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生物科技股價行情討論-聯茂董座陳進財獲頒北醫名譽博士 副總統特發賀電

想要華聯生物科技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聯茂董座陳進財獲頒北醫名譽博士 副總統特發賀電

內容目錄

尹慧中/ 報導

2023/ 04/ 11 14:18

聯茂(6213)暨穩懋(3105)董事長陳進財今(11)日獲頒北醫名譽醫學博士,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等並特別發賀電祝賀。北醫並稱,陳進財不僅是產業消費隊,更是「跨界產業神醫」協助醫療產業。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指出,陳董事長長期關注生技產業的發展,華聯生技所開發的全方位的癌症、基因及生殖醫學檢測服務,是目前發展預防醫學與精準醫療非常重要的一環。2021年底,也整合北醫的衍生新創公司-酷氏基因,擴大營業規模,進軍婦女癌症早篩市場,共同提升市場競爭力,也期待北醫與華聯生技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

臺北醫學大學今(日舉行名譽醫學博士頒授典禮,由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校長林建煌率北醫一校六院主管及師生參加。陳進財董事長除家族成員出席觀禮,他所帶領的穩懋半導體、聯茂電子及華聯生技眾多高階主管也到場祝賀,英業達(2356)葉國一創辦人、偉登興業陳朝龍董事長皆蒞臨致詞。

華聯生技 攻遺傳疾病基因檢測市場

華聯生技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的開發,擁有基因微陣列晶片、次世代定序、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是亞洲唯一一家晶片製造原廠,持續開發出多款疾病風險測檢及體質檢測基因晶片,含17項癌症風險、14項慢性病風險及體重管理基因檢測,其中又以遺傳疾病基因檢測為主要發展方向,日前在台灣生技展中不惜鉅資導入「國家劇院級」多媒體互動裝置,讓大家在遊戲情境中,透過好奇、互動、印記、認識各種染色體異常疾病,帶大家回到基因檢測最初的溫度。
華聯生技董事長楊桂華指出,公司成立16年來,有一半的時間都專注在基因的研究與技術開發,直到近年開始成功布局各醫院、醫學中心、醫美中心、健檢中心等市場,隨著罹患遺傳疾病的案例逐年增長,華聯今年也計畫將遺傳疾病基因檢測這塊推往大眾市場。
楊桂華說,遺傳疾病基因檢測是一項整合型檢測服務,可應用於產前孕婦及產後小兒篩檢,結合CytoOneArray染色體晶片及緩發育基因分析外顯子定序(WES)技術優點,針對發育遲緩之兒童或患者進行詳細檢測,09-38826-852陳先生,可有效的篩檢染色體拷貝數變異(CNV)異常及基因點突變(SNVs)異常。且分析後結果可輔助醫師釐清患者罹患遺傳疾病之可能性,以利提供患者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華聯為持續提升競爭力、擴大服務面向等長遠的發展考量,在市場上的自我定位希望能從一個晶片醫材的提供者,發展成為一個完整檢測服務的把關者,從晶片的設計、生產、分析和報告,提供高品質全方位基因檢測一條龍服務。
楊桂華進一步說,鎖定亞洲與東南亞市場,華聯規畫下半年會成立臨床醫學檢驗實驗室,將精準醫學著重在婦幼健康及大眾健康兩大方向,提供包含染色體晶片檢測及癌症、慢性病、肥胖基因等基因檢測服務,透過生物科技的力量提供精準且有意義的基因資訊,目標成為亞洲基因健康醫學的標竿。華聯染色體晶片檢測 掌握寶寶健康
多一份產前檢測,相對更安心。華聯生技染色體晶片檢測,有別於傳統分析,不但將解析度提高了千倍,透過一張晶片篩檢出300多種遺傳疾病,讓準父母更能準確了解寶寶身體狀況,相對安心。
華聯生技行銷處長吳孟樵表示,傳統染色體核型分析,主要是檢測染色體構造、數量及染色體大片段倒轉、互置、缺失或重覆等異常情形,但受限解析度,傳統鏡檢無法檢測出的染色體微小片段的缺失,但此缺失是數百種疾病原因,09-38826-852陳先生,可能不會致命,但會造成發育或發展異常,如小胖威利症、威廉氏症狀群等,除了外貌異常,也經常伴隨智力障礙、發育遲緩,或是某些器官的功能發育不良而致使寶寶必須接受適當的照顧和治療。部份疾病在寶寶剛出生時便能觀察到,而不少疾病可能要到數月或數年之後才能觀察出異常。
吳孟樵說,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唐氏症產前篩選後屬高危險群、超音波檢查顯示胎兒有異常現象、以往曾產下唐氏兒或其它異常染色體之嬰兒、父母帶有染色體異常等,皆是適合檢測的對象。檢測過程非常簡單,僅需在進行羊膜穿刺時多抽取10C.C.的檢體即可,不會增加風險。華聯生技推腫瘤個人化用藥平台
專注於微陣列基因晶片相關產品之研發的華聯生技,提供高密度晶片服務整合者。今年生技展,華聯生技推出「腫瘤個人化用藥及預後評估」平台,透過與中美冠科的人源化腫瘤動物模型(PDX)的合作,並整合華聯自有的大數據分析團隊技術,讓腫瘤患者在罹癌時有個人化的用藥評估,在術後也同樣有個人化的追蹤計畫。此平台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年初推行「精準醫療」計畫的精神不謀而合。
華聯的大數據分析團隊,藉由分析組織病理學、基因組學特徵、病人病歷、及晶片分析等大數據,搭配中美冠科的腫瘤動物模型,可精準預測腫瘤患者的用藥效果;術後則使用華聯表達譜晶片分析患者特定基因表現來預測復發或轉移的風險。未來,患者一旦罹癌,可以依據每個人的基因資訊及大數據資料庫,量身打造個人化的黃金治療準則。
華聯生技現在也積極佈局大陸及香港市場,在2010年即在上海設立辦公室,目前已有與當地12家當地經銷商合作,經銷網絡遍及全國。除了科研技術服務外,今年也啟動和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的大型三級醫院臨床合作計畫,年底前將會陸續上線,預計今年在中國市場的整體檢測服務量將會成長兩倍以上。
華聯生技今年甫獲得第一屆台積電半導體大數據分析競賽第三名,從126隊中脫穎而出。過去一個分析案件實驗室往往需要一天以上,09-38826-852陳先生,現在團隊只需要兩個小時,進階到30分鐘。次世代定序(NGS)及生物晶片等平台產出數據可轉化為有價值的生物資訊,設立於加州聖地亞哥的美國辦公室上半年已協助超過50家美國大型實驗室進行分析服務,年底在美國ASCB研討會上也受邀演講及分享。

曾窮到不敢開冷氣,華聯生技如何讓台大、長庚都買單

文 / 蔣濬浩 2022-07-12

疫情進入終局之戰,面對病毒,關鍵已非確診與否,而是確診後,能否有效遏制病情惡化。

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指揮中心曾在5月初公布關鍵的「13項指標」,包括患有慢性病、癌症、失能等族群,都被認定是高風險指標,宜在確診後加強照護、盡速投藥。

然而,指揮中心的這13項指標雖簡單易懂,卻無法概括所有的重症高風險者,因為,染疫後病情究竟會如何惡化,仍須回歸個人體質,而要鑑定體質,只有通過分析個人基因,才能真正找評定出高風險程度的高低。

如今,這項「看基因、評風險」的檢測技術,已被華聯生技成功開發,並在台北慈濟醫院率先展開收案研究。

只需取得檢體,華聯就能透過分析110個關鍵基因點,確認該受測者,是否為潛在的重症高風險者。該服務不只讓大眾在自我評估上,能有所依憑,也能協助醫師在投藥時,多一分評估指標!

站上檢測技術浪尖,卻一度窮連冷氣也不敢開

成功獨創「新冠風險檢測」服務,這間華聯生技究竟是甚麼來頭?

位於竹北生醫園區,今年成立甫滿20年的華聯,其實是台灣分子檢測技術業的隱形冠軍,擁有全亞洲唯一的「高密度微陣列生物晶片」生產設備。

目前民眾最熟悉的PCR檢測,一次只可針對一段基因檢測,但透過華聯晶片,受測者可同時檢測多段基因、一次完成多種疾病的檢測。「新冠重症風險」檢測能成行,就是仰賴這項晶片技術!

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李鍾熙就指出,華聯能在生物晶片上領先歐亞,關鍵有二。其一,是20年前,華聯草創時的技術團隊,是亞洲第一批投入基因檢測的團隊,奠下了深厚的經驗壁壘。

其次,是華聯與工研院保持密切產學合作,結合台灣在製造業、半導體業上的優勢,進而砌起生物晶片的專利高牆。不只與全台超過500家醫療院所合作,更將晶片輸出歐美。

雖然華聯一路以來,都站在生物晶片的技術浪尖上,但在成立頭十年,華聯其實也曾在兵荒馬亂中度過。

憶起華聯初期的磕磕絆絆,投入華聯生技超過十年的營運長蘇弘儒坦言,2010年以前,由於全球基因檢測產業剛萌芽,在欠缺明確商業模式的情形下,華聯雖有技術優勢,卻對如何擴大商業利基毫無頭緒。

「每年只要看看政府、學院在基因檢測上的預算,我們那年的營收上限大概就底定了,」蘇弘儒坦言,在草創前幾年,華聯唯一營收來源,就是學研單位的專案,但學研單位經費畢竟有限,也導致華聯在發展的路上,充滿限制。

長年的經營困境,讓華聯財務一度陷困。「公司40多個人,能動的現金流竟然只有2000多萬,」回憶起八年前剛接下華聯的管理職,華聯生技執行長楊桂華記憶猶新:「當時,為了省預算,團隊甚至關掉無塵室冷氣,只為省下一些電費!我當時就很納悶:『這麼做,究竟是可以省多少?』」

借鏡LED產業經驗,新科執行長祭出轉型三策

讓華聯從谷底翻身,靠得是楊桂華在過去八年,祭出的三項轉型大計。楊桂華指出,華聯在商業策略上,長年聚焦在科研服務。科研案講求客製化,商業模式多由研究案負責人提出需求,華聯負責製作晶片,但此模式開發成本高昂,加上案主需求未必長久,往往隨著研究案的告終,華聯團隊的研究也得被迫停下。 

舊研究做做停停,經驗無法積累,同時,華聯也欠缺能為企業帶來穩定營收的產品,最終,導致財務上的不健全。

楊桂華決定在市場策略導入「以終為始」思惟。改變的關鍵,得從走入臨床應用市場開始。華聯先是大刀闊斧調整公司路線,逐步縮減原有的科研訂單,改而走入醫院第一線,找出臨床上的真正需求。

例如近來成功打入多家醫學中心的羊水晶片。原先研發團隊已深耕「小兒發展遲緩」的晶片檢測多年,並擁有多項設計專利,但該服務卻遲遲不被市場接受,實際訪查醫師後才發現,小兒發展遲緩的檢測市場早已飽和,反倒是產前檢測,市場上還沒有能兼顧價格、效率的檢測服務。意外找到屬於華聯的藍海利基。

生物晶片製程,強攻品質系統與實驗室認證

將眼光定錨在臨床消費市場後,過去長期投身科技業的楊桂華隨即意識到,若沒有穩定的品質系統與實驗室,要製造大量且品質穩定的生物晶片,根本是癡人說夢。

不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卻也一度迎來老員工們的質疑。「實驗室不用認證啊,以前不是好好的嗎」?「是不是你不懂,才要認證?」對此,楊桂華也很坦然:「如果要走回科研老路,當然可以不用認證,但華聯還要繼續走回頭路嗎?」

打造堅實的品質系統,其實是楊桂華的老本行。在進入到華聯之前,楊桂華是國內光電大廠廣鎵總經理,一度帶領廣鎵成為國內LED產業龍頭,更促成晶元光電合併廣鎵一案,是協助台灣LED產業建立上游秩序的功臣之一。

對楊桂華來說,生物晶片與LED的共同處在於,想要打下客戶芳心,就得讓每批出貨,都能保持一致的高品質、高良率。過去華聯專注科研案,每一筆訂單,都是獨立作業且不涉及病患,自然也不重視能經得起反覆驗證的製作流程。

如今,隨著生物晶片製程的標準化,過去常見的晶片品質浮動問題,也獲得解決,即使聯最挑踢的醫學中心,如台大、長庚、成大,也都相繼買單華聯檢測服務。

拓寬檢測種類,華聯走出生物晶片舒適圈

「華聯起於晶片,但不止於晶片,」談起華聯的未來,楊桂華坦言,生物晶片技術固然是華聯最大的優勢,但若只集中開發晶片業務,反而會看不到消費市場的真正需求。

蘇弘儒也指出,在基因檢測日漸成熟的今天,臨床檢測需求是多元並起,尤其新冠肺炎後,大眾對於PCR、NGS的接受度提高,「華聯不該只是生物晶片提供者,而是該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2021年底,華聯透過併購酷氏基因,將檢測服務的觸角拓展到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該檢驗試劑背後的技術,就是過去華聯較少著墨的PCR技術;此外,瞄準幼兒3歲以前的黃金早療期,華聯也投入NGS(次世代基因檢測),瞄準兒童智力障礙、先天性異常等疾病分析。

投入生物晶片產業超過20年,一路看著華聯從草創、低谷到轉型,蘇弘儒有感而發:「以前年年都只能看科技部的編列經費吃飯,現在的華聯,終於能將發展的命運,握在自己的手裡。」

華聯跨足癌症早篩精準預防!癌症甲基化專家把關肝癌、子宮內膜癌

編輯中心

(引新聞/綜合報導)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生技)以新形態甲基化技術作癌症早篩創新應用,透過更精準的檢測工具,早期發現肝癌及子宮內膜癌,此兩種癌症在台灣發生率極高,分別為男性第3名及女性第6名。專攻婦幼健康市場的華聯生技,以自主研發染色體晶片的核心技術,致力於產前產後基因檢測應用及服務。現為整合女性基因檢測與癌症早篩需求,併購酷氏基因,串接雙方甲基化技術開發優勢,透過資源與能力的互補,擴充研發量能,提供一站式基因檢測服務。

子宮內膜癌甲基化基因檢測:低侵入性檢測 輔助臨床診斷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排名第6名!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安蓓®基因檢測試劑(MPap®),不同於傳統侵入性的子宮腔鏡檢測、子宮內膜搔刮術或內膜病理切片,而是利用DNA甲基化生物標記為基礎,建立高靈敏度的創新分子診斷工具,是一種低侵入性的檢查方式。在2021年8月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創新醫材審查,取得III級醫材認證-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

肝癌ctDNA甲基化檢測:BCLC分期推前至0期揪出

此外,華聯生技「肝癌早篩ctDNA甲基化基因檢測LiverEDx」,在肝癌BCLC分期中,可將肝癌早篩推前至0-A期。傳統用甲型胎兒蛋白(AFP)檢測,有高達一半肝癌患者驗不出已罹癌,但透過ctDNA甲基化檢測技術,可從中多驗出75%的罹癌患者!只需抽取10cc血液,提取其中游離DNA,透過肝癌甲基化專利預測模型,將肝癌早期診斷靈敏度大幅提升至84.2%。

華聯擴大癌症早篩版圖 研發精準預防新品

2022年,華聯生技計畫將癌症早篩的版圖擴大至精準預防,這是一項針對可處置基因(Actionable genes)檢測的服務,可精準預防遺傳性致病基因的突變,將應用在腫瘤類、血管類、心律不整類、代謝類、心肌類及視網膜病變等相關疾病。此檢測涵蓋77個可處置基因(內含BRCA1/BRCA2),其檢測後的結果是可對接臨床處置方案,透過醫療行為的介入來預防發生或降低其嚴重程度。

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研發原廠的華聯生技,跨足預防醫學及精準醫療,其中涵蓋生殖醫學、癌症早篩及精準預防,提供一站式基因檢測服務,為大眾健康把關。

相關資訊:https://bit.ly/3Imm0i9

華聯染色體晶片 改版

華聯生技在高密度基因檢測晶片開發不斷推陳出新,今年7月推出改版產前染色體晶片,新晶片一次篩查遺傳疾病增加至370多項,檢測項目增加幅度逾二成,2014台灣生技大展,新系列染色體晶片將與國人見面。
擁自主設計、開發優勢的華聯生技,是全亞洲唯一高密度基因晶片製造公司,針對華人族群設計「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去年上市,今年7月推出改版晶片。
華聯生技指出,與目前市面上檢測晶片最大不同在於,華聯染色體晶片是針對具有臨床證據支持之疾病區域所設計,特別側重發展遲緩與智能障礙相關疾病,進行一次晶片檢測,即可同時診查370多項遺傳疾病。
同時可利用華聯自建的疾病資料庫,協助醫師做出遺傳性問題的相關診斷,及早發現、及時療癒,有利於優生保健的落實。「華聯染色體晶片」已獲罕見疾病基金會認可,成為專案補助的晶片檢測項目。
近年來美國醫學會開始建議全年齡層產檢使用的檢測利器「染色體晶片(俗稱羊水晶片)」彌補傳統鏡檢的不足。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僅需於羊膜穿刺同時,多抽取15~20cc羊水,並不會增加羊膜穿刺以外風險。

瀚生醫電 推微陣列生物晶片掃描儀

文/江富滿 2022年2月17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瀚生醫電運用光碟機光學頭精密、小巧等特性,推出「微陣列生物晶片掃描儀」,讀取生物晶片時間減半,單一晶片 掃描時間少於四分鐘,主要應用於基因、胜肽、蛋白質、抗體、細胞等微陣列晶片的讀取與檢測,可用來進行羊水胎兒染色體檢驗、過敏原檢驗、癌症標記物、藥物與農作物的開發運用。

瀚生醫電董事長蔡榮源博士表示,微陣列技術是研究基因表達譜,用以研究病原體和引起疾病相關宿主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大工具,除了檢測和鑑定病原體之外,微陣列是作為藥物開發最好的篩選利器,同時作為藥物治療成效評估標準之一。

SpinScan微陣列掃描儀是一開放系統,因此可用於各種生物晶片包括細胞、蛋白質、DNA和胜肽晶片的診斷,蔡榮源指出,瀚生醫電微陣列生物晶片掃描儀(HC-BS01/HC-BS02)已經取得CE-IVD認證、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與藥物管理署(TFDA)的第二類醫材認證(衛部醫器製字第006479號)及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署的註冊(ownernumber10064783),大陸醫療器材(NMPA)認證則正在規畫進行中。

事實上,瀚生醫電微陣列生物晶片掃描儀早在2017年即榮獲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並連續多年獲頒國家新創獎及多年續獎,指標性客戶包括成大、清大、華聯生技等。

瀚生醫電現正辦理現金增資,新增的營運資金,除了將運用在申請新產品的國際認證以及各國專利之外,並將積極結合台灣半導體優勢,進行國際市場布局,搶下全球生醫產業一席之地,朝向IPO的目標挺進。

華聯跨足癌症早篩精準預防!癌症甲基化專家把關肝癌、子宮內膜癌

編輯中心

2022年1月20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引新聞/綜合報導)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生技)以新形態甲基化技術作癌症早篩創新應用,透過更精準的檢測工具,早期發現肝癌及子宮內膜癌,此兩種癌症在台灣發生率極高,分別為男性第3名及女性第6名。專攻婦幼健康市場的華聯生技,以自主研發染色體晶片的核心技術,致力於產前產後基因檢測應用及服務。現為整合女性基因檢測與癌症早篩需求,併購酷氏基因,串接雙方甲基化技術開發優勢,透過資源與能力的互補,擴充研發量能,提供一站式基因檢測服務。

子宮內膜癌甲基化基因檢測:低侵入性檢測 輔助臨床診斷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排名第6名!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安蓓®基因檢測試劑(MPap®),不同於傳統侵入性的子宮腔鏡檢測、子宮內膜搔刮術或內膜病理切片,而是利用DNA甲基化生物標記為基礎,建立高靈敏度的創新分子診斷工具,是一種低侵入性的檢查方式。在2021年8月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創新醫材審查,取得III級醫材認證-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

肝癌ctDNA甲基化檢測:BCLC分期推前至0期揪出

此外,華聯生技「肝癌早篩ctDNA甲基化基因檢測LiverEDx」,在肝癌BCLC分期中,可將肝癌早篩推前至0-A期。傳統用甲型胎兒蛋白(AFP)檢測,有高達一半肝癌患者驗不出已罹癌,但透過ctDNA甲基化檢測技術,可從中多驗出75%的罹癌患者!只需抽取10cc血液,提取其中游離DNA,透過肝癌甲基化專利預測模型,將肝癌早期診斷靈敏度大幅提升至84.2%。

華聯擴大癌症早篩版圖 研發精準預防新品

2022年,華聯生技計畫將癌症早篩的版圖擴大至精準預防,這是一項針對可處置基因(Actionable genes)檢測的服務,可精準預防遺傳性致病基因的突變,將應用在腫瘤類、血管類、心律不整類、代謝類、心肌類及視網膜病變等相關疾病。此檢測涵蓋77個可處置基因(內含BRCA1/BRCA2),其檢測後的結果是可對接臨床處置方案,透過醫療行為的介入來預防發生或降低其嚴重程度。

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研發原廠的華聯生技,跨足預防醫學及精準醫療,其中涵蓋生殖醫學、癌症早篩及精準預防,提供一站式基因檢測服務,為大眾健康把關。

醫師不看診!瘋當生技創業家

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21.12.27

生技產業在藥學系和化學系領軍逾20年後,近年正掀起一股由醫師創業的新風潮,其中更以AI智慧檢測和創新醫材最熱門,紛紛開啟「吸金大法」;醫盟科技已獲美國國防部後勤局採購合約、酷氏基因被華聯生技併購、明健聯合首輪募資可望達350萬美元,在在都將成為生技產業新勢力!

就初步統計,光以生策會主辦的國家新創獎來看,自2019年起醫師參與競賽的件數年成長率都由五成起跳,今年316件參賽案件中,即有來自31家不同醫院,123位醫師參賽,醫師占比高達38.92%,足見醫師和醫院投入生技產業已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最大動能。

由於醫師是終端產品的使用者,研發的產品也多半比較能達到「商化」價值下,近三年來,國家新創獎得獎的醫師,至少已有七個團隊已成立公司,且戰果豐碩。

就讀台大醫學系時即創立醫盟科技的曹竣堰,即使未曾執業,但醫盟開發的硬脊膜外腔注射定位針具(EpiFaithR),2019年已獲美國FDA及歐盟CE認證,2021年更取得美國國防部後勤局採購合約。

雙和醫院賴鴻政醫師創立的酷氏基因,開發的子宮內膜癌甲基化基因檢測試劑,今年不僅取得TFDA第三等級醫材許可證,也接受華聯生技併購,成為華聯100%之子公司。

2020年以可連續、即時、無線測量腹壓產品,拿到新創獎的長庚廖健宏醫師,目前已由長庚醫院spin off成立「明健聯合」,種子輪預計將募240~350萬美元,估值上看千萬美金。

另外,中國醫大北港附醫陳階曉醫師,則是在2012年與同為STB(史丹佛台灣醫療器材人才培訓計畫)的蔡東孟、陳彥宇共同創立安盛生後,也創立鈦隼,投入自動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自動鼻咽採檢機器人的開發。

至於今年才獲獎的新技術中,台大醫院醫師廖偉智團隊,開發的「助胰見(PANCREASaver)」,潛力最被看好,主要是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在CT檢查中有40%被遺漏,而「助胰見」能協助偵測到92%醫師未發現的胰臟癌,準確度超過九成。

北榮吳博貴主任團隊開發治療骨腫瘤的生物性冷凍裝置亦備受矚目,該產品應用於骨腫瘤治療之手術設備,世界唯一可採「免截骨」之自體骨滅活,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且術後病患可直接負重,不需以拐杖輔助,亦不會發生骨頭不癒合之併發症。

TAcc+新創補助團隊亮眼出場 華聯生技以股權轉換方式100%併購酷氏基因 整合癌症早篩及婦女基因檢測資源、擴大營業規模

華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生技」)依企業併購法之規定,以股份轉換之方式取得酷氏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氏基因」)所有股權,股份轉換基準日擬訂於110年12月30日。股份轉換完成後,酷氏基因將成為華聯百分之百之子公司。

華聯生技擁有自主研發的生物晶片技術,並致力於婦幼健康相關的基因檢測。為了整合婦女基因檢測及癌症早篩的產業資源,併購了專注於甲基化基因檢測的酷氏基因,酷氏基因在婦女健康、甲基化技術等領域具有深厚之產品開發經驗,此次整合,將實現雙方資源和能力互補,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擴充集團之研發能量及產品廣度。

酷氏基因致力於甲基化基因檢測的研發。第一項開發產品是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 – 安蓓®基因檢測試劑(MPap®),今年(2021)8月順利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創新醫材審查,取得III級醫材認證 – 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酷氏基因開發的安蓓基因檢測,不同於傳統侵入性的子宮腔鏡檢測、子宮內膜搔刮術或內膜病理切片,而是利用DNA甲基化生物標記為基礎,建立高靈敏度的創新分子診斷工具,是一種低侵入性的檢查方式,可減少不必要的子宮手術,降低婦女感染、手術麻醉及子宮內膜受損等風險,提高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診斷率,守護女性健康。

由工研院扶植催生的華聯生技,為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研發原廠之一。核心能力在於基因微陣列晶片(Microarray)、次世代定序(NGS)、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華聯自主研發CytoOneArray染色體晶片,一次可檢測500多種CNV所導致的遺傳疾病,應用於產前(孕婦)及產後(新生兒/小兒)檢測。另開發出多款SNP晶片,提供疾病風險(癌症/肥胖/慢性病) 基因檢測。此外,華聯已進軍癌症早篩市場,推出「肝癌早篩ctDNA甲基化」的檢測服務。

關於華聯生技 https://www.phalanx.com.tw/

華聯生技是亞洲唯一的高密度基因晶片(Microarray)的研發原廠,擁有超過50多項多國專利。自主研發aCGH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輔助診斷應用於產前(孕婦)及產後(新生兒/小兒)的基因檢測。更結合雙平台CytoOneArray及外顯子定序(WES)緩發育基因分析的雙技術優點,可同步篩檢染色體拷貝數變異(CNV)及基因點突變(SNVs),提供婦產兒科醫師作為疾病判斷的依據。華聯擁有『肝癌早篩ctDNA甲基化』專利檢測服務,可將肝癌早篩推前至0期!另開發出多款疾病風險SNP晶片檢測(癌症/肥胖/慢性病),如阿茲海默、血栓體質基因檢測等。

關於酷氏基因 http://www.guzipbio.com/

酷氏基因專注於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研究,不斷在DNA甲基化研究領域中尋求更多應用的可能。除了子宮內膜癌外,酷氏基因陸續開發膀胱癌、大腸癌、輔助人工生殖等甲基化基因檢測產品,期望能成為精準醫療診斷的領航者,嘉惠更多民眾。安蓓®基因檢測的發明人,臺北醫學大學教授、雙和醫院婦產科賴鴻政醫師是國內甲基化基因檢測領域的領先者,其所發明的子宮頸癌基因檢測及子宮內膜癌基因檢測分別在2016年及2021年取得國內醫材認證,達到新創醫材產品商品化的目標,也奠定了甲基化基因檢測在癌症早期篩查的地位。

新聞聯絡人:JACK HUANG 協理/行動0933 767 968/公司03 578 1168 EX.12003

華聯生技100%併購酷氏基因 整合癌症早篩及婦女基因檢測資源

2021/12/07 11:12:24 經濟日報 蘇璽文

華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生技」)依企業併購法之規定,以股份轉換之方式取得酷氏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氏基因」)所有股權,股份轉換基準日擬訂於110年12月30日。股份轉換完成後,酷氏基因將成為華聯百分之百之子公司。

華聯生技擁有自主研發的生物晶片技術,並致力於婦幼健康相關的基因檢測。為了整合婦女基因檢測及癌症早篩的產業資源,併購了專注於甲基化基因檢測的酷氏基因,酷氏基因在婦女健康、甲基化技術等領域具有深厚之產品開發經驗,此次整合,將實現雙方資源和能力互補,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擴充集團之研發能量及產品廣度。

酷氏基因致力於甲基化基因檢測的研發。第一項開發產品是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安蓓®基因檢測試劑(MPap®),今年(2021)8月順利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創新醫材審查,取得III級醫材認證-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酷氏基因開發的安蓓基因檢測,不同於傳統侵入性的子宮腔鏡檢測、子宮內膜搔刮術或內膜病理切片,而是利用DNA甲基化生物標記為基礎,建立高靈敏度的創新分子診斷工具,是一種低侵入性的檢查方式。

由工研院扶植催生的華聯生技,為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研發原廠之一。核心能力在於基因微陣列晶片(Microarray)、次世代定序(NGS)、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華聯自主研發CytoOneArray染色體晶片,一次可檢測500多種CNV所導致的遺傳疾病,應用於產前(孕婦)及產後(新生兒/小兒)檢測。另開發出多款SNP晶片,提供疾病風險(癌症/肥胖/慢性病) 基因檢測。此外,華聯已進軍癌症早篩市場,推出「肝癌早篩ctDNA甲基化」的檢測服務。

「後疫情時代」防疫新趨勢!2021 亞洲生技大展 4 大亮點一次看

日期:2021-11-05 作者:李祉函

2021 年亞洲生技大展於 11/4(四)起展開為期 4 天的展覽,除了為國內疫情後最大的國際生技展外,因應全球防疫趨勢,今年主題聚焦在疫情下的生醫發展趨勢,並有快篩試劑、基因檢測、細胞分析、抗癌藥物四大主題亮點。

而今年展會除了有 40 家上市櫃企業,還有 650 家來自 13 個國家的指標性廠商,場內一共有 1600 個攤位,讓大家一同吸收醫療新知。 4 大亮點,快篩試劑、基因檢測、細胞分析、抗癌藥物快篩試劑部分,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所研發的新冠肺炎唾液核酸試片篩檢套組,提供一套全新的定點照護檢測 (POCT) 解決方案,採用恆溫式圈環形核酸增幅法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可於 60 分鐘內完成核酸擴增反應,此外還應用側層流分析試片,即使非專業人員經簡單培訓就能掌握,5 分鐘即可肉眼判讀結果。 除此之外,隨著預防醫學觀念的提高,華聯生技公司也運用專利技術,只須透過少量血液檢測或是唾液檢測就能先測出有沒有血栓體質,華聯生技協理黃怡瑋表示,後天的行為之外,先天的遺傳也會影響血栓,遺傳方面可以透過血栓體質的基因檢測,了解自己在凝血基因上有沒有缺陷。

輔仁大學首次參展 副校長謝邦昌:表現亮眼而今年輔仁大學也是首次參加亞洲生技大展,第一次參展就有亮眼表現,輔仁大學資源與事業發展副校長謝邦昌表示,這次展出除了有細胞治療、醫材發展、健康食品方面,今年亮點還有智慧防疫病房。 謝邦昌強調,「為了下一波疫情來臨之前,我們要怎麼把方艙迅速變成負壓隔離病房,再來為 ICU 病房,是很重要的。」而謝邦昌也強調,後疫情時代,大家都應該要學習怎麼與病毒共存。  後疫情時代個人健康更受關注!營養學專家、靈芝教父解析未來趨勢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個人的健康營養照護也成了許多人關心的議題,後疫情時代,「精準營養」也成了一門新科學,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謝榮鴻副院長表示,總有一天大家一定會脫下口罩,這時打造完善的免疫照護系統就很重要,一定要有均衡的營養,再根據個人的差異化給予補充。 而除了體內保養外,體外保養也很重要,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兼任教授、蘑法生技總經理許瑞祥表示,長期戴口罩會有濕、悶、摩擦的不適感,引發很多的過敏現象,而這些過敏現象會造成免疫反應的失衡,而當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被做成凝膠劑型,擦在皮膚表面可以滲透到皮膚細胞裡,發揮平衡免疫的作用。 文/李祉函、黃慧玫 攝影/張家榮、張舒芸

穩懋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子公司華聯生物科技,上限4.80億元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3105)穩懋-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現金增資子公司案
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屬特別股者,並應標明特別股約定發行條件,如股息率等):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普通股
2.事實發生日:110/5/7~110/5/7
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
交易單位數量:40,000千股(上限)
每單位價格:新台幣12元
交易總金額:新台幣480,000千元(上限)
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現金增資持股子公司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關係人
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發行新股,不適用
6.交易標的最近五年內所有權人曾為公司之關係人者,尚應公告關係人之取得及處分日期、價格及交易當時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
7.本次係處分債權之相關事項(含處分之債權附隨擔保品種類、處分債權如有屬對關係人債權者尚需公告關係人名稱及本次處分該關係人之債權帳面金額:不適用
8.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有價證券者不適用)(原遞延者應列表說明認列情形):不適用
9.交付或付款條件(含付款期間及金額)、契約限制條款及其他重要約定事項:
交付或付款條件:電匯
契約限制條款及其他重要約定事項:無
10.本次交易之決定方式、價格決定之參考依據及決策單位:
價格決定之參考依據:參酌會計師針對本次交易價格之合理性意見書
決策單位:本公司董事會
11.取得或處分有價證券標的公司每股淨值:3.10元
12.迄目前為止,累積持有本交易證券(含本次交易)之數量、金額、持股比例及權利受限情形(如質押情形):
累積持有本交易證券(含本次交易)之數量:53,842千股 (上限)
金額:新台幣1,084,150千元 (上限)
持股比例:82.32% (上限)
權利受限情形:無
13.迄目前為止,依「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三條所列之有價證券投資(含本次交易)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總資產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例暨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註二):
1. 佔公司總資產比例:34.16%
2. 佔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例:68.06%
3. 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新台幣15,788,347千元
14.經紀人及經紀費用:不適用
15.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或用途:長期投資
16.本次交易表示異議董事之意見:無
17.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是
18.董事會通過日期:民國 110年 5月7 日
19.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民國 110年 5月7 日
20.本次交易會計師出具非合理性意見:否
21.會計師事務所名稱:致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22.會計師姓名:施炳全
23.會計師開業證書字號:北市會證字第3325號
24.是否涉及營運模式變更:否
25.營運模式變更說明:不適用
26.過去一年及預計未來一年內與交易相對人交易情形:
過去一年:無
未來一年:無
27.資金來源:不適用
28.其他敘明事項:無

穩懋:代子公司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董事會通過與酷氏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換案

鉅亨網新聞中心2021/10/15 18:23

第11款

公司代號:3105
公司名稱:穩懋
發言日期:2021/10/15
發言時間:18:23:59
發言人:曾經洲

1.併購種類(如合併、分割、收購或股份受讓):

股份轉換

2.事實發生日:110/10/15

3.參與併購公司名稱(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新設公司、收購或受讓股份標的公司之

名稱:

(1)受讓方: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聯生技)

(2)讓與方:酷氏基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酷氏基因)

4.交易相對人(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讓與他公司、收購或受讓股份之交易對象):

酷氏基因

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否

6.交易相對人與公司之關係(本公司轉投資持股達XX%之被投資公司),並說明選定

收購、受讓他公司股份之對象為關係企業或關係人之原因及是否不影響股東權益:

非關係人;不適用。

7.併購目的:

華聯生技為有效整合產業資源、擴大營業規模,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8.併購後預計產生之效益:

酷氏基因在婦女健康、甲基化技術等領域具有深厚之產品開發經驗,華聯生技與其結合後

將有助於進一步擴充研發能量及產品廣度。

9.併購對每股淨值及每股盈餘之影響:

本股份轉換案完成後,預計對於經營績效將有正面影響。

10.併購後續處理方式,包括支付併購對價之時間及方法等:

(1)股份轉換對價:酷氏基因普通股2股換發華聯生技增發之普通股1股,華聯生技取得

酷氏基因100%股權。

(2)併購對價之支付時間及方法:本股份轉換案之股份轉換對價,暫定之股份轉換基準日

為民國110年12月30日,惟雙方董事會得視股份轉換作業時程配合之需求,本於誠信,予

以變更。

11.併購之對價種類及資金來源:

本股份轉換案以發行新股為對價。

12.換股比例及其計算依據:

(1)換股比例:酷氏基因普通股2股換發華聯生技華聯生技增發之普通股1股。

(2)計算依據:委請外部獨立專家對股份轉換雙方之每股價值進行鑑價,依此鑑價結果訂

定換股比率,並由會計師針對該股份轉換對價出具價格合理性意見書後呈送雙方董事會定

之。

13.本次交易會計師、律師或證券承銷商出具非合理性意見:否

14.會計師或律師事務所名稱或證券承銷商公司名稱:

利安達平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15.會計師或律師姓名:

吳明儀

16.會計師或律師開業證書字號:

北市會證字第2289號

17.獨立專家就本次併購換股比例、配發股東之現金或其他財產之合理性意見書內容

(一、包含公開收購價格訂定所採用之方法、原則或計算方式及與國際慣用之市價法

、成本法及現金流量折現法之比較。二、被收購公司與已上市櫃同業之財務狀況

、獲利情形及本益比之比較情形。三、公開收購價格若參考鑑價機構之鑑價報告者

,應說明該鑑價報告內容及結論。四、收購人融資償還計畫若係以被收購公司或合

併後存續公司之資產或股份為擔保者,應說明對被收購公司或合併後存續公司財務

業務健全性之影響評估):

(1)外部獨立專家以現金流量折現法,評估本次股份轉換價格合理性。

(2)國際慣用的評價方法有資產法、市場法、及現金流量折現法。

資產法多用於資產型公司,生技公司不屬於適合資產法評價之公司類型;另外,因處發展

初期階段,歷史財務績效無法允當彰顯價值,故不適合以市場法評價。考量其營運將進入

成長階段,故以現金流量折限法進行價值評估,上述採用之評價方法符合評價準則公報規

範及評價實務之方法論,評價方法之採用應屬允當。

(3)依照外部獨立專家鑑價報告以現金流量折現法做為評估本案股份轉換價格合理區間,

華聯生技每股價格介於10.43元~12.63元、酷氏基因則介於5.43元~5.98元,故此次訂定每

股股權轉換比例1:2尚屬合理。

18.預定完成日程:

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為民國110年12月30日,若因實際情況有調整股份轉換基準日

之必要,由華聯生技及酷氏基因按股份轉換契約規定協商調整之。

19.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或分割)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註二):

不適用。

20.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註三):

(1)華聯生技主要產品包括生物晶片技術及甲基化相關檢測試劑。

(2)酷氏基因主要產品為婦女健康相關之甲基化檢測試劑。

21.分割之相關事項(含預定讓與既存公司或新設公司之營業、資產之評價價值;被

分割公司或其股東所取得股份之總數、種類及數量;被分割公司資本減少時,其資

本減少有關事項)(註:若非分割公告時,則不適用):

不適用。

22.併購股份未來移轉之條件及限制:

不適用。

23.併購完成後之計畫(包含一、繼續經營公司業務之意願及計畫內容。二、是否發生

解散、下市(櫃)、重大變更組織、資本、業務計畫、財務及生產,或其他任何影響

公司股東權益之重大事項):

本股份轉換案完成後,酷氏基因將成為華聯生技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

24.其他重要約定事項:

本股份轉換案依法尚需經酷氏基因之股東會合法決議通過。

25.其他與併購相關之重大事項:

無。

26.本次交易,董事有無異議:否

27.併購交易中涉及利害關係董事資訊(自然人董事姓名或法人董事名稱暨其代表人姓名

、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之重要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實際或預計投資其他

參加併購公司之方式、持股比率、交易價格、是否參與併購公司之經營及其他投資條件

等情形)、其應迴避或不迴避理由、迴避情形、贊成或反對併購決議之理由):

不適用。

28.是否涉及營運模式變更:否

29.營運模式變更說明(註四):

不適用。

30.過去一年及預計未來一年內與交易相對人交易情形(註五):

不適用。

31.資金來源(註五):

不適用。

32.其他敘明事項:

無。

註二、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包括庫藏股及已發行具有股權性質有

價證券之處理原則。

註三: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包括公司名稱及所營業務之主要內容。

註四:倘涉營運模式變更,請於欄位敘明包括營業範圍變更、產品線擴充/縮減、製程調整、產業

水平/垂直整合,或其他涉及營運架構調整事項。

註五:非屬私募資金用以併購案件者,得填寫不適用。

打AZ前做血栓基因檢測找到高風險  醫師一看趕緊建議改打高端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後,出現血栓的罕見副作用讓不少人開始重視血栓問題,日前桃園有母女三人在輪到可打疫苗前,想到家中長輩有血栓病史,警覺可能有相關風險,因此先進讓基因檢測,結果報告結果顯示三人中即有二人為血栓高風險,一人為中風險,醫師因此建議改打非腺病毒載體疫苗,降低誘發血栓發生。

德信診所院長劉德良表示, 這位母親因為的長輩有血栓病史,擔心自己也有同樣的問題,因此去做了深層靜脈血栓基因檢測,檢驗11大凝血基因,從報告中發現其中有6個基因是紅字帶有缺陷,趕緊找醫師進行諮詢。由於血栓高風險遺傳比例有20%至30%,建議要打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人,最好先做基因檢測,若結果確定有遺傳增加風險的情況,就建議考慮選擇mRNA疫苗或其他血栓風險較低的疫苗。

台灣靜脈栓塞發生率比歐美國家低,容易讓人忽略所謂的血栓體質,根據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顯示,新冠染疫後有血栓的人,死亡率仍較一般人多出高達一倍。其實,血栓體質能透過基因檢測,早一步預測風險,因此如果家中有人有血栓病史,應該要提高警覺性。

深層靜脈血栓一般常見於腳、肺部、腦部、心臟,若是腦部的血栓,會讓人持續頭痛,劉德良說,尤其頭低下時會更痛,甚至會畏光、想吐、劇烈性的頭痛,這些都是腦部血栓的前兆。如果血栓是發生在下肢或上肢靜脈,就會造成麻、腫脹,通常較常發生在下肢,不過上肢也是有機率發生,如果單側腳腫脹、感覺麻,就建議快就醫。靜脈曲張從年輕女性到40幾歲女性都有可能發生。

像是久站久坐的職業,像是老師、空姐、護理師、司機等都是靜脈曲張的好發族群,靜脈曲張者也是深層靜脈血栓的高危險族群,劉德良表示,其他深層靜脈血栓的高危險族群還有血栓家族病史的遺傳因素、自體免疫疾病病史嚴重外傷、大型手術者,以及靜脈曲張者、服用避孕藥、孕婦、年紀大的女性、身體質量指數較高者、糖尿病、吸煙者、心絞痛。

若身為血栓高風險族群,再加上遺傳因素,血栓風險係數又會更高,如果知道自己是高危險族群,可以考慮做深層靜脈血栓基因檢測。華聯生技遺傳專家表示,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得知,深層靜脈血栓基因檢測中,有11大與凝血有關的基因,如果F2凝血因子、F5凝血因子、THBD血栓調節蛋白、PROC蛋白質C、PROS1蛋白質S、SERPINC1抗凝血酶III,這6大基因中只要有一項為紅字,就建議到遺傳諮詢門診評估。

劉德良建議,久坐要多站,久站要多坐,其實深層靜脈血栓可以預防。建議平常要維持營養均衡,多喝水、吃蔬果,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或睡眠,如果久坐的人,要起來動一動,久站的人也要找時間坐下,動動身體。平常可以測量脈搏,如果有減弱或單側肢體發紫併腫脹,那就要留心,堵塞的機率比較高,應該與醫師討論更積極處理。

新聞照來源:freepik

國立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華聯生技攜手開創精準健康

文 傅秉祥 2021.03.09

國立中央大學、聯新國際醫院和華聯生物科技於今(9)日共同簽訂合作協議書,串連研醫產三方,共同開創跨界生醫研發新局,在合作多年的經驗上凝聚臨床專業、實務技術及研究能量,將以研醫產跨領域合作的形式,開啟效益與價值兼具的生醫產能里程碑。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表示,中大生醫理工學院在2014年成立,為校內最年輕、有活力的新學院,整合中大現有生醫研發產能,並為校方奠定智慧健康檢測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央大學戮力推動與打造的八德新校區,亦將以預防與精準醫學為核心,預計發展與建立「智慧健康創新園區」。中央大學與聯新國際醫院已緊密合作多年,中央大學生醫領域在微型醫療檢測器材開發、糖尿病、腎臟病、人體生物相及癌症微環境研究,已具領先國際之姿;聯新國際醫院為國內最大型的私立教學醫院,為配合國家篩檢政策,聯新國際醫院積極參與衛生局實施之「成人預防保健社區巡迴服務」,以醫院為主軸,於桃園市平鎮區與周圍區域發展「社區到點複合式篩檢服務」,並結合社區公衛群、醫療群及社區健康營造系統,建立完整之預防醫學服務。

華聯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經濟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推動生技產業之策略性衍生公司,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的開發,具備基因微陣列晶片、次世代定序、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是亞洲唯一一家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研發原廠,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具備「高通量實驗分析核心設施」,包含:生物資訊核心實驗室、蛋白質微陣列晶片核心實驗室、基因定量分析核心實驗室、基因微陣列核心實驗室,聯合為校內師生及校際合作夥伴提供高通量基因檢測及大數據分析服務,並在2016年與華聯生技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培育產學菁英博士,雙方合作關係密切長遠。

生醫領域的研發已是世界各國的重點發展項目,其中精準醫療為全球努力推動和追求的目標,在中央大學的引領下,聯新國際醫院與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產業和醫療體系的跨界合作書簽訂,將在三方以各有專業的聯合運作發展下,為國內生醫產業和精準醫療之發展,進一步開創出「精準健康」的優勢特色,點亮台灣在國際生醫領域的國際指標性。

「華聯生技」並列全球四大基因晶片原廠

解碼生命數字的台灣基因平台原廠
華聯生物科技也在工研院整合台灣科技實力的基礎上應運成立,踏上首波基因工程的浪潮。將前沿技術普及的初心吸引了國際媒體 Discovery 探索頻道跨海來台專訪拍攝,並以「Health Hero」定位華聯在亞太區研發上的重要角色。深耕台灣18年的華聯生技,名列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研發原廠,在科研平台成功轉化延伸至臨床及預防科學,也從技術平台衍生為產品平台,邁入下一個里程新頁。

在回應政府將基因檢測納管的大方針上,將於2021年喬遷竹北生醫園區。除為已獲TAF認證的實驗室加申請LDT實驗室作準備之外,也為已經取得GMP認證的晶片、試劑工廠申請IVD認證,為進軍海外市場作佈局。

攸關生命嚴謹求證 先於成本考量

於2014年接任華聯生技的董事長,楊桂華表示,基因科技在臨床的運用攸關生命,每一個環節都需嚴謹以待。「珍愛生命、永續思維、產品穩定、數據可信」則是每一個華聯人的核心信念。舉華聯從晶片設計、製造及檢測分析,一貫技術自主的羊水晶片(CytoOneArray®)為例,在推廣至教學醫院時,曾經收到一則羊水染色體晶片的檢測個案,在個案中發現一個極微小,且常被業界所忽略甚至不報導的CNV異常片段。但華聯的遺傳專家並未輕忽這微小的差異,反而是進一步調閱基因庫仔細比對,推判胎兒可能有諾里氏症(Norrie disease)罕見疾病的風險!

由於該病症是由X染色體基因變異所造成,而個案媽媽懷的恰巧是男寶寶,未來發病的風險更高。華聯的遺傳專家更加謹慎,並主動與臨床端的遺傳專科醫生對接合作,對可能造成的家族遺傳風險採取積極的驗證: 以媽媽為中心,另主動向家族體系的父母、兄長進行檢測分析,透過雙重驗證,最後釐清源頭是來自母親個人的基因變異,排除了家族遺傳的可能性。

讓客戶的家族可以取得全面性的遺傳評估及優生優育規劃,免除下一胎罹病風險。此單一個案雖源自細微的差異,但魔鬼藏在細節裡,反映了華聯生技的企業文化 – 尋根究底的品質要求、以人為本的服務信念。

始於晶片 不止於晶片

成立18年的華聯生技,累積了相當雄厚的研發能量,目前已經擁有43項多國專利,協助學者在國際期刊發表300多篇的文獻,也讓高密度基因晶片從華聯自主研發母嬰健康、預防保健的各種產品,到協助科研專家開發「汙水處理管控-含氯化物生物整治策略」及「快篩薊馬害蟲及其番茄萎凋病毒」等客製化的應用。

華聯在2015年aCGH(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染色體晶片大量推廣後,不但在檢測內容上不斷精進,迄今可一次篩檢超過400種以上考貝數變異CNV(Copy Number Variation)所造成的遺傳疾病。也在2016年取得經濟部的科專計畫,將次世代定序納入小兒緩發育檢測,補足突變所造成的遺傳病檢測的缺口,率先整合晶片(Microarray) 與 WES (Whole Exome Sequencing) 雙平台檢測。

華聯2017年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專利,則將點突變的基因檢測應用在大眾疾病的風險預測: 癌症、肥胖、慢性病的遺傳風險評估。此外,也在qPCR平台上陸續開發出深層靜脈血栓、骨質疏鬆症檢測、母乳哺育基因檢測,以及肌膚健康基因檢測等等。更在2019年引進肝癌ctDNA甲基化檢測的獨家專利技術,冀望能嘉惠B肝帶原者管理肝癌風險,並從早篩(0-1期)降低醫療負擔。

技術自主 台精準醫療不缺席

在醫療科技終於得知上帝創造生命的語言後,新的紀元我們期待的藍圖不再是被動面對而是積極管理,不再是疾病治療而是健康管理,不再是制式的SOP,而是基於個人化差異的療程,不再是個人、家庭及健保體系均因醫病付出巨大的代價,而是可以預測並預防於未病。新時代,下一波的醫療革命悄悄展開。華聯有幸恭逢其盛,也矢志為精準醫療的技術根基戮力不懈。

華聯國際生技環島千里送愛 贈弱勢防疫物資

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全國各地方社福機構的民眾捐款與物資捐贈,大幅減少逾三成,華聯國際生技總經理林暐倫考量到疫情期間,多家位於偏鄉的社福機構,需要持續照顧弱勢兒童及老人,又面臨物資短缺的情況,規劃「環島防疫物資捐贈」旅程,全台走了1,000公里,將物資親送華山基金會、家扶基金會等20個偏鄉社福機構。

華聯國際生技總經理林暐倫12日表示,由於全國各地方社福機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捐款與物資捐贈,大幅減少超過三成,因多家位於偏鄉的社福機構,在面臨物資短缺的情況之下,又必需持續照顧弱勢兒童及老人,因此,華聯國際生技規劃「環島防疫物資捐贈」旅程。

林暐倫指出,從8月6日起至10日止,為期5天的「環島防疫物資捐贈」旅行,華聯國際生技公司籌備防疫物資,包括3D立體口罩、液滅菌消毒水、茶樹尤加利酒精乾洗手、日常衛生用品、白米等,總共捐贈數十萬元。

他說,受贈機構主要是華山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勵馨基金會、人安基金會、世光教養院等20間遍佈在各地偏鄉的社福機構,希望讓愛在疫情重創全球之際,能以台灣為出發點,繼續延續下去。

林暐倫表示,5天我們走了1,000公里,到過10個基金會站所,關懷20個站所,第一站屏東林邊,第二、三站則轉往台東,前往家扶中心及華山愛心站,雖然高溫酷暑,但,因5天行程,時間明顯不足,剩下的10站,則採取郵寄及捐款方式進行。

他說,華聯國際生技公司行善捐贈10餘年,每年固定捐贈物資、及捐款,給地方社福機構,在今年4月在疫情爆發、防疫物資最為短缺的時期,捐贈額溫槍200支及液滅菌 500ml 消毒水數百罐等防疫物資,讓華山基金會、台灣兒童家扶基金會、勵馨社福基金會,可以為地方弱勢老人及小孩做好足夠的防護。

林暐倫希望,透過大家的參與,可以讓社福團體,得到更細水長流的紓困,陪伴社福團體度過難關,繼續服務弱勢。

愛麗生婦產科使用尖端技術檢測基因 協助母嬰監測健康超前部署

愛麗生集團與華聯生物科技合作,推出只需經過唾液採檢,即可提供給哺乳中的媽媽了解自己本身的基因,母乳是否可以有效地提供足夠的DHA、EPA、母乳寡糖、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的營養素給寶寶;以及本身的咖啡因代謝、酒精代謝是否會影響寶寶,給作為媽媽補充營養的參考。

母乳提供新生兒免疫力與多元營養

母乳哺育可以預防許多嬰兒腸胃道、泌尿道、以及呼吸道感染。也有研究指出,嬰兒時期母乳哺育可以減少未來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母乳中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寶寶心智、視覺與免疫發展所需營養素,母乳是全哺乳寶寶獲得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唯一來源,母乳寡糖HMO可以在寶寶腸道形成屏障,減少病原菌在腸道附著繁殖,降低感染機會,有效預防嬰幼兒腹瀉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B12是胎兒與嬰幼兒維持紅血球與大腦發育的重要營養素。當孕婦與哺乳期媽媽體內循環B12缺乏時,通常寶寶也會出現B12缺乏的情形,可能造成小兒發展遲緩與營養性貧血。

哺乳期間應注意正確補充營養

但如何讓母乳有充足的營養、而不是錯誤的營養?蘆洲愛麗生婦產科羅英字醫師指出,產後哺乳期間除了可能導致減少乳汁分泌的食物:如人蔘、菲菜、麥芽水等應盡量避免外,刺激性的食物更應該敬而遠之,以免造成寶寶的負面影響。另外在哺乳期間,為了寶寶成長與媽媽身體健康,也應該避免以下飲食:

1. 避免刺激性與酒類食物攝取:因為台灣人做月子的習俗飲食,許多月子期間的媽媽會攝取麻油酒類補品,建議應該在食用麻油酒月子食補後,約1~2小時之後,再哺餵母乳,以免寶寶藉由母乳哺餵過程,吸收過多的酒精濃度。

2. 有害健康類的食物攝取:應避免香菸、違法毒物吸入體內,一旦透過母乳哺餵傳導至寶寶體內,可能導致寶寶的神經、大腦系統遭受破壞,造成無法挽救的遺憾。

3. 辛辣食物與其他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咖啡、茶、可樂等刺激性食物,也應避免攝取。寶寶經由母乳同時攝取過度的咖啡因與辛辣成分,影響與破壞寶寶內臟功能的發育成長。

4. 避免為了減肥而刻意減少食量:哺乳期間,媽媽飲食最主要的是注意飲食均衡,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的原則,此時期切勿為了瘦身而控制飲食,因為此舉可能會導致寶寶的營養不良,而耽誤營養健全攝取。

華聯生物科技為亞洲唯一的高密度基因晶片的製造原廠,同時也是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研發原廠之一,具備基因微陣列晶片(Microarray)、次世代定序(NGS)、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

透過「母乳營養基因檢測」,只需經過唾液採檢,透過DNA檢測分析及醫護人員報告說明,能夠為孕婦找出最符合自己的預防方案,精確的得知母親在哺餵母乳時可能缺乏的營養並提前補充,讓母乳成為寶寶出生最棒的一份禮物。

《科技》台灣基康控侵權 華聯生技:原廠合法授權

台灣基康在25日向台灣台北地方檢察署遞狀控告華聯生物科技,涉嫌侵犯台灣基康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項目智慧財產權,華聯生物科技反駁指出,雙方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項目都是代理華大基因公司(BGI Genomics)的產品,華聯生技確實依法取得原廠合法的授權而推出相關基因檢測服務,並無所謂侵權情事,對於華聯生技所受損害,也會保留法律追訴權。

華聯生技強調,台灣基康日前來函聲稱有相關智慧財產權爭議後,事實上只是指稱華聯生技網頁部分文字有違反著作權法爭議,與華聯生技提供服務授權以及相關智慧財產權並無關聯。

但華聯生技收到來函後,仍立即委任律師函覆台灣基康,除了說明相關實際情形外,也希望能與台灣基康共同釐清事件始末,以免影響雙方合法權益。

但台灣基康於收到回函後並未聯繫華聯生技做進一步查證,仍聲稱華聯生技有侵權爭議並直接提告,進而引發相關誤解與不安。對此,華聯生技除了深感遺憾,為了維護華聯生技的服務品質及捍衛消費者的信賴,華聯生技將會檢附具體事證向相關機關說明,對華聯生技所受損害,也會保留法律追訴權。

華聯生技自主研發aCGH羊水染色體基因晶片,並列為全球四大高密度基因晶片的台灣研發原廠,而在深耕台灣18年之際,從確診工具aCGH自主研發,進而擴大其基因檢測服務規模至篩查,於是在2020年引入NIFTY/NIPT。

華聯生技(Phalanx Biotech)擁有43項專利,致力於降低國內出生缺陷,自主研發一系列的婦幼基因檢測服務,2009年起自主研發aCGH染色體晶片,2012年正式推出小兒染色體晶片,並在2013年正式推出產前檢測標靶式的羊水晶片服務,一張晶片即可一次篩檢超過400種以上的微小片段CNV(Copy Number Variation) 所造成的遺傳疾病,應用於產前及產後染色體異常、發展遲緩、智力障礙篩檢。

2016年取得政府「小兒緩發育醫學檢測」科專計畫,率先整合Microarray與WES(Whole Exome Sequencing) 雙平台檢測,隨即在2017年推出小兒緩發育基因分析檢測服務,這一系列婦幼基因檢測的研發,提供婦產兒科醫師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

防疫全民運動!體內保養+外出防護「雙管齊下」打造健康防護盾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未見停歇,隨著全球感染人數不斷攀升,也讓台灣防疫情勢更加險峻。雖然政府的防疫政策落實得相當快速和確實;但新學期開始,學生們紛紛進入校園上課,眾多人群聚集對疫情又是一大挑戰。再加上春天忽冷忽熱氣候不穩定,流感病毒肆虐,不少家長和孩子都心慌慌,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還希望有更多的「防身武器」以及措施,讓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提升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針對流感,醫師們紛紛呼籲注射流感疫苗;對抗新冠肺炎,則建議要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多吃蔬果、適量運動,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加班熬夜導致生活作息不正常、三餐不均衡,當既有的生活模式難以大幅度調整之前,許多民眾會補充額外的保健品來照顧身體。

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正是讓細菌病毒有機可趁的時候,容易感冒、過敏,整天鼻水流不停、頭昏腦脹,上課、工作效率都好差。保健品是忙碌現代人的好幫手,尤其在疫情敏感期間更是引起各族群關注,例如忙碌的上班族、換季敏感的口罩族,還是作息不正常的夜貓族、免疫力衰老並且希望加強保健的銀髮族,甚至是守在疫情第一線、工作環境高壓的醫護族等。華聯生技推出「抗盾流」,產品標示6大成分,內含L-麩醯胺酸、靈芝菌絲體、專利PBE香蕉酵素、嗜酸乳桿菌複合物、專利PVF蔬果酵素、wellmune®β聚葡萄糖;6種補給連線,形成一面堅實的健康防護盾牌。

華聯生技總經理Allen表示,抗盾流中的專利成分來自國外原料的專利製程,提供更精萃的營養,其中wellmune®β聚葡萄糖能提升免疫力,超過1,700位成人、660名孩童研究證實增加保護力。此外,產品「專利PBE香蕉酵素」以及「L-麩醯胺酸」也引起關注,Allen指出此兩種成分都能修復黏膜損傷,其中「專利PBE香蕉酵素」結合了膳食纖維、果膠、色胺酸、鐵、鉀、鎂、綜合維生素等抗氧化營養素,可改善血糖、預防發炎、支氣管炎,受到吸菸族的青睞;而「L-麩醯胺酸」則是免疫細胞的主要營養源,可增加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Allen補充說明,抗盾流其他成分如靈芝菌絲體、嗜酸乳桿菌複合物,以及內含207種綜合蔬果的專利PVF蔬果酵素,也都有強化免疫力的功用。

喚醒免疫系統防線的同時,不少人擔心額外補充的保健品可能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尤其近年食安危機讓國人提高警覺,拒絕添加物並重視成分自然。華聯生技總經理Allen指出,「抗盾流」100%無添加香料、咖啡因和防腐劑,為食品等級保健品,且不含西藥成分和重金屬,更經SGS國際品質認證,提供消費者保障。而食用時機也相當重要,Allen說明,因產品大部分都是水解及帶有活性的原料,如酵素、益生菌等,在飯前食用,才不會有太多的胃酸干擾吸收。

由於新冠肺炎會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染,基本的防疫兩大行動「勤洗手、戴口罩」現在人人謹記在心,可是維持自身潔淨還不夠,不少人意識到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像是孩子去學校上課,教室的課桌椅、掃除用具等物品夠乾淨嗎?還有人人都需要進出的公共廁所,使用率如此頻繁,細菌髒汙不曉得累積了多少。而校園外的公共場所、職場環境等同樣也令人擔憂。

在看不見的地方,該如何安全避開種種「生化危機」?除了使用75%酒精殺菌之外,成分為次氯酸水(HOCL)的殺菌劑成為另一種選擇。深耕台灣17年的華聯生技表示,次氯酸水是人體白血球對抗病毒時,所釋放殺菌抗病毒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研發推出接近人體剋菌成分的「液滅菌」。產品標示可直接破壞病毒核心,抑菌後分解成為水,不殘留於環境中,能安心噴灑在教室、廁所,甚至是使用的餐具、手機上。
華聯生技指出,「液滅菌」獲得SGS認證、抑菌率達99.99%的液滅菌,標榜能消滅流感病毒、腸病毒和大腸桿菌等,而且無酒精、無香料、不含防腐劑,就連嬰幼兒的奶嘴、奶瓶也能使用。此外,產品標示無毒可快速3秒達到殺菌,如同一面隱形防護牆,爸媽不必擔心造成孩子皮膚刺激或引發過敏。在容量上,有100ml、300ml、500ml三種品項,大容量放家中,小容量隨身攜帶,生活中大小場合都能輕鬆搞定。
看不見的病毒、細菌充斥在身邊,在疫情關鍵時刻,維護健康人人有責!加強身體保健以及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一種優良的生活態度。出入公共場所保持衛生禮節,時刻整理清潔自身環境,再加上每天三餐均衡、早睡早起,以充足運動量化解壓力、舒緩身心。將身體調整成最佳狀態,如此內外兼備,不論有沒有疫情,身邊看不見的病毒、細菌都沒辦法趁虛而入,大人、小孩都可以真正安心。

預防醫學當道!基因檢測應及早發現立即治療為首要

由工研院技轉,在臺深根17年的「華聯生物科技」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與服務的開發,董事長楊桂華提到,因為看見台灣民眾的需要以及想更貼近亞洲華人市場的需求,讓擁有自主高密度基因晶片的研發能力,及專業技術和資源的華聯,往更為完整的一站式基因檢測的服務做延伸,透過基因檢測的四大領域「生殖醫學、大眾醫學、腫瘤醫學、轉譯醫學與科研服務」,提供給大眾從出生至成人,優生抗癌的一站式陪伴!讓每位家庭成員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有專業團隊作為最強的後盾,時時關心及守護全家人的健康。

預防醫學觀念提高 基因檢測早篩風險控管

華聯生物科技營運長蘇弘儒舉例,預防醫學的落實個案,即以切除雙乳預防乳癌發生率的好萊塢影星安潔莉娜裘莉最為知名。此外,隨著預防醫學的觀念興起,雖然現今生育率下降,但在產前檢測的臨床應用上,使用羊水晶片進行罕病的基因檢測服務,卻持續攀升! 在產前及產後新生兒的檢測上,建議若能透過基因檢測做好預防、早篩,則可以避免許多風險產生。

肝癌早篩新革命!甲基化基因檢測早期診斷靈敏度提升84.2%

肝癌為華人的國病,沒有早期篩選的生物標記,很多時候發現罹患肝癌都已是晚期,治療效果有限的同時也造成許多家庭負擔。董事長楊桂華表示,如今華聯生技的「肝癌早篩甲基化基因檢測」技術,只須透過少量血液檢測,運用甲基化預測模型的專利技術,即可將肝癌早期診斷的靈敏度提升至84.2%,患者也能因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大幅提升存活率。

蘇弘儒博士表示,根據臨床研究,有50%已經確診罹患肝癌的病患,透過一般的肝癌篩檢工具AFP(α-胎兒蛋白),並無法靈敏的檢測出罹患癌症(呈現偽陰性);然而高靈敏度的肝癌甲基化基因檢測,卻可從此50%驗不出來的患者中,再檢測出7-8成的罹肝癌者; 比傳統的肝癌早篩更推前至0-1期! 落實及早預防及早治療的理念,成為肝癌早篩的一大福音!

華聯與北醫大攜手合作產學專班 培育人才接軌企業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正為現今趨勢,而生物科技的人才養成不易,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謝邦昌指出,2014年北醫大正式邁向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領域,並將兩者列為必修課程,陸續成立「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及「學士後大數據科技及管理學士學位學程」。因目前學校的人工智慧課程偏重技術面,產業面相對較少,因此與華聯合作創立「智慧數據應用產業碩士專班秋季班」,在生技醫療、健康管理等方面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橋梁,藉由產學合作更能明白企業所面臨到的問題,畢業後才能更佳與業界接軌。

最後董事長楊桂華表示,華聯期望幫助學子能以實際產業運作模式來合作,將來進入社會時能迅速銜接生技市場並發揮所長,節省更多前期教育訓練,同時擁有更多資源讓品牌推向國際,也讓全世界看到來自台灣的頂尖醫療團隊!

華聯生技羊水基因晶片 為可能發生的風險預先做好準備

27歲懷孕媽媽透過華聯生技羊水基因晶片,檢測出胎兒疑似罹患罕見遺傳性疾病諾里氏症(Norrie disease),未來可能會出現視力、聽力、動作發展以及智能遲緩等症狀。諾里氏症好發於男嬰,為性聯隱性遺傳疾病,患者在出生時或出生不久即因視網膜發育異常而導致失明症狀,然而常見的羊膜穿刺檢測無法判別出如此案例胎兒的「微小片段缺失」。因此,成大醫院婦產科郭保麟醫師表示,各年齡層的孕媽咪們應具備產前羊水基因晶片檢測觀念,及早了解胎兒健康狀況,並為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預先做好準備與生育規劃。

郭醫師指出,基因染色體微小片段的缺失能夠被發現,需歸功羊水基因晶片的檢測。華聯羊水基因晶片的解析度提高千倍,可有效發現染色體上的微缺失與微擴增,使檢出率也大幅增高,一次篩檢超過四百種微小CNV (copy number variation) 造成的遺傳疾病,使得檢測結果更精確、項目更廣泛,讓準爸媽們更清楚寶寶的健康狀況,解開隱藏在基因中的罕病風險。

華聯生技運用累積17年研發基因檢測領域相關技術的豐厚經驗,持續關注與精進產前檢測相關科技,引進「非侵入式產前親子鑑定」。非侵入式產前親子鑑定在懷孕早期8周就能檢測,只需抽取孕媽咪10c.c.的血液,提取血液中胎兒的DNA,並與疑似父親進行比對,3週內就能確認親緣關係,檢測過程不僅便利且安全無風險,數千點位點的比對同時也讓檢測結果也更為精確。

竹科領軍 前進歐洲拓展智慧精準醫療新商機

為協助具市場潛力醫材廠商拓展歐盟市場,竹科管理局11月17日帶領8家廠商,出席全球規模最大的德國MEDICA醫療器材展,舉辦一對一資金、技術及商機精準媒合會,並與德國、比利時及荷蘭的生技園區、醫材機構及醫學研究中心進行技術交流,會後晉弘科技更與歐洲業者簽訂合作備忘錄,期許未來有更密切的合作機會。

歐盟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材市場,也是臺灣醫療器材重要出口地之一,每年11月舉辦的德國MEDICA醫療器材展,為全球買家的最佳平台,更是廠商進軍歐洲市場的跳板。本次由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協助規劃歐洲國際交流團,舉辦與德國通路商及潛在投資企業一對一的技術、通路、資金精準媒合會,現場互動熱絡,已有歐洲業者對國內技術及產品提出高度合作興趣。與此同時,也和德國亞琛ITS Baesweiler科技園區、比利時魯汶Arenberg生醫園區、荷蘭萊登生技園區、烏特列支科學園區等區內研究中心與醫材企業,以及德國埃森(Essen)大學附設醫院等進行技術合作交流,將行銷國內廠商前瞻產品技術,展現臺灣醫材卓越研發實力,促進臺歐市場的合作機會。

近年來竹科醫療器材產業結合ICT技術優勢,已跨域整合朝智慧化醫療產品發展,包括微創手術醫材、體外診斷試劑、精準醫療產品技術,帶領晉弘科技、旺北科技、普生、鈦隼生物、萊鎂醫療、光宇生醫、華聯生技和博鑫醫電等8家園區知名醫材廠商,攜手金屬中心在智慧醫材的技術開發及服務通路,共同搶攻歐洲智慧醫療及精準醫療的龐大商機。

肝癌高風險族群早篩有望 甲基化檢測靈敏度達八成

目前在肝癌偵測上,基本選項就是抽血驗α-胎兒蛋白(AFP)及腹部超音波,台灣醫學發展今年有突破性的專利篩檢技術發明,就是近年癌症基礎研究相當夯的ctDNA甲基化檢測,這個只需要抽血檢測特殊肝癌生物標記的檢測方式,即可以找出肝癌的高風險族群進行早期篩檢,並透過後續的追蹤,讓沈默殺手「肝癌」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幅提升病患治療效果及存活率。

這項研究結果為前工研院研究員、現為華聯生技甲基化計畫首席研究員呂長益博士的多年研究。呂長益說,由於肝癌患者發現時都屬晚期,目前『肝癌ctDNA甲基化』的早期篩檢技術,可以讓早期診斷的靈敏度從以往的50%大幅提升至84.1%,增加早期發現肝癌的機會。

呂長益博士指出,癌細胞會釋出細胞內的DNA至血液中,就是我們所謂的ct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 循環腫瘤DNA)。而這些ctDNA帶有腫瘤細胞獨特的甲基化標記,可以視為癌症獨特的身份指紋,非常適合做為癌症早篩的標的物,其篩檢方式只需要抽血5CC。

呂長益博士進一步解釋,甲基化宛如調控基因的開關,讓基因該表現就表現,不該表現就關閉,但如果甲基化表現異常可能就是疾病的開始。很多重要的基因會被DNA甲基化修飾,例如癌症除了先天不可逆的基因突變之外,外在環境和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有可能造成DNA甲基化的改變,導致細胞早期的癌化發生。

很多的學術論文都證實在癌症很早期就可以偵測到不正常的DNA甲基化現象,因此可藉由偵測血液中ctDNA的甲基化程度,來評估可能罹患癌症之風險。

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同時因為分化較差的肝癌細胞不具分泌α-胎兒蛋白的能力,因此,傳統α-胎兒蛋白AFP檢測的敏感度約只有五成。曾經進行ctDNA甲基化及AFP檢測臨床試驗的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副教授兼主治醫師顏家瑞指出,針對300多例肝癌患者的分析,發現對照組AFP靈敏度約60%,而ctDNA甲基化靈敏度約80%;曾有個案AFP不高,但ctDNA甲基化是偏高的,這在臨床上幫助很大,可以避免漏篩肝癌的情況發生。

至於肝癌ctDNA甲基化篩檢什麼人適合?顏家瑞醫師建議,已治療後的肝癌患者,可以用在後續追蹤有無復發。此外運用在早篩方面,B、C肝患者及肝硬化者,因罹患肝癌的機會是常人的10倍以上,因此適合與有健保給付的α-胎兒蛋白一起列作早期檢查的項目。

過去甲基化基因檢測多聚焦於肺癌與大腸癌,台灣突破性的研究用於肝癌上 ,在預防醫學上成為早期篩查及預後追蹤的新一代檢測工具;未來也可運用在肝癌術後的患者,作為後續追蹤有無復發的臨床應用。

亞洲生技之星—華聯生物科技

唯一涵蓋基因晶片設計、生產到檢測服務! 成功轉型的亞洲生技之星

華聯生技是亞洲唯一自主開發高密度基因檢測平台及晶片的製造商,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的開發。舉凡產前、產後基因檢測、大眾醫學健康風險基因檢測,乃至於癌症預防用藥檢測都是目前的檢測服務項目。華聯源自於產業火車頭「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其擁有43 項國內外授權及獨有專利技術,結合華聯突破性的自主設計,是亞洲唯一具備噴射200種「高密度微量精密噴液頭」的高密度基因晶片生產平台與自動化連續式製程的自主研發原廠。晶片服務涵蓋設計、生產製造,甚至延伸到基因檢測服務。此外,華聯染色體晶片研發技術於2012年獲得國際媒體Discovery報導獲選「全球最具尖端技術」五間生技公司之一。從基因檢測的尖端技術出發,華聯在市場上的自我定位希望能從一個晶片醫材的提供者,發展成為一個完整檢測服務的把關者,以華聯自有品牌「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立志成為國際級的基因檢測領導者。

不僅華人專屬的全方位基因檢測服務! 更有領先全球的【革新肝癌早篩檢測】技術

華聯生物科技深耕台灣17年,累積研發基因檢測領域相關技術的豐厚經驗,不但為亞洲唯一高密度基因晶片製造商,更是世界四大基因晶片生產商之一,旗下更擁有最完整的四大事業群,分別為『生殖醫學領域、大眾醫學領域、腫瘤醫學領域、轉譯醫學領域與科學研究服務』,如自主開發可一次篩查將近400種疾病區域的CytoOneArray晶片及其他客製化的晶片相關基因檢測嶄新技術,開啟全方位完善檢測項目,提供不同人生階段的疾病預測風險以及精準治療解決方案,更能偵測出屬於亞洲人的遺傳疾病,精確辨認DNA異常,提供醫師更準確的判讀依據。

過去甲基化基因檢測多聚焦於肺癌與大腸癌,但華聯生技在甲基化基因檢測上擴大檢測範圍,並有大幅度的突破-首度發表【肝癌甲基化基因檢測】:只需一滴血就找出癌症指紋ctDNA!肝病是我國有著「沉默殺手」之稱的國病,每年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的民眾亦將近5,000人。透過華聯獨家開發的肝癌甲基化檢測有望提高肝癌篩檢性能,早期診斷的靈敏度更從50%提升至84.1%,讓肝癌及早檢出、及早治療,大幅提升病患治療及存活率,實為國人一大福音!

兩岸生技聯手跨足大陸優生優育市場打造華人首屈一指婦幼基因檢測服務

追求卓越的華聯生技不以現有的成績為傲,為持續提升競爭力,擴大服務面向,同時帶給華人更多基因檢測的好處,華聯生技從不停止向前精進。因此,今年六月華聯正式與大陸核酸分子HPV診斷領軍企業廣東凱普生物科技並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深耕台灣17年的研發和生產經驗與合作夥伴凱普生物的婦幼臨床通路平台整合。接下來將藉由兩岸強強聯手與平台技術轉化擴大事業版圖,在精準醫療的產業鏈上,提供婦幼基因檢測「一站式」服務,共創華人專屬的基因檢測服務,成為亞洲基因健康醫學的標竿。

兩岸生技大廠結盟! 華聯生技與廣東凱普簽訂戰略合作 共創婦幼基因檢測“一站式”服務

亞洲唯一高密度基因晶片研發原廠-華聯生物科技與大陸核酸分子HPV診斷領軍企業廣東凱普生物科技於2019年6月10日在廣州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整合核心的基因晶片技術與平台,在中國助力出生缺陷防控,提供婦幼基因檢測“一站式”服務。

這次兩岸生技大廠的戰略夥伴結盟,計劃將華聯生物科技深耕台灣17年的高密度晶片的研發、生產經驗,與凱普生物在國內外所擁有的婦幼臨床通路平台做整合。雙方將著重於CNV羊水染色體晶片檢測以及NIPT精準型無創產檢的連手合作。

華聯生物科技董事長楊桂華表示:“期待在精準醫療的產業鏈上,透過平台技術轉化,擴展與中國生技夥伴的結盟,共創華人專屬的基因檢測服務。”

此外,凱普生物的產品技術應用覆蓋中國國內外近1500家合作醫療機構,重點佈局婦幼和出生缺陷基因檢測領域,同時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認可的國家生物晶片基地,國家發明專利金獎企業。針對雙方的戰略合作,凱普生物科技總經理管秩生表示: “期待引入新的平台、技術,持續致力於做臨床專家最好的檢驗夥伴,服務國家的婦幼健康事業。”

華聯生物科技自主研發aCGH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產品,一次檢測可同時篩查超過400項CNV染色體疾病區域,輔助於產前(孕婦)及產後(新生兒/小兒)篩檢,檢測染色體異常、發展遲緩、智力障礙,提供婦產兒科醫師作為疾病判斷的依據。透過華聯與凱普的伙伴結盟,期待雙方能夠聯手共創中國婦幼基因檢測服務,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

關於華聯生技:

華聯生物科技深根台灣17年,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的開發,具備基因微陣列晶片(Microarray)、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NGS)、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華聯擁有自行研發、設計、生產的能量,持續開發出多款疾病風險測檢及體質檢測基因晶片,以及提供ctDNA肝癌甲基化早篩服務。核心基因檢測服務涵蓋:

一、 臨床婦幼醫學

CytoOneArray染色體晶片,應用於產前及產後篩檢,一次檢測可同時篩查超過400項CNV染色體疾病區域。同時結合”CytoOneArray染色體晶片”及”緩發育基因分析”外顯子定序(WES)技術優點,針對發育遲緩兒童或患者進行詳細檢測,可有效的篩檢染色體拷貝數變異(CNV)異常及基因點突變(SNVs)異常。

二、 SNP大眾基因檢測

針對亞洲人設計,結合先天基因鑑定與後天危險因子評估,獨家等位分型探針。服務包括:

– 癌症風險基因檢測(一次評估14項男性癌症或15項女性癌症)

– 慢性病風險基因檢測(一次評估12項男性慢性病或13項女性慢性病)

– 肥胖解析基因檢測(五大象限,同時解析單基因與多基因肥胖)

三、 科研/大數據/轉譯科學

深具臨床科研實力,與各醫學中心、學界合作密切,已累積300多篇的論文發表。華聯亦提供客制化基因晶片的委託設計與加工服務 (ODM/OEM)。

公司簡介
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2 年,為經 濟部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推動生技產業之策略性衍生公司,專注於微陣列基因晶片相關產品之開發、製造與服務。 公司設置於新竹科學園區,並於美國舊金山灣區及中國昆山設立子公司負責全球銷售業務。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13125334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 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PHALANX BIOTECH GROUP, INC.)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資本總額(元) 1,2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254,076,00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25,407,600
代表人姓名 陳進財
公司所在地 新竹科學園區新竹縣竹北市生醫五路66號4樓
登記機關 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核准設立日期 091年06月06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10年06月30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CE01030  光學儀器製造業
IG01010  生物技術服務業
IZ99990  其他工商服務業。(生物晶片研發)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CF01011  醫療器材製造業
F208031  醫療器材零售業
研究、開發、設計、製造及銷售下列產品:
1.高密度基因晶片
2.生物晶片光學讀取機(含螢光標示套組)
3.微型電泳分析儀(含卡夾套組)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陳進財 穩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13,841,985
0002 董事 陳舜平 穩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13,841,985
0003 董事 曾經洲 穩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13,841,985
0004 董事 楊桂華 321,497
0005 董事 林和源 0
0006 監察人 蔡松棋 穩盈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1,116,000
0007 監察人 林麗珍 0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