產業,政府輔導有困難,也間接使得產業發展受限。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方煒說,2016年台灣約有120家植物工廠,總產量2500噸,尚不足台灣需求量的0.15%,仍有成長空間。
「首先應要做到進口替代,特別是高單價、又有季節限制的生菜,」方煒舉例,植物工廠在地生產的萵苣,0960-550-797 <—-手機點我即可撥號張,價格遠低於從美國進口的萵苣,有市場競爭力。他也認為,政府應協助生產者取得閒置廠房等用地、提供電價優惠。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所長陳駿季說,政府鼓勵相關科技的發展,也認為植物工廠自有獨特市場,既不會擠壓傳統農業,也可以替極端氣候、糧食短缺及食安問題提供解決之道。
然而陳駿季也說,現階段農委會對產業發展持平看待。他說,植物工廠資本回收需要時間,一般農民或較小型的企業不見得能負荷,比較務實的做法是提倡利用陽光的基礎型溫室,進一步精準控制生產。
桃園市農業局農務科科長吳淑芬則說,市府預計在3月將源鮮廠房納入觀光巴士路線,不僅提供另類觀光資源,也能寓教於樂,把植物工廠帶到人們的生活裡。

公司簡介
「改變飲食‧找回健康‧傳遞健康」是源鮮農業創立的源起……
源鮮創辦人蔡文清,歷經過一場嚴重肝病,靠著肝膽排毒及正確的生機飲食,成功的輓回寶貴的健康生命!
從回健康的蔡董,他告訴自己,上天留他這條命必然是有任務使命的,他決心要感念此福報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於是經常到患者家中義務熱心指導如何「吃」生機飲食保養身體及如何「排」毒清腸等方法。
但蔡董發現,在市面上符合生機飲食標準的無毒潔淨蔬菜非常少,於是他興起「自己種菜」的念頭!前幾年不計成本精心用心種出無 農藥、高品質的純淨蔬菜,供每天眾多人的生機飲食使用。也因而被知名農學教授譽為最具有 “靈魂” 的蔬菜呢!
蔡董集結眾多相同理念的夥伴,長達七年多深入研究種植,終於誕生了 『源鮮智慧農場』。運用農業生物科技方式,用微生物菌和天然植物發酵,大量種出「吃益生菌」、「喝豆漿」長大的蔬果,讓人人都能安心享用安全高品質蔬果,擁抱健康!
源鮮智慧農場未來也將持續貫徹並推廣 蔡文清的理念與願景:從日常飲食以「藥食同源」為基礎,在作息習慣中輕鬆享健康!同時,源鮮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讓大地休養生息,打造台灣有機寶島!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54541931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源鮮農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YesHealth Agri-Biotechnology Co., LTD.) 
106年04月12日 發文號1069079945變更名稱 (前名稱:源鮮農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 7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445,759,42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44,575,942
代表人姓名 蔡文清
公司所在地 桃園市蘆竹區中正北路1658號
登記機關 桃園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2年11月21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9年12月18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CE01010  一般儀器製造業
CQ01010  模具製造業
C801110  肥料製造業
F102170  食品什貨批發業
F106030  模具批發業
F113010  機械批發業
F113030  精密儀器批發業
F11305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批發業
F113060  度量衡器批發業
F113990  其他機械器具批發業
F117010  消防安全設備批發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120010  耐火材料批發業
F201010  農產品零售業
F203010  食品什貨、飲料零售業
F206030  模具零售業
F207030  清潔用品零售業
F207200  化學原料零售業
F213080  機械器具零售業
F213990  其他機械器具零售業
F217010  消防安全設備零售業
F219010  電子材料零售業
F220010  耐火材料零售業
F301020  超級市場業
F399990  其他綜合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A101020  農作物栽培業
A101030  特用作物栽培業
A101050  花卉栽培業
A102020  農產品整理業
A102050  作物栽培服務業
C103050  罐頭、冷凍、脫水及醃漬食品製造業
C110010  飲料製造業
CB01990  其他機械製造業
I101070  農、林、漁、畜牧顧問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I501010  產品設計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F101130  蔬果批發業
F206010  五金零售業
F106040  水器材料批發業
F206040  水器材料零售業
F113020  電器批發業
F213010  電器零售業
F102040  飲料批發業
F107050  肥料批發業
F207050  肥料零售業
F101040  家畜家禽批發業
F101050  水產品批發業
F201020  畜產品零售業
F201030  水產品零售業
F501060  餐館業
F501030  飲料店業
JE01010  租賃業
I101090  食品顧問業
F108031  醫療器材批發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F121010  食品添加物批發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蔡文清 源鍵投資有限公司 4,307,349
0002 董事 劉宏祥(Liu, Edward Haung) 英屬開曼群島商WI HARPER FUNDVIII LP 4,457,594
0003 董事 楊尚憲 聯源源投資有限公司 2,174,910
0004 董事 蔡斯博(Hansen, Jesper) 聯源源投資有限公司 2,174,910
0005 董事 何湯雄 特安康股份有限公司 7,520,000
0006 監察人 蘇拾忠 0
0007 監察人 王望南 351,521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