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聯精密股價行情討論-齒輪螺桿加工有待引進專業能量

想要陸聯精密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LINE的ID是ipo888,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齒輪螺桿加工有待引進專業能量

2021-10-12 08:42 聯合新聞網 /智動化

[作者 陳念舜]

即使多年來台灣齒輪及螺桿加工業者陸續透過自製機台、刀具,甚至於PC-based控制器,逐步建立開發能量,進而透過內外併購來提升競爭力。但至今該體系仍相當封閉,並非傳統綜合加工機、CAD/CAM軟體商可涉入,而相當倚重製造加工業者多年累積的數學式資料庫、專用機種,但在應用工法不斷推陳出新及瑞士控制器大廠介入下,可望出現轉機。

回顧自2006~2008年以來,每逢全球出現原物料飆漲的景氣循環熱潮,往往迎來的就是當下製造業對於資本設備支出、關鍵零組件等庫存備料大增,促成新一波軍(設)備競賽,也是台灣機械設備產業的商機所在,除了自家增資擴產,對內外併購投入新市場亦時有所聞。

如齒輪、滾珠螺桿等關鍵傳動零組件的應用範疇極為廣泛,涵括汽車、工具機、基礎工業、能源、礦業、農業設備以及風力發電等,近幾年來更因為新能源車興起、自動化與風力電機等產業急速擴大,造成齒輪製造業生產相當活絡,驅使大模數、高強度及高精度齒輪之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早期台灣廠商加工齒輪所使用的刀具和機器設備皆須仰賴進口,且齒輪設計能力落後先進國家許多,全憑經驗探索技術。1990年起政府也推動一連串輔導計畫,陸續向歐、美採購引進CNC工具機設備,讓齒輪產量和精度因此大幅提升,促進了齒輪業的蓬勃發展。最成功的例子,便是由工研院機械所執行的開發計畫「齒輪電腦輔助設計軟體」,共有大同齒輪、久大、新恆等14家廠商參與,透過軟體提升了台灣廠商在圓柱齒輪的設計和製造能力。

另外是引進義大利Samputensili滾齒刀及刮齒刀的設計和生產技術,交由全宏、僑星和台灣工機、久大等6家廠商在1994年合資成立「陸聯精密公司」,由於刀具供應自主性高,交期短和價格低,而大幅提升台灣齒輪製造的競爭力。

掌握精密螺桿自主能量 內外併購強化競爭力

滾珠螺桿則屬於技術與資本密集產品,除了所需鋼珠的數量不多、規格不一,均採外購;還須仰賴螺桿及螺帽精密加工設備。加上因為生產過程複雜、工時冗長,必需具備嫻熟工藝的技術人員,所以產地主要集中於歐美日等工業先進國家,應用上也從傳統NC/CNC工具機為主,至今已逐漸擴散至半導體與產業機器人領域的比重逐漸升高,未來仍極具潛力。

台灣雖身為工具機暨零組件生產大國,在內銷市場上,向來以日本為主要競爭對手;外銷市場則有日本和中國大陸。但直到1982年台灣首家滾珠螺桿專業製造廠何豐精密才正式成立,自英國引進世界一流的生產技術開工量產,當時在台灣市占率從1983年33.3%、1984年36.3%逐年遞增,在1985年達到50%。

卻因為當時投資金額過為龐大,市場規模又不足以支持何豐擴大產能,降低單位成本,導致於1987年由時任交通銀行主任秘書卓永財接手重整,接著另行成立上銀科技公司。旋即於1992年成為全球滾珠螺桿廠商中,首家通過ISO國際品保認證工廠,台灣滾珠螺桿品質才逐漸獲得國內外廠商肯定,正式由進口替代的內需市場占有率僅約5%增至85%,進而反攻國際市場,外銷30餘國。

如近年來再被上銀併購的英國百年螺?磨床大廠邁萃斯精密公司(Matrix)早期便與日本三井精機挾成本優勢,共同掌握全球導螺桿加工設備產能,當時在何豐廠內清一色採用Matrix加工及檢驗設備,並由上銀接手取得。但在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崛起後,造成Matrix設備取得不易,也形成被上銀併購的契機。

2015年上銀再為了取得日本不願出售的專用齒輪刀具,以加工機器人所需諧波減速機(Harmonic drive),而決定併購陸聯精密,並改名Matrix行銷全球,但當時陸聯其實已具備可加工短行程導螺桿能力,正逐漸朝向長行程及自主開發刀具升級之路,如今則交由第二代卓文恆接任董事長,期待早日轉虧為盈。

開創齒輪加工專用不易 台廠走來篳路藍縷

目前對於齒輪製造約可概分為3大領域:圓柱齒輪、蝸桿/蝸輪及傘齒輪,但因為切削齒輪時,對於齒形精度的要求較一般機械零件嚴格,必須使用特殊刀具及工具機才能加工,其機台結構複雜且剛性要強,再搭配專用齒輪設計製造軟體,所以鮮少有台灣廠商能介入,全球齒輪工具機的製造商主要分佈在日本、德國、瑞士和美國,生產機台產量約佔全球總數70%以上。

其中,圓柱齒輪粗加工的工具機大都使用滾齒機和插齒機。在粗加工後,尚未淬火前的齒形精加工則利用刮齒機,並大量用於機車產業;至於淬火後的精加工,大都施以磨齒(Grinding)和珩齒(Honing)。目前為克服內齒輪加工問題,最新推出的技術為?力刮齒(Power skiving)和滾插(Scudding),其刀具採用類似插齒刀設計,切齒動作則類似滾齒,加工效率宣稱比插齒加工快了5~6倍。

然而,因為圓柱齒輪生產的技術門檻不高,難與大陸及新興國家做價格競爭,在台灣齒輪產業力求轉型之下,漸漸朝向齒輪箱次系統利基領域發展。如自動化領域的行星齒輪減速機,代表性廠商有台灣精銳、利茗、成大、台灣工機和晃益;工具機方面有大同、錫昌、僑星和六星等。汽機車領域中的齒輪箱和傳動軸系統,代表性廠商有和大、倉佑、中華台亞、介隆興和華鏞;基礎重工業設備使用的大型精密減速機,代表性廠商有上和、台朔重工、久大和聰穎機械廠;橡塑膠機械齒輪箱領域,代表性廠商為三隆齒輪、台穩精密和永大精機。

且考量在各種齒輪中,傘齒輪的技術門檻最高,故較具競爭力,台灣的代表性廠商有僑星齒輪、亞格齒輪和旻成齒輪。傘齒輪常用的切製法有兩大類,早期以美國Gleason傳統搖台式切齒和磨齒設備為主,以面銑法(Face-milling)來加工傘齒輪。製造者可從Gleason提供的齒輪計算表來計算刀具和齒胚參數,以及機械設定和修正量,針對個別需求實施特定的加工方法;後製程還須經過表面硬化熱處理,最後再施以研磨來提高齒輪精度,由於刀具設計簡單且取得容易,非常適合小量乃至大量的製造方式。

另外一類是德國Klingelnberg傘齒輪加工機為代表,以面滾法(Face-hobbing)來加工傘齒輪的生產速度比較快。但因為由多根條狀刀棒所組成刀具,使之刀刃設定較為複雜,需要額外刀具校正設備;且藉此加工的傘齒輪無法施以研磨,故在台灣較少有廠商採用,卻非常適合為汽車產業生產大量傘齒輪,對於齒輪精度要求不高,還能在熱處理後以研齒製程(Lapping process)來調降噪音,代表性廠商為中華台亞。

至於台灣齒輪刀具製造商首推陸聯精密,研發自製的工具機包含滾齒刀鏟齒車床、刮齒刀插槽機及CNC滾齒刀鏟磨機和磨銳機等。且在建立齒輪機專門技術後轉而開發CNC蝸桿磨床、CNC成形磨齒機和CNC蝸桿砂輪形磨齒機,其工具機品質已獲得國際認可,銷售遍及台、日、美、大陸和土耳其等國家。近年來和大工業挾其多年齒輪生產實務經驗,自行設計製造齒輪工具機,並成功開發出CNC刮齒機和滾齒機行銷全球。

倘若引導得當,台灣機械廠商將能建立起對於齒輪、齒輪箱及傳動系統最適化的設計能力,開發附加價值高的產品;與齒輪製造業者也提高生產力、更新老舊設備,爭取車輛傳動方面市場,必使台灣與齒輪相關的機械工業在世界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並帶動整體機械業發展。

例如機器人的關鍵零組件中以減速機構為最關鍵,為能滿足小空間單階大減速比的需求,一般皆採用諧波式減速機或擺線減速機(Cycloid reducer)。除了前者關鍵在於撓性齒輪的材料選用和齒形設計,試量產製造出來的減速機壽命猶待國際驗證;後者的技術門檻在擺線齒輪齒形設計和製造精度,已有台灣廠商逐漸克服其中困難,並持續改善品質。其他應用在鋼鐵、石化等重工業或基礎工業的大型減速機,則重點訴求安靜、高強度和高效率,以及風力電機所需的增減速箱,為其關鍵零組件。

導入瑞士齒輪加工整體方案 產業可望軟硬體同步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也有瑞士齒輪加工專用機控制器大廠NUM已在台灣成立子公司–台灣力盟公司,總公司早在1961年就已開發出首款CNC控制器,比起現今CNC/NC控制系統的普及使用早了10年之久。該公司現除了可提供NUMgear控制器,以協助台灣傳統綜合型工具機、OEM設備製造廠商開發新款成形齒輪磨床、滾齒機、插齒機、創成磨齒機等專用加工機,並搭配人機介面軟體Flexium CAM,跨足新創應用領域;同時也著重舊機改新市場,與工研院、天益齒輪、三隆齒輪等合作,改裝已使用數十年的LIEBHERR、Gleason滾齒機。

陸聯4款CNC傘齒精密加工機 秀技術力搶單

延續2019 TIMTOS展的餘威,陸聯精密(Luren)再戰CIMT 2019,展出CNC傘齒輪切齒機(GBC-4028)、CNC數控多功能複合機(MVC-0400)、CNC齒輪創成磨床(LKG-1610)、CNC蝸(螺)桿磨床(LWT-2080)。

總經理宋賢德表示,陸聯及英國MATRIX同屬上銀集團,以Luren及MATRIX雙品牌行銷,對不同區域的消費者而言,更能提升接受度。中國為陸聯的最大市場,營收比重約五成,台灣及印度緊跟在後,美國居第四;他相當看好印度及居第五位的俄羅斯,日本的表現也不錯,上一檔展期間,代理商傳來好消息,共有15家客戶排隊等交機,讓陸聯今年營收成長更具信心。

陸聯的技術含金量高,不乏售價千萬以上的高級設備,秦川等中國同業的產品中,多少都可到Luren的影子。宋賢德表示,陸聯的發展受限於產能太小,目前竹科廠年產機台不到40部,今年營收上看7億元,已是滿載下的最極致表現。基於未來3年的發展考量,已購入湖口鳳山工業區5,000廠地,將提升產能至每月20部。

陸聯齒輪工具機 邁向世界第一
位於竹科的陸聯(Luren)精密將於台北國際智慧機械暨智慧製造展(iMTduo)中展出最具效益的齒輪工具機設備,包括:「齒輪創成磨床」與「CNC傘齒輪切齒機/磨齒機」…等,陸聯製造的齒輪磨床精度佳,加工精度可達到德國標準DIN4級以上,且齒輪磨床製造的齒輪品質也可達到航太精度的高要求,可做為智慧製造需求的強力後盾。
陸聯在總經理陳士端的帶領下,以成為世界頂級高水準的精密齒輪製造機具供應商邁進,他指出目前主力仍以工具機為主(70%),其中齒輪磨床系列涵蓋齒輪創成磨床、齒輪成型磨床、蝸(螺)桿磨床、滾刀磨銳機及各式齒輪刀具,另外動力刀座也是未來所倚重的重點項目!他指出隨傘齒輪業界提升齒輪品質與降低噪音的需求,陸聯自行研發了六軸五聯動機台來加工傘齒輪,此外亦自行開發傘齒輪加工軟體,在最複雜的部分提供給操作者最簡單的使用模式,包含視覺化與直覺化的齒印設計調整與加工路徑補償等多項特點。
陳士端說,隨著二廠落成啟用,今年對該公司而言是充滿信心的一年,他指出二廠啟用後將規劃讓生產與資訊部門先進駐,藉以提供物料管理即時資訊以降低庫存、暢通物流、提高生產效能,進而增加營收,啟用後將於新廠二、三層樓設立工具機生產區,再增聘員工擴增至300人規模,另外的重點為母公司上銀集團啟用的蘇州廠二期4公頃土地其中一部分讓陸聯精密進駐使用,將更讓陸聯的營運如虎添翼。
陸聯精密總經理陳士端強調,今年將依照生產與參展規畫全力朝既定目標衝刺達陣。

陸聯精密 集團垂直整合現優勢
台灣精密齒輪製造機具大廠-陸聯精密公司2017將持續主動出擊,總經理陳士端透露今年將參加12場國內外專業大展,涵蓋日本、美國、歐洲、印度、北京、上海…等,其中對於9月於德國漢諾威舉辦的歐洲自動化大展更將精心籌備,將結合母公司上銀集團研發的機器人、集團成員的英國大廠MATRIX製造的精密內螺紋磨床及本身的精密齒輪製造機具聯展,整合三家大廠的先進、優良設備讓參觀者一站看足。
陳士端表示,在母公司上銀集團運籌帷幄下,今年對陸聯精密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年,由於上銀集團將於興建中的蘇州廠旁購入4公頃土地讓陸聯精密進駐設廠,再加上於竹科總廠現址旁新建的二廠如火如荼進行中,照計畫將於第2、3季竣工,為此將再增聘生力軍,預計從現有250人擴增至300人,且隨新廠啟用後將於新廠二、三層樓增設工具機生產區擴大生產規模,全力朝向營收翻倍目標邁進。
陳總經理指出,由於去年參加TMTS展推出結合「國產控制器」、集團內的大銀微系統公司製造的扭矩馬達運用到陸聯的五軸齒輪加工機的旋轉工作檯,及上銀的滑軌、導螺桿等,這種垂直整合優勢將成為未來的參展主軸。
陳總經理提到,雖然去年工具機產業景氣不若前幾年興旺,但自備機件市場仍呈現成長趨勢,隨著工業4.0帶動智動化潮流,再加上日漸缺工的危機必然提高工廠自動化程度,產業界提升自動化絕對有其必要,再者隨智動化的發展,工廠在地化、於當地就近供貨或組裝的模式漸漸成形,工業4.0造成產業發展的變化值得各界留意,陸聯精密數年前早已針對4.0趨勢提早布局,未來更將朝向此趨勢落實生產策略。

上銀投資陸聯精密 持股42%
工具機大廠上銀(2049)週一宣佈投資未上市工具機廠陸聯精密,收購原股東巨擘科技持有陸聯的802.83股,持股比重41.93%。上銀表示,陸聯擁有高精度齒輪刀具的研發專業,將可補足上銀在機器人關鍵製程的最後一塊拼圖。
上銀表示,陸聯精密是工研院機械所團隊技術移轉所成立的公司,在 齒輪工具機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發設計及製造經驗,初期開發高精度齒輪刀具,隨後發展出具有特色之電腦設計軟體及齒輪刀具所需之工具機,如滾刀磨銳機及蝸桿磨床,近年更發展出三大事業體,包括齒輪刀具、齒輪工具機及紡絲泵等三大事業體。
陸聯精密原本為六家齒輪廠共同投資, 資本額1.9億元,營運在2011年達到高峰,達6.9億,2013年因營收下滑虧損,去年營收5.8億元。上銀表示,投資金額不方便透露,「但這樣一家好公司不便宜,」市場估計收購總金額上億元。

公司簡介
1994年陸聯精密正式成立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開始生產齒輪刀具。主要技術成員來自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擁有豐富的軍規齒輪研發及製造經驗;尤其是在航空齒輪方面。
陸聯精密擁有一套整合產、學、研的研發機制,用於以發展高精度的齒輪刀具;從建立數學摸式開始,漸次發展出自有特色的設計軟體及研製關鍵製程所需的工具機。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84149202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股權狀況 僑外資
公司名稱 邁萃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MATRIX PRECISION CO., LTD.) 
108年07月12日 發文號1080019847變更名稱 (前名稱:陸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MATRIX PRECISION CO., LTD.
資本總額(元) 1,500,000,000
實收資本額(元) 684,525,00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68,452,500
代表人姓名 卓永財
公司所在地 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市力行一路1-9號
登記機關 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核准設立日期 083年05月02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10年05月24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CQ01010  模具製造業
CB01990  其他機械製造業
CB01010  機械設備製造業
(一)研究、開發、生產、製造、銷售下列產品:
1.精密齒輪刀具。
2.CNC精密齒輪加工、測試等相關設備。
3.車銑複合工具機用動力刀座。
4.精密齒輪計量泵。
5.精密流體泵測試等相關設備。
(二)前項產品及齒輪加工設備之進出口及代理銷售業務。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卓永財 3,536,135
0002 副董事長 卓文恒 1,311,107
0003 董事 屈岳陵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4,294,075
0004 董事 蔡惠卿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4,294,075
0005 董事 吳月琴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4,294,075
0006 董事 全宏齒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960,164
0007 董事 台灣工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28,007
0008 監察人 徐玉筠 57,329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