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暉科技股價行情討論-群暉加速佈局雲端事業!台灣資料中心正式啟用,未來要往哪裡找新客戶?

想要群暉科技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群暉加速佈局雲端事業!台灣資料中心正式啟用,未來要往哪裡找新客戶?

2021.12.10

由於觀察到混合雲架構的市場需求,近年國際NAS(網路連接儲存設備)大廠群暉科技(Synology)開始加碼投入雲端事業佈局。

根據研究單位Gartner的報告指出2021~2022年,全球雲端市場將成長21.7%,將達4,820億美元規模。其中以SaaS服務市場最大,佔46%。

而在2017年10月,Synology就看到這樣的趨勢,推出了Synology C2 Storage NAS異地備份服務切入雲端市場,也在美洲、歐洲、亞洲打造了3座資料中心。旗下雲端事業從2018年到2021年營收複合成長率80%,2021年營收截至目前為止已達2億元新台幣。在近期,也發布旗下更完整的雲端服務產品線,同時也宣布位於台灣的資料中心正式啟用。

企業、個人用戶並進,Synology積極拓展雲端事業版圖

根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與牛津經濟研究院的資料指出,在2021年,全球企業有97%採用混合雲與多雲架構,已成為IT主流。

因應這樣的趨勢,Synology在2020年10月正式成立雲端事業部,也陸續在今年下半推出密碼管理工具Synology C2 Password 、企業對外的安全檔案交換平台Synology C2 Transfer、保護終端裝置與 SaaS 服務的備份解決方案Synology C2 Backup。

目前,Synology C2在全球已累積8萬用戶,並且目標在2022上半年可以翻倍成長。

要往什麼方向開發新客?Synology C2雲端事業群執行副總劉家宇指出,企業用戶、客人用戶必須雙管齊下。

「企業用戶只要處理一個IT木門,就可以有上百客戶的產值,但個人用戶雖然單價較低,但是成長會很快,我們沒有押寶哪一邊。」他說明。在新成立的雲端事業部中,開發客人用戶與企業用戶的產品PM與業務團隊也都分開營運,「是兩顆完全不一樣的大腦、思維去經營。」

全球第三座!Synology台灣資料中心正式啟用

Synology同時也宣布,位於台灣的資料中心已在2021年11月正式啟用。

「作為 100% MIT 的產品開發、營運與資料落地,我們期待未來能夠跟台灣不同規模的企業,甚至醫療、金融或政府單位,能有更深入的合作。」劉家宇表示, 台灣資料中心不只能更好的服務亞太區使用者,讓台灣使用者有在地的存取速度之外, Synology C2也預計在明年針對台灣市場推出全新的物件儲存服務,更進一步滿足在地產業對於關鍵資料落地的需求。

他指出,Synology C2從硬體機房到軟體平台,從研發到營運皆是自行整合、維護的服務,因此能確實掌握雲端關鍵技術,確保產品服務的穩定性,並提供高性價比的服務。

除此之外,相較於台灣市場上其他公有雲服務業者,也更能提供其他廠商所缺乏的技術支援反應能力,在客戶遇到問題時即時處理,未來也會持續依據市場反應推出更多雲端原生的服務。

群暉Synology發布全新資料管理方案

群暉科技Synology發布針對賦能使用者(User Empowerment)、提供智慧洞察(Smart Insights)及串聯雲端(Cloud Connectivity)等三大發展主軸的資料管理新品與解決方案,並重整了高階商用機種,協助推升其企業用戶面對大量數據管理的挑戰。

群暉創辦人暨執行長翁英暉並表示,Synology將持續以DSM平台為核心,聚焦三大發展主軸研發自主產品,力助用戶得以更安全穩定、智慧易用且長遠永續的方式管理資料。

此回端出的全新軟硬體應用,包括具備全新改版的儲存空間管理員、強化 SSD 快取應用、深度整合虛擬化環境等管理功能的 DiskStation Manager 7.0(DSM 7.0),以及全新的雲端監測及事件預防服務 Active Insight,還有原生的混合雲儲存與檔案共享服務 Hybrid Share 等應用。

其中在串聯雲端部分,Synology自建的公有雲服務C2在全球已有高達2.8萬的雲端備份用戶,推出原生的混合雲儲存與檔案共享服務Hybrid Share,讓用戶可彈性部署資源,諸如應用在包括彈性快速擴充儲存空間、跨點進行檔案共享與同步傳輸,並可透過DSM設定檔的自動雲端備份,快速進行災難時的NAS系統設定還原。

此外,Synology亦推出整合Photo Station與Moments特色的全新相片管理套件 Synology Photos,讓用戶透過單一套件即可進行上傳、智慧分類、管理、搜尋、與他人共享等完整管理功能。

同時針對突破百萬的企業用戶,Synology也重新歸整高階應用產品線,推出包括主打高效能的FlashStation全快閃FS系列與企業SAS機種SA系列、超高密度的High Density HD系列,及著重服務高可用性的虛擬化儲存專用Unified Controller UC系列與可運行DSM服務的SA3200D,同時新增Fibre Channel支援,讓部分高階機能以光纖擴充卡與SAN架構整合。

用品牌征服全球100國
四方征戰多年,群暉科技(Synology)目前已經打入全球100個國家,售出超過550萬台NAS(網路儲存裝置),是國際上知名的NAS領導品牌。而在這個品牌全球化的過程中,群暉科技執行長呂青鴻認為,在眾多市場裡,歐洲其實是台灣品牌非常好的切入點。不過他也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這些年似乎已經比較少看到台灣新創往歐洲闖蕩。
歐洲市場對台灣品牌友善,可從瑞士和荷蘭起步
歐洲是群暉最早打開的市場,截至目前為止歐洲仍占群暉總營收比重超過5成,而呂青鴻本身也曾被派駐到法國分公司負責掌管歐洲市場長達三年時間。他的觀察是,歐洲地區的基礎建設不錯,普遍來說也具有平均所得高,以及科技水準和對新科技接受度較高的特性。而且相比於美國這個大市場,歐洲市場的競爭沒那麼激烈,也少有強勢的本土品牌,當地消費者對於來自其他地區的品牌顯得態度更加開放和友善。
特別以台灣來說,因為過去已經有不少台灣科技產品在歐洲市場做出了不錯的成績,也建立起一定的品牌認知度的。所以即便台灣與歐洲相隔遙遠,他發現當他與法國在地人談起台灣時,對方其實很快就會有清楚的認知,對台灣並不陌生。在他看來,「台灣」對於在歐洲推廣科技產品或服務其實是可以有加分的。
而在歐洲這麼多國家當中,他又特別建議可以以荷蘭和瑞士做為初起步的切入市場。呂青鴻坦言,他自己最初曾以為瑞士應該就是個有錢人養老的地方,但實際上卻發現瑞士消費者其實更熱情擁抱高科技產品,還有荷蘭也是如此。
此外,也因為瑞士和荷蘭與德國的語系、地緣位置都很接近,所以如果可以先打進這兩個規模相對較小的市場,之後要再進軍德國這個大市場也會變得更容易一些。而這都是為什麼他不只一次提到,近年來台灣新創科技好像忘了歐洲,在他看來其實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在中國的腳步不能慢;攻日本要靠產品力
當然,歐洲不是站上國際舞台的唯一選擇,呂青鴻另外也提到他對其他幾個大區域市場的觀察。如進入中國市場5年來,讓群暉感受最深的,就是「消費升級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很關鍵的一件事,就是腳步不能慢下來,必須透過持續的研發投入,確保自己的產品力維持在領先地位,否則一眨眼就可能被市場給淘汰。
另外群暉近來也開始在日本市場有不錯的成績。其實論地理區域、論人均收入、論基礎建設和科技接受度,日本之於台灣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但為什麼群暉直到這一、兩年才可以說是成功打入,呂青鴻認為主要還是因為日本人對國際品牌的態度較保守,對本國產品則是有高度的愛好。舉例來說,BUFFALO其實是一個在其他國際市場比較少見的品牌,但在日本卻是主要的NAS廠商。
而像群暉這樣早已在歐、美、中國等市場打出名號的品牌,最一開始進入日本市場想找通路夥伴卻非常困難。最後他們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選擇自己到Amazon上架,最終憑藉著產品力,靠消費者的評價,逐漸做出聲量。
呂青鴻記得他曾經看過不只一個消費者在Amazon的群暉產品評論上寫著,要日本公司加油,因為他們認為日本在NAS產品已經落後台灣太多。而也因為有在Amazon的成功,後來群暉才能打進日本的其他通路。「因為這對他們(通路商)來說已經是現成的生意。」他說,在日本學到的一課就是,如果只能做出品質和日本公司相似的產品,是很難獲得日本人青睞的。
海外設點邏輯:NEAR
另外對於近幾年台灣政府積極推廣的東南亞市場,群暉其實起步的時間也比較晚。但基本上他們在分析過後認為,在地化會是一大關鍵。也因此相對於尋找當地代理夥伴,他們表示會更傾向自己與當地消費者直接對話。
當然,新加坡、馬來西亞或菲律賓等可以用英語或華語溝通的地區還好,但其他幾個國家則可能會有語言上的挑戰,所以他們其實也已經雇用了來自泰國、越南當地的本地人協助開發市場。
而這一路走來,群暉內部大概也理出一套設立海外分公司的邏輯,呂青鴻稱之為「NEAR」,也就是Network Infrastructure(網路基礎建設)、Early Brand(在該市場是否沒有競爭對手、本身是否有獨到之處)、Acceptance of Cutting-Edge Tech(對高科技的接受度)、Revenue Growth(營收成長表現),以這四個標準評斷是否有設立分公司的必要,和優先順序。
經驗、通路、服務,群暉願助新創一臂之力
此外,除了群暉自身的品牌全球化征戰經驗可供新創參考,呂青鴻表示內部其實也一直很想要培育台灣新創發展。一方面,群暉自己就是軟體出身,相信對於相關新創的創業歷程會有更多理解,本質上也相當合適。另一方面,群暉已經在全球有完整的通路和服務基礎建設布局,相信對於新創發展可以是很關鍵的兩股助力。「我們有條件做這個角色。」他說。
不過他也直言,因為今年第一季花了比較多時間在調整各區域策略,暫時還沒有擬出具體計畫。但他也說,之後確實有可能會有相關投資規劃,也歡迎各界引介優秀的團隊給他們。

群暉揚威國際 獲TechTarget中階NAS第一
台灣儲存方案大廠-群暉科技(Synology)以專業再獲肯定,獲美國權威IT媒體TechTarget(NASDAQ: TTGT)於今年度最佳品質獎NAS伺服器類別入圍評選,並自HPE、NetApp、EMC、Dell及IBM等眾多企業級儲存廠商中脫穎而出,得到中階NAS品牌綜合排名第一,尤其NetApp分居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市場龍頭,可謂台灣儲存產業之光。
群暉科技業務協理陳其賦說,群暉科技的策略是提供企業先進、高度整合且可靠的儲存解決方案,同時保有友善與直覺化的介面,讓更多使用者可以受惠於我們的產品。我們非常高興能在這個競爭相當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未來也會不懈地致力於滿足顧客需求。
在所有參與評選的廠商中,群暉科技以最年輕的公司之姿,得到最高排名的殊榮。此次評選受訪者所使用的產品為XS/XS+或Plus系列中的RackStation機架式伺服器,提供可靠又快速的檔案備份與服務,而群暉科技在評選中於產品功能與產品品質項目中亦名列第一,分別得到6.31及6.57的高分。TechTarget為全球的科技專業人士及企業高層洞察趨勢並提供前瞻性的報告,是總體NAS伺服器市場的一大指標。

NAS 界的蘋果:Synology 以平台優勢賣設備,下一步進軍物聯網
賣電腦、手機的蘋果公司(Apple. Inc),在今年 2 月市值突破 7000 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所有人都知道,蘋果賣的不是硬體,而是它的作業平台。同樣的,台灣也有一間賣 NAS 設備的公司 Synology(群暉科技),他們賣的也不僅只於硬體,而是讓人離不開的作業平台,目前他們已經是 NAS 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公司了,未來,他們還可能成為 NAS 界的蘋果。
NAS:多裝置時代,方便且安全的資料存取私有雲
或許對資料儲存沒有需求的一般使用者還不知道什麼是 NAS。NAS 的全名是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路附加儲存,不同於過去把資料儲存在電腦硬碟,NAS 是把資料透過網路儲存在 NAS 裝置的硬碟裡,由於在 NAS 裝置上的作業系統和軟體只提供資料存取以及相關的管理功能,因此在儲存方面的效能高,消耗的資源少。
在行動裝置多元化的現在,人們對於雲端的需求幾乎取代過去的電腦儲存,而將資料儲存在 NAS 就是把資料儲存在雲端,可以隨時隨地在任何一個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視裡,存取 NAS 裡的資料。
而這個雲端空間,並非像 Google、Microsoft、Amazon 屬於公有雲,NAS 具有高度隱私、高度安全性、系統自治、佈署彈性大、儲存容量大、存取速度快,是個只屬於你自己、家庭、工作室或大型企業內部的私有雲,甚至連新北市政府、大潤發、台積電都佈有自己的 NAS。
賣的是硬體,但平台才是 Synology 最大資產
回到今天要談的 NAS 設備商 Synology,他提供的 NAS 設備從家庭到小型辦公司、公司群組,再到中小企業,甚至大型企業都有,從可以放置的硬碟數量、存取速度、處理器型號、最大使用者帳號數、保固時間長短等軟硬體效能,做出等級區隔,就 Synology 賣出的NAS 裝置等級來看,其營收有超過 7 成來自於大小企業。
然而當各家 NAS 採用的處理器、記憶體等硬體差異不大,比的就是作業系統的易用性和實用性了。
Synology 由兩位曾任職於微軟的工程師於 2000 年創立,一開始只賣軟體授權,因此從本質上來說,Synology 是一間軟體公司。今年 3 月,Synology 執行長由同樣是軟體工程開發背景的呂青鴻回來接任,在一場近距離的餐敘中,呂青鴻對我們說明了這間「賣 NAS 設備的軟體公司」的優勢在於「We Own The Platform」時,竟讓人在這家公司身上看到些許蘋果公司的影子。
Synology 的 NAS 設備所搭載的作業系統是 DiskStation Manager(DSM),透過瀏覽器就能連上 DSM,其介面有點類似微軟 Windows 7 作業系統的介面,裡頭共有 86 個應用程式,包含行動裝置照片影片串流、資料備份、音樂影片管理中心、檔案分享、私有雲與公有雲的串接管理等,每一應用的操作介面都與 PC 或 Mac 的介面雷同,而這是為了讓使用者直接把 PC 使用經驗帶到 NAS 上,減少使用障礙。
在儲存、備份、分享之外的 NAS 應用,特別的還有 Synology 的網路監視器解決方案系統( 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s),名為 Surveillance Station,透過網路,即時管理幾支到幾萬支網路監視器,甚至能做到即時影像分析和門禁管理。
而這一切方便且多元化的應用,配合持續的軟體更新、持續的服務、開放的開發環境,讓 DSM 平台得以抓住大量使用者的心,在今年 5 月 DSM 5.2 版本更新時,2周內就有 150 萬人次下載更新,可見目前 Synology 的 NAS 設備有超過 150 萬活躍用戶數。未來,Synology 的 DSM 平台生態系只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應用程式,越來越多如網路監視器解決方案的系統。
未來三大產品方向:Storage、Sever、Networking
在長年累月的努力下擁有了平台優勢,呂青鴻說,今年會是 Synology 展開的一年,未來產品方向將分三部分,分別是:Storage(儲存)、Sever(伺服器)、Networking(連網)。
Storage 是 Synology 既有的 NAS 業務;而跨入 Sever 這一領域,其實從網路監視器解決方案系統就開始了,接下來會優先以同時需要儲存方案的裝置應用,來發展伺服器業務,很有可能,Synology 鎖定的就是時下當紅的物聯網。
另外在 Networking 領域,Synology 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第一款路由器(Router),跨入網路通訊,技術方面對 Synology 來說,與 NAS 核心技術是有重疊性的,因此不是問題,至於策略意義則是更方便使用者透過路由器設定 NAS,也方便 Synology 發展更多系統,畢竟 WiFi 是家用連線最大技術,而路由器卻常常擋在使用者與 Synology 之間,若能由 Synology 自己掌握與使用者之間的連線設定,未來不論是 NAS、網路監視器、智慧家庭裝置、物聯網裝置的設定與管理都會便得更加簡單且方便。
呂青鴻說,Synology 一路走來,幾個科技發展中重要的節點都有跟到,像是 2007 年 iPhone 一出來,他們就意識到行動端的重要性。下一個科技節點,大家都說是智慧家電和物聯網,而 Synology 正以平台優勢,積極搶進。

公司簡介
群暉科技 (Synology Inc.) 創立於西元 2000年,是一家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公司,致力於研發高效能、可靠、多功能,以及省電環保的網路儲存伺服器 (NAS 伺服器)。自創立以來,我們不斷拓展專業技術、傾聽顧客的需求、並致力於發掘 NAS伺服器的無限可能性。以創新的方法來儲存以及分享數位資料,群暉科技的目標是提供容易使用的解決方案和完善的客戶服務。無論是家庭用戶,小型辦公群組,中小企業,或是企業級用戶,群暉科技產品都是理想的網路儲存設備的首選。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70538433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群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SYNOLOGY INC.)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 5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392,273,18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39,227,318
代表人姓名 翁英暉
公司所在地 新北市板橋區遠東路1號9樓
登記機關 新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089年03月17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9年08月26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F118010  資訊軟體批發業
I301010  資訊軟體服務業
I301020  資料處理服務業
I301030  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F113050  電腦及事務性機器設備批發業
F113070  電信器材批發業
F213060  電信器材零售業
F401021  電信管制射頻器材輸入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翁英暉 300,000
0002 董事 廖群 0
0003 董事 林秀娟 666
0004 監察人 廖菁華 0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