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雲豹能源科技股價資訊或股票的興櫃掛牌消息交流,都可以多利用這地方來討論,
投資未上市股票需要多研究、多了解公司產業狀況,投資前要做好功課
如果有什麼公司產業的訊息歡迎多多分享,也歡迎直接加LINE或來電交流討論~0960-550-797<—-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2開發案可望收割 雲豹能源裝置量 今年拚倍增
太陽能能源政策趨於明朗,讓營運一度陷入停滯的太陽能產業重新甦醒,在一片赤字經營中再逢春,靠著轉型,成功躲過景氣陰霾的雲豹能源去年獲利繳出每股逾一元的佳績,今年則看好魚光專案和地層下陷區開發案可望收割,將力拚裝置量倍增可期。
Google今年元月23日宣布在台灣購買10MW(千瓩)的再生能源電力,背後的大功臣除了由Diode Ventures公司居間洽談購買,永鑫能源負責部署位於台南的太陽能電廠,電廠設計和技術則由永鑫能源、臺鹽綠能和雲豹能源協力完成,此役讓雲豹能源聲名大躁,再加上原本懸而未決的躉購電價也已塵埃落定,雲豹能源科技創辦人張建偉樂觀看待今年裝置量,可望倍增,由去年的100餘MW,激增至200MW。
雲豹能源今年裝置量大增,主要來自二大新成長動能,一是2016年佈局的地層下陷區日前拿到重建許可,部分拿到同意備案的案件已可開始施工,另一個成長動能則來自於魚光方案,張建偉指出,該案已經談了一年多,今年元月24日魚光方案作業辦法已經出來,現已進入審閱期,今年此方案有機會發酵。
雖整體產業偏向樂觀發展,不過雲豹執行長譚宇軒認為魚光計畫要上路,還有些細節待釐清,依據魚光方案新出爐作業辦法規定,申請參與魚電專區者若具漁民身分至少須擁有10公頃的漁塭,若無漁民身分擁有漁塭下限則須調高至25公頃,此外,申請魚電專區發動人必有養魚的資格,要取得魚電專區設置資格,還須取得區內逾7成漁民同意,另魚電的建蔽率、養殖比例目前也未有明確定義,距離魚光計畫正式上路,還有最後一哩路要走。
SEMI 成立太陽光電公共政策倡議委員會
為持續推動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發展,協助政府落實太陽光電 20GW 建置的政策目標,SEMI 正式成立「太陽光電公共政策倡議委員會(PV Public Advocacy Committee)」並於日前召開首次會議。
委員會集結台灣太陽能產業上下游領導廠商,包括友達光電、中租能源、雲豹能源科技、茂迪、中美矽晶、天泰能源、元晶太陽能及聯合再生能源,首任主委由聯合再生能源事業暨海外系統事業總經理沈維鈞當選,副主委則由中租能源副總經理陳瑞興,以及中美矽晶副總經理黃正泓出任,均為國內太陽光電產業的標竿人物。未來在正副主委的帶領下,期望能夠凝聚業界共識,定期與相關政府單位互動,進而提供政府產業政策建言,積極代表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發聲。
SEMI 太陽光電公共政策倡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沈維鈞表示,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與政府的能源政策息息相關。委員會成立的目的是建構一個產業與政府的溝通平台,透過定期拜會太陽光電產業相關的政府公部門及智庫,讓產業與政府有充分交流的機會。委員會也將扮演凝聚產業共識的角色,針對太陽光電產業關鍵發展議題,編撰產業政策建言書,建請政府採納。同時進一步推動綠能科普教育,讓全民都能了解綠能、支持綠能。
SEMI 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政府自 2016 年來大力推動能源轉型,近來在國際市場上已展現成果。除了 Google 日前宣布在台南購買 10MW 的綠電,東京電力公司更選擇在台南投資 30 億購置綠能發電,在在顯示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優勢。曹世綸進一步表示,SEMI 太陽光電公共政策倡議委員會正式成立後,將更積極的連結產業、政府與智庫,同時運用多方資源積極推廣綠能知識,提高全民對綠能的認同與投入,以促進台灣達成能源多元化與自主供應的目標。
貝萊德私募基金 收購台灣雲豹能源旗下太陽能電廠
貝萊德宣布,貝萊德實質資產已簽訂協議,收購台灣雲豹能源59百萬瓦(MW)交流電/ 70MW直流電的太陽能投資組合,其中包括台灣的28項計畫。
這次收購是透過貝萊德實質資產的私募基金來進行,該基金投資全球的風力與太陽能資產。 這次交易是貝萊德在台灣的首次再生能源投資,更是貝萊德首次水上浮動太陽能收購計畫。
交易內容包括預計於2019年全面運作的營運與建設計畫,由太陽能開發商和營運商永鑫繼續提供工程、採購和施工(EPC)及長期營運和維修服務。這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長期收入,因為可以獲得具有吸引力的20年收購價格補貼(FIT)合約及投資級別的承購商。
到2025年,台灣的目標是建設25GW再生能源基地,太陽能技術在塑造台灣能源未來將扮演關鍵角色。
貝萊德再生能源投資團隊投資組合經理瑞德(Charlie Reid)表示,很高興能代表客戶,和雲豹能源與永鑫合作,在台灣市場進行首次再生能源投資。這次交易展現貝萊德對亞太地區的承諾,畢竟亞太地區是貝萊德50億美元全球投資平台的戰略優先區域。
貝萊德台灣負責人李豪(Leo Seewald)表示,很高興為本地投資平台增加再生能源能力,加強貝萊德在台灣的業務,同時支持市場過渡到再生能源。
貝萊德實質資產數年來已投資190多個太陽能和風能計畫,產能接近6.6GW,所產生的清潔能源足以提供超過450萬個家庭的每年所需電力。 這次收購加強了貝萊德在太陽能領域的承諾,特別是在台灣這個再生能源的成長市場。
太陽能電廠投資 雲豹邁大步
雲豹能源與貝萊德實質資產投資團隊(BlackRock Real Assets)簽署總裝置量70MW的太陽光電合作案,包括屋頂型、地面型、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簽署案場的設計及施工建置由永鑫能源統包。此案是雲豹能源投資太陽能電廠的重大里程碑,也代表永鑫能源的專業品質受到國際肯定。
貝萊德作為資產受託人,致力為客戶提供合適的投資及科技解決方案,實現投資目標。截至2018年6月30日為止,管理的總資產達6.3兆美元。該投資團隊過去幾年總共投資了190多個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產能近6.6GW,每年替超過450萬個家庭提供電力。此次合作為貝萊德首次跨入台灣能源產業,反映出為太陽能領域貢獻的決心,也證明了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為穩定成長的市場。
雲豹能源執行長譚宇軒表示,與貝萊德和永鑫能源合作是投資組合戰略中的重要一步,台灣再生能源市場日益成熟,這個合作案讓雲豹能源有更多機會在台灣增建太陽能案場,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將攜手永鑫能源為2025年再生能源25GW的目標持續努力。
永鑫能源投資長陳隽杰表示,永鑫為太陽能系統設計營造團隊,此次合作證明了「一站式」服務的專業品質受到肯定,期待三方共同推動台灣再生能源的發展。
雲豹 籌設全台最大光電開發公司
雲林是太陽光電的發展重鎮,雲豹能源則在當地嚴重地層下陷區擁有最多太陽光電案場。臺西文教基金會日前舉行春酒團拜,雲豹能源創辦人張建偉也現身會場,與基金會董事長丁重誠互動熱絡。席間傳出雙方有意聯手成立台灣最大的光電開發公司,將促成台馬兩國非官方的重大合作案。
臺西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丁重誠祖籍雲林台西,在商業十分活躍,除了經營事業成功,也曾擔任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第八、九屆總會長,對促進臺灣與馬國經貿關係及協助旅馬國台商貢獻卓著。
丁重誠透露,二年多前即有意投資太陽光電,回饋母縣,在去年5月先與雲林縣長李進勇簽屬合作備忘錄,規畫在雲林投資風力及太陽能光電設備,09-38826-852 陳先生,預估投資2,000億元。雲林縣擁有長時間日照及優勢風場環境,發展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相當有潛力,加上近期丁重誠結識雲豹能源,將加速發展進度,預期未來引進資金及技術等資源下,將帶動2,500億元的投資。
雲豹能源創辦人張建偉則表示,自己雖然不是雲林人,但雲豹能源的太陽能事業深耕雲林,2016年8月啟用雲林第一座太陽光電系統後,陸續在雲林建置逾30座太陽能電廠。他形容,與丁重誠的合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對公司發展及雲林乃至台灣極為重要。
除了基金會秘書長丁志元及顧問張家獻、丁元春出席春酒團拜,還有中華投資總經理丁彥致、台灣利得生技董事長林進忠、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等數十位貴賓。據了解,未來計畫成立之台馬合資光電開發公司,由中佑創新董事長張家獻居間促成,將引進千億外資投入市場。
攻城略地 雲豹能源聲勢俏
在政策驅動下,國內於去年正式進入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元年,其中搶得頭香、在雲林嚴重地層下陷區投資設置國內第一座地面型電廠的雲豹能源科技,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即開發持有65MW的電廠,包括今年陸續得標北台灣最大埤池水面型太陽能標案14MW(桃園石門)、南部最大滯洪池浮力式太陽發電系統標案12MW(高雄),同時拿下全台最大台中文山掩埋場6MW標案,本月更一舉得標台灣第一大造船公司台船17.6MW屋頂型太陽光電系統標案,傲人成績引起市場矚目。
雲豹能源在雲林嚴重地層下陷區所設立第一座地面型電廠,為業界樹立典範。
具有金融投資背景雲豹能源董事長張建偉會投入經營太陽能電廠,他表示,投入太陽能電廠投資事業除負擔社會責任外,最重要的是可享有20年的穩健報酬,雖不是賺快錢的優先選項,卻是一椿穩賺不賠的好投資,因為不僅設備保固25年起跳,一應俱全的保險制度亦讓業者可以無後顧之憂,而一年8~10%的固定收益更是完勝只有1%利息的定存。
不過,這項投資事業除了技術與整合能力是必要選項,靈活的財務操作、與穩紮穩打的地方關係也不可或缺。
雲豹能源更看好太陽能電廠經營管理前景,與全台最大太陽能系統集團新日光(3576)、以及具國際施工水準的太陽能EPC廠商永鑫能源三方攜手合作,切入太陽能電廠即時維運管理。
張建偉說:「新日光累計全球開發中之系統案源達1GW,將維運管理收回,對模組廠在管理上更有效益,結合雲豹能源深厚底子,是創造雙贏、相輔相成的策略聯盟。
此外,雲豹能源在市場上建立的口碑形象,成為外資投石問路台灣市場的最佳選擇。
張建偉表示,許多外資想搭上台灣綠能政策,但在人脈及整合上很難親力親為,更苦無與其對口之合作夥伴,而這卻是雲豹能源之強項。
張建偉說:「就像蓋房子的概念,電費收入像租金,是穩定收入的來源,有助打平管銷費用;買賣電站則像投資預售屋,是公司營收的大補丸,賺取價差的同時又可引進外資一起為台灣實現非核家園打拼;而電站營運管理則如物業管理,一條龍營運策略三箭齊發,不僅有助財務靈活操作,也為公司未來營收成長注入更多活水。
雲豹營運添亮點 邁向IPO
太陽能發電系統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各地冒出,清一色幾乎都是單、多晶矽基太陽能板,特別的是,具有弱光發電特性的薄膜太陽能板,在北部及日照條件不佳的地區,逐漸搶占一定的市場席位。
國內最大的薄膜太陽能電廠位於那裡?答案是「必翔集團的工廠屋頂」,這是美商First Solar在亞洲最大的屋頂型案件,由雲豹能源投資、並經營管理。雲豹發揮豐富的電廠統籌規劃經驗,讓必翔廠房披上綠能外衣、落實企業綠化。董事長張建偉表示,基於太陽能電廠需要20年保固,加上北部地區日照較弱,採用高效能薄膜模組的年發電量較佳,而一般業者產品轉換效率約14%,因此評估後決定採用轉換效率16%的First Solar太陽能板。
雲豹是太陽能電廠專業投資商,目前名下的電廠國內外總計超過30MW,且大多數是去年新增持有,企業知名度隨著案量大增而爆紅,吸引更多電廠開發商主動求售。雲豹執行長譚宇軒說,北部日照條件不及中南部,09-38826-852 陳先生,在光電轉換率及保固的專業評估下,必翔案採用First Solar的薄膜太陽能板,整體發電量高於晶矽電池。本案由該公司投資打造,總發量達3.32MW,極具指標性。至於未來是否會有更大的薄膜型投資案?他給了「肯定」的回答。
太陽能電廠具低風險、收益穩定特性,是壽險基金的最愛,在資本市場相對吃香。雲豹的口袋夠深,銀行關係良好,有利於增持電廠。為了對股東負責,對於標的物的報酬率及風險性,出手前均經嚴謹審視,日後邁向IPO,希望獲得更多市場投資人的支持信賴。
延續此思維,雲豹積極拓展電站的維運管理,自己的電廠自己管,積極發展成太陽能系統界的最大維運管理公司。董事長張建偉精於金融財務,他分析電站維運管理不需投入資金,但能創造相對穩定的收益,列為公司的營運第二隻腳,重要的「被動式收入」。
儘管維運管理的前景看好,唯具備充分條件者才有機會攫取最大商機。張建偉指出,遠端監控能力是電站維運管理的基本條件,台灣的IT技術很強,要設計電站監控軟體並不難,排除故障的落實度才是關鍵,這也是雲豹的優勢。該公司今年量案暴衝,進行中的指標性案場還有在立法院屋頂設置太陽能板,協助立法院成為綠色國會、與國際接軌,以及採用薄膜電池的499KW蘇澳港4號倉庫,這有助於蘇澳港通過國際綠能港認證。
公司簡介
人們在享受用電之方便性時,往往忽略了核能發電所帶來的污染及影響。隨著地球暖化氣候變遷,再生能源發電將成為全球趨勢。新政府上任強力支持綠能產業,預計於2025年建置20GW太陽能電廠。雲豹能源科技希望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維持永續生活環境,將致力於開發新再生能源,為下一代創造一個無污染的便利生活。
雲豹能源科技有7年電廠開發管理之經驗,目前已完成85MW電廠建置,具備海內外大型電廠開發能力,包含日本、菲律賓、柬埔寨等地,並在台完成首間地層下陷地面型電廠建置。
創辦人於金融界有十數年投資經驗,用大膽創新的思維面對多變的投資市場,同時也積極培育金融人才。旗下關係企業分佈於大陸、台灣、日本、歐洲及東南亞。雲豹能源科技如公司名稱所呈現,沈穩的蟄伏等待最精準的投資時機,以最迅速的腳步向獵物前進。雲豹不墨守成規,投資團隊成員多元化,準確分析投資市場掌握金融脈流。
| ||||||||||||||||||||||||||||||||||||||||||||||||||||||||||||
|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