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點能創股價行情討論-看準用電大戶減碳需求 陽光伏特家目標完成更多「三轉一」

想要綠點能創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看準用電大戶減碳需求 陽光伏特家目標完成更多「三轉一」

康瓊之

因應2050淨零碳排趨勢,台灣再生能源產業如火如荼發展,其中太陽能、離岸風電為重要關鍵再生能源來源,能源產業新創業者陽光伏特家鎖定在太陽光電,透過台電電網,進行電能轉供,提供來自第一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電力給用戶。

事實上,陽光伏特家(綠點能創)於2015年7月成立,以期讓一般人能夠成為綠能出資參與者,於是創立在2016年6月「綠益共享」平台,完成台灣第一座由群眾出資的全民電廠「台南擔仔一號」。時至2019年,陽光伏特家取得台灣首章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成為台電以外的民間售電公司,據悉,目前參與民眾達2萬人,全台含建置中的太陽能電廠達至少300座,開啟電力自由化市場。

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表示,雖目前電力自由化,但根據現行法規,僅第一型電廠可透過台電電網轉供電能給用電戶,全台第三型發電設備多,須透過能源局制定的「第三型轉第一型流程」,方得取得電業執照。陽光伏特家看準此商機,匯集多種發電端與用電端,達成綠電轉供買賣,做到多對多轉供匹配,換言之,做法是將綠電銷售予歐萊德、Gokube等致力於永續發展的企業,同時也供綠電予用電大戶欣銓科技,促使企業達成RE100或台灣綠色和平組織發起的RE10×10。

馮嘯儒表示,多對多轉供服務要到2023年左右,才會有所發展,而陽光伏特家在2022會儘可能完成更多多對多的電力供給者與終端用戶,提高匹配效率,並且朝半導體業者、電信業等販售綠電,據馮嘯儒透露,目前已與台灣大哥大、光寶科技合作。

以再生能源組織來說,RE100目前最具知名度,目前已有300多家國內外企業加入,包括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Google、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以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為主的台達電等,供應鏈業者同時表示,未來供應商使用綠電將會變成企業合作的基本門檻。

面對政府政策提倡之2025能源轉型,馮嘯儒認為,陽光伏特家,期能提供台灣永續不枯竭的能源。台灣目前主要發電還是來自火力發電,透過燒煤、燒油產生發電機,讓動能轉成電能,然再生能源有其發展的必要性,但其實有更多負面的影響,馮嘯儒指出,再生能源迅速發展,會讓電網的韌性變得更差,解方是透過「虛擬電廠」強化電網的穩定,讓一般用戶能從電能消費者轉為電能供應者。

陽光伏特家 自己的電自己發
太陽光電除了是對環境較友善的發電方式外,更是具經濟效益的投資模式。然而以往太陽能電廠投資資金門檻非常高,在選址、技術支援上更是對一般民眾造成很大的摩擦,因此過去的投資者都以財團或是法人組織為主。
綠點能創所建立的陽光伏特家網路平台以群眾集資的模式來降低參與資金門檻,讓大眾輕鬆參與太陽能投資;並以網路平台的經營模式,讓民眾與閒置屋頂對接,讓屋主的閒置資產可以再利用。投資者三步驟就可參與太陽能投資,並可隨時了解電廠發電情形及獲益表現;屋主可線上提供屋頂以作為太陽能電廠建置場域,並且可得到部分電費回饋,讓閒置資產可再利用;太陽能系統廠商可以透過平台提供服務多一個銷售渠道,促進產業發展。
參與者投資所得的效益約為IRR 7∼10%,故不論以定存利率或是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接近1%)來當作折現率,陽光伏特家提供的產品╱服務可讓消費者得到高出更多的報酬,故陽光伏特家的潛在客層為任何有投資╱理財需求的民眾。
科技人+社會學家 讓善款放大1.6倍
七○年代,那卡西、酒家菜,有如烙印在北投的標記。如今,這兒錯落形形色色溫泉旅館,鮮少人注意,全台北市校地第二大的國中──新民國中就坐落其間。
「新民曾有近三千名學生,在北投數一數二,」四年前開始擔任新民國中校長的柯淑惠說,過去十年,班級從七十多班減到十五班,人數減少八成。原因除了少子化,還有其他國中靠交通便利拉走了學生。
走進新民國中森林般的校園,放眼望去是空蕩蕩的教室。「一○四間教室,平均三個學生一間,」總務小姐隨口一算。
有人說,新民是台北市的偏鄉國中,逾兩成學生來自中低收入家庭,比率居台北市六十一所國中的前十名。也因學生人數大減,讓新民國中能騰出一整棟樓、二十多間教室,給北投社區大學。
今年,空蕩教室長出綠能與公益結合的新芽,新民國中與北投社大共同發起綠能夢,計劃把閒置校舍屋頂,變成北投的發電機和新能源教室。夢想背後的推手,是「綠點能創」建構的「SolarWe綠能公益平台」,由兩群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組成團隊:太陽能光電工程師與社會學博士。
三十二歲的共同創辦人馮嘯儒,曾創業投資日本的太陽能電廠,一開始只想獲利,每年內部報酬率達一○%。後來他想法轉變,「新能源是未來趨勢,與其在日本賺錢,為什麼不幫助台灣發展太陽能?」
推手:工程師找社會學家創業
去年三月,他認識了在太陽光電模組廠服務的徐世康。熱衷三鐵的徐世康,在台灣跑步界小有名氣,曾連續兩年舉辦元旦路跑慈善活動,為後龍天主教聖方濟育幼院與南投麻煩小天使協會募款。
「跑步募款力量有限,只能偶一為之,是否能把慈善和專業結合,創造永續的慈善模式?」徐世康和馮嘯儒一拍即合。他倆擁有技術與經營經驗,思考著如何把利益有效回饋給有需要的人,他們開始摸索。
去年五月,這兩位科技人,找上了剛從台大社會系取得博士學位的陳惠萍。她的論文題目是綠能科技的在地使用。莫拉克風災後,她蹲點屏東,探討養水種電的技術與社會網絡建構,徐世康本來是她的受訪者之一。
福島核災讓陳惠萍對能源與在地社群關係,有了更深的思索。「同樣是能源科技,核電廠為福島帶來災難,但太陽光電卻為屏東帶來希望,」陳惠萍以社會學者的眼睛觀察,發現災難與風險的不平等性。
她渴望將研究興趣轉換成創業,卻不擅長企業經營與規劃。長期關心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的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敲邊鼓,促成她與馮、徐兩人的合作。
技術、社會和政策的鐵三角於是成形,去年底正式成立「綠點能創股份有限公司」,馮嘯儒還說服在科技業的鄧維侖與周韋宏一起加入,負責雲端系統規劃。
綠點能創的商業模式,是將給弱勢團體的捐款化為建置太陽光電系統的經費,透過政府收購太陽光電的政策,提供團體穩定資金。
任務:拿捐款種電,創造四贏
「放大捐助者的愛心,這樣的商業模式能對捐助企業、受贈者、環境以及綠點能創,產生四贏價值,」擔任執行長的馮嘯儒,點出綠點能創的任務。台灣不乏大型太陽能系統商,包括中租迪和、新日光、碩禾等,都看到種電商機,平均八年回本,收入長期穩定。綠點能創有何不同?
負責策略發展的陳惠萍解釋,綠點秉持社會企業理想,主要目的並非獲利,而是建立平台,串聯捐款者與社福團體。他們估算,一筆捐款,若用以建置太陽光電系統,透過政策固定費率收購,利潤可放大為原本的一.六至一.八倍。
此外,經濟部「陽光屋頂百萬座」計劃,從今年開始,北部裝設的太陽光電,以躉購費率加一二.五%收購,提供更多誘因。
以北投社大將於四月展開的募資計劃為例,在社大屋頂使用一五○坪,建置五十KW容量的太陽光電設備,所需經費約三五○萬元。當捐款轉換成發電,二十年間就能多創造至少二一○萬利潤,讓北投社大與新民國中共同運用。兩成用於設備維運,四成用於能源教室建置,四成用於協助弱勢學童。
曾任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的謝國清,○九年起擔任北投社大校長,七年來,他讓社大學員數成長近兩倍、到兩千多人。
他希望,社大屋頂就是北投的能源教室,讓社大學員、新民國中孩子能親自體會,能源議題並非遠在天邊,就在每個人身邊。
「許多中南部學校屋頂租給業者售電,利潤進系統業者口袋;但國中小是公眾資源,產生利益應該回饋社會,」謝國清說。
在SolarWe募資平台上,首波將推出兩個計劃,除了新民國中與北投社大,還有桃園的SOS國際兒童村。

陳惠萍說,綠點能創陸續會跟養老院、育幼院等有需要的團體洽談合作。企業透過綠點能創把愛心放大,除了可節稅,發揮企業社會責任,還能發展綠能產業,「是一舉數得的捐款,」她說。
風險:須確保政府收購價不變
近年積極輔導畢業生創業的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對綠點能創結合綠電和社會救助的創新商業模式,表示肯定。不過他提醒團隊考慮風險,政府太陽能發電收購價格,是否能維持二十年不變。
他也建議,希望綠點能在三年內做到四千萬營業額,也就是一年要能推出至少十個募資案,才能養活五人專職團隊,挑戰不小。
他也點出,綠點不只是公司,還倡議新價值,「要花時間說服政府部門、社福團體與捐贈者,綠能對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一筆捐款做兩件好事,是一舉兩得,」陳東升說。

公司簡介
「陽光伏特家」是台灣第一個綠能群募平台,希望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擴大新能源的普及性。
低碳能源已是國際共同趨勢,透過陽光伏特家的創意設計,讓每位太陽能投資者,都能成為用陽光產生的電力進而獲益的伏特家!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54854026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 綠點能創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GRINNODOT INC.) 
104年11月23日 發文號10451970230變更名稱 (前名稱:綠點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公司屬性 閉鎖性
資本總額(元) 10,893,280
實收資本額(元) 10,893,28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1,089,328
代表人姓名 馮嘯儒
公司所在地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70號5樓之1
登記機關 臺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4年07月08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7年11月02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D101060  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業
E601010  電器承裝業
IG03010  能源技術服務業
D101040  非屬公用之發電業
F119010  電子材料批發業
F219010  電子材料零售業
F399040  無店面零售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I103060  管理顧問業
I199990  其他顧問服務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G02010  研究發展服務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馮嘯儒 268,628
0002 董事 陳惠萍 192,920
0003 董事 鄧維侖 206,646
0004 董事 余致緯 0
0005 董事 陳德川 德創實業有限公司 46,296
0006 董事 林宗漢 敦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63,399
0007 董事 (缺額)
0008 監察人 張哲宇 0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