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劉佳 黃遠
劉佳 黃遠
[ 眼下美國資本市場對包括手游在內的科技股的態度變化或將成為觸控科技赴美上市的一大挑戰 ]
風水輪流轉。當曾經的網游中概股巨頭巨人、盛大陸續揮別美國資本市場,選擇私有化退市,風頭正盛的手游公司接過了它們手中的接力棒。
昨日有消息稱,得益於實施的美國《創業公司扶持法案》(下稱《JOBS法案》),觸控科技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上市檔案,IPO檔案最快將於下周公開,掛牌上市時間預計在今年5月份。
觸控科技官方對此並未作出回應,不過,昨日一位接近觸控科技的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證實,按照公司計劃,觸控科技將在第二季度內提交招股書赴美上市。另有消息人士昨日對本報記者獨家透露,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以及華興資本等將擔任觸控科技IPO的承銷商。
創立不到5年的觸控科技,在2011年憑藉一款《捕魚達人》遊戲一戰成名。如果成功上市,它將成為繼中國手游(CMGE.Nasdaq)之后國內第二家赴美上市的手游概念公司。
有接近觸控科技人士對記者表示,觸控科技的資本“故事”中,除了遊戲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其Cocos遊戲引擎的價值,以及由此延伸搭建的手游生態系統。
而在觸控科技之后,有消息稱樂動卓越、藍港在、遊戲蝸牛都在緊隨其步伐籌備上市。易觀國際遊戲分析師薛永峰對記者表示,預計手游的黃金期和這波上市熱潮將到2015、2016年結束,將有一批手游廠商在這段時間衝擊資本市場。
站在手游風口
4輪融資過后,觸控科技對赴美IPO籌備已久。
昨日,一位接近觸控科技的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透露,早在去年9月,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和COO劉冠群及CFO等高管就曾踏上赴美的行程,第一次受摩根士丹利、JP摩根、瑞士信貸、德意志這四家投行的邀請,到美國舊金山和紐約參加觸控科技的非交易路演。
不過,對於第一次非交易路演,陳昊芝在公司內部仍態度謹慎。一位接近觸控科技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當時他曾對公司員工表示:“沒有人能保證一家公司100%可以上市,這一切還是由我們自己成績決定的。”
時隔半年時間,觸控科技IPO已經箭在弦上。
陳昊芝稱得上是互聯網中的“連環創業者”。1999年,他以個人網站作價入股雷軍的卓越網,在聯公司短暫工作后創辦了網絡遊戲點卡銷售公司並在2004年賣掉,此后相繼創立或投資了 “愛卡汽車網”、譯言及盛世收藏網,直至2009年底,與Cocoa China社區建立者劉冠群相識成立觸控科技。
這家創業公司的轉折點,出現在2011年手游《捕魚達人》的推出。當時,陳昊芝的好友、頑石互動CEO吳剛向陳昊芝建議把遊戲廳裏的“捕魚機”搬到手機上,很快,觸控科技遊戲《捕魚達人》上線,並在3個月內下載量突破千萬,一度在33個國家的App Store中下載排名第一,該遊戲同年收入達1500萬元。
從2012年開始,觸控科技開始拓展遊戲代理業務,先后獲得了迪士尼、Nexon、Gameloft 等一廠商的獨家代理權,同時還代理了諸如《我叫MT》、《時空獵手》等市面上的一網游品。
去年年底時,陳昊芝曾在一次公開場合透露,2013年休閒遊戲市場業務飛速發展,觸控科技在三大運營商的合作平台收入超過5億元人民幣。而2013年年中觸控科技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在2013年上半年,公司營收以月均17%的速度上漲,7月份收入超過1200萬美元。月活躍用戶超過6200萬,日活躍用戶超過1300萬,累計用戶超過3.2億,占國內智能機終端的60%。
不過,一位接近投行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對即將IPO的觸控科技而言,可能重點向資本市場講出的是“移動娛樂平台”的概念,其中,觸控科技推出的底層技術Cocos遊戲開發引擎是重中之重。
此前有第三方數據統計顯示,在中國的2D手機遊戲開發中,觸控科技的Cocos 2D-x 引擎的使用份額已超過70%,例如,目前微信上線的10款品裏,差不多一半是用Cocos 2D-x引擎開發,而其海外市場份額達到了30%,與另一家知名遊戲引擎公司Unity分庭抗禮,這同時也是國內少有的走出國門流行於國際的技術標準。
“國內大部分遊戲開發商都在用這個開源引擎,相當於掌控了上游研發商的命脈。”聚玩CEO崔鵬此前曾對媒體如是評價。
有接近投行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觸控科技資本希望所講的“故事”更接近手游生態鏈的平台搭建,市場想象力很大,預計市盈率不會低於目前已經上市的幾家手游廠商。
上市迫不及待
成立不到5年的觸控科技,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上市?
在薛永峰看來,從內部來講,在經過4輪融資之后,盡管觸控科技的營收已經比較良性發展,但手游普遍的問題是毛利並不高。從研發和發行來看,手游研發風險高,發行需要投入的資金也不少,屬於“燒錢”業務;而觸控科技的Cocos 引擎也長期處於大規模投入期,同時面臨變現難題,從上述方面來看,對資金需求並不算小。
特別是在《捕魚達人》成功過后,在研發方面觸控科技能否創造下一個類似火爆的遊戲。目前的公開信息顯示,觸控科技營收仍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捕魚達人》系列遊戲。去年7月,陳昊芝曾對外透露,來自《捕魚達人》系列遊戲的收入占到57%,來自遊戲發行的收入占40%,但代理和發行收入上升非常快,預計年底可能達到60%。
“這是個既賺錢又燒錢的行業。”昨日一家已上市手游公司相關人士也對記者評價,“現在發行和研發,大家都搶拿好品。特別是發行渠道,以前業界主要靠洗量,但現在重在營銷,發行一款品,手上至少得有1000萬~3000萬。”
今年春節后,巨人網絡宣佈以私有化為契機,進入二次創業階段,重點突擊移動互聯網方向。公司CEO劉偉、總裁紀學鋒在全員郵件中呼籲“別錯過手游的增長機會”,創始人史玉柱更在公司年會中公開鼓勵“公司小年輕們到手游研發平台創業”。
當競爭對手微信手游業務在過去一年急速成長、傳統端游大佬的湧入加劇了同業競爭時,觸控科技也需要充足的資金與之競合。
另一方面,或與阿里、京東等電商“巨無霸“上市有關。有消息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觸控科技在這方面的考慮是,阿里的IPO將創下全球互聯網公司融資規模之最,如果不能搶在阿里這類 “大單”前上市,或將分流資金和資本市場對體量更小者的注意力。
不過,眼下美國資本市場對包括手游在內的科技股的態度變化或將成為觸控科技赴美上市的一大挑戰。
3月27日,知名手游《Candy Crush Saga》製造商King登陸紐交所,發行價22.5美元。不過,該股開盤價僅為20.5美元,較發行價低8%,最終報收於19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6%。伴隨King的上市破發,投資者開始擔心科技股的上漲已經走到了盡頭,而且業內收購的價格也過於昂貴。
“觸動科技最初也是依靠《捕魚達人》一款遊戲一戰成名,雖然目前已經轉做手游發行渠道商,但或多或少與King的發家路徑類似,美國資本市場將兩者進行比較。”一位熟知美國資本市場的遊戲領域創業者向本報記者分析稱,盡管覆蓋市場等不同,但King的低迷對觸控科技的IPO很不利,畢竟資本市場都是用腳投票的。
上述人士表示,中國手游的版權問題也存在諸多隱憂,即使是發行渠道也難以獨善其身;而一旦版權所有人訴諸法律,上市公司或陷入多項侵權的漩渦。
歡迎直接來電~0960-550-797 陳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